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线性思维的巨大漏洞

日期: 来源:赢在8小时之外收集编辑:赞赏U君
在我的知识星球或者VIP群里,经常会被问到下面这两个问题:
① U君,我也想组建付费社群,就怕刚开始只有个位数的人加入,该怎么办?
② U君,能不能讲一下你的作息时间表?我想借鉴一下。‍‍‍
这两个问题看似无关,其实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线性思维。
所以今天我就跟大家聊一下“线性思维”这件事,因为这个思维也是区分打工人和非打工人的重要标志之一。
就拿付费社群(知识星球也是同理)这件事来说,如果你以前从来没有组织过付费社群,这次打算从零起步,那么群友从一位数到两位数,这是第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可能要持续10天、1个月甚至3个月,根据你的粉丝数、粉丝粘性、信任度、营销手段等情况而定。‍‍
第一个阶段熬过去了,那么后面“滚雪球效应”“马太效应”“复利效应”可能就越来越明显,群友越多,越有话题可聊,越有内容可以向外界分享。‍‍
外面的人一看你群里这么热闹,就纷纷加入了。‍‍
这是一种良性循环。
然后才会进入第二个阶段:服务、沟通、价值传递、处理各种售后问题。
在这个阶段还会出现很多新问题:比如有人闹事,有人开始给你拆台,有人嚷嚷着要举报你。‍‍‍‍‍‍‍
然后才会进入第三阶段、第四阶段,每个阶段都会出现新的问题……‍‍‍‍
不用急,每个阶段的问题,我都会有新的策略来应对(这些也是我在VIP群重点分享和解答的内容)。
现在问题是,很多人都死在了第一阶段,没有熬过去。
原因就是他们思考问题是线性的,而不是分阶段的。‍
他们的数学都很好,特别会计算:这个月有8个人在我这里付费,那么运营一年的话,才不到100人,赚不到什么钱,还是算了吧。‍‍‍‍
于是他们就放弃了。
其实呢,只要你不是打工者阶层,你是做一个个独立项目的,你就会发现,真正赚大钱的、真正有意义的事情,都是分阶段发展的。
而且每个阶段的成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新人最容易卡在第一阶段,然后就止步不前了,这时候要么苦熬过去,要么找一位有经验的前辈指点一下迷津,否则你自己根本看不到接下来还有几个阶段、还会面临什么问题。
‍‍之前在穷人永远熬不过“冷水期”这篇文章里我提到的“被泼冷水”,其实也是成长的第一个阶段。
就是说,当我们把一切都想好了,真的去实践时,发现事情并不像自己之前想的那么简单,瞬间就被冷水浇身了。
这时候不要灰心,要知道所有成大事的人在最开始时都要经历这个阶段,我们必须要熬过去。‍
下面我再说说时间表这件事。
所谓的“时间表”,其实也都是给学生和打工者制定的。
真正的创业者,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心都是跟着项目走的。
我从短期和长期这两个方面跟大家分享一下。‍
【短期规划】
我自己每天的作息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时改变的。‍‍‍‍‍‍‍‍‍‍‍‍‍‍‍‍‍‍‍‍‍‍‍‍‍‍
比如写作这件事,有时候来灵感了,一天就能写两三篇文章;如果没有灵感,那么可能两三天也出不了一篇文章。
再比如,春节后有很多老客户纷纷联系我,那我就要跟他们打电话、聊微信,一聊就至少要半个小时,聊完之后还要拟合同、跟团队伙伴沟通……
所以,只要有这种事发生,那么当天的工作重心都会放到这个业务上,我不太可能再抽出时间来写作、锻炼。‍‍‍
有的人把每天安排得都非常井井有条,在我看来这是一种低效率的完美主义。‍
我是个务实的人,我非常清楚应该把重心放在哪里。‍‍
我之前说过,我每写一篇文章,平均收益在1000-2000元左右(我的老粉丝都知道我所言不虚)。
但是如果谈成一个项目,即使再小,每个月的纯利润也有三四万,而且几乎是半自动收入(因为我有自己的团队)。‍‍‍
孰轻孰重,我还是分得清的。
【长期规划】
跟客户签合同,一般都是按年签,结算是按月结算。
所以制定计划时,大概也会按照年来制定,而且会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大概会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非常清晰。‍‍‍‍‍‍‍‍‍‍
我自己搞的这些事情也是同理。‍‍‍‍
就拿VIP群来说,我在2021年时,就已经把2023年的计划给想好了,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现在2023年已经来了,我的计划可能会微调,但是大的方向仍然是按照我的设想在进行。‍‍‍‍‍‍‍‍‍‍‍
知识星球其实是个意外,大概在一年前我临时决定做的,但是一旦进入正轨之后,我也做了3年的计划。‍‍‍‍‍‍‍‍‍‍‍‍‍‍‍‍‍‍‍
总之呢,我的主要收入途径有十几个,而且时间跨度从几个月到几年不等,所以在长期维度来看,我的规划大概是这样的:
上面的Excel图是我随便画的,不同颜色的跨度代表着不同项目的周期。
横轴其实还要加长好几倍,我只是想跟大家说明一下这里面的逻辑。
我的每个项目周期都不一样,启动时间和结束时间都不一样,而且他们的盈利情况、需要投入的时间都各不相同。
我在很早的时候(大概是27岁时),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我在进行规划时已经不再简单地使用线性思维了,而是按阶段、按项目去进行。
就拿公众号来举例子,起步阶段阅读量只有三五百,那时候我想的是:平均每篇文章的赞赏+付费阅读大概能赚80元,那么等我阅读量翻5倍的时候,我的收入也会翻五倍。‍‍‍‍‍‍‍‍‍‍‍‍‍‍‍‍‍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计算的,等到自己的势头起来之后,收入的渠道会拓宽好几倍,之前根本没有想到过的盈利方式,现在都已经能轻松实现了。‍‍‍‍‍‍‍‍‍
其实在人生维度也是如此,如果你刚刚起步,那你千万不要用简单的线性数学去推算,自己将来能赚多少钱,能做多大的事。‍‍‍‍‍‍‍‍‍‍‍‍‍
而是要把时间线拉长,阶段性地进行规划。
比如,你可以按照“学生→打工者→自由职业者→老板→投资人”这几个阶段来走。
或者,你也可以按照“学习、实践、思考、创新、创收”这几个阶段来走。
大学毕业之前一直是学习阶段,进入职场后是边学习边实践,有了手感之后就要思考:我自己能不能搞点事情、自己搞钱?‍‍‍‍‍‍‍‍
这时候就进入了“思考、创新”阶段。如果自己搞的事情成了,这时候就进入了“创收”阶段,金钱会从四面八方涌来。

相关阅读

  • 刚退烧,聊下我的 “后遗症” !

  • 筒子们应该都比较关心后遗症,今天是我发烧差不多第4天,中午退烧到36.8度,到现在都没升温,不出意外我应该扛过去最难熬的阶段了。我目前感受最强烈的后遗症是体力严重衰退,我举几
  • 赚钱的本质是自律,但不是你以为的那种自律!

  • 作者 l 粥左罗来源 l 粥左罗(ID:fangdushe520)分享 l 生涯研习社(ID:xjysyyxs)大家好,我是粥左罗。最近我又开始重新写作了,这几天开始习惯,2023年至少写个100篇,一周至少2篇吧,希望大
  • 我把「讨厌的事情」变得超有意义

  • 喵~大家周四好呀。 双十一结束啦,我终于完成了11月的第一个task。本周有两项重要任务:跟光华的导师开线上会讨论毕业论文开题,以及在周末之前完成要给亮心同学送的毕业礼物——
  • 终于!我的第一本新书问世了

  • 这篇文是老早之前写好答应编辑今天发的(也属于11月的诸多DDL之一)。 踩着11月的尾巴,我的新书《有效学习,才能高效成长》终于和大家见面了。严格意义来说,这本书从策划到问世用了
  • 我有一些开心的事想和大家分享~

  • 喵~大家周四好呀~ 经过连续50天无休之后,我昨天在家睡了几乎一整天,今天又满血复活啦~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想和大家分享我近期各种喜悦的事。想说的话太多,发现一篇文章写不完,于
  • 我是怎样找到自己未来10年方向的~

  • 喵~大家周四好呀~ 上周的推文是最近一段时间的综述,当时说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留下自己想看的主题。目前统计被提及次数最多的有“想知道自己未来10年的方向”以及“如何建立自
  • 我的新冠感染经历

  • 大家周四好呀~ 今天是我“阳”了之后的第10天,抗原检测还是阳性。作为一名不追热点的博主,“感染新冠”也算是我为数不多“亲身经历的时事”了。写篇文章记录一下过去的这10天
  • 我希望你多“自私”一点~

  • 喵~大家周四好呀。 今天我们来聊聊“界限”。 周一的时候发了一条朋友圈,反响很强烈,于是我想可以写一篇文章来和大家一起讨论下这个话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验? 你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线性思维的巨大漏洞

  • 在我的知识星球或者VIP群里,经常会被问到下面这两个问题:① U君,我也想组建付费社群,就怕刚开始只有个位数的人加入,该怎么办?② U君,能不能讲一下你的作息时间表?我想借鉴一下。‍
  • 破 局

  • 小提示:本文一共4000字,包含电影《切腹》的剧透。最近我又重温了一下1962年的日本老电影《切腹》,这次的感受跟上大学时看的那次有很大不同。这部电影的剧情有很多转折,但是整个
  • 离开地狱的路

  • 1. 离开地狱的路就位于地狱的中心处。2. 只有冒险和进步,才能摆脱昔日经验的限制。3. 每个成功的人,都有一个克服自身瓶颈的长篇故事。4. 做人不需要太多朋友,因为朋友有时候也
  • 刚退烧,聊下我的 “后遗症” !

  • 筒子们应该都比较关心后遗症,今天是我发烧差不多第4天,中午退烧到36.8度,到现在都没升温,不出意外我应该扛过去最难熬的阶段了。我目前感受最强烈的后遗症是体力严重衰退,我举几
  • 新冠“后遗症”,居然有这么多?!

  • 1.上周被新冠折腾了一周,这周总算好多了,阳转阴,但也没完全好,还是会咳嗽,精力不济,心脏也有些不舒服。我个人猜测可能是新冠后遗症的影响,在国外也被称为是“新冠长期症状”。美国
  • 加我微信,防止失联!

  • 最近公众号封号越来越严重,包括我最喜欢看的一个公众号也在前段时间惨遭封禁,所以筒子们加一下我微信,咱们防止失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