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如何真正地“知” | 什么是有效学习

日期: 来源:长线思考收集编辑:年画儿o

如果看书/看视频/听播客能真正学到知识,那么我早就成就斐然了。因为我之前一年看超过一百本书、听几十档知识播客,B站和海外某站的知识视频看了几千个。你去翻这个公众号2019年我发的文章,当时就是这个状态。

但事实是我还是一个普通打工人,并没有做出什么杰出成就。我发现我的老板可能没有意地看过那么多书,但对事物本质的理解/逻辑能力/解决问题的方法论等等都远超于普通人。他们解决过很多实际问题,达成过很多现实上的成功。

首先定义有效学习:运用这个知识解决了实际的问题。

那么回到我们今天的第一个要点:从实践中学。


PART 1  从实践中学

我从去年1月份开始管理十多人的部门,完整负责一些项目和业绩。这也是我真正学的开始。因为我就是项目的最终负责方。当时就发现把书里的东西直接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不是那么容易的。

回看那些大佬的访谈,很多都很有价值。因为这些理念不是凭空创造的,是他们创立公司过程中, 解决了无数问题总结出来的。(比如乔布斯、马斯克、马云、张一鸣、芒格等等)

想要真正学会知识的唯一方法: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有一个词叫做:知易行难。我认为“真知行不难”。如果“知易行难”,那么说明只是浅浅地知。

做比看快。看不能学会任何东西。想要只通过视频学会一个技能是不可能的。我曾经花时间学过编程(当时学的 Python 和 Java),如果只是看视频里的人讲概念和码代码,那么自己永远都无法学会编程。唯一学会编程的方法就是自己码代码完成一个具体的项目。

在自己实践的过程中,思考、认真总结。这样才能得到属于自己的知识。


PART 2 关于学习的一些重点

2.1 学习的本质

学习的几个层级:
  • 知道一个概念

  • 能用自己的话复述

  • 知其本质

  • 能实践 并且能教会他人


前三个层级都不能称为“学会”,最多叫做“知道”。

参考我之前写的文章《优秀的人,乐于主动接收负反馈并持续改进》,真正的实践才能带来(负)反馈。(负)反馈才能不断修正我们做事的方法。

很多人追求「学到东西的感觉」,而不是追求「真正创造出东西」。因为前者轻松。不要满足于学到的感觉,这个太容易实现了。抖音和B站有无数科普短视频,在各个领域,看过了之后仿佛自己懂了许多,回到现实生活发现什么都没变。没有对正反馈的渴求,不愿意接受负反馈,宁愿庸庸碌碌。上手去做某件事。不要听别人说是怎么样的,不要害怕失败,失败是正常的的一环。大脑倾向于不思考,人类进化让人类趋利避害。

Doing is faster than watching.

少看,多做。


2.2 学习捷径:找最优秀的人学习

学习是有捷径的:

和优秀的人一起共事或者找优秀的人作为 benchmark 直接模仿。

当我们步入一个新领域的时候,这就是最快的方法。

你要多请教你的老板,因为他就是你身边最值得学习的人

给自己打造好的形象。想办法认识和学习最优秀的人。想办法加入最优秀的团队。

和高人交流、看合适的书、在事儿上练,是最有效的学习方式。


2.3 直接上手是最快的学习方法

  • 要去哪里,就从哪里开始

    • 一定要想清楚学这个是为了干什么,除非是极大的兴趣

    • 着眼于小处:比如学习弹一首歌、写一个小游戏、做一个视频

    • 直接模仿找一个榜样

    • 定下明确的目标:完成的程度和ddl

    • 快速开始

  • 找到有效的反馈

    • 名师反馈

    • 把自己行为录下来

  • 输出

    • 发朋友圈、微博、文章

    • 用作品说话


2.4 刻意练习

刻意练习也是学习的关键概念:
  1. 找目标/学习对象;把目标分解

  2. focus 练习;足够多次

  3. 反馈;纠正错误

  4. 任务难度适中:不要呆在舒适区和困难区


    2.5 记忆是思考的残留物

    怎么记住知识?如果死记硬背,很快就会忘记,如果想要深刻的记忆,必须在学习的时候是理解意义,即是经过思考的。带着思考去学习,同时借助故事性、带有情感刺激的、不断重复复盘的、方式,记忆就会更深刻。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深刻理解需要反复练习。怎么才能记得更多?大量的相似/相关知识会在工作记忆空间内合并,合并带来的结果是我们的记忆空间增大了。其次就是反复练习,练习到完全掌握,甚至可以自动化机械的做到,那部分能力就固话下来的。比如开车,最开始可能需要占据很多大脑空间,要看路要看指示牌注意行人等等。但多加练习之后,大部分司机都可以进入到「自动驾驶」模式,不但可以开的很顺,还可以边开车边聊天。


    2.6 知识的迁移

    真正做成一个项目,是很难得的。因为如果懂得如何做成一个项目,就可以迁移到其他项目上。

    有些人可以很容易知识迁移、跨界理解,本质上还是他的知识储备多,且储备的质量高(深刻理解)。

    面试候选人的关键也是他曾经成功做成了什么事情,就好比他的大脑里面储存了许多有用的神经回路。这样在遇到新问题时他就有很大概率能够直接调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当我们说一个人有天赋或者擅长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其实指的是他脑子里有成功做成这件事情的方法论。

    很多大公司的销售总监、HR总监、市场总监、品牌总监都是可以轮着换的。因为这些工作本质上是可以共通的。


    PART 3 为什么写这个公众号频道

    最后,回到为什么我想做这个公众号。我是为了火吗?绝对不是,因为我这种个人输出的知识类的文章,基本不会做任何情绪煽动,迎合不了任何大众需求,根本不会火。并且公众号的推荐算法是依赖朋友圈转发,和 B 站或者抖音的流量池推荐算法不一样。

    我知道我写公众号火不了,我的目的是逼自己去总结和学习。发微博是为了学习,写公众号文章是为了学习。有没有人看不重要,有没有从我过去做的事情中学到东西才重要。

    前两天我把《反馈》那篇文章发到朋友圈,然后有朋友评论说这是成功学。我当时就把我的转发删了。今天我重新看了那篇文章,觉得和成功学没啥关系,又重新把那篇文章转发到了朋友圈。我只是为了自己成长,和他人的看法没啥关系。

    最可惜是这个公众号开的太晚,没有评论功能。如果能让大家发表评论就好了。

    最后说一声抱歉,本来本周承诺发的5篇文章,但只发了3篇。年底了,工作压力比较大。我自己写公众号一般比较快,大部分1-2小时解决。因为都是之前实践中思考过的问题,不是凭空想的,所以写起来比较顺。

    解决实际的问题,会带来真正的、更“高级”的快乐。

    觉得有价值可以关注或者转发,谢谢 ~


    相关阅读

    • 设计院的宣传部:嘴上歌功颂德,实则溜须拍马

    • 每晚10点,关注我了解更多设计院的故事!编辑|还是叫XX吧图源|网络最近后台好多人咨询春招的事情,我也就留意了一下几家主要头部设计院的招聘信息,结果就发现了某部属水利设计院公
    • 如何写一篇能够让人看完并点赞的文章?

    • 「为防止接收不到推文,请星标本账号」很多人都想做自媒体,想通过做自媒体来变成一个更加优秀的人。做自媒体,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我认为是:文案能力。做图文类的自媒体,要写文章,这
    • 只需3天,就可以把你的才华、经验转换成现金?

    • 很多人有才华、有技术、有经验却不会赚钱,你觉得是什么问题?如果说是能力问题,他能随时随地1对1帮助他人解决问题,可能最后不好意思去销售收钱;如果说不是能力问题,他面对一堆人却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如何真正地“知” | 什么是有效学习

    • 如果看书/看视频/听播客能真正学到知识,那么我早就成就斐然了。因为我之前一年看超过一百本书、听几十档知识播客,B站和海外某站的知识视频看了几千个。你去翻这个公众号2019
    • 华为文化与价值观

    • 最近想了解华为,看了华为管理三部曲《以奋斗者为本》、《以客户为中心》、《价值为纲》,和《IPD管理产品实践》。收获许多,分享一些。一、整体感悟华为整体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务
    • 世上不缺好的 ideas,缺的是执行力

    • 分享一些最近关于执行力的思考。执行力作为一切的基础,如果事情做地不高效,一切想法都是空中楼阁。(不违反物理定律的事情)花时间去做,一定能完成。一件事情投入4个小时、10个小
    • Read What You Love Until You Love to Read. | 书籍推荐

    • 过去的一年里,我完整阅读过的书籍超过100册。我从其中挑选出我认为值得推荐的,自己做了简单的分类整理在下方。本文仅作推荐,不完全具备参考性。其中如有你感兴趣的作品,可以先
    • 浏览器扩展课程Manifest V3升级版

    • 大家好,经过一段时间的整理,我的《浏览器扩展插件开发》视频课程做了全新的升级。之前的课程也收到了很多反馈。因为Chrome浏览器扩展发布了最新的Manifest V3标准,简写MV3,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