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深圳文物级神秘豪宅,沦落为群租房、房租仅几百

日期: 来源:Vista看天下收集编辑:Vennphang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圳微时光(ID:szdays)

原标题 | 深圳神秘豪宅没落记:困在城中村,沦为群租房,房租仅几百

图文 | Vennphang
室内部分图片提供者 | 蒋文超



在宝安流塘村,流塘市场附近,能看到一幅颇为“魔幻”的画面:

一溜平平无奇的城中村自建房中,一栋造型独特的南洋风格建筑,突兀地存在着。

格格不入的设计、逼仄的楼间距、饱经沧桑的外墙,一个词不由自主地从脑海蹦出:夹缝中求生

身处闹市,行人往来,好奇的人不在少数,只是少有人深究。

从墙上挂着的牌匾可以得知,它有自己的名字:锦基苑,还是宝安区的不可移动文物,即便久居流塘的人,对其的认知,大多也仅此而已。

历经近百年,从曾经的豪宅,到如今的群租房,这其中,藏着多少唏嘘故事。




01

“落难的公主”


很多人在网络上看到锦基苑的照片,将其称为“魔法少女的城堡”。

是的,尽管历经百年沧桑,也难掩那份清新脱俗的浪漫主义气质

米白色的外墙,绿色的琉璃瓦,墙上镂刻着星星花朵图案,窗户下还有蓝色流苏装饰…任谁看到都会感受到满满的少女心。

建筑风格上,则是中西合璧,整体是洋气的西式设计,却有融合了中式碉楼常见的燕子窝构造,据说曾经大门是巴洛克风格的门柱,却悬挂着中式牌匾。

这样大胆的融合创新,放在现代都足以令人啧啧称奇。或许这座老房子最初的主人,就是一位极具浪漫主义的人吧。


可惜的是,如今的锦基苑,那份浪漫已经大打折扣。

虽然建筑轮廓大部分还是保持着原来的模样,但屋顶横生的杂草,墙上杂乱的管道、悬挂的空调外机,都成了扎眼的存在。

于是有人将其比喻成:“落难的公主。”

这是一个很贴切的比喻,不仅是针对她的外观,如果你了解了她的过往,更是会觉得精妙。

根据深圳市城市设计促进中心(一个由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发起的、相对独立运作的公共机构)的资料显示,锦基苑是20世纪30年代,由一位从事房地产及建筑的商人刘姓新加坡华侨于为家族的三代女性所建。

以民国时期的环境,三层高的小洋楼毫无疑问是当时的豪宅。

但这不是重点,注意“为家族的三代女性”这个说辞。在那个年代,为家族女性单独建房子,会是什么情况呢?



有网友推测,如果资料表述无误,这很可能是“姑婆屋”

所谓姑婆,是旧时愿意终生不嫁,终生为处女的女性,她们年纪大了就被称为“老姑婆”,她们结盟的仪式称为“梳起”,因为也有另一种称呼,叫“自梳女”。


一个女生,坚持不婚主义,在如今都被视为需要莫大勇气,更何况是在旧社会,简直就是“大逆不道”。但和现代不同,那时没有婚姻自由可言,“卖女换媳”更是常见,所以“自梳女”更多带有的是悲剧色彩。

有一段评价是这样的:

“她们终身或为尊严,或为自由,或逼不得已,以终身伶仃,成就了自梳女的血与泪的“传奇”,和女人间彼此救赎的可能性。”

现在回头看,“落难的公主”,是不是别有一番深意。

隐藏在自建楼中的锦基苑

但锦基苑,可谓生不逢时。

1940年,锦基苑沦为了当地侵华日军的指挥部。直到1945年日军投降后,才归还给原主人。


随后1951年房子被充公,刘家人前后住了不到10年时间,经历多番劫难,这栋老房子也走向了没落。

在2002年左右,周边的自建房拔地而起,锦基苑也开始重新装修,以廉价出租。

2011年,锦基苑以近200万转售,成为他人私有财产。

在2012年的时候,它被列为宝安区的“不可移动文物”(不可随意破坏以及移动)。

或许正因此,才逃过了被拆毁的命运,才能让我们能有幸一睹芳容。


02

落难楼,住“落魄人”


曾经的豪宅,在历经近百年沧桑后,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在了解实际情况后,我们发现它的里面的环境并不像外表看起来那么美好。


昏暗的光线,狭小的空间,是看到锦基苑内部的第一反应。

这样的场景在城中村里的群租房很常见,但是在这座民国时期留下的建筑来看,很难想象。

整座楼与周边的自建房相比不算高,从外面看起来有三层,实际上里面有四层楼。

在这里住了几年的廖姨说,这座老房子很早就被租出去了,现在有5户人住在里面,租金不过数百元。


房子的一楼是杂乱的厨房,二楼是仅有一处隐蔽的杂物间。

三楼、四楼各有3道门,地面铺着印花瓷砖;从白色墙体留下的痕迹看,这里原本是宽阔的大平层。

应该是屋主为了更方便出租,所以将其分隔成数个单间。

走廊尽头的摆放着一张公用饭桌,公用洗手间在楼梯旁边,楼梯与过道非常狭小。

廖姨说每次面对面来人的时候,都要侧着身才能过去,像是“72家房客”的场景。


屋顶有个曾经用作观景的凉亭,现在底下早已挂满了租客的衣服。

锦基苑原本的大门被扩建出成商户,快餐店和杂物店也在它楼下开了近十年年。


当问及这栋老房子的租客都有哪些?

廖姨表示这里住着形形色色的人,有清洁工,有外卖员,也有周边收垃圾的,基本都是承担不起高昂房租


//

从民国时期的小洋楼,转变为21世纪的群租房,曾经的豪宅似乎就这样融入城中村。

如果,这栋老房子上半生的经历可以用“魔幻”来形容,那它在2000年后的经历或许更像是“落魄”吧。

但愿如今房子的主人,以及租客们能善待它。

更希望能有一天,这栋“文物楼”能被好好地保留、修缮,让更多的人,感受这份传承百年的浪漫。



深圳微时光(ID:szdays):2000万深圳人的聚集地,寻找深圳的每一寸惊喜。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豪宅陷落城中村↓↓↓

相关阅读

  • 夜读 | 这三句话里,藏着一个人的生活状态

  • 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状态。幸福,不是活成别人期待的样子,而是能够听从自己的内心。好的生活方式,可以让我们拥有更好的生活状态。活得有度,规律生活画图的度,可以用尺量,而生活的
  • 净的力量!(深度好文)

  • 点上方绿标即可收听主播闻悦朗读音频来源 | 读书有范ID:dushu259曾读过这样一句话:“干净,在今天这个时代,应该是一种极高的赞美和珍贵。”我原本以为,如今这个人人讲究的年代里,
  • 草根的陷阱,一不小心断送翻身的资本

  • 每日轻运动:第412天今天,预约上了科目一考试,17号考试。还有不到7天的时间,完全够了。500道题库刷一遍,再把错题重复去做,直到不再出错。最后再做20遍模拟考试,保证95分以上,就完全
  • 我见过最高级的聪明:凡事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 作者 | 国文来源 | 国学生活(ID: gxsh789)主播 | 帆书 · 阿成曾有人问曾国藩是如何从平庸之才成为“一代完人”,有什么秘诀可借鉴?曾国藩回答道:我从来没有任何秘诀。只是这三十
  • 一个人“松弛感”越高,就越幸福

  • 作者 | 帆书 · 十月的诗主播 | 帆书 · 闻悦✎ 解读预告遇见 · 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到由帆书出品的读好书栏目《遇见》。今天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前
  • 未来不会自己变好

  • 下楼,去理发。理发店的玻璃上贴了一张A4纸,手写的字:因家中有事,暂停营业。这家店就在我们小区院里,面积不大,价格也便宜。老板是个女的,年纪跟我差不多,很用心的经营着她的小店,赚钱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给杨丞琳一千万也不肯剪的发型,咋又火了

  • 也不知道杨丞琳看到“水母头有多好看”的热搜时,会不会气疯。之前杨丞琳在接受采访时,被记者问到还会不会再剪07年《任意门》专辑里的水母头发型,她斩钉截铁地说:“给我一千万,我
  • 她,影坛最值得吹的输家

  • 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柳飘飘了吗原标题 | 她,影坛最值得吹的输家作者 | 柳飘飘最近看了一部很奇特的新片:入围柏林影展,还拿下今年电影旬报奖年度第一的《惠子,凝视》。先谈结论:在
  • 花3700买个无人岛赚钱,最后亏了2亿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九行(ID:jiuxing_neweekly)原标题:花3700买个无人岛,亏了2亿作者:曹徙南无论中外,人们始终对于与世隔绝的小岛充满美好幻想。金庸笔下的桃花岛,丹尼尔·笛福的《鲁
  • 住不起酒店、租不起房的新北漂,寄宿洗浴中心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三联生活实验室原标题 | 有多少新来的北漂,偷偷住在洗浴中心作者 | vasta市场一回暖,北漂数量就迅猛回升了,很多曾离开过的人,又拖着行李回到北京南站,被大城市
  • 深圳文物级神秘豪宅,沦落为群租房、房租仅几百

  •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深圳微时光(ID:szdays)原标题 | 深圳神秘豪宅没落记:困在城中村,沦为群租房,房租仅几百图文 | Vennphang室内部分图片提供者 | 蒋文超在宝安流塘村,流塘市场附近,能
  • 爱吃辣的人更容易得痔疮?到底是不是真的?

  • 你在马桶上坐了好久,便意却迟迟不来。当你铆足了劲儿,终于,突破了瓶颈,但菊花上随之而来的一阵温暖和湿润,以及手纸上鲜红的血迹......这些都在告诉你:有可能是痔病惹得祸!图库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