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每周市场点评(2023.1.15)

日期: 来源:应莹收集编辑:

全国疫情达峰后回落明显,将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在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策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国内各项经济数据整体较弱,社融增速放缓,但企业贷款超预期,核心CPI同比2022年6月后再次出现上行,反映疫情政策调整后,社会消费信心正在恢复。


未来中央为支撑经济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将继续降息降准,宏观流动性有望进一步放宽,在全社会经济复苏情景下,上证指数将继续反弹。

相关阅读

  • 每周市场点评

  • 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超出市场预期。同时,M2同比增长12.6%创下近6年新高,政策面明显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借鉴海外疫情
  • 每周市场点评(2023.2.26)

  • 本周地产局部城市的热度较高,各地的开工情况提震了市场的信心,叠加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信号,使上证指数周初再次上冲3300点,随后进入盘整。中央将集中讨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国
  • 春节消费怎样?放开后的担心很意外!

  • 春节快乐!开工第一天,鹅少祝号上的所有读者朋友们恭喜发财!刚刚过完春节假期,大家的状态可能还沉浸在假期的欢乐中,身体已经到了工作岗位上,但是心灵还停留在年夜饭的饺子碗里久久
  • 内需,思变

  • 核心观点:1. 穷则变,变则通。疫情三年,出口的强势有效弥补了我国内需的羸弱。然而,目前出口已快速落入负增长区间,未来靠什么来支撑中国经济?近期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房地产支持政
  • 实体,突围

  • 核心观点:1.实体为本。大疫三年,与服务业相比,我国制造业受到的冲击相对小些,前期甚至还曾出现过逆势增长。然而,随着近期国内疫情加剧,叠加我国出口呈现负增长,制造业等实体投资下
  • 消费,能起来吗?

  • 核心观点:1.第四年了,我们真的该走出疫情。然而,近期随着防疫优化的提速,冬季感染人数迅速攀升,经济再次遭受供需双向冲击。如此局面还会持续多久?经济生活的正常化,首先体现在老百
  • 疫后的涨价

  • 核心观点:1. 太长的疫情,终将要回归常态。价格或也不例外,从各国走出疫情的过程来看,物价似都经历了一轮明显上涨。尤其是防疫优化较快的经济体,甚至还伴随着政策利率的抬升。我
  • 休养,而后生息

  • 核心观点:1. 这个新年,承载着三年来太多的憧憬。经济仍在探底,但政策暖风渐起,疫情、地产等困扰经济的关键变量已有变化。然而,作为社会的微观基础,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显著受损。其
  • 新的一年,再出发。

  • 转眼又是一年。今年应该是疫情以来,第一个不用「原地过年」的春节。与有些媒体渲染的所谓「出境游高峰」不同,今年包括蓝翼在内,很多在疫情前春节基本不在国内的朋友,都选择在春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每周市场点评(2023.1.15)

  • 全国疫情达峰后回落明显,将恢复正常生活状态,在2022年12月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政策强调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同时国内各项经济数据整体较弱,社融增速放
  • 每周市场点评

  • 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新增人民币贷款4.9万亿超出市场预期。同时,M2同比增长12.6%创下近6年新高,政策面明显实行宽松货币政策以支持实体经济增长。借鉴海外疫情
  • 每周市场点评(2023.2.5)

  • 1月制造业PMI为50.1,非制造业为54.4,数据亮眼,给市场信心。另证监会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对经济有支撑,消费1月数据火爆,餐饮、旅游等大幅反弹,预期未来节假期间也会景气。本月地产
  • 每周市场点评(2023.2.19)

  • 春节后上证指数在3250附近震荡,市场进入盘整阶段。由于美联储的加息预期影响了外资流动性预期的改变。国债收益率的上行和美元指数的反弹改变了本周外资流入A股的速度,但不改
  • 每周市场点评(2023.2.26)

  • 本周地产局部城市的热度较高,各地的开工情况提震了市场的信心,叠加全面注册制的落地信号,使上证指数周初再次上冲3300点,随后进入盘整。中央将集中讨论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和国
  • 53个地质灾害防治单位甲级资质申请予以通过

  • 自然资源部关于北京得力合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等31家地质灾害防治单位53个甲级资质申请审批公告2023年第8号《地质灾害防治单位资质管理办法》(自然资源部令第8号)已自2023年1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