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六千多台收割机进行作业,湖北襄州152.5万亩小麦开收!

日期: 来源:极目新闻收集编辑:极目新闻

极目新闻记者 周萍英

特约通讯员 白菲斐通讯员 毛雷

连日来,湖北襄阳襄州区152.5万亩小麦陆续成熟开镰收割,大型联合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的麦浪中,一幅美丽而繁忙的丰收画卷正徐徐展开。

5月23日一大早,在张家集镇何岗村绿神现代农业有限公司的两千多亩麦田里,金黄的小麦籽粒饱满,沉甸甸的麦穗压弯了麦秆,隆隆机声中,4台大型收割机来回穿梭,开展大规模的机收作业,这也标志着全区大面积麦收正式迎来了开镰。

麦收现场(通讯员供图)

“今年,我们通过数字化的数据采集应用,大田达到精细化管理标准。通过对苗情监测、实时气象监测、墒情、病虫害预测等数据的采集应用,农业生产更精细、更科学。”襄州区张家集镇种粮大户白建锋介绍。

在麦收现场,市、区农业专家忙着对小麦产量进行现场实测,指导农户尽量选择高效率、低损失、强性能的农机装备,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机收损失,确保颗粒归仓。

“机收面积3.5亩,鲜重1440公斤,经过水分测定仪测定水分含量在14.7%左右。我们按照小麦的标准含水量13%进行折算,得到的实收亩产为403.39公斤。在襄州区稻茬麦田亩产超过400公斤,已经算是小麦的高产田了。”襄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农艺师杨赵楠说。

今年,襄州区作为农业农村部小麦大面积提单产整建制推进县,扎实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机收减损“五良一减”融合发展,集成小麦深耕匀播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模式,推行统一种植品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机械作业,构建种植规模化、生产绿色化、全程机械化、服务社会化、经营产业化的小麦生产新格局,推动整建制大面积单产提升、示范带动大面积均衡增产增效。

据了解,夏收期间,襄州区农业农村局组织六千多台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作业,同时联系跨区作业机具近1500台,全力投入全区小麦机收工作。截至目前,完成作业面积65万多亩,预计在5月底完成收获任务。


相关阅读

  • 备战!这场防汛演练,考验方方面面

  • 夏日来临,一场“真实感”拉满的防汛演练在杨浦区白城路防汛仓库基地开展。近日,杨浦区应急管理局、区建管委、区水务管理事务中心联合杨浦市政养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举办2024年
  • 保定市沈庄小学举办“春华夏满”作业展

  • 2024年5月20日正逢小满。保定市沈庄小学组织为期一周的全学科作业展,展示教师们的教学特色,同时促进师生交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实践能力。主题解读01本学期的春华夏满作业展
  • 麦向丰收 | 河南已收获小麦664.8万亩

  • 大象新闻记者 蔺建伟5月24日,大象新闻记者从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截至5月24日17时,我省已收获小麦664.8万亩(约占全省种植面积的7.8%),其中:南阳333.8万亩(29.8%),驻马店137.8
  • 通州15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今年完工

  • 据通州区重大项目协调服务中心消息,今年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项目中涉及通州区的19个小区、约35万平方米的改造任务目前已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年底前将有15个小区改造项目实现
  • 山东港口青岛港再创自动化桥吊调试新纪录

  •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5月24日讯 日前,在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108泊位“长德”轮作业中,117、118#自动化桥吊安全、高效完成上岸后首次实船作业,标志着自动化码头两台全新自

热门文章

  • 乡村振兴开创“邹平路径”

  • 邹平市以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挖农业农村发展潜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升,农村改革持续深化,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业农村工作实现了新的突破,取

最新文章

  • 十巫南新洲特大桥首桩完成浇筑

  • 5月25日,十巫南高速公路建设又迎来新节点,项目控制性工程新洲特大桥进入桩基浇筑阶段。当日上午7时30分,经过10个小时的紧张施工,十巫南高速公路新洲特大桥首桩完成浇筑,本次共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