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非正常通胀环境中的正常加息— 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3年第1期

日期: 来源:华创宏观收集编辑:郭忠良

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及配套指引,本资料仅面向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不是华创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资料中的信息。

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Storms make the oak grow deeper roots

—George Herbert

    报告摘要




一、投资摘要

1: 1月议息会议,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未来还要有几次加息(a couple more rate hikes)。

2: 近期金融环境指数回落并未引发美联储担忧,美联储更关注其趋势性变化,而非短期波动。

3: 美联储以不一致的逻辑佐证放缓加息的合理性,或将放大未来美国通胀的反弹风险。

4: 上半年剩下的时间,金融市场的定价集中于美国衰退预期修正和欧洲央行放缓/停止加息,美股和新兴市场股市的回报差异或重新拉大。

  二、风险提示

   俄乌冲突进一步扩大

报告正文


美联储1月议息会议连续第2次放缓加息速度,从12月议息会议的50个基点降至25个基点,恢复正常的加息速度。联邦基金利率区间从4.25%至4.5%上调到4.5%至4.75%。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暗示,未来至少还有两次加息,也即最终的联邦基金利率区间将升至5%-5.25%,在此基础上,强调历史经验证明当前货币政策不宜过早转向,同时货币政策紧缩的“滞后性”是放缓加息速度的核心原因。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中,首先评估通胀形势,认为在就业市场稳健的情况下,近期通胀下行是令人鼓舞的,但是需要更多证据来确认通胀处于下行路径,仍然存在高通胀预期变得根深蒂固的风险。其次谈及美国金融环境,阐明近期金融环境的重新宽松,并不影响美联储既定的货币政策,美联储更关注其趋势性变化,而非短期波动。最后讨论后续加息路径,为了继续降低通胀,恢复价格稳定,需要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限制性区间一段时间。这些表态对于金融市场的影响有以下三方面:

【1】经济衰退预期的修正——鲍威尔讲话中,首先提到劳动力市场依然处于供需不平衡状态,其次提到近期通胀放缓令人鼓舞,最后直言美联储抑制通胀的政策,到目前为止并未导致劳动力市场走弱,其间透露的信息是对于美国经济软着陆的信心,而不是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2022年下半年,美国GDP年化环比连续两个季度超预期,GDP同比增速保持在1%左右,克利夫兰联储预计2023年上半年美国GDP同比增速还要走高,另外还有服务消费支撑就业数据持续超预期。当GDP数据不再和就业数据背离,而是都站在不支持经济衰退的方向,金融市场的经济衰退预期存在修正的空间,由此将导致美股盈利预期改善和美债利率曲线陡峭化。

【2】通胀回落存在不确定性——2022年11月美国金融环境指数升至100,美联储提到货币政策滞后效应,所以要逐步放缓加息速度,背后逻辑是金融环境收紧向实体经济传导效率更高。时隔3个月,美国金融环境指数降至99.6,回到去年9月初的水平,相当于200个基点的加息被抵消,鲍威尔坚称货币政策紧缩效应传导存在滞后性,他更关注金融环境的变动趋势,而非短期波动。本来在高通胀环境中,以金融环境指数代替实际利率,衡量货币政策收紧对于通胀反弹风险的压力就背离上世纪70年代的经验,现在又以不一致的逻辑佐证放缓加息的合理性,结果将是尚处于结构性回落的美国通胀,积累越来越大的反弹风险。

【3】实际利率放大美股和新兴市场股市的表现差异——尽管美联储加息临近尾声,但是从停止加息到降息并非一蹴而就,2023年美联储大概率不会降息,通胀回落或将支撑美股表现好于新兴市场股市——2022年美联储加息推升实际利率,美股和新兴市场股市都承受较大的下行压力,美股更是分子端与分母端双双承压。2023年美联储不降息,通胀下行推升实际利率,美股受益于通胀回落支撑家庭消费改善,新兴市场股市的估值压力消散,但是美国实际利率抬升引发贸易赤字缩小,新兴市场股市的盈利压力加大。因而2023年美国实际利率继续走高,对于新兴市场股市的压力要大于美股。

美联储货币政策处于微妙又难以把握的平衡中,因为通胀水平不再锚定在2%,加上金融资产价格的高企,美国经济面临着两种截然不同衰退:一种是通胀诱发型衰退,另一种是金融周期诱发型衰退。目前美国经济的表现显示,美联储的加息进程几乎同时避免了上述两种衰退——实际利率升至可以有效压低通胀,但是又不引发金融周期转向的水平,但是如果在通胀全面回落之前,允许金融环境转向宽松,或者实际利率回落,那么将加大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失衡”风险。

大类资产配置层面,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以后,针对美联储放缓加息的定价结束,金融市场将转向另外两个方向:一是回归美国经济基本面,极端的经济衰退预期面临修正,由此美股将重新获得分子端的支撑,同时2年期美债利率与联邦基金有效利率之差、10年与2年美债利差双双缩小,10年期美债利率更多受到家庭消费前景改善的支撑,而不是跟随通胀水平继续下行。二是继美联储以后,欧洲央行是否也要放缓加息速度,或者停止加息。去年11月至12月,欧元区调和CPI同比累计下降1.4%,比美国9-11月CPI同比累计下行幅度高出0.2%,而且去年11月欧元区贸易赤字已经从459亿欧元缩小至152亿欧元,今年一季度欧元区贸易赤字或将归零。过去20年的四轮加息周期,三次是在贸易赤字归零以后结束。所以上半年剩下的5个月时间里,美国经济衰退预期或将减弱,货币政策收紧力度下降的预期将从美联储转向其他央行,整体的资本流动方向随之改变,相应的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将重新跑赢大市,美元的弱势有望扭转。美国实际利率上行抑制外部需求,需要新兴市场国家更有力的经济刺激,否则新兴市场股市和大宗商品将重新承压。

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系列


更高的终端利率,更高的实际利率 —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8期
加息软着陆 or 经济软着陆 — 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7期
美联储加息路径从“过山车”转到“爬山坡” —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6期
美联储加息进度追上美国经济形势 —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5期
“过山车”式加息缺乏可信度 —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4期
美联储加快追赶经济形势的步伐 — 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3期
更多加息、更早缩表 — 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2期
美联储货币宽松政策全面退出进入倒计时 — 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2年第1期
加息路径更加陡峭,资产负债表调整浮出水面 —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7期
坚持通胀立场,淡化加息预期— 11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6期
美联储释放“加强版”鹰派信号— 9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5期
疫情并未影响美联储货币政策方向 — 7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4期
美联储发出间接且清晰的鹰派信号 — 6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3期
重新校准通胀预期 — 4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2期
逆回购工具重出江湖—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点评 2021年第1期

更多投研报告




相关阅读

  • 香港中文大学线上招生说明会

  • 香港中文大学成立于1963年,是香港政府资助的公立大学。作为研究型综合大学,现设有文学、工商管理、教育、工程、法律、医学、理学和社会科学8个学院,开设学士、硕士和博士课程,
  • 美国通胀压力反复

  • 平安首经团队:钟正生/范城恺核心观点1、美国通胀压力反复。美国1月CPI和核心CPI同比小幅回落,但幅度不及预期。结构上,几乎没有“好消息”,大多数分项价格压力反弹。能源分项环
  • 2023年度策略系列一:强预期向弱现实回摆

  • 核心观点核心观点:强预期向弱现实的回摆——2023年一季度整体难有趋势行情,大盘仍将震荡筑底。国内将面临海外紧缩和盈利回摆的双重压力,在经济二次探底和疫情放开高峰的冲击
  • 财经纪要(2023.02.11): 通胀并未上涨

  • 事件昨天(2023.02.10),统计局发布2023年1月物价数据。摘要1月CPI同比2.1%(前值1.8%),环比0.8%(前值0%)。1月CPI微微反弹,与春节因素有关,食品、出行、娱乐等项目反弹较大。1月核心CPI(
  • 【直播问答】本轮反弹的六大特征

  • 2月6日晚上的直播,首先回顾去年11月以来股市反弹的行情,总结出反弹的六大特征,然后从“基本面+情绪面”框架出发,分析当前股市形势,做出预案,提示风险。最后是问答环节。本次问答
  • 【周 记】关于近期美元和商品波动的思考

  • 重要提示 本公众号所推送的内容经由中信期货授权后发布,均为中信期货已公开的信息,不保证文中观点或陈述的完整性、准确性和更新及时性,且不作任何担保。本公众号所推送文章不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一点小小的鼓励

  • 去年出的书《信用债投资分析与实战》,获得了出版社的小小鼓励。​第一次写书,确实经验不是很足,我接受大家的一切批评,但更多的人给了我无限的鼓励。每次听到小伙伴说“某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