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葛亮教授课题组:高效含疏水侧链PAB膜助力一/二价阴离子分离

日期: 来源:科学材料站收集编辑:ICM期刊编辑部


文 章 信 息

含疏水侧链的聚(烷基联苯吡啶)基阴离子膜用于一/二价阴离子分离

第一作者:杨宏欣

通讯作者:徐铜文*,葛亮*

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研 究 背 景

一/二价阴离子的选择性分离涉及高盐废水资源化、氯碱工业盐水精制和废碱回收等重要化工分离场景。单价阴离子选择性分离膜与电渗析技术的结合,可同步实现一/二价阴离子的高效分离以及一价阴离子的高倍浓缩。然而,受限于商业单价阴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的离子分离性能偏低,特别是碱稳定性较差,限制了其在实际工业场景中的应用与推广。


文 章 简 介

本文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徐铜文教授和葛亮教授课题组在Industrial Chemistry & MaterIals 上发表论文,以聚(烷基联苯吡啶)为聚合物主链,通过引入疏水侧链,诱导主侧链微相分离,实现膜内选择性离子传输通道的构筑。基于一/二价阴离子水合半径以及吉布斯水合自由能的差异,所构筑的阴离子膜在Cl-/SO42-和OH-/WO42-体系中,均表现出较高的一价阴离子通量和一/二价阴离子分离性能。特别是,基于无醚主链结构设计,所构筑出的膜在碱性条件仍表现出优异的一/二价阴离子分离性能和碱稳定性。

图1. 含疏水侧链的聚(烷基联苯吡啶)基阴离子膜用于一/二价阴离子分离示意图。


本 文 要 点

要点一:聚合物及阴离子膜的化学结构表征

作者首先通过ATR-FTIR和1H NMR验证了聚(烷基联苯吡啶)(PAB)和季铵化聚(烷基联苯吡啶)(QPAB-x)的成功合成。并通过XPS谱图中C-N+和C-N峰位面积的变化,进一步证实了随着溴戊烷添加量的增加,其季铵化程度的逐步升高。

图2. PAB和QPAB-x聚合物及阴离子膜的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核磁谱图(b)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要点二:形貌表征

SEM图显示QPAB-x膜厚度均一,并呈致密的均相结构。AFM图显示随着聚合物主链上疏水侧链接枝密度的增加,QPAB-x膜的微相分离结构愈加明显。验证了通过引入柔性疏水侧链,并基于主侧链间柔顺性以及亲疏水性质的不同所诱导的分子自组装行为。证实了离子选择性传输通道的成功构筑。

图3. QPAB-x膜的扫描电镜图(a)和原子力显微镜图(b)。


要点三:物理和电化学性质

通过传统滴定法以及对1H NMR峰位积分面积计算的方法,验证了随着溴戊烷添加量的增加,其季铵化程度的逐步升高,最终表现为膜内离子交换基团含量的逐步增加。膜的含水率和尺寸溶胀度则与离子交换容量保持相似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基于疏水侧链的引入,所构筑的膜整体表现较低的含水率和尺寸溶胀度。随着离子交换基团含量的增加,膜的面电阻整体呈现下降的趋势,而膜的迁移数则呈现逐步升高的趋势。

图4. QPAB-x膜的离子交换容量、含水率和溶胀度(a)。QPAB-x膜和ACS膜的膜面电阻和迁移数(b)。


要点四:热稳定性

PAB和QPAB-x膜均表现出较好的热稳定性。PAB膜在低于500℃时,仅有较小的热失重,展现出聚(烷基联苯吡啶)主链结构较优异的热稳定性。而QPAB-x膜在高于200℃时,才会发生吡啶鎓盐官能团的降解,表现出其在高温条件下的应用潜能。

图5. PAB和QPAB-x膜的TGA谱图。


要点五:I-V曲线

I-V曲线主要反映了QPAB-x膜与ACS膜的极限电流密度信息,这决定着阴离子膜在电渗析过程中所能工作的最大电流密度。与ACS膜相比,除QPAB-2膜以外,其余QPAB-x系列膜均表现出更高的极限电流密度。而QPAB-2膜展现出偏低的极限电流密度,主要是因为膜内离子交换基团含量相对较低的缘故。QPAB-2膜具有相对较高的膜面电阻也侧面验证了这一点。

图6.QPAB-x膜和ACS膜的I-V曲线(a)和对应的dE/di与电流密度的曲线图(b)。


要点六:Cl-和SO42-分离性能

与商业ACS膜相比,QPAB-x膜均表现出较高的Cl-通量和Cl-/SO42-选择性。基于微相分离行为所构筑出的离子通量显著提升了膜的Cl-通量。基于Cl-和SO42-水合半径以及吉布斯水合自由能间的不同,通过疏水侧链的引入则差异化了Cl-和SO42-在通道内的传输速率,最终呈现较好的Cl-/SO42-选择性。以QPAB-2膜为代表,进行了10个循环的稳定性验证,其Cl-通量和Cl-/SO42-选择性基本保持不变,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维持3.37 mol m-2 h-1的Cl-通量和11.9的Cl-/SO42-选择性。

图7.QPAB-x膜和ACS膜的Cl-/SO42-分离性能(a)和QPAB-2膜的循环稳定性(b)。


要点七:OH-和WO42-分离性能

基于无醚聚合物主链结构的设计,QPAB-x膜的另一个优势则是在碱性溶液中仍能表现出优异的一/二价阴离子分离性能和碱稳定性。与商业ACS膜相比,QPAB-x膜均表现出较高的OH-通量和OH-/WO42-选择性。以QPAB-2膜为代表,进行了20个循环的稳定性验证,其OH-通量和OH-/WO42-选择性均保持较优异性能,在10 mA cm-2的电流密度下,维持3.6 mol m-2 h-1的OH-通量和361.2的OH-/WO42-选择性。

图8. QPAB-x膜和ACS膜的OH-/WO42-分离性能(a)和QPAB-2膜的循环稳定性(b)。


文 章 链 接

Poly(alkyl-biphenyl pyridinium) anion exchange membranes with a hydrophobic side chain for mono-/divalent anion separation

https://doi.org/10.1039/D2IM00043A


通 讯 作 者 简 介

徐铜文教授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1992年获合肥工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95年获天津大学博士学位,1997年南开大学博士后出站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作至今,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科院王宽诚产研人才计划,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

Adv Mater, Angew Chem Int Ed, J Am Chem Soc, Chem, Nat Commun, Energy Environ Sci, AIChE J, J Membr Sci等期刊发表论文500余篇,h指数为77,总被引为25000余次,入选Elsevier高被引科学家榜单。目前担任中国膜工业协会电驱动膜专委会主任,以及Journal of Membrane Science等10余种国际英文期刊的编辑/编委及《化工学报》等4种国内核心期刊编委。


葛亮教授简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2008、2011和2014年分别于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17年博士后出站后,于中科大应用化学系工作至今。主要研究方向为一/二价离子选择性分离膜精密构筑及传质研究,迄今在J Am Chem Soc, Adv Mater, J Membr Sci,Chem Eng J等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h指数为33,授权发明专利10项。任Results in Engineering期刊青年编委,Membranes期刊编委。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葛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硕士研究生。

研究课题:阴离子选择性分离膜制备研究。


科 学 材 料 站 招 聘 信 息

科学材料站招聘2023年电催化工程师(二氧化碳还原方向,硕士研究生)

同时招收其他方向研究生(电化学、电池、电镀、电解水、燃料电池、MEA开发等)、本科生(化材专业)、实习生等,详情请咨询!


添加官方微信 进群交流

SCI二氧化碳互助群

SCI催化材料交流群

SCI钠离子电池交流群

SCI离子交换膜经验交流群

SCI燃料电池交流群

SCI超级电容器交流群

SCI水系锌电池交流群

SCI水电解互助群

SCI气体扩散层经验交流群

备注【姓名-机构-研究方向】

说明

相关阅读

  • 光催化,Nature Chemistry!

  • 光催化学术QQ群:248292372对于现代社会,有机硅烷是非常重要的试剂。有机硅烷广泛的应用于功能材料、有机合成、药物发现、生命科学等领域。但是,有机硅烷的制备具有非常大的难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 Carbon Energy与您共赏春日!

  •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忽尔春风,岁月向荣!在三月的盎然春意里,Carbon Energy与您共赏春日,播种希望!(拍摄于温州大学)文章集锦Part.1温州大学吕晶晶Carbon Energy:氢氧化铜衍生铜疏水性和
  • Nature Chemistry:逐步按需光催化!

  • 光催化学术QQ群:248292372对于现代社会,有机硅烷是非常重要的试剂。有机硅烷广泛的应用于功能材料、有机合成、药物发现、生命科学等领域。但是,有机硅烷的制备具有非常大的难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晶体管终极时间轴

  • 从点接触式晶体管到量子隧穿晶体管的神奇演变。1948年,第一批晶体管上市的最初销售清单还在统计的时候,下一代晶体管就已经发明出来了《第一个晶体管及其工作原理》。从那以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