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国标准”落地老挝农田——柏连阳院士团队助力老挝农民增产增收

日期: 来源:湖南日报收集编辑:湖南日报

 【名片】

柏连阳,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杂草生物学及安全防控”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主任。柏连阳带领团队在杂草抗药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杂草抗药性可持续治理技术在全国推广应用。2017年开始,柏连阳院士团队的技术成果引入老挝,在当地开展水稻苗期分级淹灌控草技术研究与示范,提高粮食产量。

从湖南引进技术培育的水稻品种“丝路1号”“丝路6号”,2022年在老挝种植上万亩。这是柏连阳院士团队技术“出海”老挝的成果之一,成为当地粮食增产的一把“金钥匙”。

湖南炫烨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湖南炫烨”)与柏连阳院士团队开展多年合作。近日,该公司负责人徐国武介绍,在柏连阳院士团队技术支持下,引导水稻、瓜果、蔬菜等重要农作物品种走出去,在老挝推广种植,“老挝大米出口中国从2018年2万吨增至现在每年5万吨”。

帮助老挝农民从“刀耕火种”转向“精耕细作”

2017年9月,应老挝农林部邀请,柏连阳率领团队来到老挝考察访问,双方签署相关合作协议,开启将优良水稻品种、优质高产环保水稻生产技术、全程机械化设备引入老挝的合作序幕。

当年,柏连阳院士团队与“湖南炫烨”开展合作,在老挝设立“湖南省农科院炫烨老挝水稻研究推广中心”,后改名为“老中农业研究和生产项目基地”。近6年来,柏连阳院士团队相继派出技术人员入驻老挝,依托该基地,在当地开展水稻苗期分级淹灌控草技术研究与示范,帮助老挝农民提高粮食产量。

“老挝有充足的耕地和农业劳动力,全国可耕地面积800万公顷。但当地农民生产粮食采取广种薄收的生产方式,效益低下。”徐国武告诉记者。

柏连阳院士团队成员刘洋博士,曾被派往老挝从事科研,待了一年时间。刘洋说:“老挝农民种田基本不使用农药化肥,除草靠人工,生产方式落后,水稻产量低。”

而且,老挝种植水稻采用传统方式,移栽苗数少、插秧深度深,导致分蘖少、有效穗不足。“为此,我们开展了浅插增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通过合理移栽、浅插和增加移栽苗数,以苗代蘖,以蘖促穗,在适量施用化肥的条件下大幅增加水稻苗数和有效穗数,从而提升稻谷产量。”刘洋说。

“老挝农民要增收,劳动强度要降低。”这是柏连阳院士团队推广技术的宗旨。刘洋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通过研究和示范,推广精耕细作、丰产增收技术,在老挝一些地方逐步转变原来广种薄收状态,引领水稻向优质、高产种植方式迈进。

建立育种、种植、加工、出口等大米产业链国际化规范

试种、推广我国优质水稻品种之外,柏连阳院士团队还致力培育老挝本土稻种。目前,已为老挝培育出4种新的水稻品种,相比老挝原有稻种,单产、品质都有较大提升。其中,“丝路1号”和“丝路6号”2020年开始在老挝推广,亩产达到450公斤,比原有稻种提高了300公斤。

以前,老挝大米出口停留在无标准、无组织、无渠道的边贸交易形态,自发零散。为改变这一现状,“湖南炫烨”2014年成立(老挝)子公司,在柏连阳院士团队协助下,花了近两年时间,将中国大米质量标准和种植技术引入老挝,帮助该国建立育种、种植、加工、出口等大米产业链国际化规范。这个“中国标准”获得老挝农林部批准,逐步向全国推广。

2016年1月,老挝大米出口中国首发式在长沙举行,首批出口88吨。随着老挝采用中国生产技术种植水稻面积扩大,开启了更大批量大米出口的历史。仅“湖南炫烨”运营老挝大米对华出口,就从2018年2万吨增至现在每年5万吨。

现在,老挝采用“中国标准”种植水稻3万亩,范围扩大到沙湾拿吉、巴色、甘蒙和万象。“采用‘2+3’生产模式,即当地农户提供土地和劳动力,我们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回购渠道,严格把控大米生产各环节质量标准。”徐国武说。

作者:张福芳 谭登

责编:王姚冰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相关阅读

  • 行进攀西:水稻最高产

  • “在安宁河谷插根筷子都能活。”土壤肥沃、水源优质、温度适宜的安宁河河谷平原是四川第二大平原,有4000余年种植水稻的历史。攀西经济区打造“天府第二粮仓”,安宁河谷平原
  • 水果龙头洪九果品“中老泰”班列恢弘首发

  •   中国网财经6月9日讯(记者 邢楠)今日的“中老泰”铁路上,一列满载着28个铁路冷箱的“洪九泰好吃”榴莲专列从老挝万象南站缓缓驶出,这是首次由企业独家包下“中老泰”冷链
  • 34名菲律宾“农人”来贺家山原种场学习培训

  • 常德日报记者 杨晟 通讯员 姜守全 文/图 6月1日至7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隆平高科国际培训学院承办的“2023年菲律宾杂交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班”在省贺家山原种场成功举办
  • 大竹携手北京大北农集团共建水稻制种大县

  • 大竹县童家镇八一村制种基地。6月5日,大竹县人民政府、北京大北农集团合作签约仪式在大竹举行,双方将围绕水稻制种产业开展合作,推进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及“育繁推”一体化建设项
  • 推动蔬菜种业产业做大做强

  • 星沙时报讯(记者 宋彬彬)近日,“邹学校院士农业示范基地”在湖南湘妹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路口镇基地正式挂牌。邹学校院士农业示范基地正式挂牌后,将以“院士农业示范基地”为载
  • 即墨蓝村,昔日盐碱地今朝稻花香

  • 村民在育苗基地忙碌。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芒种前后,在青岛市即墨区蓝村街道大沽河畔,一派“江南稻乡”插秧忙的景象,成为这个夏天最美的乡村画卷。随着插秧机来回穿梭,一行行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河北宣化正式挂牌“中国钻机之乡”

  • 6月10日,2023首届装备制造产业大会暨“中国钻机之乡”张家口宣化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河北宣化京张奥园区举行。会上,宣化正式挂牌“中国钻机之乡”并被授予大会永久会址;15个项目
  • 针对网传“鼠头鸭脖”,江西省成立联合调查组

  • 近日,江西一高校饭菜中吃出疑似“老鼠头”一事,持续引发关注。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6月10日,“江西工职院‘6·1’食品安全事件”联合调查组发布情况通报,针对江西工业职业技术
  • 长沙发布乡村主题数字人民币硬钱包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6月9日讯(通讯员 梁湘妃 记者 李治)今天,建设银行湖南省分行在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光明村举办数字人民币硬钱包发布会。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党委委员、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