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鸡你太美”“你这个老6”……央媒怒批网络烂梗背后,最让人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日期: 来源:读者收集编辑:行动君

文/今夕何夕

来源/行动派(id:xingdongpai77)


上周周末,带4岁的儿子到儿童乐园游玩。
 
在碰碰车场地,儿子兴高采烈地玩了好几轮,仍然意犹未尽。
 
大概是全神贯注于自家孩子,我完全没注意到,一个年纪相仿的小朋友笑嘻嘻地朝儿子“撞”过来。
 
“砰——”的一声,孩子们的车碰在一起。起初,我不太在意,直到这个孩子十分随便地说了一句:
 
“你这个老6!你这个老6!……”
 
作为家长,在听到这个孩子的言辞后,下意识愣了一下,然后上网查了查。
 
不查不要紧,一查一激灵。
 
所谓“老6”,指的是“喜欢玩阴险手段的人”。
 
 
当下的情况,这个孩子随口说出,大概率是因为“好玩”;但站在成人的角度,这个“网梗”,却让我格外警醒。
 
而就在不久前,人民网也下场对“小孩子越来越爱说烂梗”的现象进行点评。
 
 
5.7亿阅读,数万次讨论。
 
评论区更是难得的热闹:
 
“确实烂梗泛滥,有的人知道一个梗就离不开嘴,快要烦死了。”
 
“已经深入小学生内部了,侵害小朋友们的精神世界。”
 
“……”
 
 
由此看来,不少网友也是苦“烂梗”久矣。
 
从官媒的接连发声,到网友的群情激奋,仔细回看整个事件,给我们的启发和思考,并不只是一点。
 
在网络文化格外兴盛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了玩梗,觉得好玩、有趣,生怕自己不说就落伍了。
 
但仔细深究,就会发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


 
要想厘清事件的是与非,首先要知道“网络烂梗”这个概念。
 
要说“烂梗”,先谈“梗”为何物。
 
梗,来自相声里“哏”的误用,指代的就是某种让人发笑的东西。
 
它可以是幽默的,也可以是带讽刺意味的。
 
但有一个关键的要素,是“懂”。
 
即,说的人抖得出,听的人接得住。
 
那,“烂梗”又是什么?
 
字面意思,就是“失败的笑话”。
 
比如,笑话本身因为无聊、谐音字,或省去主语、不同逻辑等问题,没法让你笑,让你共情,它大概率就是“烂梗”。
 
以被点名的“鸡你太美”这件事来说。
 
这是一个几年前的互联网恶搞梗。
 
艺人蔡某某在一段唱跳视频里,唱“只因你太美”这句歌词的时候,因为发音比较接近,就被一些网友指出这个发音像“鸡你太美”。
 
 
遥想当年,艺人、粉丝与网友掐架掐得不亦乐乎,有心之人便二次创作成鬼畜短视频病毒式传播,“鸡你太美”因此火遍全网。
 
再比如,“想你的腿,亲你的嘴”。
 
这是网络神曲《黑桃A》里面的歌词。
 
成年人基本都知道,这是在形容什么。由于这首歌节奏非常洗脑,很容易让人记住,也逐渐火起来。
 
而它爆火的地方,却是幼儿园。
 
不难发现,一些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尽情摇摆,有模有样。
 
 
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流行一时的网络梗,也会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可以说,“梗”通过对某事或某物在不同情境的解码编码,构建了一种全新的话语体系,是一定时期或特定场景下社会大众心理状态的折射和群体情绪的流露。
 
它从诞生之日起,便饱受争议。
 
诚然,有一些网络梗语还是体现了网民的创新力,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为日常表达注入了独特的时代活力。
 
但无可辩驳的事实是,当前大量的网络热梗,是一时兴起的生搬硬造,简单粗暴的拼音缩写,无聊的谐音,以及一些粗俗词汇的变体。
 
它们的过分“繁荣”,是对当下人们话语体系的冲击。
 
对未成年人的影响,更是不可小觑。
 
从“烂梗”的诞生来看,每个人都可能是它的定义者和传播者。
 
当然,也包括孩子。尤其是,低龄的儿童。
 
人民网就曾报道过一个案例。
 
一位网友被4岁的女儿提问:“妈妈你知道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吗?”
 
还不等她回答,孩子就得意洋洋地说:“因为它看了视频不点赞!”
 
作为家长,听到这个回答,简直哭笑不得。
 
也正如此,不少家长十分恐慌“网络烂梗”对孩子未来的影响。
 
尤其是,学业上。
 
之前,有一位00后考生的一份语文试卷在网上“一战成名”。
 
不是因为他写出了满分作文,也不是因为他的卷面多么精致,而是因为他在所有的填空处都写下了“奥力给”。
 
甚至连分值高达50分的作文,他也是满篇的“奥力给”。
 
 
最终,被阅卷老师判了0分。
 
这句诞生于2016年的“奥力给”,曾在2020年被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选为年度十大网络用语。
 
在全民“奥力给”的语言环境下,中小学的孩子“无一幸免”。他们学习能力强,又擅长模仿,稍加“内化”,便成为自己的口头禅。
 
可是,嘴快一时爽,梦醒悔断肠。
 
考试成绩不会说谎,被耽误的学业迟早要反噬到个体身上。
 
最终吃亏的,还是孩子。
 
据共青团中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等联合发布的《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1.91亿。未成年人触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小学生的互联网普及率达95.0%。
 
在未成年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性格的形成极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影响。这些极易传播的网络梗语,除了影响孩子学业,还会阻碍他们的身心健康。
 

 
在豆瓣上,就有个名为“那些年我改过的卷子“的小组。在该小组内,作为组员的老师们会不时贴出自己批改到的奇葩卷面与作业答案。
 
就在前段时间,一位组员老师还曾发帖提示学生们“不要用网络词汇”。
 
原因是,自己的学生在为“舔”字组词时,组出了一个“舔狗”。
 
无奈的是,很多学生都组出了相同的词语。
 
“舔狗”一词作为当下最新,且已被普遍接受的网络词汇,正在被小学生们频繁使用。
 
一是因为“舔”字实在不好组词,二是因为“舔狗”一词过于深入人心。
 
而作为成年人,大概率清楚,“舔狗”一词,夹杂多少恶俗和贬低成分。
 
或许有人会说:
 
“说着玩玩而已,有什么大不了的。”
 
殊不知,这些精神“垃圾食品”就像是包裹着糖衣的毒药。
 
看似无害,实则一点一滴沁入骨髓。
 
比如在打着青少年科普旗号的视频中,就有许多让家长深恶痛绝的“白雪公主和贝儿”系列,过早地把“美丑”“穷富”还有所谓的“绿茶”等一些概念,灌输给孩子;
 
2分钟看电影系列,也被如法炮制用来“收割”孩子,在一个名为《小猪佩奇发生诡异事件》的视频中,张口就是“注意看,那个房子里还关着一只猪……”
 

最可怕的是,在一些还未成年的孩子心中,这些网络梗语无形中起着“牵线搭桥”的作用。
 
比如,白嫖。
 
有的孩子,在得到别人的帮助后,不仅不会感恩,还会四处炫耀“战果”:“你看,我空手套白狼,又占一回便宜。”
 
再比如,YYDS。
 
这个看似纯良的网络梗语,却在无形中剥夺着孩子们的表达权。你会发现,无论是天南的,还是海北的,在形容某人某事非常优秀时,清一色“YYDS”。
 
网友玩梗是不会分级的,网络对话也不会先问对方年龄,当整个网络语言环境被各种网络梗充斥,本就缺乏辨别力的青少年,对这种泥沙俱下的侵袭根本没有抵抗力。
 
久而久之,当孩子再回归到正常语言体系,便无法甄别何为正确和美的文字。


 
在当下,将青少年与网络文化彻底隔绝开来,对所有网络梗语一律隔绝,既不合理,也不可能。
 
并且,一味的压制还会适得其反。
 
尤其是未成年孩子,正是性格和三观形成的关键期,大人越是禁止,他们越是“好奇”。
 
所以,与其“一刀切”,不如反其道而行之,用适合孩子也切合时代的方法。
 
关键在于,如何恰如其分地引导。
 
单靠某个个体,力量或许有限,但如果是众人齐心协力,或有意外之喜。
 
家长,要当好第一任老师,陪伴孩子参与更多丰富的课余活动,多接触社会和大自然,有更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而不是每天沉溺于网络之中。

在孩子遇到低俗的网络梗语时,更要及时纠正和引导。
 
学校,要有意识地加强规范使用语言文字方面的教育,帮助孩子正确认识看待网络,并提高他们对纷繁复杂信息的判断力。
 

当然,更关键的还是,监管部门及平台要持续地整治网络环境,规范网络文明建设,为让孩子们“学会好好说话”,创造一个清爽的文化空间。
 
众人拾柴火焰高,唯有把多方力量汇集成河,才能形成波涛汹涌之势能。
 
我们的孩子,才会在相对健康的语言环境中,获得良好语言的滋养,丰盈至善至纯的内心。
 
他们会主动思考,也会积极表达。
 
最后,想跟大家分享一位老师的话:
 
“每个儿童在生命最初的几年,都会有若干打动父母的话语,那是童年的灵光瞬间照亮成人心底被隐藏和淡忘的珍奇世界。儿童的语言有种凛冽的美,往后多年,类似时刻变少了,则是他们在被成人的规则同化。”
 
没有一朵花,一开始就是一朵花。
 
但总有一朵花,会在呵护中长大。

相关阅读

  • 评选三好:没有硝烟的战争

  • 有种公正,叫你家孩子拿到最好的才叫公正;有种委屈,叫你觉得你孩子吃亏了;有种价值,叫你觉得孩子得到实惠才有价值。孩子们的零和格局甚至互害体系,是不是大人折腾出来的?周一放学回
  • 站台上儿童突发疾病 新疆铁路工作人员紧急救助

  • 天山网讯(记者 康颢严报道)3月15日下午,在新疆伊宁火车站,一名准备乘车的儿童在站台上突发疾病倒地抽搐,危急时刻铁路工作人员及时伸出援手,与现场热心旅客共同紧急施救,儿童最终转
  • 高妙的教化者:《道德书简》的风格

  • 编 者 按本文作者为科勒曼,译者为肖涧,选自 《古典诗文绎读·西学卷·古代编》(上)(刘小枫选编,李世祥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年8月)。为方便阅读,本次推送删去全部注释,有兴趣的读者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没有5位数,别想走出董洁的直播间!

  • 文/捡书姑娘来源/捡书姑娘(ID:jianshu126)要说今年翻红最成功的明星,那一定非董洁莫属。谁也没想到,她会以“直播带货”的方式再次翻红,更出乎意料的是,这次嘲讽的声音屈指可数
  • 2023纳米碳酸钙产业链全景图

  • 提升碳酸钙核心技术!碳酸钙交流会与您相约南阳【会议】第二届全国碳酸钙大会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进粉体产业交流群请加中国粉体网编辑部微信:18553902686粉体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