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爱去KTV的人都已经老了?走向衰落的千亿级市场何去何从?

日期: 来源:里斯战略定位咨询收集编辑:王嘉宁



里斯视点

曾经突破千亿规模的产业——KTV近年来遭遇断崖式下滑,行业缘何陷入增长困局,未来又该何去何从,笔者认为行业机会与挑战并存,在品类持续进化和分化的过程中将不断以全新的形式存在,而唯有通过品类创新,方能驱动行业持续变革,摆脱同质化竞争的困局。


分析师 王嘉宁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

背景:KTV行业——千亿级别市场遭遇断崖式下跌

近来有数据显示,我国现存KTV企业总数不及7年前的一半,从辉煌时期的12万家下降到6.4万家,2019年行业规模虽突破千亿,但增速已出现下滑趋势,随之而来的疫情更是成为行业衰落的催化剂,行业规模随即出现断崖式下跌。从上个世纪末卡拉ok引入国内初期的爆发式野蛮生长,再到现如今的艰难求生,这个曾被《时代周刊》评价改变亚洲夜晚的KTV行业缘何陷入增长困局?

品类外:不断受到各类快速崛起的

新兴社交娱乐品类冲击

现如今可供人们选择的娱乐活动形式愈发多样,KTV品类也面临着从线上到线下的品类外多重围剿。一方面互联网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丰富多元的唱K场景,人们不再局限于线下的KTV包厢,线上的各类直播、在线K歌平台的兴起为有唱歌需求的消费者提供了更为便利和经济的选择;另一方面线下的多种新兴娱乐活动的出现也带来了更多样的娱乐形式,如小酒馆凭借低价优势成为部分价格敏感的年轻群体社交娱乐的新选择;夜店、Live House等也开始逐渐替代KTV,成为消费者心智中更为新潮的社交娱乐圣地;而剧本杀、密室逃脱也凭借沉浸式的体验感成为Z世代消费者的社交娱乐新宠儿。KTV在品类外的竞争中危机四伏。

品类内:各KTV品牌间

同质化竞争的问题越发严峻

目前各KTV品牌多面临同质化竞争的问题,不同品牌间往往除了音响设备、装修风格以及价格上的些许差异,本质上的模式大同小异,均为传统的“KTV+酒水+小吃”服务形式,头部品牌借助消费者心智中的领导者认知优势,虽然短期内可以通过提升连锁率在全国市场实现不断扩张,但品类外竞争带来的长期隐患依旧巨大,而其余品牌往往因为缺乏创新以及高昂的经营成本压力,不断被头部品牌蚕食市场份额,最后大多成为同质化竞争中价格战的牺牲品,难以做大做强。


KTV品类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笔者认为,KTV品类的机会与挑战并存。

从认知层面看

KTV品类具备一定的不可替代性

虽然KTV行业正面临着品类内与品类外的严峻挑战,但消费者对融合音乐与唱歌方式的聚会需求依旧庞大,因为KTV绑定了音乐这一年轻人所依赖的情绪宣泄及社交互动的核心媒介,同时KTV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社交娱乐的私密空间,这也是其他如酒吧、夜店等社交娱乐形式所无法取代的。据艾媒咨询针对中国青年夜间娱乐活动的一项调研显示,KTV品类在青年群体中的喜好度牢牢占据前四位,远高于酒吧、剧本杀、密室等新兴娱乐品类。从消费者认知及市场需求上来看,KTV品类的市场潜力依旧存在。

从事实层面看

后疫情的爆发性消费不可持续,行业长期困境依旧存在

在后疫情时代,随着各项管控的逐步放开,餐饮娱乐行业也迎来短期的爆发式消费行为,聚会、旅行、购物,不少消费者涌出家门宣泄封控时期的压抑情绪,KTV也一时显现出爆发的势头。根据抖音平台的数据显示,在解封后的2023年1月期间,抖音平台KTV关键词搜索指数激增,相较解封前的2022年1月同比提升370%。

但短期激增的报复性消费行为并不具备长期的可持续性,因此也并不意味着行业的全面复苏,当消费者的短期热度退却,KTV所面临的品类外以及品类内的困境依旧是品牌向上突破的最大障碍。


从发展历程看品类破局思路

在研判行业下一步的方向之前,笔者认为有必要先回顾一下KTV行业的发展历程,进而思考创新方向。

阶段一:KTV诞生初期

              卡拉OK时代

上个世纪末日本人井上大佑最早发明了卡拉ok,随后从港台引入中国内地,卡拉OK歌厅伴随着改革开放后港台流行音乐的热潮在中国遍地开花,而随着资本的大量涌入,卡拉ok歌厅逐渐演变为一种富人的专属高消费场所,此外由于监管缺失带来的一些违规收费以及有偿陪侍等问题更是助推了行业的野蛮生长,在消费者心智中也对这个品类蒙上了一层负面的认知。

阶段二:量贩式KTV时代

钱柜率先通过品类分化进行品类创新,针对卡拉ok老品类乱收费、音响效果差、服务不佳等品类痛点,围绕明码标价、自助模式等消费者核心关注的品类特性,在内地开创量贩式KTV新品类,并率先定义了全新的量贩式KTV标准,即更透明的价格、更全的曲库、更优质的音响效果、更贴心的服务、更豪华的包房成功打开大众消费市场,自此KTV正式进入量贩式黄金发展的20年。

阶段三:重新定义老品类

              量贩式KTV开启"纯K时代"

台北纯k围绕“k歌+餐饮”的模式,通过抢占“纯绿色,纯粹的K歌娱乐”这一品类特性,对服务以及硬件设备进行全新升级,重新定义量贩式KTV,并借助21世纪初台湾在娱乐业的心智资源认知优势,品牌名绑定台北二字凸显其时尚、高端的属性,在一众同质化问题严重的传统量贩式KTV中杀出重围,成功登顶。

时至今日,当KTV由品类成熟期逐渐步入品类衰落期,从KTV品类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品类内领导品牌要率先通过品类创新进一步推动KTV品类的不断进化和分化,来巩固自身的领导者地位,而新势力品牌可以通过把握品类趋势,通过品类创新抢先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趋势性新品类,进而对老品类的领导品牌实现弯道超车。

KTV行业的两大品类创新机会

品牌需要借助品类创新应对KTV品类外以及品类内的双重危机,解决行业以及品牌自身面临的增长困境,基于心智洞察,可以从以下两大方向识别品类创新的机会。

方向一:聚焦细分人群实现品类创新

人群聚焦通常是某一类需要特殊关注的群体,而不是聚焦最主流的人群,主流人群的定义过于宽泛,因此难以在心智中形成类的差异。
在KTV的潜在消费人群中,可以聚焦中老年或女性等需要被关注和保护的群体,或一些有定制化需求的特殊群体。例如日本的Manekineko KTV,从装修风格、配套设施到定制化服务均围绕中老年顾客的独特需求进行设计,打造成为中老年专属的KTV,是目前日本规模最大的连锁KTV;此外还可以通过聚焦某一类独特的音乐文化兴趣圈层,如摇滚、Hip Hop、K-Pop、国潮古风等不同圈层的音乐文化爱好者,通过高势能音乐圈层的势能辐射吸引更多潜在音乐爱好者,并围绕各不同音乐圈层消费者核心关注的品类特性对传统KTV的服务模式进行针对性的创新升级,进而打造出具备独特音乐风格的KTV新品类。

方向二:重新定义品类

当老品类在消费者认知中存在明确的品类痛点,则存在通过解决现有痛点,重新定义老品类,进而实现品类创新,打造新品类的机会。

在许多消费者认知中,KTV只是麦霸的主场,因其互动性不足,参与感弱的弊端令不少人避而远之,外加其几十年来一成不变的传统点唱服务模式也让KTV在认知中形成了过时的负面认知,因而其被社交属性、互动性更强的夜店、Live House所替代,因为其本质上并未解决当下年轻消费者想通过社交娱乐来排解孤独感的终极诉求。当传统的KTV被广泛赋予这些负面认知后,最佳的方式不是试图改变认知,而是重新定义品类。例如台北纯K通过重新定义传统量贩式KTV实现品牌成功突围,在KTV行业监管不规范,各类有偿陪侍等灰色收入乱象频出的负面认知下,台北纯k通过纯绿色健康,纯粹的k歌娱乐重新定义量贩式KTV,一举逆袭登顶。在当前因KTV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感而产生的“过时”负面认知下,品牌存在重新定义KTV品类进行品类创新的机会,围绕提升消费者的参与感和互动性,完善线上与线下、线下不同包厢之间的社交属性,利用互联网、AR等智能化技术对KTV的硬件及软件进行全新升级,同时匹配全新的运营模式,进而重新定义KTV品类,实现品类创新。

结语:

正如谭咏麟的歌词中所写,不论喜与悲,卡拉永远ok。KTV行业不会衰亡,只是在品类持续进化和分化的过程中不断以全新的品类形式继续存在,而品类创新正是驱动行业持续变革,赋予品牌强大生命力的最核心力量。唯有通过品类创新,并抢先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这个新品类,品牌才能摆脱同质化竞争困局,进而把握住未来千亿级市场的发展机遇。

[ 推荐阅读 ]


End



相关阅读

  • “卷生卷死”的时代,新消费还有破局之路吗?

  • 里斯视点消费品行业在经历短暂辉煌后迎来了2022年的寒冬,随着后疫情时代政策的利好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消费品行业将迎来新的机会。然而消费品行业“内卷”现象愈演愈烈,在内卷
  • 金融的脆弱源自政治的设计

  • 快速看完了这本《金融的脆弱源自政治的设计》(Fragile by Design: The Political Origins of Banking Crisis & Scarce Credit),作者 Charles Calomiris 和 Stephen Haber. 这
  • 设计师必看|新消费场景下独特的包装设计

  • 随着新消费品类的拓充、内容化消费趋势上升,市场的包容度和年轻化程度与日俱增。在面对当下不断追求个性的年轻消费者时,设计师有了更多直面市场的挑战,同时也拥有了更多打破传
  • 拾贝投资 | 2023春季实习(可留用)

  • 拾贝投资 | 2023春季实习公司介绍拾贝投资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二级市场股票投资,资产管理规模稳定在百亿元以上;胡建平团队管理的基金获得过7次金牛奖和1次晨星奖,我们希望通过
  • 品牌30讲之0 | 新时代的品牌挑战

  • 本文为《品牌思维30讲》的开场白。品牌30讲是空手今年重点打造的免费在线直播课。我会用30场直播为你解读品牌的方方面面:一则为品牌的底层逻辑,品牌与产品、品类、消费者的关
  • 品牌30讲之17 | 社交品牌:大数据时代的品牌哲学

  • 本文为《品牌思维30讲》的第17讲。追更全系列文章,欢迎订阅上方话题#品牌思维30讲;本系列直播已完结,请移步“空手做品牌”视频号收看直播回放。追新的主题直播请在下方预约。
  • 为何满屏题材市?

  • 年后回来,小盘股当道,价值退却,为何满屏题材股?打开今天上涨的标的,你会发现,批量的小票,批量的涨停,而支撑这些上涨的构因,千奇百怪,基本清一色是“想象力”题材前几天和大家提过的AI
  • 调整信号初显?

  • 周五出现了一个信号,人民币汇率,又开始贬值了,影响汇率的直接原因是美预期有可能继续保持适当的加息节奏,美继续强调今年不会降息,市场预计3月和5月还会出现比较小幅度的加息行为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089】Global Financial Cycles and Capital Flows

  • 在战国时代,屈原大概也算得上是民族主义者和国际主义战士。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个新的话题:国际金融周期(Global Financial Cyles)与资本流动(Capital Flows)。关注这个话题是非常
  • “卷生卷死”的时代,新消费还有破局之路吗?

  • 里斯视点消费品行业在经历短暂辉煌后迎来了2022年的寒冬,随着后疫情时代政策的利好与投资者信心的修复,消费品行业将迎来新的机会。然而消费品行业“内卷”现象愈演愈烈,在内卷
  • 只有一个问题的小调查:基金推文和书籍偏好

  • 又到了作为一个喜欢读书、写作的人,园长一直也对市面上的基金投资书籍非常感兴趣。我发现主流书籍大多是关于基金定投等方法的。但主流研究则并非如此。因此,我非常好奇,如果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