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把这鱼放进锅里煮,锅都会觉得丢脸

日期: 来源:果壳收集编辑:萨鱼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之一,是许多老渔夫口中的“巨型海怪”;它长得一脸呆萌,有着让人匪夷的奇特身形,在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一位鲸叉手总嘲笑它的样子:“把这鱼放进锅里煮,锅都会觉得丢脸”;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如同对海洋一般充满着未知和困惑。它就是今天的主角——翻车鲀[tún](翻车鱼)。


翻车鲀可是个大块头。|dailymail.co.uk


“人类总爱给我起外号”


估计当年林奈老爷子看翻车鲀长得又圆又扁又大又沉,顿时一见如故,感慨,这不就是咱村口的大磨盘么。于是取“石磨”之意赐予了它“Mola mola”的拉丁学名。和负子蟾(Pipa pipa)、喜鹊(Pica pica)、雕鸮(Bubo bubo)、印度眼镜蛇(Naja naja)等物种相似,“属种同词”的短小学名念起来总是会给人一丝喜感。


翻车鲀体态近似椭圆,身型短而两侧肥厚,整体呈蓝灰色,腹部银灰色。虽然没有腹鳍,但背鳍和臀鳍十分发达,两者摆动时的泳姿十分滑稽,如同跳曼波舞一般,因此它在日语里被称为“曼波鱼”(マンボウ)。翻车鲀退化了尾柄的尾鳍就像镶着花边的女仆装,鱼身远远看去仿佛被人砍掉了一半,于是德国人直白地叫它“游动的脑袋”(Schwimmender Kopf)。


来,看个正脸。|水印


因为翻车鲀常常上浮至海面享受“日光浴”,英美等国习惯称它为“海中太阳鱼”(ocean sunfish);而它游动起来圆润的身体时常泛出银白的光泽,在浪漫的法国人眼中,它宛若一条“月光之鱼”;因为爱吃海蜇并且本身鱼肉白皙,在我国南方它被称为“蜇鱼”和“干贝鱼”(总之离不开吃);别致的身形和奇妙的习性让人类总是乐此不疲地给它起外号。


树大招风,鱼大招虫


广义上讲,能够被称为“翻车鲀”的鱼包括三种,分别是翻车鲀(M. mola)、斑点长翻车鲀(Ranzania laevis)、矛尾翻车鲀(Masturus lanceolatus),它们都属于鲀形目,翻车鲀科,其中翻车鲀最为常见,因此也被称为“common mola”。后两者体型较小,体长不过一米,而翻车鲀则是不折不扣的“巨无霸”。


美丽的斑点长翻车鲀。|J Kemper / Fishbase


翻车鲀平均体长约为1.8米,平均体重超过1吨,而最大的标本记录体长为3.1米,两鳍跨度4.2米,体重更是达到了惊人的2.3吨——这使得翻车鲀成为了现存最重的硬骨鱼类


体型巨大的翻车鲀。|Mondo Pesca News


虽然属于硬骨鱼,但翻车鲀的骨骼中软骨组织的比例很高,它们的骨骼极度特化,尾鳍退化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背鳍和部分臀鳍形成的“舵鳍”。它们的肋骨也完全消失,使翻车鲀无法像它的鲀类亲戚一样鼓气。尽管翻车鲀身形庞大,但其骨骼却相对较轻,这也让它们能肆无忌惮长得硕大。


翻车鲀的骨架。|J. Steenstrup & C. Lutken(1898)


虽然身形庞大,但翻车鲀丝毫没有海中巨无霸的威严。正所谓树大招风,鱼大招虫,细小的寄生虫竟成了它们一生中难以摆脱的梦魇。


目前,在翻车鲀身上发现的寄生虫总共有五十多种,简直可以说它们是一座漂浮的自助餐厅。不仅在厚厚的皮肤表面,就连它们的眼眶、口中乃至体表粘液里,形态各异的寄生虫也随处可见;有些寄生虫上甚至寄生着更小的寄生虫。翻车鲀的皮肤也因此变得异常粗糙。


寄生虫严重影响了翻车鲀的生活品质,为了赶走这些烦人的“吸血鬼”,翻车鲀需要时常游到浅水区的“清洁站”寻求护理。在马夫鱼和隆头鱼上下纷飞如彩蝶一般地舞动和忙碌下,翻车鲀微微张开小嘴,享受着片刻的惬意时光。对付顽固分子,翻车鲀还会寻求海鸟们的帮助。



漫长而坎坷的生长历程


翻车鲀可能是这个星球上幼体到成年体型跨度最大的物种了。刚孵化出的翻车鲀仅有2毫米长,拥有原始的尾鳍和明显的胸鳍,全身布满小棘刺,如同一粒脾气不太好的小刺球,这样的外形有利于它们随波逐流,浮游生活。


翻车鲀的仔鱼。|Matthew Wittenrich / fishbase


“小刺球”们长到10毫米左右,棘刺便开始消退;等长到30毫米时,棘刺已经不那么明显了,它们看上去就像一只迷你的小河鲀,原始尾鳍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圆形的“尾鳍”和怪异的“舵鳍”,身体也逐渐变厚,最终长成我们熟悉的翻车鲀模样。目前,对野外翻车鲀的寿命和性成熟年龄并没有明确定论,但人工饲育模拟了它们的生长曲线,推测它们从幼鱼长到3米长至少需要20年的时间,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翻车鲀的成长过程,会经历各种艰难坎坷,简直是hard模式。幼年时,成群的翻车鲀仔鱼是各种鱼类的饵料;等稍大一些,它们是鲯鳅、马鲛、金枪鱼以及海鸟眼中的美味;即使长到成年,缺乏自卫能力的翻车鲀在鲨鱼和海洋哺乳动物眼里也不过是大一号的肉块。它们能够从一粒受精卵成长为一条吨级体重的大鱼可以说是一种侥幸。


吨级体重的大鱼。|dailymail.co.uk


据推测,翻车鲀从一枚受精卵发育成成鱼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为了维系种族数量,翻车鲀只能采取粗放的“鱼海战术”,它们是世界上最高产的脊椎生物,一条中等体型的雌翻车鲀一次能够产下约3亿枚卵,比普通鱼类高出几个数量级。数量如此庞大的鱼卵也没让翻车鲀泛滥成灾,足见它们生存是多么艰难的一件事情。


翻车鲀数目众多的鱼卵。|fishbase


翻车鲀遍布于世界所有热带和温带海域,它们性情十分温驯,主要以各种水母为食,甲壳类、头足类、小型鱼类、海藻等也都在它的食谱上。


翻车鲀在吞食帆水母。|见水印


成年的翻车鲀游速较慢,但它们也不是任人宰割的鱼肉,它们的皮肤厚达7厘米,足以抵御小型捕食者的袭击,只有虎鲸、海狮和部分鲨鱼这类狠角色才是它们的天敌。


在某些地区,翻车鲀会被当做一种食用鱼,它们鱼肉白皙细腻,但据说口感欠佳。在中国台湾,素来有食用翻车鲀的习俗,人们会划开它们的厚皮,食用它们的肠子——名菜“炒龙肠”就是以翻车鲀的肠子为主料


翻车鱼刺身。|sakama.tokyo


爱潜水的鱼儿是否会没落


翻车鲀属于大型表层鱼类,天气好的时候它们喜欢上浮至水面晒太阳,有时人们看到这些鱼像在海面睡着了一样,侧卧着随波逐流。关于翻车鲀为什么喜欢日光浴的解释有很多,比如靠阳光提升体温同时杀灭体表有害的细菌;漂浮在海面上可以“求助”一些鱼类和海鸟清除皮肤上的寄生虫等等。


大型表层鱼类,天气好就浮上水面晒太阳。|见水印


它们只有三分之一的时间呆在水面,更多时候停留在海面下200米以内的水体中。翻车鲀的潜水能力很强,最深记录可达800多米,它们每天会多次地往返于海面和深水之间。人们认为,翻车鲀在白天反复上浮和下潜,是在寻找最适的水温,所处深度变化和它们的主要摄食对象水母的分布也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翻车鲀的种群数量下降明显,这归咎于人类的活动。虽然翻车鲀并不是主要的经济鱼类,也不会成为商业捕捞的目标,但它们确是典型的渔业兼捕受害者,日益频繁的远洋捕捞使得被误捕致死的翻车鲀数量大增,同时海中漂浮的各种垃圾也对它们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棱皮龟一样,翻车鲀很难辨认水母与塑料袋,常常因为过多吞食垃圾而窒息,或阻塞消化道最终饥饿而死。


这些性情温驯、外表呆萌的大块头代表着硬骨鱼类对新生代海洋的憧憬,它们经过千万年的演化适应了这片美丽的海洋。而今,这个可爱生物未来的生死存亡却牢牢地握在我们人类的手中。至少,你可以先帮它,为更多人所了解。


作者:萨鱼


本文来自果壳,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如有需要请联系[email protected]

相关阅读

  • 台军解锁翻车新地点——全台最大水库

  • 路边、桥下、沟渠……台军翻车这事,早已不是新闻。不过,今天(22日)翻车又双叒叕登上多家岛内媒体,因为台军解锁了翻车新地点——水库。综合台媒报道,此次发生翻车事故的,是台湾第一
  • 又一百万大网红塌房,粉丝光速取关...

  • 有句话说得好,人设立得越稳,房塌得越狠。明星翻车都不新鲜了,现在网红翻车更猛,这次轮到 b 站百万粉丝网红“老少女阿珂”了,一个定居伦敦的玩服装设计的生活区 up 主。翻车事件
  • 保护长江上游珍稀鱼类 渝昆高铁一跨过沱江

  • 施工人员在位于四川省泸州市的渝昆高铁泸州沱江特大桥主跨合龙施工现场工作(无人机照片)。王曦 摄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下称“渝昆高铁”)控制性工程——泸州沱江特大桥,3月18日主
  • 为保护长江上游珍稀鱼类 渝昆高铁一跨过沱江

  •   新华社成都3月19日电(记者谢佼)重庆至昆明高速铁路(简称“渝昆高铁”)控制性工程——泸州沱江特大桥,3月18日主跨合龙。该桥地处长江上游主要支流珍稀鱼类生态区,为保护长
  • 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鱼类-鲸鲨

  • 鲸鲨 为须鲨目鲸鲨科鲸鲨属中唯一的成员,是目前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鱼类,生活在热带和温带海域中。“鲸鲨 Whale shark”这个名称来自鱼类生物学,表示它的体型与鲸鱼一样庞大,而且
  • 东方甄选,也倒在了315?都是“虾”惹的祸!

  • 编者按:带货翻车这事,在直播界已经属于屡见不鲜了。但没想到这事会发生在东方甄选身上!用养殖大虾冒充野生南美大虾卖给客户……到底是选品不严谨,还是被供应商骗了?推荐你看这篇
  • 东方甄选,也倒在了315

  • 后台回复 品牌 免费获得《50本品牌营销必读书》作者 | free 来源 | 互联网品牌官315的魔幻之处就在于,一样的剧情年年上演比315能办个“晚会”还匪夷所思。 今年的315又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把这鱼放进锅里煮,锅都会觉得丢脸

  •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鱼类之一,是许多老渔夫口中的“巨型海怪”;它长得一脸呆萌,有着让人匪夷的奇特身形,在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一位鲸叉手总嘲笑它的样子:“把这鱼放进锅里
  • 被鼻塞、鼻炎折磨过的人,强烈建议备一瓶它!

  • 一到春天花粉季,就鼻子痒;有些人常年鼻塞,堵到晚上睡着了还张着嘴,还一到关键时刻止不住打喷嚏,遭罪得很。图片来源:自己画的有的孩子白天症状不明显,但处于口腔、面部的快速生长发
  • 男朋友乳头的5大妙用,姑娘们不知道真是太亏了

  •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个我私藏许久的公众号,他就是我的好朋友——前妇产科医生六层楼的公众号,第十一诊室(ID:consultingroom_11),是一个专门做女性健康知识科普的公众号。作为妇产科
  • 千万别信!这些快递不能收!

  • 最近多地警方接到市民报案称自己收到了陌生快递快递盒子平平无奇里面是一个杯子有这样的↓↓↓或者是这样的一张宣传单+一个杯子↓↓↓还有这样的搪瓷杯↓↓↓这杯子表面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