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国际资管巨头为何选择这里|上海自贸区十周年

日期: 来源:国际金融报收集编辑:国际金融报

2013年9月,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诞生,我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也如期落地。 今年,上海自贸区迎来十周年。十年间,我国自贸区建设布局逐渐完善,已形成拥有21个自贸区及海南自贸港的自贸区体系,为我国深化市场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注入了新动能。

上海自贸试验区作为“金融改革开放排头兵”,持续推动金融领域首创性、引领性开放项目落地,形成了一批可复制的“上海经验”。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联动也赋予了上海自贸区的金融改革特殊意义。

过去十年,上海自贸区制度创新优势也吸引了全球资管机构前来布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资管巨头抢滩自贸区

十年间,我国不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自贸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完成7次“瘦身”,特别管理措施条目由最初的190项缩减至27项。

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施行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了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其中明确“在全国范围内取消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

2020年4月1日,证监会发布取消国内基金公司外资股比限制的当天,贝莱德与路博迈两家国际资管巨头便一并提交了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设立资格的审批申请。

4个月后,贝莱德基金正式获批设立,拿下我国境内首张外商独资公募基金牌照。随后,路博迈基金和富达基金也相继展业,落户上海自贸区,成为了全国第一批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

国际资管巨头为何选择落户上海自贸区?

路博迈基金方面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2016年,路博迈计划设立全资投资管理子公司,首选在上海注册,得到了浦东新区和自贸区政府部门的鼎力支持,并于2017年登记成为外商独资私募基金管理人并顺利展业。在放开公募基金持股限制后,集团在第一时间依然选择在上海浦东自贸区落地,设立外商独资公募管理基金公司。

谈及在上海自贸区展业的感受,路博迈基金表示,被核准筹建后,疫情期间得到浦东新区和自贸区政府关怀与支持,完成了场检等一系列工作,得以顺利展业。上海一直走在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前列,是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桥头堡和枢纽,路博迈基金立足上海,受到政策鼓舞,会一直积极践行对中国市场的承诺,把全球优秀策略带给中国投资者。

随着自贸区金融改革和开放力度的加大,外资巨头加速布局中国公募市场。

2023年8月,第9家外商独资公募安联基金获批,注册地在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将成为第一家注册在临港新片区的外资独资公募基金。

相互赋能推动创新

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吸引着全球资管机构聚集,也助力上海成为私募基金新高地。

2023年2月,掌管超过8000亿美元的全球私募巨头汉领资本上海办公室正式落地上海自贸区。

汉领资本亚太投资联席主管、董事总经理夏明晨在参加9月20日举行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10周年主题论坛时表示,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同时也是亚洲最大的私募市场。上海办公室的成立将充分利用上海自贸区的制度创新优势,进一步促进汉领资本中国业务的发展。

2022年5月,汉领资本宣布获得上海QFLP试点资格,成为上海市第一家通过QFLP设立的S基金(二手份额转让基金)。

“有了QFLP试点资质,就可以把我们海外的美元换成人民币,直接投到人民币市场,这样就不会受到外汇管制的限制。除了利用QFLP试点资质进行人民币基金的投资外,后续还将进行基金管理人的登记,完成后可向境内投资人募资设立人民币基金。”夏明晨表示。

在卓佳集团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张海亮看来,上海自贸区为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主要体现在放宽投资准入门槛、拓宽外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渠道、审批流程快捷化、资本跨境流通便利化、良好的配套设施、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份额转让试点,拓宽了退出途径。

上海自贸区与外资资管机构之间相互赋能,不仅推动了自贸区金融领域的改革创新,也提高了我国资管行业的竞争力。

“自贸区提供了更开放的市场环境和便利的营商条件,吸引了大量外资资管机构入驻,为自贸区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资源支持。同时,外资资管机构带来了先进的市场经验和管理理念,推动了自贸区金融领域的创新和变革。另外,自贸区与外资资管机构之间的互动也促进了技术和人才的交流,提高了我国资管行业的竞争力。”财经评论员张雪峰对记者指出。

扬帆启航新征程

上海自贸区的蓬勃发展,正吸引着更多国际金融巨头跑步入场,也印证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提升,为高水平对外开放提供新动力。

站在新的起点,自贸建设鼓点愈劲,风帆已满,金融制度创新和改革的新征程启航。

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副主任孙辉在9月15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将紧紧围绕实施自贸区提升战略,继续推动人民币跨境使用和可兑换改革,指导并推动银行用好自由贸易账户等特色金融服务,加快场景融合,更好地满足实体经济的跨境金融服务需求。持续深化外汇管理改革,加大临港新片区跨境贸易投资高水平开放试点等政策推进力度,稳步扩大试点覆盖面,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

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原副主席周汉民此前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自贸区所创制的许多制度性开放的举措现在在全国各地推广,自贸区也不能孤芳自赏,而要与时俱进。在建设自贸区的同时,中国也加入最大的自贸区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由此,我国成为世界最大自贸区的组成部分,对国内自贸区的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

“我们还没有止步,我们已经正式申请加入CPTPP(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DEPA(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我们要加入综合和进步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自由贸易协定,一步步引领国内开放的未来发展方向。”周汉民强调。

路博迈基金表示,上海是对外开放的枢纽和门户,浦东新区和自贸区各级政府和监管部门高效、严谨和务实的工作作风让路博迈基金自成立以来运营顺利,自贸区有着金融机构集聚、金融产品丰富、金融人才众多、国际化程度高、财富基础雄厚、营商环境良好的优势。“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上海作为中国业务的大本营,积极参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历程”。

(本报记者 魏来)

相关阅读

  • 民政部:对中华儿慈会开展全面调查

  • 民政部派出调查组对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开展全面调查针对群众举报和媒体反映的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9958儿童紧急救助项目”及其他有关问题,民政部高度重视,约
  • 首发|20亿,上海独角兽又融资了

  • 刚刚,又一笔震撼融资诞生了。投资界获悉,今日(9月28日),燧原科技宣布完成D轮融资20亿元人民币,阵容豪华——由上海国际集团旗下子公司及产业基金,包括国际资管、国鑫创投、国方创新
  • 光伏ETF指数基金近1周累计上涨3.73%

  • 截至2023年9月27日,上证指数收涨0.16%,报3107.32点;深证成指收涨0.44%,报10104.32点;创业板指收涨0.82%,报2006.22点;两市总成交额7165.34亿元;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18.03亿元
  • 长三角,中国芯片半个江湖

  • 谁是中国芯片第一城?放眼长三角,这里是目前国内最主要的集成电路开发和生产基地,数据显示,2022年长三角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占全国60%。更有趣的是,各省市分工明确、各具特色——在
  • 以“中华武数”为引领,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 创新是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对普陀而言,中以(上海)创新园、上海清华国际创新中心、武宁创新共同体、海纳小镇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是全区科技创新的“四梁八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国际资管巨头为何选择这里|上海自贸区十周年

  • 2013年9月,我国第一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上海自贸试验区诞生,我国第一份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也如期落地。 今年,上海自贸区迎来十周年。十年间,我国自贸区建设布局逐渐完善,已形
  • 蓝佛安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

  • 中共中央决定:蓝佛安同志不再担任山西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另有任用。蓝佛安同志简历蓝佛安,男,汉族,1962年6月生,广东惠东人,1985年8月参加工作,1985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
  • 长四丙火箭成功发射遥感三十三号04星

  • 记者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获悉,9月27日4时1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起飞,随后将遥感三十三号04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遥感三十三号04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