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史前生物

日期: 来源:动物世界收集编辑:小秋

顶级掠食者,或称超级掠食者,是指一掠食性物种在其生活范围的食物链中不存在比其营养级更高、甚至对其进行掠食的掠食物种。

其存在能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的平衡及食物链的稳定做出贡献。

本期介绍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顶级掠食者。


暴龙

是一种巨型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3米,臀部高度约4米,体重约6.8吨。咬合力将近6吨,相当于一只大象的重量。

暴龙生存于白垩纪末期的北美洲,距今约6700万年到6500万年。

如同其他的暴龙科恐龙,暴龙是二足、肉食性恐龙,拥有大型头颅骨,并借由长而重的尾巴来保持平衡。


相对于它们大而强壮的后肢和巨大的身体,暴龙的前肢非常小。

暴龙被认为是种掠食动物,以大型食草恐龙为食。


棘龙

棘龙因为它们的巨大体型、帆状物、修长的头颅骨而著名。生存于白垩纪的非洲北部,约为1亿1400万年到6500万年前。其中最著名的种是发现于埃及的埃及棘龙,而第二个种是摩洛哥棘龙。

棘龙是目前已知最大型的肉食性恐龙,甚至大于暴龙、南方巨兽龙。这些推算显示棘龙身长13到19米,高度约为2.1至4.8米,体重为4到18吨。棘龙的背部有明显的长棘,是由脊椎骨的神经棘延长而成,长度可达2.2米,长棘之间推断有皮肤连结,形成一个巨大的帆状物。

目前仍不确定棘龙主要是陆地掠食动物,还是鱼食性。棘龙拥有延长的嘴部、圆椎状牙齿、以及较高的鼻孔,类似现代鳄鱼,显示它们可能是鱼食性。


鲨齿龙

鲨齿龙,又名望齿龙、噬齿龙、噬人鲨龙,生活于白垩纪,约1亿到9300万年前。与棘龙生存在同时期的非洲,因此会发生一定程度上的竞争。

鲨齿龙是已知最大型、最重的兽脚类恐龙之一,仅次于棘龙。

根据不同科学家的估计值,撒哈拉鲨齿龙的身长约在12到13米之间,体重约在6到15吨之间。由于伊吉迪鲨齿龙的头骨更大,伊吉迪鲨齿龙的身长可能超过13米。


沧龙

沧龙生活于白垩纪(约7000万至6500万年前)的西欧海域。它们是群肉食性海生爬行动物,这代表沧龙是可以上岸的,但速度应该和海豹没两样。

沧龙的身长可以达到17米,沧龙体重大约40顿左右。沧龙拥有巨大的头部、强壮的颌部与尖锐的牙齿,外形类似具有鳍状肢的鳄鱼。

古生物学家认为沧龙生活在海洋的表层,捕食鱼类、菊石类与海龟,可能还包括其他小型的沧龙类。


南方巨兽龙

南方巨兽龙,生活于9千3百万至8千9百万年前的上白垩纪的南美洲,它是最巨大的陆地肉食性恐龙之一,较棘龙小型。

最大的南方巨兽龙标本估计有13.5米长,及9至10吨重。南方巨兽龙具有兽脚类中最大型的头骨,正模标本的头骨估计约1.6至1.7米长。

它的嗅觉区发展得很好,可见它有很好的嗅觉。南方巨兽龙推测为集体狩猎的。


马普龙

马普龙,又称为地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的阿根廷。是巨大的肉食性恐龙,身长约10.2到12.2米。


被认为会以群猎方式来猎食阿根廷龙。


上龙

上龙生存于侏罗纪晚期的大海,是种大型掠食性动物,最长可达13米。

以海洋爬虫类、鱼类和海洋无脊椎动物为食。在上龙属的种类中,冯氏上龙拥有15吨的惊人咬合力。


古巨蜥

古巨蜥,又名巨齿蜥,是一种已灭绝的巨型巨蜥。它们生存于更新世的南澳洲,约于4万年前消失。最早到达的澳洲原住民可能曾与之一同生活。

古巨蜥没有留下完整或接近完整的骨骼,故很难确定其大小。早期估计它们最大约有7米长,及重600-620公斤。

古巨蜥是已知最巨型的陆上蜥蜴,它们的四肢及身体强壮,头颅骨很大,眼睛间有细小的冠,颚骨上长满锯齿状的牙齿。

从其体型来推断,它们主要猎食中型至大型的动物,包括任何巨型的有袋类(如双门齿兽)、爬行类、细小的哺乳动物及鸟类。


泰坦巨蟒

泰坦巨蟒,意即“极大的蟒蛇”,生存时期为6000万年到5800万年前的古新世,栖息于南美洲。

是巨型无毒蛇类,也是已知最大的蛇,体长约15米,体重超过1,100 公斤,身体最粗处厚达1米。以鳄鱼等大型动物为食。


丘布特凯克鲨

丘布特凯克鲨,是生存于渐新世到上新世(约2800万年前-5百万年前)的拟噬人鲨属成员。也是当时最顶级的掠食者之一。

丘布特凯克鲨有长达129毫米的牙齿。

根据巨大的体型和食性来看,很可能会与巨牙鲨和梅尔维尔鲸发生竞争。其化石发现于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和非洲等地,它们的身长约12.2米。


龙王鲸

龙王鲸,又名械齿鲸,是现代鲸鱼的近亲,生存于3900万至3400万年前的始新世晚期。

龙王鲸身长为20-25米,拥有比现代鲸更为修长的身体。古生物学家对于它们已经退化的短小后肢非常感兴趣,因为它可以证明现代鲸原先是由陆生哺乳类动物演化而来。龙王鲸被认为有不寻常的运动方式。

大小相同的胸部、腰部、荐部与尾部脊椎骨意谓著龙王鲸是类似鳗鱼般的方式来活动。

龙王鲸的头部没有类似现代齿鲸的额隆(melon),脑部也是比较小的。龙王鲸被认为没有现代鲸鱼的社会能力。


利维坦鲸

利维坦鲸,生存于距今1200-1300万年前的中新世,化石是在秘鲁南部皮斯科-伊卡沙漠科罗拉多山丘发现的。

唯一的头颅化石长3米,牙齿最长36厘米,全身估计长13.5-17.5米。体型与外貌与现代抹香鲸相似。

但与现代抹香鲸只在下颚有具功用的牙齿比较,梅尔维尔鲸两颚都长有牙齿,而且比现代抹香鲸的牙齿大得多:是目前所发现最大的鲸齿。它们据信是积极的掠食者,可能以须鲸为食。


巨齿鲨

巨齿鲨,学名源自希腊文,意指巨大的牙齿,是史前巨大的鲨鱼,生存于1590万至260万年前中新世到上新世。

据估计,巨牙鲨最大的体型为20.3米长。从这种身型来看,巨牙鲨的重量估计达至103吨。

与其他现代鲨鱼相似,它的骨骼是软骨而非硬骨,形成骨骼化石纪录的缺乏。



但是,巨牙鲨约过百的大型坚硬珐琅质牙齿则保存了很久。这些牙齿与大白鲨的牙齿相似,且约为20公分长(最大斜边长度)。巨牙鲨的咬力是古今动物之最,咬合力达致19吨,


从已知的史前食物链来看,一般都相信它会以鲸作为食物。这种以牙齿推论的方法使我们可以知道这种生物在史前是巨大体型的猎食者。


阿根廷巨鹰

阿根廷巨鹰,又称阿根廷巨鸟,生活在6百万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化石在阿根廷被发现。

阿根廷巨鹰的复原模型

是种体型巨大的猛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飞行鸟类之一,双翼展开的长度为5.09至6.07米,是少数可跟大型翼龙相比的鸟类。


泰坦鸟

泰坦鸟,是非常大及不能飞的掠食性鸟类,生存于500-180万年前的北美洲,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及德克萨斯州都有发现其化石。

泰坦鸟估计约高1.4-2.5米,重150公斤,但差异较大,故它们有可能是两性异形。

泰坦鸟的鸟嘴


有像斧头的鸟嘴,双翼细小,不能用来飞翔,相反有一对爪可以用来抓住猎物。


安氏中兽

安氏中兽,又名安氏兽,是一种原始、身体粗壮的偶蹄类哺乳动物,生存于4500-3600万年前的始新世。

化石于1923年6月在蒙古戈壁沙漠发现,是一个长83.4厘米及宽56厘米的头颅骨及一块骨头。

估算体长可达360厘米,而肩高则达185厘米,重约400公斤。它的四肢很短,而身体很长,有长的尾巴,脚上有蹄。它的鼻端很长,有锋利的牙齿及扁平的颊齿,可以用来咬碎骨头。


安氏中兽的复原模型


它有可能是杂食性多于肉食性的,会吃腐肉、骨头、植物或软体动物,而非猎物新鲜的肉。若安氏中兽是吃腐肉的,它可能会以其庞大的身型来吓走细小的掠食者。

安氏中兽属有蹄哺乳动物,在亲缘关系上其实更接近于绵羊或山羊,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被戏称作“披着狼皮的羊”。


伟鬣兽

伟鬣兽,生存于约2400万年前中新世早期,它们的化石是在埃及及利比亚发现。

伟鬣兽是非洲最大的掠食者,长度5-6米,重约1500公斤。

伟鬣兽的头颅骨估计超过1米长。裂肉齿是在第一臼齿,及与下臼齿重叠成像剪刀般,可产生利害及强大的剪力。

伟鬣兽可以猎食大型的猎物,有时会吃腐肉。中新世时撒哈拉沙漠是较为肥沃,大部分地方都是草原及有丰富的雨量,且有湖及池提供水分予动物群。伟鬣兽及其他的掠食者都有足够的猎物供应。在伟鬣兽的化石附近亦发现了乳齿象的骨头,显示它们可能是猎食乳齿象的。


古巨猪

古巨猪,又名古猪兽,生存在600万年前的北美洲,化石在美国北达科他州、南达科他州、内布拉斯加州及怀俄明州发现。

古巨猪体长可达200厘米,肩高120-140厘米,重达270公斤。它们的外观可能像大型及有獠牙的野猪,头部两侧会有肿块。

古巨猪的头骨

古巨猪富攻击性,在一些犀牛颚骨及其他哺乳动物骨头上发现了一些属于它们的牙印。从怀俄明州恐龙中心发现的证据,显示古猪兽像现今的肉食性动物般,会收藏食物。发现的食物骨头主要是来自先兽。


巨型短面熊

巨型短面熊,又名巨型熊齿兽、噬牛熊,生存于80-1.25万年前的北美洲。是北美洲原住民,分布在阿拉斯加的中北平原,由加拿大至中墨西哥,加利福尼亚州至维珍尼亚州。它是现今眼镜熊的祖先。

巨型短面熊四肢站立时肩高1.8米,若以后肢站立则高3.3米,估计它的体重达1200公斤。巨型短面熊是向前直线行走的,而非像现今的熊行走时左摇右摆。

由于没有吃植物的证据,相信巨型短面熊是完全肉食性的。巨型短面熊的强壮体型令人认为它是掠食巨大动物的。但这个想法却存在问题,原因是虽然巨型短面熊非常强大,但构造却很脆弱。

若要杀死大型的动物,巨型短面熊需要更为巨大,及其骨骼结构需要更为密集。其他学者则认为巨型短面熊可以追捕细小的草食性的动物,它亦有可能攻击行动缓慢的动物,如大地懒。或者抢夺其他动物(如恐狼、斯剑虎及美洲拟狮)所捕获的食物。

巨型短面熊约于12000年前灭绝,部分原因可能是其巨大的猎物首先灭绝,另外亦因其竞争者棕熊从欧亚大陆进入了北美洲。


刃齿虎

刃齿虎,又名美洲剑齿虎或斯剑虎,大约生存在距今3百万至1万年前的北美洲和南美洲。其学名在希腊文的意思有“刀一般的牙齿”的意思。

“刃齿”这个名字特指这些动物上颌长出的极长的犬齿。虽然人们都称之为“刃齿虎”,但实际上它们并不是老虎。老虎属于猫科的另一个亚科:豹亚科,刃齿虎则属于剑齿虎亚科。

它们的尾巴很短、四肢有力、颈部健壮、犬齿极长。比现今的所有猫类都要强壮,大概跟熊差不多。它的背侧腰部按比例缩短,与现代豹属的其他动物相比,其后肢比前肢要短,这表明它的前肢适于用力而非奔跑,且在捕食时会发挥出巨大力量。

其犬齿发达,可达17公分。毁灭刃齿虎的犬齿最长可达28厘米。


身型庞大的毁灭刃齿虎,是地球上生存过的大型猫科动物之一。它肩高大于1.4米,平均体长2.6米,体重大约在360到470公斤之间。

刃齿虎很可能捕食多种大型动物,包括美洲野牛、貘、鹿、美洲驼、马以及大地獭等。如同似剑虎一样,刃齿虎也有可能捕食未成年的乳齿象和猛犸象。它们甚至可能会攻击史前人类。

刃齿虎在更新世晚期,大约公元前10000年时灭绝,这个时期还有很多其他的大型食草和食肉动物灭绝。

这时期到达北美的史前人类猎杀了很多大型动物,被认为导致了这次大灭绝。也有观点认为是冰河期的结束导致了这次灭绝,因为冰层的消失会使植被发生变化。草原延伸了,夏季更热更长了,北美部分地区陷入干旱。但这种观点无法解释为什么刃齿虎和其他大型动物在之前的很多次冰河期间隔中能生存下来,却在这次冰河期末期在北美和南美突然灭绝。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动物世界”

微信公众号:iltawcom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我们的微店

里面有一些不错的科普书籍


相关阅读

  • 不到2岁的大熊猫宝新,被成都基地养死了

  • 今天听到一则令人心痛的消息,从公众视野消失数日的成都大熊猫“宝新”已被证实死亡。还没满2岁……​养在国外的23岁的大熊猫丫丫,因为年老瘦弱加皮肤病脱毛,被网民认为遭受虐
  • “凤凰来了”!惊现漳州这条大街上!

  • 一米多长,展开双翅也有一米多宽,白色的羽毛从脊背一直延伸到尾部,腹部漆黑……这么大的“鸟”竟然在闹市区出现,这难道是传说中的“凤凰”?20日下午,这一幕竟出现在龙海区石码镇人
  • 推荐:豆瓣评分高达9.5的一套书

  • 导读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很多事情我们虽然习以为常,但并不了解其真相,我们需要用一些理论来揭示事物运行的逻辑规律,推演命运发展的因果关系。今日推荐重点《三千世界》(全4册)作者:
  • 一包茶里有400种虫子?这竟然还是合法的?

  • 都说吃东西时,比吃出一条虫更可怕的是吃出半条虫!但其实,能看到虫子已经算是比较良心的了!比如咖啡和巧克力,里面的虫子碎片就超出我们的想象,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并且这还是合格的
  • 宝鸡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占全省“半壁江山”

  • (宝鸡新闻网 张沛)3月20日,记者从宝鸡市林业局了解到,截至目前,全市陆生野生动物达到600余种,野生植物2300余种,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占全省52%。近年来,宝鸡市统筹保护与发展两大主题
  • @所有人,这份0元看展指南请查收

  • 相信大家都已经跟随着春天的“赏花潮”打卡了不少网红赏花点,看惯了室外的绚丽景色,偶尔来欣赏一下风格迥异的室内展览也不失为一种静心放松的方式。小锦已经为大家准备好了一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地球上的顶级掠食者-史前生物

  • 顶级掠食者,或称超级掠食者,是指一掠食性物种在其生活范围的食物链中不存在比其营养级更高、甚至对其进行掠食的掠食物种。其存在能维持生态系统中各物种数量的平衡及食物链的
  • 河南加快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注册

  • 本报讯 (记者常娟)3月20日,记者从河南省卫生健康委获悉,河南加快推进全科医生执业注册,要求各地各单位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已取得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合格人员、全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
  • 读懂猫咪的心情 要看它的尾巴

  • 如果我们的主人想要了解猫咪的想法的话,其实可以去看看猫咪的尾巴。猫咪尾巴的摆动姿势可以说明猫咪现在的状态和心情。尾巴竖起,伴随着摆动旋转:猫猫想和你亲近。尾巴竖起,尾尖
  • 瓦图西牛-长有壮美巨角的动物

  • 瓦图西牛,通常称为瓦图西长角牛,生活在非洲,是一种家畜。虽然看上去非常奇异,但它们仍然和普通的耕牛或者奶牛一样巨大犄角尖端距离可达2.4米,除了防御之外,还有散热的功能。南苏
  • “六角小恐龙”-墨西哥钝口螈

  • 墨西哥钝口螈 又名墨西哥蝾螈、美西螈,在中国常俗称为“六角恐龙”“六角蝾螈”,它们是水栖型的两栖类,是墨西哥的特有种,因其独特的外貌及幼态延续而著名。墨西哥钝口螈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