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期刊】河南科技学院王吉超副教授课题组: 多面体状Cu₂O修饰片状BiOI的S型异质结构筑及光催化CO₂转化性能研究

日期: 来源:蔻享学术收集编辑:王吉超


第一作者:王吉超

通讯作者:王吉超, 史维娜

通讯单位:河南科技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新乡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此论文是S型光催化剂专刊邀请稿,客座编辑:余家国教授、代凯教授


主要亮点

本文利用能带结构匹配与形貌调控策略,通过电沉积法在FTO导电玻璃基底表面成功构筑了具有良好可见光响应的Cu2O多面体/BiOI纳米片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Cu2O/BiOI复合材料实现了可见光驱动下水蒸气气氛中CO2的快速转化。基于UPS、in situ XPS和in situ FTIR 等分析,研究了反应过程中催化剂内部载流子的分离传输模式以及光催化CO2转化机理。BiOI/Cu2O异质结内光生载流子的S型传输路径提高了催化剂界面电荷传输效率并增强了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从而提高催化剂的光催化二氧化碳还原效率及稳定性。


研究背景

过量的CO2排放引起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利用光催化技术将CO2转为高附加值化合物不仅可以减小碳排放也可以缓解能源短缺。其中高效光催化剂开发是光催化技术的关键之一。纳米结构调控和异质结构筑是两种有效地提升材料光催化CO2转化活性的方法。特别是,由还原型和氧化型催化剂组成的新型S型传导异质结,其在两组分之间不同的费米能级作用下,实现高效的光生载流子的分离。S型的电荷传导不仅可以有效的抑制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同时,聚集了大量具有较强催化氧化和还原能力的光生空穴与电子。Cu2O和BiOI材料作为典型的还原型和氧化型催化剂,因其都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吸收能力和适合的能带结构, 可以应用于还原CO2和氧化H2O的耦合反应。


核心内容

1. 结构表征

从SEM、TEM和EDX测试结果可知,在FTO表面构筑了片状BiOI阵列,并通过电还原法在其表面沉积了多面体状的Cu2O材料,并且两者之间紧密接触(图1)。

图1 BiOI (a), Cu2O (b), BiOI/Cu2O-900 (c), BiOI/Cu2O-1200 (d), BiOI/Cu2O-1500 (e), BiOI/Cu2O-1800 (f) 和 BiOI/Cu2O-2100 (g)的SEM照片;(h) BiOI/Cu2O-1500的EDX mapping图; (i) BiOI/Cu2O-1500的HRTEM图


2. 光催化性能

光催化性能测试和13C/18O同位素标记实验证实,该复合材料可以实现可见光(波长> 400 nm)驱动下水蒸气气氛中CO2的快速转化。最优样品BiOI/Cu2O-1500在光照11h后,反应产物CO,CH4,H2和O2的产量可以分别达到53.03,30.75,8.49和82.73 μmol∙m-2(图2),其产率远高于单一BiOI和Cu2O样品。在8次循环实验中,催化产物产量有小幅下降,但其主要产物CO,CH4和O2的产量仍然分别达到27.38,34.08和75.52 μmol∙m-2。循环实验前后催化剂的XRD和XPS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结构稳定性。

图2  (a) 复合材料在可见光驱动下水蒸气气氛中CO2的转化性能(A. BiOI, B. Cu2O, C. BiOI/Cu2O-900, D. BiOI/Cu2O-1200, E. BiOI/Cu2O-1500, F. BiOI/Cu2O-1800, G. BiOI/Cu2O-2100);(b) BiOI/Cu2O-1500的催化性能图;(c) BiOI/Cu2O-1500循环催化性能图


3. 光催化机理

UV-Vis光谱和XPS测试结果表明异质结的能带结构为交错型,进一步利用UPS技术探索材料费米能级,进而确定异质结内建电场方向。原位XPS测试结果证实,BiOI/Cu2O异质结内光生载流子采用S型模式分离传输(图3)。由此可见,S型异质结可以高效的分离和利用光生载流子。此外,我们通过原位红外(in-situ FTIR)技术在催化剂表面发现了HCO3, CO32−, HCOO-和•CH3等活性物质并推测其催化机理。

图3  BiOI/Cu2O复合材料中II型(a)和S型(b)载流子传输模式示意图

结论与展望

我们通过电沉积法在FTO导电玻璃基底表面构筑了具有良好可见光响应的Cu2O多面体/BiOI纳米片S型异质结光催化剂。BiOI/Cu2O-1500在可见光驱动下水蒸气气氛中光照11 h后,反应产物CO,CH4,H2和O2的产量可以分别达到53.03,30.75,8.49和82.73 μmol∙m-2,且在8次循环实验后仍保持良好的催化性能。BiOI/Cu2O催化剂良好的光催化CO2转化性能归结于异质结内光生电荷的S型传输模式,光生载流子的复合得到有效抑制,同时可以保持高的氧化还原能力。该研究为S型载流子传输模式的探索以及高效还原CO2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原文链接

http://www.whxb.pku.edu.cn/CN/10.3866/PKU.WHXB202210003

通讯作者

王吉超

王吉超,1987年生,河南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16年于郑州大学获得博士学位。曾获国家青年基金、河南省教育厅科技创新人才、河南省科技攻关等项目支持。主要从事光催化材料设计合成的相关研究。

史维娜

史维娜,1988年生,新乡学院讲师。2016年于华中科技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主持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攻关等项目。主要从事光电催化与光催化相关的研究工作。



推荐阅读

【期刊】北京纳米能源所张弛研究员等:仿生物神经感知行为的柔性摩擦电人工突触>>

【期刊】复旦大学郑耿锋团队:CO₂/CO电催化还原-Cu基催化位点与微环境调控>>

【期刊】无痛助长—微针为生长激素缺乏症患者提供无痛自我管理新选择>>

【期刊】深圳大学张学记&许太林教授团队综述:用于持续葡萄糖监测的智能生物传感器>>

【期刊】主流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群落应对易降解碳源的自分层机制>>

【期刊】黏土矿物如何影响病毒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期刊】郁惠蕾等:非特异性过加氧酶(UPO)的研究综述>>

【期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吴文兵:瑞利波作用下非饱和土中桩体的柔性约束>>

【期刊】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李灿院士团队CO₂加氢制甲醇最新研究成果>>

【期刊】超快回收富缺陷废旧石墨为高倍率、长循环稳定锂电负极材料>>


蔻享学术 平台


蔻享学术平台,国内领先的一站式科学资源共享平台,依托国内外一流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企业的科研力量,聚焦前沿科学,以优化科研创新环境、传播和服务科学、促进学科交叉融合为宗旨,打造优质学术资源的共享数据平台。

识别二维码,

下载 蔻享APP  查看最新资源数据。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相关阅读

  • Adv. Mater.:Au12Ag32/TiO2高效驱动太阳能制氢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核-壳型纳米材料是实现光学和催化性能增强的理想材料,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