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广东新会:乡村振兴路上盛放共同富裕之花

日期: 来源:中国食品报社融媒体收集编辑:中国食品报社融媒体

  俗话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新会陈皮入方可以调百药,入膳可以调百味。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陈皮产业,把发展壮大新会陈皮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以建设新会陈皮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契机,打造了“大基地+大加工+大科技+大融合+大服务”五位一体的新会陈皮产业发展格局,将新会陈皮打造成为富民兴村的三产融合标杆产业。

  阡陌纵横地生金 平畴沃野柑飘香

  “一两陈皮一两金,百年陈皮胜黄金。”陈皮的药用历史可追溯到东汉。新会陈皮古称“广陈皮”,是药食同源、食养俱佳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会陈皮虽历史悠久,但到1996年产值仍不足300万元。“那时候传统的陈皮产业很不景气。除了当地人,其他人对新会陈皮的价值了解甚微,产品常年滞销。”出身新会陈皮世家的常稳农业董事长李柏球对此记忆犹新。

  李柏球,是七堡李陈皮的第十九代掌门人,新会常稳新会柑专业种植合作社党支部书记、理事长,广东常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也是引领乡亲增收致富的带头人。1983年,李柏球自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分配到县建筑公司工作,2000年回到家乡七堡,与周边农户合作成立常稳农业合作社,继承祖业种植新会柑,制作新会陈皮。2016年,成立广东常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向公司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如今,常稳在李柏球带领下实现种植流程标准化,联网大数据,建立起联通种植选料,晒制,检测、包装各环节标准化管理体系,由专业团队打理1100多亩新会柑种植基地。

  新会陈皮作为新会传统本土产业,生产加工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一直以来,新会陈皮的经营户分散且以小微企业为主。自2006年10月以来,新会柑、新会陈皮同时被列入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新会区成为同时坐拥两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城市,并在国家、省、市各级主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相关种植、生产、销售、旅游文化等产业蓬勃发展。仅凭着一张柑“皮”,就能有700多年的旺盛生命力,这离不开新会政府对陈皮文化的扶持,更离不开新会人的远见和智慧,如今陈皮在新会可以说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随着陈皮产业深加工,以及新产品研发和多元化发展,新会柑的开发和利用力度、速度和广度不断加强,新会陈皮从当初仅靠“一张皮”发展的单一产业,扩展成新会柑茶、食品、保健品、收藏品等系列产品共同发展的完整产业链。

  一花盛开千户香 万柑挂满幸福树

  人勤春来早,新会柑陆续萌发出嫩芽,树上生出许多枣核大小的花苞。一簇簇的花苞正在摇曳的柑枝中“积蓄力量”,等待着花开结果, “冲刺”新一年的丰收。“人们常说开花结果,可见这花开得好,果才结得好。今年又是一个好年头啊!”看着眼前含苞待放的柑花蕾,李柏球黝黑的脸庞上展露出开心的笑容。

  作为七堡李陈皮的传承人,李柏球把“七堡李”世代传承的种植技术与现代先进种植技术有机结合,形成常稳七堡李新一代绿色种植技术。牢牢把住产品质量源头关,树立新会柑种植和新会陈皮绿色生产标杆。2021年,为了加强常稳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他还自主研发了自动灌溉和施肥喷洒机“常稳一号”和升级版“常稳二号”,并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目前,常稳把传统种植技术与现代种植技术相结合,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合作,共同打造《全省农技推广服务驿站技术支撑项目》示范基地,形成了现代化的绿色种植技术,并把这种种植技术推广至互助合作农户,受益柑园数千亩,获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批准为唯一的省级茶枝柑千亩种植示范基地。同时还吸纳200多名农户在产业基地、企业车间务工就业,帮助3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致富,成为农业产业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如今,常稳陈皮产业园是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岭南道地药材新会(广)陈皮研究基地,新会陈皮标准样本采样点,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中国药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集新会柑种植、加工、生产、销售为一体。2022年,常稳被新会农业农村局授予全区唯一“绿色种植庄园”称号。李柏球是新会众多新农人放飞乡村振兴梦想的一个生动注脚。乡村振兴路上,离不开“领头雁”的担当作为。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尽多大责任才会有多大成就。“头雁”领飞,必能谱写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临近春节,李柏球还在察看柑树长势

  柑果成金不是梦 振兴路上“皮”相随

  小小陈皮,是千年古郡厚重历史的积淀,也是侨乡新会独有的文化瑰宝。一直以来,新会区着重新会陈皮品牌打造,潜心做好“一块皮”,积极弘扬陈皮文化,把做大做强陈皮产业作为乡村振兴、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新会陈皮产业发展质量和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影响力也逐渐从地方走向全国乃至国际市场。近年来,新会区采取“政府+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发掘本地陈皮产业、生态农业等自然优势,通过新会柑种植加工、研发销售,带动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加快推动绿色循环现代农业、文化观光旅游等产业融合、产农结合,真正让“小陈皮”成了群众增收致富、加快乡村振兴的“大产业”。

  农民群众广受益,乡村振兴大提速。“一直以来,我们坚持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交叉发展,创新利益联结机制,让企业、农户共同分享产业发展的红利,联农带农创出‘好钱景’。”新会区农业农村局局长苏朝荣说。值得一提的是,在刚过去的2022年12月26日,2022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发展论坛暨中国区域农业品牌年度盛典系列活动在线上举行,活动权威发布了 “2022中国区域农业形象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其中,新会陈皮以983.75的品牌影响力指数,超越五常大米、长白山人参、普洱茶等知名农业品牌,问鼎“2022中国区域农业产业品牌影响力指数TOP100”。

  新会陈皮行业协会会长岑伟斌介绍,目前新会区新会柑种植面积约10万亩,新会陈皮产业企业超1700家,已形成药、食、茶、健和文旅、金融等6大类35细类100余品种的系列产品规模,全产业链总产值达145亿元。陈皮产业园带动农民直接收益超12亿元,实现农民人均增收1.88万元;成立合作社超300家,农户加入合作社比例达90%以上;培育新型家庭农场1000多家,联结带动作用效果显著。乡村振兴首当其冲的是产业兴旺,新会陈皮产业正以自身的发展,不断探索和诠释乡村振兴之路。好风凭借力,这辉煌背后既有“健康中国”这股“东风”,更有“陈皮人”的智慧和汗水。乡村振兴,离不开政府的指导,也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带动。新会陈皮企业不断创新,陈皮“+”鼓角争鸣,产业发展步履强劲,乡村振兴风帆高扬,正引领广大从业者携手迈向共同富裕新生活。(本报记者 谢伟 通讯员 萧萧 李岳生)


相关阅读

  • 成都盟员王恒:九寨深处甲勿海

  •   2021年7月底,受民盟四川省委派遣,我作为驻村工作队员来到九寨沟县勿角镇甲勿村进行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关衔接援藏工作。  九寨沟县勿角镇甲勿村地处九环沿线,与绵阳市
  • 新春in青浦丨美丽乡村,整洁、和谐、宜居的家园

  • 砥砺奋进又一载,家国同行向未来。时值癸卯兔年来临之际,青浦区融媒体中心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出“新春in青浦”专栏,聚焦青浦新城新成果,重点商圈新年味,幸福社区新
  • 新年新突破 发展新跨越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2023年经济工作的5项重点任务之一。2023年云南省两会明确提出,2023年,云南将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上取得新突破。昆明
  • 江苏射阳:畅叙乡情共按发展加速键

  • 最美是乡音,最浓是乡情。春节前后,在外打拼的射阳籍成功人士纷纷返乡,射阳县各镇(区)、各部门不等闲、不停歇,策划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招商、亲商活动,展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成就
  • 左权县搭建特色产业平台助力省校合作

  • 近日,左权县委组织部传来消息,左权县坚持“一切为了产业、一切围绕产业、一切服务产业”思路,深入推进省校合作。目前,该县先后与27所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其中,省外高校9所、
  • 青岛高新区:锤炼实体经济“看家本领”

  • 日前,全国多条轨道交通线路投运,其中青岛地铁4号线、合肥地铁5号线、南京地铁1号线等线路的车辆制动系统全部由位于青岛高新区的中车四方所(中车制动)制造,这标志着中车制动在城

热门文章

  • 建议中国私营经济退出的吴小平是什么人?

  • 今天,网上一篇题为《吴小平:私营经济已完成协助公有经济发展应逐渐离场》的文章引发热议。 吴小平其文 这篇文章挺短的,被大家广为引用的是开头一段—— “在中国伟大的改革开

最新文章

  • 广东新会:乡村振兴路上盛放共同富裕之花

  •   俗话说:广东有三宝,陈皮、老姜、禾秆草。新会陈皮入方可以调百药,入膳可以调百味。近年来,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陈皮产业,把发展壮大新会陈皮产业作为乡村
  • 灵活的措施 文明的氛围

  • 近段时间以来,白碱滩区(克拉玛依高新区)城市管理局以常态长效化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开启新年新任务,在执法检查中纠正违法行为的同时,积极与“门前三包”责任人协商,采取灵活
  • 西藏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 本网拉萨1月27日讯(记者 晓勇)记者从自治区卫生健康委获悉,2022年,我区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着力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发力,通过全力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