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巾帼楷模:致敬中国高分子材料领域杰出女性院士

日期: 来源:新材料研习社收集编辑:




冰心曾说,世界上若没有女人,

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

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同样,在高分子材料领域

妇女也能顶半边天

今日小编就整理了五位

中国高分子材料领域杰出女性院士

跟随小编一起来“康康”吧

(排名不分先后)


王迎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



王迎军,女,1954年7月31日出生,河北唐县人,中共党员,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本科毕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1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

1997年,从华南理工大学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研究生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3年1月至7月,受聘日本姬路工业大学客座教授。

1998年10月至1999年3月,在美国佛罗里达大学进行高级访问研究。

1998年12月,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

2003年9月,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副校长。

2007年11月,担任华南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2009年,担任国家人体组织功能重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2011年12月至2018年10月,担任华南理工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

201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沈之荃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王迎军在骨、齿科材料、血液净化材料及眼科材料等研究方面取得多项原创性成果。提出骨再生修复材料类骨仿生构建创新理念,建立“生物应答”理论雏形。发明骨再生修复材料仿生构建系列技术,实现工程化。


  • 学术论著:

    截至2017年11月,王迎军先后发表论文182篇,他引2000余次。出版专著《生物医用陶瓷》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三个一百”原创出版工程 。


  • 承担项目:

    截至2017年11月,王迎军先后主持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863”高技术研究项目、国家“十一五”重点支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种各类项目60余项。


  •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11月,王迎军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学技术一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广东省教学成果奖等各项奖励10余项;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3项。


科研成果奖励:


时间

荣誉表彰

授予单位

2001年

“广州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广州市

2002年

“高等学校优秀骨干教师”称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06年

全国新世纪巾帼发明家创新奖


2007年

有突出贡献陶瓷科技专家奖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

2008年

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院FELLOW

世界生物材料学会

2008年

广东省首届“自主创新”十大女杰称号

广东省

2010年

广州市优秀女科技工作者称号

广州市

2015年

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工程院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2020年

2019年广东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


2022年

2022年广东“最美科技工作者”



朱美芳
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材料学院院长



朱美芳,女,1965年8月出生于江苏如皋,纤维材料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东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1982年朱美芳考入中国纺织大学化纤系,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学位;
1989年硕士毕业后留校工作,先后担任中国纺织大学高分子材料系助教、讲师、副教授、副系主任;
1995年至1999年由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与东华大学联合培养,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1998年至2005年先后担任东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院长;
2004年至2006年兼任纤维材料改性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5年至2009年担任东华大学副校长;
2009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 ;
2017年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
201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21年11月3日,朱美芳主持的项目“有机无机原位杂化构筑高感性多功能纤维的关键技术”获2020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朱美芳长期从事纤维材料的功能化、舒适化和智能化研究,取得了系统的创新性成果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朱美芳提出并建立了热塑性聚合物纤维功能化设计思路和全流程功能化技术体系,解决了合成纤维兼具功能性和舒适性的难题,创建了介观诱导制备智能纤维的新方法,推动了中国纤维质量“由低到高”、产业“由大到强”的进步。成果在全国多家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

学术论著:截至2019年11月,朱美芳发表SCI论文300多篇,出版《纳米复合纤维材料》等著作10部(章)。



研究成果奖励:截至2019年11月,朱美芳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等10余项;获授权发明专利160余件、PCT6件。



王琪
中国工程院院士、塑料加工装备专家



王琪,女,1949年7月22日出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塑料加工装备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分子研究所副所长。

1978年王琪考入成都科学技术大学高分子材料专业,先后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1989年进入加拿大拉瓦尔大学高分子科学工程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
1993年入选首批国家教委"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1996年担任四川大学“211工程”子项目“高分子材料”和“材料科学与工程”建设组组长;
1998年担任高分子材料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2004年担任四川大学985工程科技创新平台首席科学家;
2017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琪主要从事高分子间复合物、聚合物共混物和复合材料、以及高分子力化学等方面的研究。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王琪带领研究团队发明了固相力化学加工新装备,建立多项基于固相力化学的高分子加工新技术,室温超细粉碎黏弹性高分子材料,高值高效回收利用难再生废弃塑料和橡胶,规模化固相高值利用纤维素、贝壳等天然生物质材料,规模化制备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率先开展聚合物基微纳米功能复合材料微型加工和3D打印加工研究等,发明了聚合物管旋转挤出新装备新技术,制备高性能聚合物管;发明了聚乙烯醇热塑加工和熔融纺丝新技术,开拓聚乙烯醇应用新领域;发明了环境友好无卤阻燃高分子材料和泡沫塑料制备新技术,多项成果已在多家企业产业化 。

论文专著:截至2017年,王琪发表学术期刊论文350余篇,代表性论文如下:



成果奖励:截至2017年,王琪的科研成果获得中国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教委(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8年)、二等奖(1992年)、三等奖(1998年)和中国石化总公司科技进步三等奖(1991年)



沈之荃
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



沈之荃,女,1931年5月27日出生于上海,高分子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

1952年从上海沪江大学化学系毕业后进入苏州大学工作;
1962年进入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
1970年至1979年担任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室主任;
1980年调至浙江大学化学系工作,担任副教授;
1982年至1983年担任美国阿克伦大学访问副教授;
1984年晋升为教授,之后历任浙江大学化学系主任、高分子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校学术委员会委员;
1989年担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生访问教授;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沈之荃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攻过渡金属和稀土络合催化聚合 。


主要成就:


学术论著:根据2021年5月何梁何利基金网站显示,沈之荃在中国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参编专著4本。


科研综述:沈之荃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率先研制三元镍系顺丁橡胶,从小试到大厂扩试,奠定了中国5个万吨级顺丁橡胶生产厂(如北京燕山橡胶厂、齐鲁石化橡胶厂等)聚合工艺基础,此为集体协作成果,她为长春应化所主要获奖者之一。20世纪60—70年代,首先在中国国内外开拓应用稀土化合物作丁二烯等双烯烃定向聚合催化剂及其合成橡胶研制。


发展了有特色的催化聚合体系。研制成稀土顺丁橡胶和异戊橡胶等新品种,具有创新特色,协助研究单位及工厂建立了中试装置。20世纪80—90年代末,持续推进和发展稀土络合催化聚合在高分子合成和材料方面新方向:开辟稀土催化聚合乙炔、苯乙炔光电导材料;首次提出制备高分子量环氧和环硫烷烃聚合物的新方法;研究成稀土催化聚合极性单体和烯烃齐聚和高聚;创造性地以稀土催化剂固定CO2、使CO2与环氧烷烃共聚制备出高分子量、热稳定和可降解聚碳酸酯,后由长春应化所继续这方面研究。


她成功地研究开发了多种新型稀土催化剂应用于丙交酯、E—己内酯和环碳酸酯等开环均聚和共聚,以制备生物医用材料


科研成果奖励:



张俐娜
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



张俐娜,女,1940年8月14日-2020年10月17日,籍贯江西萍乡,出生于福建省光泽县,高分子物理化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1955年,张俐娜初中毕业前夕,适逢国家扩大中等师范学校招生,她响应号召,填报了师范学校,但是初中老师马叔南向校长举荐说张俐娜是块当科学家的料,校长遂以“组织决定”要张俐娜改填江西省第一高级中学(1958年改为南昌市第五中学)。

196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化学系。

1985年,获日本政府学术振兴协会奖学金(JSPS)赴大阪大学研究一年多。

1993年,晋升为武汉大学教授,同年担任中国化学会高分子专业委员会高分子表征学科组副主任。

1993年,创建了武汉大学天然高分子及高分子物理实验室,并一直领导该实验室工作。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2014年,成为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9月受聘为广西大学双聘院士,指导广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天然高分子材料团队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2015年7月,广西大学举行了张俐娜院士工作站(“高分子功能材料综合利用技术”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

2020年10月17日,楚天都市报从武汉大学相关人士获悉,2020年10月17日晚8时,中国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俐娜,在中南医院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享年80岁。


主要成就:

  • 科研综述:

    张俐娜突破了高分子加热溶解的传统方法,利用NaOH/尿素水溶液低温成功溶解了纤维素和甲壳素,开创了高分子低温溶解的技术及新机理;在此基础上,创建出一系列基于纤维素和甲壳素新材料,并阐明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由此开辟了构筑天然高分子材料新途径;在高分子物理研究方面,建立和健全复杂多糖在稀溶液中分子尺寸和链构象计算公式和模型,进一步完善了聚多糖类大分子稀溶液理论;系统工作为可再生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



  • 承担项目:

    截至2020年10月17日,张俐娜先后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863、国际合作等重大项目20多项。


项目时间

项目来源

项目来源/担任职务

2018年01月至 2020年12月

海洋生物质基纤维素纳米晶须先进材料研究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负责人

2017年01月至 2021年12月

海洋生物质大分子的链结构表征及功能材料构建

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负责人

2014年01月至2018年12月

基于生物高分子的新材料构建及其构效关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2010年01月至2014年12月

绿色新溶剂与纤维素高值化材料构建

国家“973”项目(2010CB732200)子课题

2009年01月至 2011年12月

甲壳素的低温溶解及其新型吸附材料研究

负责人

2007年09月至2008年10月

肿瘤生长的相关结构和构象分析及其技术

国家“863”项目(2006AA02Z102)

2006年11月至 2009年12月

秸秆生产可降解性纤维素膜和无纺布的无污染新技术设备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F02A09)

2006年01月至 2009年12月

菇类多糖在溶液中的分子尺寸和链构象对生物活性的影响及作用机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2005年01月至2007年12月

耐水性大豆蛋白塑料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负责人

2003年07月至2005年12月

生产高强度纤维素纤维的无污染、低成本新技术和工艺

国家“863”项目(2003AA333040)

2001年01月至2003年12月

多糖在水溶液中聚集和解聚的形成及机理

负责人


学术著作:截至2020年10月17日,张俐娜主编专著15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发表论文600余篇,被他人引用近两万次;获准专利100余项。

出版日期

名称

作者

出版社

2015.10

《新型纤维素、甲壳素水凝胶的构建、结构和性能》

常春雨,张俐娜著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14.09

《《天然高分子基新材料》丛书》

张俐娜总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1.06

《基于生物质的环境友好材料》

张俐娜,等编著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7.04

《天然高分子科学与材料》

张俐娜主编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12

《天然高分子改性材料及应用》

张俐娜主编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07

《高分子物理近代研究方法》

张俐娜等编著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学术交流:截至2017年,张俐娜已经50多次被中国国外邀请出国讲学,在国际学术会议作邀请报告、大会报告及担任分会主席。


高分子材料界上的突破和进步,离不开张俐娜教授做出的巨大贡献,她的伟绩会为后人所铭记,在此表示致敬!




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仅供参考、交流

转发文章,进行业交流群

 


工程塑料行业群
通用塑料行业群
改性塑料行业群
尼龙行业群


(上述群长按扫码加入)

相关阅读

  • 招聘信息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招聘启事

  • 欢迎符合条件的优秀人才应聘!招聘列表01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2023年度“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招聘启事02微生物所植物基因组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林啸研究组03微生物所微生
  • 祝贺!中科院的她们荣获这些荣誉称号

  • 近日,全国妇联、中央和国家机关妇工委分别公布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及中央和国家
  • 三位院士到合肥工业大学指导工作

  •   3月3日,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首席教授姜德生,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董绍明,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复合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
  • 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衰减机理的深入分析

  • 第一作者:Steven Lee通讯作者:Arumugam Manthiram通讯单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用于高能量、低成本锂离子电池的高镍、无钴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合理组成设计有望进一步推动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天原股份:拟建4.5万吨/年聚氯乙烯改性材料项目

  • 天原股份公告,控股子公司天亿新材料拟在现有传统市政管道厂房及混料系统的基础上进行改建,项目总投资1428.48万元,新增5条生产线,建成“年产4.5万吨绿色高性能聚氯乙烯改性材料
  • @“女神”们 你们的专属福利,请查收→

  • 她们是警察是画家,是运动员……她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的样子、奋斗的样子努力的样子真美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让我们致敬每一位她!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根据《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