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一号文件首提生物育种产业化,企业如何入局生物育种市场蓝海?

日期: 来源:北京新型智慧农业研究院收集编辑: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下,种业振兴成为重要工作。2月13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一号文件》), 首次提出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更加重视生物育种带来的产业变革。

据了解,我国生物育种积累多年,拥有较为良好的基础,已具备产业化的条件,同时 生物育种产业化,有助于农作物提高单产目标。企业方面,在政策的指引下,则需要密切加强与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成果转化。

《一号文件》指出,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构建开放协作、共享应用的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机制。全面实施生物育种重大项目,扎实推进国家育种联合攻关和畜禽遗传改良计划,加快培育高产高油大豆、短生育期油菜、耐盐碱作物等新品种。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有序扩大试点范围,规范种植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相对于2022年的“一号文件”,本次文件明确指出了将加快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院长、“西南作物育种”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黄玉碧教授表示,“我们国家生物育种实际上已经积累了很多年,具有较好的基础,在国际上也处于领先的技术地位。目前全国生物育种成熟新品种也比较多,是到了产业化的关口了。生物育种产业化目前时机正好恰当,只有把生物育种的产业化做好,2023年的农作物提高单产目标才能够更好地实施。”

种业振兴关系着国家粮食安全。202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3731亿斤,比上年增加74亿斤。这特别得益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增长,而单产能力亦仍有提升空间。

对此,黄玉碧表示,“生物育种产业化能够有效提高农作物单产,虽然我国农田土地保护较好,但人多地少的情况仍然存在,所以提高单产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现在新兴生物育种技术产生的品种能够让农作物产量更高、品质更优,更加绿色生态环保,这也是我国大力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并且,生物育种产业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粮食进口依赖,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在国际上具有更强的竞争力。”

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目前种业创新主体仍然依靠大专院校、科研机构较多。在中央政策的指引下,如何加强企业种业创新,支撑企业科研成果转化,开发种业振兴背后生物育种市场蓝海仍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在黄玉碧看来,“ 企业首先应加强与各大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合作,其次也要做好企业的自主创新。种业产业的创新其实还是需要依靠企业,因为种业和其他的产业发展进度还有一定距离。目前种业的创新部分主体还是在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企业虽然也有一定创新,但不像电子、汽车产业等,它们的主体创新已经转移到企业去了。所以这种情况下企业就要多和大专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当然企业也要加大对研发的投入。”

其实,近年来国内种企在种业振兴政策的指引下不断加快生物育种步伐,加强技术储备。以大北农为例,作为生物育种储备技术较为丰富的企业,相关品种甚至已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竞争优势。此前,大北农发布关于控股子公司转基因抗虫大豆产品DBN8002获得阿根廷种植许可的公告。这是大北农生物技术继2019年耐除草剂大豆转化事件DBN9004(DBN-94-6)获阿根廷种植许可后,在南美市场取得的又一进展。“虽然我们种业营收目前占比还不高,但技术储备较为丰富,有长达十年的积累,随着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加快,利润有望得到兑现。”大北农相关人士说道。

对于企业来说,做好技术储备的同时,加快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也更能够落实企业效益问题。“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有投入才有产出。其实我们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化背后的市场效益是非常大的,而且转基因已经经过了多年的测试,现在已经是安全的了。”黄玉碧介绍。

文章来源:财联社,本期编辑:陈馨蕊 魏嵘,本期审核:王梅红,本期监制:吴俊生文字与图片版权均属于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其他问题,请立即后台留言通知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解决。

活动推介

      由北京物联网智能技术应用协会、北京新型智慧农业研究院、振威展览股份股份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北京国际灌溉技术博览会将于2023年4月26-28日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办同期将举办2023数字乡村发展与合作大会暨数字科技(乡村振兴)创新应用优秀成果发布会。面向全国广泛征集数字乡村领域的优秀成果,欢迎业内优秀企事业单位申报点击“阅读原文”报名参会、申报案例、咨询合作!


     扫描下列二维码了解更多产品与项目信息,申请加入数字乡村专业交流群!





往期精彩

相关阅读

  • 当务之急,中国最应该做什么?

  • 先来认识一个华身日裔美国人:辜朝明(Richard Koo)。 辜朝明的祖籍在中国台湾,他是已故的台湾海基会前董事长辜振甫的侄子,家世显赫,其父为著名的台独大佬辜宽敏,后来移民日本。 195
  • 京东联盟升级企业提现操作流程

  • 嘿我是家蒙,放个五一假期懒了好多,这才发现上次更新还是在上一次20天之前了,除了懒之外,价值观的东西讲多了我也不爱讲,给人笑话一个是,自己理解的也不透,讲出来容易打脸二个是,和年
  • 人勤春来早——吴忠市开年经济观察

  • 来源: 吴忠网春天,孕育着生机与希望。伴随着天气回暖,冰雪消融,万物复苏,缓缓流淌的黄河水映衬着蔚蓝天空,春天的奋进曲奏响在吴忠大地上。2023年第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擂响了
  • 营销向左,品牌向右

  • 2023营销会发生什么新变化?营销归入企业运营?品牌并入企业家战略?何出此言呢?这篇文章将针对品牌与营销两大要点,深入分析两者与企业经营的密切关系。前两天我在朋友圈写了这样一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数字农业需要怎样的金融服务

  • 眼下,全国春耕备耕从南到北陆续展开。与过去不同,最近几年在田间地头一线劳作的农民越来越少,无人驾驶拖拉机、指针式喷灌机、自动导航播种机、无人插秧机、植保无人机等智慧农
  • 当AI遇见食品生产,哪些改变会到来

  • ChatGPT的火爆,让人工智能(AI)成为食品饮料行业从业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事实上,公开信息显示,多家食品500强企业已经在用AI进行创新和促进业务增长。根据Mordor Intelligence
  • 我国数字农业发展趋势与推进现状

  • 近年来,北斗导航、5G等技术应用到农业生产、流通、服务等环节,在一些地方,农业不但改了模样,还变了内涵:物联网、大数据引领“无人化”农业正逐步替代看天浇水,靠经验施肥的传统耕
  • 事态开始严重了

  • 2月初,公众号进行了一次改版。改版后,几次更新文章,留言被反馈最多的问题分别是:1、没有收到公众号文章更新的信息;2、文章封面图变小导致看不清封面图的文字;3、系统推送的文章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