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滚滚业绩雷背后的故事

日期: 来源:梁宇峰聊投资收集编辑:吴美林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月“暴雷季”,哦不,是“年报预披露季”刚刚过去,大家感觉如何?扫了眼预亏榜,单是1月31日一天,大A预亏的公司数量就将近600家,数量和亏损金额均超过前几年水平,2022年业绩预告可谓是天雷滚滚。这期《价值三人行》就来聊聊这一年一度“比惨大会”背后的那些事儿。


视频来源:第一财经


每到1月,不仅投资者心里紧张,生怕持有的股票暴雷。我们研究员,基金经理也挺忐忑,担心自己推荐的公司业绩大幅低于预期。那么,为啥1月是业绩暴雷的高发月份呢?这得从咱们财报披露规则开始说起,证监会规定:所有板块的年报预告,必须在1月31日之前,有条件披露。具体条件包括:


1、净利润为负;

2、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降50%以上;

3、扭亏为盈;

4、2022年新增“扣非为负”或“主营<1”


也就是说,当某家上市公司,年报业绩出现上面四条中的某一条,那就必须得在1月底之前披露业绩预告。而且颇有意思的是,一般在1月的最后几个交易日,暴雷的数量会明显增加。这和咱小时候考试的心理一样,考得好的,巴不得成绩早点儿出来。考的差的呢,那一定要等老师要求家长签字的最后一天,才会把成绩单拿给父母签字。所以,一般熬到最后几天才披露业绩预告的,我们得小心点儿。


回到这次“暴雷季”,业绩最“惨”的要数航空股了,三大航携手挺进预亏榜前三:国航预亏370-395亿,东航预亏360-390亿,南航预亏303-332亿,好家伙,没亏个300亿你都挤不进前三名。不过,细细分析,三大航的预亏并非意料之外,以东航为例,东方航空三季报亏损280亿左右,差不多前三季度每个季度亏90-100亿,这样算下来,年报续亏,也在预料之内。航空股的亏损,我们可以将其归结于行业性问题,与之类似的还有旅游,电影,酒店等等,这些线下可选消费板块,都是受疫情影响,需求受阻。


当然了,还有些个股,行业层面并未大面积暴雷,但个别公司亏损厉害,比如正邦科技。正邦年报预亏110-130亿,反观同属养猪行业的牧原股份,年报利润则大幅增长70%以上。其实,不仅是牧原,根据统计:25家上市猪企中,有8成业绩增长。而且相比2021年,预亏的猪业也从15家减少到了6家。在行业内大部分公司赚钱的背景下,正邦大幅亏损,那就只能归结于公司自身战略失误了。翻看正邦的业绩预告,我们发现,资产减值是公司业绩大幅亏损的原因之一。公司在猪价高点大肆扩张产能,如今猪周期向下,按照之前的购入成本,自然是血亏。


与正邦“同病相依”的还有韦尔股份,这家千亿市值的半导体大白马年报业绩预减96%,一样也是深受“资产减值”拖累。2020年那波缺芯潮带来的价格飙升,吸引了不少半导体厂积极备货,韦尔也是其中之一。根据数据,韦尔的存货从2020年的不到53亿,一路攀升至2022年三季度的141亿,增幅接近3倍。可惜,即便是深耕行业多年的龙头也错判了周期趋势。2022年下半年,芯片开始供过于求,价格一路下挫,量价齐跌下,韦尔不得不对其存货计提巨额减值。


见识了存货减值的“厉害”,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规避此类风险呢?有两类公司我们需要注意。


  1. 周期性行业:周期性行业的特点是价格波动剧烈,且难以预测。周期高点和周期低点之间的巨大价格差可能会导致大额存货跌价损失。


  2. 技术/产品迭代较快的行业:比如早些年的彩电行业,经历了从等离子,到液晶屏的技术迭代,以及电视机尺寸大小的变化。我们明显发现,长虹,TCL,康佳等黑电的存货减值远高于美的,格力等白电企业。


说完了存货减值,我们再看看另一个常见的资产减值——坏账准备


2021年地产产业链的业绩大变脸大家还有印象吗?背后原因就是恒大资金断裂引发的上游建材家居企业集中计提应收账款减值,不少白马股因此暴雷,索菲亚就是其中之一。2021年,公司因重大客户到期商票违约,不得不针对该客户提及了专项减值损失,最终导致净利润同比下滑超80%。


坏账准备的“根”在应收款项,因此规避坏账准备,最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远离应收账款居高不下的企业。另外就是仔细分析公司的应收账款结构,与同行相比,计提比例越谨慎越好,账龄越短越好。最后是当某家大公司出现债务危机时,我们应该警惕他的上游企业出现坏账准备风险。


最后,我们说说商誉减值无并购,不商誉,凡涉及并购,就可能产生商誉。还记得五年前沪深两市的千亿商誉减值潮吗?自2015年开始,A股商誉正式迈上万亿大关。按照惯例,并购方案大多设计三年的业绩承诺期,按2015年开始计算,2018年已经过三年对赌,恰逢当年市场遭受金融去杠杆和中美贸易战的双重冲击,国内外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在当初那批集中暴雷的公司看来,2018年已无继续强撑业绩的必要,不如一口气计提商誉减值轻装上阵。所以,2018年是上一轮“比惨大会”的高潮:

2018年部分“业绩雷”列表

数据来源:市场公开信息


聊完了各式各样的减值,我们来做个总结。资产减值之所以会成为暴雷重灾区,一切得从会计的“权责发生制”和“谨慎性原则”开始说起:当某一资产在当期出现重大的价值下跌时,就要确认为当期损失,即计提资产减值。举个例子,我们购买一份基金产品,这是我们的资产,本来期待着这份基金每年能赚个8%的收益,结果行情太差,不仅钱没赚到,本金也打了水漂,这就是资产减值的意思。


从理论上来说,合理的减值能更好的提升财报的质量,更加真实的反馈公司的当期经营情况。不过,由于资产减值判断的主观随意性较大,验证减值计提合理性的难度也较大。因此,上市公司利用减值调节利润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例如有些公司当年经营环境不佳,亦或者是管理层更换之际,业绩已经出现下滑或亏损,那干脆一次亏个够,通过大幅计提减值,来个“洗大澡”。就拿这次“天雷滚滚”的2022年年报预告季来看,超一半的预亏个股提到了减值,其中,大部分将减值原因归结于疫情和房地产,这样的理由似乎全A股通用,投资者倒也是无话可说,毕竟的确去年各行各业都受到疫情不同程度的影响。


但仔细想想,这其中是否存在故意减值,借疫情“洗澡”的人为操纵?例如,一些公司前三季度盈利都好好的,第四季度突然计提大额减值。再例如,明明同行业其他公司业绩表现均不错,但偏偏这家公司计提大额减值。诸如此类问题,交易所也紧急介入,进行问询,后续我们也将持续跟踪。前几天,央媒《经济日报》也看不下去了,发文表示“严防借疫情之名搞财务洗澡”。正好和我们这期《价值三人行》节目契合。


末尾,我们说说投资中应该如何应对暴雷。如果在港股,一般业绩暴雷后股价开盘就上演“关灯吃面”行情。但如果在A股,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我们需要结合暴雷原因,以及市场估值共同分析。如果公司是因为财务洗大澡,长期逻辑并未破坏,那可能就是一个业绩低点,恰好公司股价处于低位,估值较低,那可能市场会解读是利空出尽。


另外,尤其对于周期性行业,在周期低点,业绩最差的时候,反而值得关注。比如前面提到的韦尔股份,业绩暴雷后,股价不跌反涨,也是反应了市场对于半导体行业,目前处于周期底部,未来有望周期向上的判断。当然了,如果暴雷是因为某个持续性的因素,公司的长期逻辑出了问题,那就需要我们重新去评估公司的合理价值,再做判断了。

END


《常识的力量》

梁宇峰 吴慧敏著


 

讲价值投资的常识,如行业竞争的常识、公司商业模式和竞争力的常识、公司估值的常识、投资决策的常识,以及人性和市场效率的常识。在这本书中,既有很多作者多年投研经验的归纳和总结,也有很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案例,通过这些内容,帮助大家系统梳理了价值投资的基本框架,并提示大家在投资决策中经常犯的常识性错误。

扫描二维码

把书带回家

风险提示: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解读、预测、图表、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

相关阅读

  • Yestoday Newsletter No.014

  • 本期 newsletter 目录如下:1. 论护城河和竞争优势 1.1. 竞争格局是分析公司的核心环节 1.2. 护城河与竞争壁垒是什么关系? 1.3. 消费行业的护城河:对用户价值的理解2.
  • 国海研究|2月十大金股

  • 【国海2月金股组合】【1月金股收益图】【历史收益图】【策略观点】联系人:胡国鹏(1)逻辑:春季攻势。①不负春光,2月有望拉开春季攻势。经济复苏、流动性改善、风险偏好提升三因素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滚滚业绩雷背后的故事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一月“暴雷季”,哦不,是“年报预披露季”刚刚过去,大家感觉如何?扫了眼预亏榜,单是1月31日一天,大A预亏的公司数量就将近600家,数量和亏损金额均超过前几年水
  • 从讲故事到讲估值

  •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对于价值投资者,估值是一项基本功。阿斯沃斯.达摩达兰是美国纽约大学教授,著名的估值专家,写过很多估值方面的书籍。《故事与估值:商业故事的价值》是达摩
  • 全市场DM估值温度52℃ (2023.2.3)

  • 全市场DM估值温度2月3日,全市场DM估值温度52度,处在正常区间。全市场估值水平评估方法:DM估值分位。恒生指数恒生指数估值又进入乱纪元。PE12.3,十年移动均值为11.9,十年百分位为
  • 股票指数估值梳理

  • 一、指数分类指数分类,见中证官网。https://www.csindex.com.cn/#/indices/family主要提下指数的加权规则,常用的是市值加权、等权、股息率加权、价格加权。市值加权,即以成分
  • ChatGPT如何看待指数基金?

  • 问了一些问题:什么是指数基金?指数基金的优缺点?在中国投资指数基金合适吗?巴菲特为什么推荐普通投资者购买指数基金?标普500和沪深300哪个更适合普通投资者?加权指数基金的优缺点
  • 指数权重集中度比较

  • 关于指数权重股集中度,此前看到一个观点认为深综指成分股权重会相对分散,今天做了个比较,有不一样的发现。前几天一朋友分享了一篇文章,里面有一个创新用法,用基尼系数来描述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