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基因编辑峰会惊人宣布:两只公鼠“生下”后代

日期: 来源:医学界收集编辑:凌骏


CRISPR基因编辑让“定制婴儿”“超人类”不再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天方夜谭。委员会称,这些新技术,让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操纵基因。




撰文 | 凌骏

3月8日,在伦敦举行的第三届人类基因组编辑国际峰会上,日本生殖生物学家Katsuhiko Hayashi宣布,他成功将雄性小鼠的皮肤细胞改造成了卵子,使其与正常精子受精,最终培育出了7只幼鼠。

“纯就技术而言,即使只在10年内,它也有可能用在人类身上。”相关研究已提交《自然》申请发表,Katsuhiko Hayashi表示,他赞成将这项技术推向临床,如果它最终被证明可以“安全地”让同性生育。


但包括他本人在内,不少专家对这项技术能否被全社会接受表示疑虑。由于2018年第二届峰会“基因编辑婴儿事件”投下的阴影延续至今,除了基因工程领域的最新进展,伦理问题也是本届会议讨论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可遗传基因编辑上。

将雄鼠皮肤细胞变成卵子

尽管还未经正式期刊发布,但Katsuhiko Hayashi的最新研究仍在本届峰会上赚足了眼球。

依靠一系列复杂的操作,Katsuhiko Hayashi教授将携带XY染色体的雄鼠皮肤细胞,转化成了母鼠 XX 版本的卵子。“这是全球第一个将哺乳动物雄性细胞改造成卵母细胞的案例。”Katsuhiko Hayashi教授说。

具体的,团队先取得了雄性小鼠的皮肤细胞,将其编程为干细胞样状态,以进一步产生诱导多能干细胞 (iPS)——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的细胞。

随后,团队在培养物中培养这些细胞,直到其中一些自发地失去了Y染色体,并用另外细胞中“借”来新的X染色体取代,最终产生了具有2条相同X染色体的的iPS细胞。

“这其中最大的技巧就是X染色体的复制,”Katsuhiko Hayashi说,团队建立了一个系统来实现这一过程。在此前的实验中,他们对X 染色体进行了基因编辑,以便挑选出有两个X的干细胞。

紧接着,团队将全新的iPS细胞放入卵巢类器官中培养,使iPS细胞发育成了卵子,再让它们与正常精子进行体外受精,获得了约600个胚胎。植入代孕小鼠体内后,最终成功诞生了7只寿命正常、健康并拥有生育能力的小鼠。

目前,Katsuhiko Hayashi和团队已开始研究能否在人类细胞中复制这一过程,希望该技术能用于治疗不孕症,包括患有特纳综合症的女性——她们的X染色体完全或部分缺失。另一方面,该技术也可以提供给性少数群体。

“‘雄鼠卵子’品质欠佳,技术上也不够安全。”Katsuhiko Hayashi表示。试验中小鼠胚胎诞生的成功率只有约1%,而母鼠卵子正常受精的胚胎则通常为5%,但他预测,这些技术性问题约在10年内就能被克服,并用于人体。

但多数专家认为这一时间表过于乐观,相较把男性细胞改造成卵子,目前即便是女性细胞也尚未实现。“科学家已经创造出女性卵子的前体,但它们均在减数分裂前就停止发育。”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Amander Clark教授称,克服一系列技术难关需要10到20年。

基因改造接连进入临床试验

除了Katsuhiko Hayashi教授的动物试验,遗传病、血液病、癌症、心脏病......峰会还分享了基因编辑技术用于临床的重大突破。最引人注目的进展,包括针对两种常见的β血红蛋白病——β地中海贫血和镰状细胞病的疗法。

来自美国的Victoria Gray是全球首个接受CRISPR基因编辑治疗镰状细胞病的患者,她在会议上称,由于红细胞畸形,这种毁灭性的血液病让她的前半身在剧烈疼痛中度过,几乎失去了日常的活动能力,需定期前往医院接受输血和止痛治疗。

基于CRISPR -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产品CTX001改变了她的人生,研究人员体外改造了她的造血干细胞,靶向沉默致病基因,再将数十亿改造后的自体骨髓细胞回输到Victoria Gray体内,使她产生足量的正常血红蛋白。

镰状细胞病患者Victoria Gray在峰会上发言(图源:CNN)
相同的原理也可以用于治疗β地中海贫血,包括CTX001在内,该疾病领域目前进入临床研究阶段的基因编辑治疗产品至少有6个,其中5个采用CRISPR技术。CTX001去年公布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44名接受治疗的β型地中海贫血患者中,有42人不再需要定期输血。

据悉,CTX001预计将在本月底向FDA提交批准文件,如获批准,它将是全球首个上市的CRISPR -Cas9基因编辑疗法。

与此同时,峰会还介绍了新的、更复杂的基因编辑技术,如“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其中华裔科学家刘如谦分享了精准医学基因组编辑的现状和机遇。

刘如谦被Nature评为“2017年影响世界十大科学人物”,相比CRISPR -Cas9需要依赖DNA双链断裂,他相继开发的“碱基编辑”和“先导编辑”被誉为“CRISPR 2.0”,能在不断裂DNA双链的情况下,实现单个遗传字母互换,因此更加精准与安全。

去年7月,全球首个碱基编辑临床试验完成患者给药,通过修改相关基因,促进患者体内“坏胆固醇”的降解,用于“一劳永逸”预防心血管疾病。

同期,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科学家定向修饰了健康供体T细胞的基因,为其添加了识别和攻击癌性细胞的方法,同时规避免疫排斥的影响,成功治疗了一名患有难治性白血病的青年。

“这些技术让人类在基因组序列中拥有了一些发言权,我们不再受制于DNA里的拼写错误。”刘如谦称,目前全球有50多项基因编辑相关研究正在进行。在基础研究中,由于CRISPR能系统地改变癌细胞中的每一个基因,科学家们可以调查哪些基因与癌症发生有关。

与此同时,CRISPR的影响甚至远超医学领域。进化生物学家正在使用这项技术研究人猿类祖先的大脑,植物生物学家对种子进行编辑,以生产出含有“新维生素”或具有抗病能力的作物,其中一些可能会在未来几年内进入超市。

CRISPR发展如此迅速,以至于法规的制定和伦理的讨论显得滞后,“鉴于这项技术只有 10年历史,已经是非凡的进步。”CRISPR系统开拓者,诺贝尔化学奖得主Doudna教授在峰会上表示,“但使用这样强大的技术,需要迎接对于责任的挑战。”

可及性是一方面因素,以CTX001为例,即便它最终获批,单个患者的治疗费用可能超过200万美元,学界担忧基因编辑疗法将成为“富人专属”。

更重要的是,CRISPR让“定制婴儿”“超人类”不再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天方夜谭。“这些新技术,让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操纵基因。”委员会在总结声明中称。

“胎儿编辑”阴云


如果说Katsuhiko Hayashi的“同性生育”只是游走在不同文化伦理间的模糊地带,且仍处于动物阶段,那关于“胚胎和生殖细胞编辑”的争论,则是如今全球学界无可回避的问题。

根据学界主流共识,基因编辑胎儿和生殖细胞仍是不可开启的潘多拉魔盒。相应的担忧包括安全性问题、“人造基因”流入人类基因库、“定制婴儿”兴起、以及富人更可能获得“优生”的机会等。

由于目前仍缺乏规范人类基因组编辑的国际法,主要依据各国法律以及伦理共识进行约束,大会指出,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缺乏足够强大的监管框架阻止“不道德”的基因编辑行为。

通过捆绑FDA等相应官方机构,在美国任何与胚胎编辑相关的疗法/药物都无法得到官方资助,也没有资格获批进入临床试验,但私有资金资助的相关研究活动则无法完全禁止。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副研究员彭耀进也参与了本届基因编辑大会,称在中国申请基因编辑研究要先向政府申请,随后会组织一系列讨论和伦理审查。但他同样表示,司法管辖权是有限的,法律法规只能控制某些部分,不能避免所有坏事的发生。

2021年,我国在《刑法修正案(十一)》中将“基因编辑人类胚胎并植入人体”明确定义为犯罪。 今年2月27日,卫健委等四部门进一步印发《涉及人的生命科学和医学研究伦理审查办法》。

但也有专家对胚胎编辑持相对开放态度,“当病人患有危及生命的疾病时,他们希望自己的声音能被听到,此时抽象地批评‘定制婴儿’,已经偏离了伦理讨论的轨道。”剑桥大学Anna Middleton教授称,她负责对接了一个由21人组成的英国公民陪审团。

就在峰会召开前几天,该公民陪审团发布了一份报告,敦促英国政府考虑修改法律,针对严重遗传病,允许科学家对人类胚胎进行基因组编辑。该陪审团由受遗传病影响的人组成,有些是死于遗传病孩子的父母,有些则是患者,如身患囊性纤维化、努南综合症等。

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生物学家Shoukhrat Mitalipov一直在寻找基因编辑胚胎的安全方法,他在接受采访时称,“有上万个单基因突变,影响了全球数亿人,我们本可以解决。”另一些专家也表示,这可能会带来巨大获益,包括根除数以千计、困扰家族几代人的可怕遗传病。

他们认为,当下不应该“一票否决”胚胎编辑,而是要讨论如何安全、合规地进行此类研究。一个证明是,在本次峰会上,与会专家报告的基因编辑技术发展,已让编辑人类胚胎和生殖细胞变得相对更安全。

尽管存在一些争论,峰会委员会在闭幕声明中依旧表示,“目前可遗传的人类基因组编辑仍是不可接受的。”

解释型新闻网“the conversation”发表评论称,修改基因以防止婴儿死亡,或许可以接受,但用来预防生命后期的疾病,则不可接受。其中的界限依旧模糊,哪些疾病适合作为胚胎编辑的目标,并未达成共识。

委员会强调,除非胚胎编辑至少符合合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标准,并且在负责任治理的严格监督体系下开发和测试。但目前这些条件还没有被满足。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人权律师Arellano则表示,“我们需要改变执法方式,(对基因编辑的监管)应被视为国际管辖权。”


来源:医学界

责编:田栋梁

编辑:赵   静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资讯~

相关阅读

  • 「甲流」奥司他韦不能用?试试这个药!

  • 循证医学,合理用药帕拉米韦是目前为止,临床上唯一一个通过静脉注射给药的具有抗流感病毒作用的神经氨酸酶抑制剂[1]。由于流感病毒变异速度快,长时间使用神经氨酸酶抑制剂的条
  • Alist在手,全盘我有!

  • alist可以说是把网盘玩透彻了。他自身不提供用户存储,而是为用户提供各网盘的接口为一体。做到了alist在手,全盘我有!本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安装alist的安装很简单。官方提供
  • 一款综合性的信息收集工具-Dmitry

  • dmitry是一款在web渗透测试中常用的信息收集工具。主要功能包括端口扫描、host查询、子域名查询等常规信息。本文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安装在最新版kali中dmitry已经默认安装
  • 实战 | 对某代刷网站的渗透测试

  • 声明:该公众号大部分文章来自作者日常学习笔记,也有部分文章是经过作者授权和其他公众号白名单转载,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联系开白。请勿利用文章内的相关技术从事非法测试
  • 软件出海掘金:为什么坚定未来十年做这个?

  • 大家好,我是子木我一直在从事 SaaS 软件行业,并一直研究付费软件。现在我刚刚 30 岁,预计还有 10 年时间来磨砺这个方向。记得 2 月左右,我开始在知识星球上写相关笔记,内容包括
  • 绷不住了...

  • 「 关注“石杉的架构笔记”,大厂架构经验倾囊相授 」文章来源:【公众号:yes的练级攻略】我现在是一个柠檬。在摸鱼逛知乎,看到个帖子,然后我就酸了。一开始我是看到个 2.3W 赞的
  • 现场视频!张军、应勇进行宪法宣誓

  •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进行宪法宣誓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进行宪法宣誓声明:本文转自央视新闻客户端,在此致谢!▼更多精彩推荐,请关注我们▼长按下载关注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这些世界第一,都在中国!

  • 从卫星视角俯瞰“中国工程奇迹”是一种怎样的震撼?一座座大桥跨越山海一个个港口连接着世界这些工程界的“神话”逐渐成为“中国名片”快跟随频频一起看纪录片《了不起的工程
  • 基因编辑峰会惊人宣布:两只公鼠“生下”后代

  • CRISPR基因编辑让“定制婴儿”“超人类”不再只是科幻小说里的天方夜谭。委员会称,这些新技术,让科学家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操纵基因。撰文 | 凌骏3月8日,在伦敦举行的第三
  • 独家视频丨国务院总理李强进行宪法宣誓

  • 国务院总理李强进行宪法宣誓。▌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制片人/王元 主编/马文佳 张志达编辑/林湘瑜 校对/张天宇©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