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我国科学家有新发现,有望大幅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日期: 来源:新华视点收集编辑:新华社记者​

我国科学家揭示作物主效耐碱基因 可大幅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作物主效耐碱基因AT1,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大田实验结果证明,利用该基因可显著提升高粱、水稻、小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在盐碱地的产量,有望大幅提升盐碱地综合利用水平。
该研究由中科院遗传发育所谢旗研究员、中国农业大学于菲菲教授、华中农业大学欧阳亦聃教授等领衔的科研团队与多家合作单位共同完成,相关成果24日在学术期刊《科学》和《国家科学评论》发表。
AT1调控的盐碱胁迫响应机制及AT1的改造可以提高多种作物在盐碱地上的产量。(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供图)
“世界范围内存在数亿公顷的盐碱地,优质耐盐碱作物品种的培育与推广种植,将有效提升盐碱地产能,对于保障全球粮食安全意义重大。”谢旗介绍,目前,全球在作物耐盐研究方面已取得大量成果和进展,但在作物耐碱机制方面,仍知之甚少。
实验材料的选择是开展研究的关键。据介绍,此前的研究中,由于常用的拟南芥等模式植物起源于非碱地,耐碱遗传信息可能存在缺陷,从而导致相关研究未有突破。对此,本研究采用高粱作为实验材料。“高粱起源于非洲中部贫瘠土地,土壤盐碱大跨度变化的环境促使高粱通过进化形成了高度丰富的耐碱性遗传资源。”谢旗说。
研究团队对高粱遗传资源进行了全基因组大数据关联分析,发现一个主效耐碱基因AT1,该基因与水稻的粒形调控基因GS3同源,团队揭示了作物耐盐碱的分子机制。随后的研究发现,AT1/GS3基因在主要粮食作物水稻、小麦、玉米、谷子中的调控机制也高度类似。
吉林白城,种上AT1/GS3改良过水稻的实验田(航拍图)。(中科院遗传发育所供图)
在理论突破的基础上,团队利用AT1基因对相关作物进行了耐盐碱育种改良并开展大田实验。在宁夏平罗盐碱地,高粱籽粒增产20.1%,谷子增产19.5%;在吉林大安盐碱地,水稻增产22.4%至27.8%;AT1基因也能显著提高玉米在盐碱地的存活率。
《科学》杂志审稿人认为,该研究综合运用了多种前沿生物技术,在多种作物中揭示了耐碱机制的科学问题,是科学界的重大发现,拥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记者:张泉、宋晨

相关阅读

  • 【招聘】北京吉因加科技有限公司招聘简章

  • ↑↑↑ 更多就业信息,点击蓝字关注 ↑↑↑一、关于吉因加吉因加创立于2015年,在北京、苏州、深圳、长沙、成都、上海六地建立医学检验实验室、基因研究院、医疗器械产业化基地
  • 今年重庆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力争达56.5%

  • 为确保重庆市粮食安全,今年重庆市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力争达56.5%。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标志,是稳定粮食生产、增加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必要支撑。近年来,重庆市
  • 农业农村部公布首批可供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录

  •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公布了《可供利用的农作物种质资源目录(第一批)》(以下简称《目录》),旨在为种业科研教学单位、企业以及育种家提供更有价值的种质资源信息,切实加大共享利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中国驻泰使馆最新发声!

  • 近日,有关泰国旅游物价、安全性的话题多次登上微博热搜。据央视新闻客户端25日消息,对于近期在社交网络上出现的涉泰旅游相关视频和言论,中华人民共和国驻泰王国大使馆25日表示
  • 5月1日起施行,互联网广告管理新规看点→

  • 市场监管总局近日修订发布《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将于2023年5月1日起施行。针对群众反映集中的互联网广告问题,办法提出诸多针对性措施,进一步细化互联网广告相关经营主体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