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音乐助眠 以美润心 ——明时-静心疗愈睡眠音乐会开启剧场梦境之旅

日期: 来源: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收集编辑:

明时-静心疗愈睡眠音乐会

2023.3.17


3月17日晚,在国际睡眠日的前夕,新清华学堂变身静谧而温馨的音乐睡眠空间,由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主办的《明时-静心疗愈睡眠音乐会》连演两场,为校内师生带来独特的沉浸式放松与审美体验,也用独具一格的音乐会迎接国际睡眠日的到来,以艺术的方式倡导师生关注自身睡眠健康。



不同于以往正襟危坐的音乐会现场,当晚演出用心为观众打造“解压、助眠”的音乐现场体验,通过特别设置卧席与座席两种形式,让观众在音乐会现场充分地放松身心,艺术教育中心还专门为观众提供了床垫、枕头、眼罩等道具,充分保证最佳的体验效果。本场音乐会由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张康明先生领衔,通过原创和现场即兴的演奏,配合自然声景,将剧场打造成为安全而温馨的艺术睡眠空间,将舞台变成沉浸式的“入梦”通道。


演出现场


据研究,当音乐振动和人体内的生理振动(心率、心律、呼吸、血压、脉搏等)相吻合时,就会产生生理共振,人体会分泌生理活性物质调节血液流动和神经,促进大脑细胞发育,激发深层潜意识,这也是“五音疗疾”的科学基础。



为了进一步加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拓展音乐的更多功能性应用,第一场音乐会结束后在后台举办了特别的演后座谈会,艺术家张康明与来自心理、精神健康、医学等不同领域的嘉宾进行了愉快而轻松的交流。座谈会由艺术教育中心赵洪主任主持,参与的校内嘉宾包括心理中心主任李焰,校医院党委书记郭建丽,万科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助理教授陈润森,美术学院艺术与科学应用研究所执行所长谭佳佳,校外嘉宾有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睡眠中心副教授俞红霞,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杜忆。参会嘉宾分别分享了自己在剧场中的睡眠体验,一致赞赏音乐会与睡眠相结合的形式创新。


座谈会现场


其中,李焰表示设置卧席的观演形式,没有了居高临下的感觉,让观众觉得离高雅艺术更近了。同时,这种演出形式也很减压,让身心跟随着音乐的流动,用音乐带动个人体验,校园里非常需要这样的活动。郭建丽谈到这场音乐会最大的好处是躺在舞台上,很专注地去体会音乐营造出来的起伏,真正地放松精神、享受音乐。她建议多举办这样的活动,让清华师生能够在音乐里面彻底放松,有助于身心健康。演出者张康明希望通过精心编排的音乐和演出形式为观众营造沉静的氛围,音乐可以绕过语言并诉诸于直觉,在一个温暖而安全的环境中,通过音乐的暗示,让观众身心放松。活动策划人蔡尚谈到正在策划疗愈音乐节,希望未来可以在清华这样的学术氛围里面,结合专家和艺术家的力量,为师生带来更多疗愈和放松的体验。此外,陈润森、谭佳佳、杜忆、俞红霞等嘉宾也结合各自的专业经验,提出了完善和改进建议,为日后打造更好的睡眠音乐会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本次音乐会通过创新的举措,将观演和放松减压需求结合起来,为校内师生带来了全新的剧场体验。同时,也通过与校内外各方专家的联动,让艺术实现跨学科的多元体验,展现了一座校园剧场服务师生的新探索。未来,艺术教育中心还将积极与心理中心、校医院合作,开启更多元的艺术体验,为师生身心健康做出应有的贡献。


嘉宾合影


世界睡眠日是2001年由国际精神卫生和神经科学基金会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发起的一项全球性活动,旨在唤起全民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和对睡眠质量的关注。今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



观众分享

向上滑动阅览

不同于日复一日平平无奇的睡觉、起床,睡眠音乐会实际上给我们营造了一个安全空间,让我们不仅能够睡着,更能够真正深度地体验和关注“睡眠”这件事,同时也是更细致地感知自己的身体与心灵,感知自身与周围世界的关系。

开场前我还总想着睁眼看看舞台上的烛光,观察周围人的行动和反应,或者像平时熬夜不睡觉的时候一样忍不住刷手机。但在音乐家的引导下,放下手机,戴上眼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终于暂停了长期以来对于身体感官(尤其是视觉)的剥削,同时也暂时切断了图像信息对我的轰炸。只留下听觉作为与外界连接的线索,也是把自己的身心托付于一个极具安全感的环境。几乎是在第一首曲子舒缓而优美的旋律中,我就感受到了困意随着音乐逐渐浮现,我的清醒意识则随着音乐逐渐沉坠、流走。在睡眠过程中,我偶尔仍然能听到不同的乐音,包括古琴、虫鸣、流水等等,但它们都没有惊扰我的睡眠,而是融入了我的梦境场景之中。

大概睡了四五十分钟之后,我醒了过来,忍不住摘下眼罩环顾四周,整个剧场都沉浸在黑夜的安宁静谧之中。身边的朋友睡得很香,发现她往我的方向换睡姿的时候,我很自然地把肩膀送了过去。我还看到,除了一直在台上“守护”睡眠的钢琴演奏家,其他音乐家登场和退场的时候都有意放轻脚步,但演奏结束后仍然会对台下鞠躬致谢。我顿时产生一种感觉:人睡着时应该是非常脆弱的,但我们今天一起在剧场里安稳地睡觉,本身就意味着对彼此敞开心灵、交付善意与信任。很开心在这样温馨的环境里睡了个好觉,希望大家都能睡得好。

——卢凌煜(人文学院)


因为买的是二楼的票,周围会不时有噪声,比较破坏沉浸感,所以没有睡着哈哈。音乐会本身感觉很棒,用心聆听会有一种宁静愉悦的感受,会让我回忆起小时候无忧无虑的美好时光。由于睡眠音乐会的特殊性,演出前大半程全场都是暗的,唯有舞台上的微黄灯光烘托着夜的氛围,直到“梦醒时分”大灯照亮全厅,给人一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谢博文(电子工程系)


能吸入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当灯光从剧场里消失的时候,声音慢慢地近了,溪水和着虫鸣此起彼伏,随之加入的钢琴呼应着自然的声响,高音如流水,低音则与生灵的絮语对话。一曲未了,似乎眼罩外的世界就已不是剧场,而变成了刚刚进入梦乡的森林。

——冯思源(新雅书院)


心情跌宕起伏的一周,第一次体验舞台躺席,甚至贴心发眼罩,由于演奏水平太高,我在前四十分钟都带着眼罩在半梦半醒之间觉得自己被骗了钱在听录好的歌,直到摘下眼罩发现…omg原来舞台上有在弹钢琴和吹箫??

——谢卓凝(精密仪器系)


这是第一次体验睡眠音乐会,全程体验感超级好(除了有点点废脖子),整个新清华学堂只剩下蓝色的灯光、昏黄的蜡烛灯和台上的钢琴,真的是氛围感拉满!演奏家上台一开口说话困意马上就来了!伴着钢琴、南箫、古琴倒头就睡着,很放松!现场演奏的音乐真的太动听了!最后最后,睡眠很重要,希望大家都能吃好睡好,心情棒棒!人生这么有趣,一定要快乐哦!

——孔倩敏(新闻与传播学院)


我的直观感受,现场的环境很舒适,也令人平静,在音乐里慢慢呼吸和沉睡,特别安心,很像在黑夜里有一盏昏黄的灯轻轻闪耀!音乐轻缓而且带有很绵密的情感,很棒。

——陈子惠(美术学院)






撰稿:杨淼

编辑:田璐璐

排版:麻嘉沛

审核:赵洪



地址

清华大学新清华学堂/蒙民伟音乐厅

北京市海淀区清华大学校内,主楼西侧。


新清官网

 http://www.hall.tsinghua.edu.cn


新清微博

@新清华学堂


新清抖音

清华大学艺术教育中心

相关阅读

  • 改善性需求推动,万亿睡眠赛道正在爆发

  • 如果你要问一个“996打工人”的心愿,“睡到自然醒”一定会在其中排名前列。不过,与此相矛盾的是,没有几个“打工人”可以在睡前拒绝手机——在该睡觉的时候做其他事情、想睡觉
  • 失眠睡不好?中医这样防治……

  • 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今年主题是“良好睡眠 健康之源”。睡眠是生命的需要,睡眠质量对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调查显示,我国超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其中超3/4的人晚11点以后
  • 世界睡眠日丨睡眠专家帮你解“困”

  •   天山网讯(记者 叶晓敏报道)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乌鲁木齐市第四人民医院(新疆精神卫生中心)睡眠科主任陈强提醒,不良的睡眠习惯可增加慢性疾病风险,特“困”人需要“身
  • 你睡得还好吗?来听听十堰专家怎么说

  •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赵慧 实习生 张宝月)如今,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最近网上有一条微博
  • 【世界睡眠日】失眠,一种不该忽视的疾病

  • 2023年3月21日是第23个世界睡眠日,今年中国的宣传主题是“良好睡眠 健康之源”。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学习、家庭等各种压力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睡眠,导致睡眠质量
  • 今天是世界睡眠日,你睡好了吗?

  • 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主题为“良好睡眠 健康同行”。我区各医疗机构纷纷在辖区内开展义诊、讲座活动,唤起居民对睡眠的认知与重视,增强居民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防治意识。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黄璐琦会见澳大利亚西悉尼大学校长葛班尼

  • 本公众号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还未关注,请点击上方蓝色“中国中医”进行关注内容来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3月2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黄璐琦会见
  • 内蒙古:做强做实养老服务“民生账单”

  •   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深入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加快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为目标,组织实施“养老服务质量提升年”行动,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