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争·春 | 人勤春来早 河口农事好“丰景”

日期: 来源:大众网·东营收集编辑:大众网·东营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歆雪 东营报道

  编者按:春回大地。经济回升向好的暖意不仅能从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企业家身上看到,也可以从百姓身边的场景里、从市民没有察觉到的变化中体会到。即日起,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分赴多地蹲点,在一个个小切口、小场景的故事中,感受人气回归、经济复苏、信心提振的新气象。

  人勤春来早,大棚绿意浓。2月15日,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走进河口区六合街道蔬菜种植大棚,只见一片春意盎然,西红柿长势喜人,工人们正忙着摘叶、打叉、点花、授粉,各项农事有条不紊地进行。

  产业兴村更富民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见到河口区六合街道菜农吕振荣时,她正走向大棚,双腿上沾满了泥土。“我刚刚从棚里出来,现在昼夜温差大,需要每天早晨把棚掀开,傍晚把棚封上。”吕振荣说道,如此往复,她已经干了五年。

  “我从五六年前就开始种植这个蔬菜大棚了,经过我的努力,我觉得这几年种大棚,我的生活有了改变,收入也高了,也有存款了,我是不愁不忧,虽说累着点吧,但是心里很高兴,干得很有奔头、很有劲。”吕振荣告诉记者,五年前,她是一名困难户,家中十分拮据,父亲还卧病在床,只能靠外出打工为生,每年的收入除了贴补家用、给父亲买药等根本剩不下,有时还要借钱。年底,河口区六合街道上小街村村支书找到了她,希望她种菜,村里为她免费建造大棚,并提供种子和技术。“没干过啊,心里根本没有底。”吕振荣挣扎了很久,最终决定试一试。从2018年的两个大棚,慢慢的发展到如今的12个大棚,年收入也达到了30多万元,家中更是添置了洗衣机、空调等。“来年,我打算在县城内买个房。”吕振荣兴奋地告诉记者。

  建强阵地聚人心

  不只是吕振荣靠种植蔬菜致了富,河口区六合街道党支部书记告诉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现在,大部分村民都在种植蔬菜,房子翻新的频率越来越高,看着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自己心里也非常高兴。丽泽“菜篮子”红色产业联盟设施农业园示范项目是河口区六合街道产业扶贫项目之一,其中有四个大棚为上小街村、西崔村、闫家村、小夹河村等四个村利用扶贫资金建设。丽泽“菜篮子”红色产业联盟设施农业园不仅带动村民致了富,而且与大型蔬菜批发市场对接,做好常规销售、拓展农产品网上销售。通过“线上线下结合、传统创新搭配”的模式,确保了丽泽“菜篮子”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蔬菜销路畅通。

  乘势而上启新程

  据了解,河口区六合街道丽泽“菜篮子”红色产业联盟占地面积1000亩,整合资金2400余万元,建设羊肚菌标准化生产基地和高端果蔬生产基地。“羊肚菌种植是每年的秋季,每亩的产量在800到1200斤左右,种完羊肚菌之后,再利用其他时间种植西瓜和西红柿,这样的话利用这个空余的时间增加收益。”河口区杰灏农业负责人隋锋介绍道。近年来,河口区六合街道推进实施农村“三变”改革,对产业规模较大、发展潜力大的丽泽果蔬、梅家蔬菜等进行重点挖掘,将分散的资源、渠道集中起来闯市场,团结起来谋发展。

  如今,河口区蔬菜产业的快速发展,真正让农民生活得有底气、有信心、有奔头。


相关阅读

  • 杭州一公寓住户发生燃气爆燃,1人死亡

  • 情况通报2月19日5时许,萧山区北干街道家联公寓某住户发生燃气爆燃事件,楼下空地发现一男子,经现场施救已无生命体征。目前,应急、公安等部门及有关专家正在现场处置,具体原因正在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争·春 | 人勤春来早 河口农事好“丰景”

  •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李歆雪 东营报道  编者按:春回大地。经济回升向好的暖意不仅能从实体经济振兴发展、企业家身上看到,也可以从百姓身边的场景里、从市民没有察觉到
  • 尖字沽乡妇联召开2023年重点工作部署会议

  • 2月17日下午,尖字沽乡妇联在乡综治中心会议室召开了2023年妇联重点工作部署会议。各村妇联主席参加会议,乡党委副书记刘志娟出席会议。会上,乡妇联主席李翠艳对2022年工作进行
  • 高密“仓满廪实”的丰收密码

  • 初春时节,暖意渐浓,小麦经过一冬的沉睡,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生机。在高密市广袤的田野里,微微泛起的青色向远处伸展、绵延,承载着农民对丰收的无尽期盼。站在这片一望无际的麦田
  • 仙游:台创园里农耕一派繁忙

  • 连日来,仙游台创园的台农们春耕正忙,在仙游台创园管委会的指导帮助下,纷纷抓紧开展春季甜柿、嘉宝果和牛樟等农业生产,奋力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我早在2003年就来
  • 玉门:一张“温暖”的身份证

  • 身份证是证明持有人公民身份的法定证件,但在玉门市花海镇却有一位村民,53年来从来没有属于自己的身份信息,在民警的努力下,她终于拿到了盼了多年的身份证。杜丽娟是玉门市花海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