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头雁故事|新“稻”路上的“父子兵”

日期: 来源:农业科技报收集编辑:农业科技报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水稻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清李熙龄修编《榆林府志》记载:“北粳凉,南粳温。北粳花开以夜,故性稍凉。种法不插秧,亦与南粳异。今惟榆、怀县有稻田。”《延绥揽胜》记载:物产除谷豆稻黍外,农家多以畜牧牛羊为副业。波罗二十磕等村,良田肥饶,最利稻植,稻产最为驰名。清康熙西征噶尔丹驻跸榆林卫,曾御膳之,对党岔大米评价甚好。新中国成立后,榆林榆阳、横山等地农民采用撒播法种植水稻,亩产最高1400多斤。

如今,在榆林市榆阳区乡村产业振兴的“头雁”中,有一对种粮“父子兵”——父亲常四娃,儿子常成。他们通过规模化种植富硒水稻,试点稻田养蟹,形成了现代化种养销全产业链发展,成为全市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典型样板,入选第一批全国家庭农场典型案例。

稻浪起伏美景来

9月2日,鱼河镇四娃圆梦家庭农场的水稻种植基地,稻田相连成片,放眼望去,绿意盎然。微风拂过,青绿色的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时不时飘来一阵稻香。稻浪起伏,与蓝天白云绿树红花相互映衬,绘制成一幅独具特色的稻田画卷。

“在这个实验基地,我们开展了稻蟹、稻鱼等多种养殖,目前效果非常好,效益比较可观。以后还将根据情况逐步推广,进一步丰富稻田养殖品种和模式,帮助增加乡亲们的收入。”常成说。

稻田里,常四娃和儿子常成正在查看不同品种的水稻长势,他们用辛勤的双手描摹出美好生活的图景。这里地势平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是水稻种植适生区。

“我们为当地种植户提供土地托管服务,从加工、包装到销售,进行‘一条龙’服务,按照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常四娃说,目前共托管富硒水稻面积达1000多亩,全程托管服务降低了种植成本,每亩地为种植户增加约700元的收入。

2013年,常成正式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今年31岁的常成,种粮更有想法,他重新定位规划,发展特色种植,采用机插秧、直播、撒播的三种播种方式,种植大面积富硒水稻,开展试点稻田养蟹,注重品牌创建,还建成了陕北规模最大的日产水稻100吨的精米加工厂。

“我们还准备通过直播带货拓宽销售渠道,带领更多种植户一起把‘鱼河大米’这个品牌做大做强,让鱼河大米销得更旺,走得更远。”提起未来的发展方向,常成目光长远,胸有成竹。

“头雁”引领助增收

发展农业、建设农村、带动农民,“新农人”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无限活力,而支持和培育他们成长、创业的政策也不断出台。

2023年,榆林市榆阳区实施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先后成立了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发展联盟和专家工作站,引进行业高层次实用型专家人才,为“头雁”提供决策咨询、政策宣讲、市场研判等服务,破解“头雁”产业发展瓶颈难题,提高“头雁”自主创新和孵化带动能力。

“投身农业十年来,让我在发展中实现了自身价值,收获了成就感和幸福感。作为一名‘新农人’,我们要用新技术、新理念‘武装’自己,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希望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经过“头雁”培训,常成的思想观念接受了“全方位的洗礼和武装”,新概念满满,干劲十足。

“2022年,我们通过多地考察,新引进了‘铁杆稻花香’和‘松粳22号’这两个水稻新品种,不倒伏、抗病性强、产量高是其突出特点,亩产可以达到1200斤左右。”常成介绍,希望通过不断地实验,找到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水稻品种,为消费者提供值得信赖的“鱼河大米”。

网络直播种地、发展绿色有机农业……如今,一大批像常成一样的“新农人”扎根田野,他们懂农业、爱农村,用奋斗点亮青春,以实干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帮富带富的“排头雁”。

全媒体记者:王婕 郭媛媛

编辑:于婷婷


相关阅读

  • 精心培育 一粒稻种

  • 金秋时节,来凤县万亩水稻良种丰收在望。“来凤县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与地理优势,是天然的水稻制种之地。”中南民族大学生命工程学院教授刘学群说。为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近
  • 寿光稻田镇:以园区化引领农业现代化

  • 秋意渐浓,丰收将至。近日,在一阵轰鸣的机械声中,占地500亩的稻田镇丹河红现代农业产业园正式开工。产业园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发展高端农业、精品农业、品牌农业,以现
  • 总编辑访谈 | 袁隆平与邓则:稻花香里的牵守

  • (袁隆平院士与邓则老师补拍的婚纱照 资料照片)人物简介邓则,1938年出生于洪江市安江镇,1959年毕业于安江农校,曾是袁隆平院士的学生,毕业后在原黔阳县峡州公社两路口农技站参加工
  • 随县吴山镇全力以赴确保秋季农作物颗粒归仓

  • 人民日报客户端讯 (特约记者包东流 通讯员王欢 王光赋 何春林)当你看到农友们挥镰收割金色的水稻,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时,事实证明,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9月14日,记者来到随县农
  • 兴安农合行为种粮大户开通贷款“绿色通道”

  • 又到丰收季,田地换“金装”!稻谷已进入成熟收割期,在广西兴安县严关镇同志村委会圳南村的田间地头,金黄的稻穗沉甸甸地压弯了秸秆,伴随着一阵阵机器轰鸣声,一颗颗饱满的水稻连秆
  • 兰西水稻 开镰收割

  • 沃野覆金色,穗穗唱丰年。近日,位于黑龙江省绥化市兰西县兰河乡的稻田里,一台台水稻收割机正在作业,伴随着阵阵轰鸣声,一粒粒稻谷被收入“囊”中。标志着该县水稻收获季正式开镰,
  • 喜迎丰收!全国多地秋收忙

  •   稻谷黄,秋收忙。全国多地喜迎丰收。  陕西安康:稻谷黄秋收忙 30余万亩水稻迎丰收  陕西安康30余万亩水稻陆续迎来收获季。当地组织机械开足马力,趁着晴好天气开镰收割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头雁故事|新“稻”路上的“父子兵”

  •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北部,毛乌素沙漠南缘,素有“塞上江南”的美誉,水稻种植有着悠久的历史。据清李熙龄修编《榆林府志》记载:“北粳凉,南粳温。北粳花开以夜,故性稍凉。种法不插秧,亦
  • 千里连线:屏内丰收,屏外飘香

  • 2023年9月15日,第六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雅安蒙顶山猕猴桃产地硕果满枝头。在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北京地铁通成与快手公益的三方合作下,地铁站内电子屏千里连线雅安的丰
  • 减肥也能不饿肚子?医生给出这个小技巧

  • 央广网北京9月16日消息 (记者 雷妍)每每提到减肥,“少吃”“饿肚子”就自动浮现在脑海。可吃得少了,总是觉得饿怎么办?吃饭没有“满足感”,吃得不过瘾怎么办?吃饭带来的幸福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