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中国故事|当工程师遇到“宇宙订单”

日期: 来源:新华社收集编辑:新华社

  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外骨骼机器人、“钢铁螳螂”……电影《流浪地球2》用精彩的视效呈现出“大开脑洞”的场景。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当中国工程师遇到“宇宙订单”,他们凭借超凡的“中国智造”,让科幻之光照进现实。

   “钢铁螳螂”:应急救援领域的多面手

  “2021年国庆期间,我第一次到徐工《流浪地球2》项目组实地报到,当时并没有意识到,接下来经历的事情会成为记忆中的珍宝。”徐工集团《流浪地球2》现场执行人员季传良回忆道。

  34岁的季传良负责调度徐工集团在电影《流浪地球2》拍摄现场的车辆,每天依据指令,安排具体操机手执行布景任务。

  “收到。徐工某某型产品到达指定位置。”这句话季传良每天要在对讲机中重复听很多遍,这让他觉得既踏实又骄傲。

  作为剧组的工程机械设备合作方,徐工集团以起重、土方、道路、高空、环卫、安全与应急救援等成套化设备保障方案,成为电影中的特殊“演员”。

  徐工集团《流浪地球2》项目负责人冯若宇介绍,徐工集团先后投入42款61台主机设备、400多套零部件及车间道具、61套三维模型、319名工作人员,从设备、人员、物流、现场执行等多方面为《流浪地球2》做好资源配置和保障。

  “想象力快赶不上现实了!”《流浪地球2》导演郭帆这样形容自己在现场看到徐工集团“钢铁螳螂”时的感受,这个在郭帆眼中如同“变形金刚”般的装备,是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的步履式挖掘机。

  拥有4条支腿、4个独立电机、18个液压油缸,“钢铁螳螂”可以在沼泽、山坡、隧道等各种环境下工作。“无论是2.4米的垂直障碍、宽4米的沟,还是2米深的水、45度的斜坡,它都可以如履平地,目前主要应用在应急救援领域。”冯若宇告诉记者。

  除了“钢铁螳螂”,影片中许多可行驶、可作业、可变形的“地球联合政府”机械设备,以及“无人驾驶水平运输车”,都出自徐工集团。除此之外,徐工基于高寒、高热、高海拔等复杂的应用场景,围绕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方向研发的数十项创新成果成功运用于《流浪地球2》,无人驾驶和新能源的设备占总体设备的三分之一以上。

   “外骨骼机器人”:正在走进日常生活

  “太空电梯坠落,身着外骨骼机器人的救援人员忙着搬运物资、抬伤员。”31岁的王昕已经在电影院“刷”了两次《流浪地球2》,看着自己设计的产品出现在大银幕上,还是难掩激动之情。

  王昕是上海傲鲨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机械工程师,此次傲鲨智能为电影《流浪地球2》提供了上肢、腰部、下肢外骨骼机器人9套产品。“我们的产品外观很符合电影的科幻感,除了‘参演’影片,也在幕后帮助剧组搬运物品,减轻工作人员负担。”王昕告诉记者。

  傲鲨智能是一家基于外骨骼技术平台的机器人科技公司,创立于2018年。创始人徐振华表示,公司创立之初的目标就是开发出适合普通大众的外骨骼产品。“我们希望能以更廉价、更亲民的方式,让外骨骼机器人应用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科幻电影中,普通人在外骨骼机器人的“加持”下变身“大力士”。现实生活中,外骨骼机器人已经在汽车、航空、电力、矿山、银行、建筑等丰富的场景落地。“不仅在工业方面有广泛应用,外骨骼的应用范围也逐步扩展到民用领域,包括康复医疗、户外运动等方面。”徐振华说,“将来我们可能人手一台外骨骼装备,就像买手机一样。”

  徐振华说,在傲鲨智能,“80后”的自己已经是“老”员工了,研发人员清一色是像王昕这样的“90后”。“大家都是有科幻情结的人,从小看过的内容会潜移默化地对设计思路、灵感产生影响,这种科幻的精神和思想我们想坚持下去。”2020年6月加入傲鲨智能的王昕,已经参与了第三代、第四代外骨骼机器人的开发。

  这个年轻的团队在取得突破的同时也不断经历着探索和失败。“记不清了,大概失败了五六十次以上,报废件至少有十几箱。”徐振华坦言,为了做精做好产品的同时降低成本,团队并未采用国外已有的半成品,而是选择从底层设计开发,自主研发编码器系统、减速机系统等。

  “为了实现低成本化、轻量化、国产化,我们付出了很多,但是也离我们最初的目标越来越近。”徐振华说,“外骨骼机器人应该更小、更轻、更生活化,就像普通的电动工具一样,让所有人都用得起。”

  “人造太阳”:让聚变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如果有一天人类真的要失去太阳,我们靠什么能量维持生存?电影《流浪地球2》中,人类计划给地球安装上万座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着地球去“流浪”。

  “电影中的行星发动机依靠的是聚变技术。”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锦屏深地核天体物理实验项目(JUNA)首席科学家柳卫平介绍,核聚变反应是将两个原子核重新结合,生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的过程,从而产生巨大的能量。

  “这在理论上可行,但聚变反应的发生很复杂,需要极高的温度和极强的压力,反应条件较为苛刻。”柳卫平说,当前更容易实现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为轻核聚变。

  自1985年起,为验证聚变能利用的可行性,全球主要核能国家加入“ITER计划”,联合建造能产生大规模可控核聚变反应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俗称“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就是利用太阳发光发热的原理,通过核聚变在地球上生产能源,实现人类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供应梦想。

  中国于2006年正式加入“ITER计划”。近年来,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HL-2M)和中国环流器二号A(HL-2A)等装置不断实现技术突破。2022年,由中核集团牵头研发的中国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HL-2M)实现等离子体电流突破100万安培(1兆安),创造了中国可控核聚变装置运行新纪录,“人造太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们将从一组组数据测量、一次次实验验证、一个个部件研发着手,研究受控核聚变,让聚变能源早日点亮万家灯火。到那时,很多装置都可以使用清洁高效的聚变能源,甚至可以开着聚变动力飞船,在太空自由翱翔。”柳卫平说。

  总策划:赵丹平、顾钱江

  监制:闵捷

  统筹:卫铁民、祁蓉、丁静

  记者:杨淑君、王毅卉、丁静

  新华社对外部

  经济参考报

  新华社北京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

相关阅读

  • 科学公开课回放|“大地探秘”主题四期合集来了!

  • 《科学公开课》(第三季)开课啦! 点此查看《科学公开课》(第三季)详细课程安排错过直播的小伙伴也不必担心,我们为你整理每期课程视频,将在每周末推出课程回放,用科学为你的周末加点
  • 3.18直播预约 | 主创访谈:和地球一起“流浪”

  • 当“末日”来临,人类将会怎样?2023年3月18日20:30,“道中华”邀请《流浪地球2》主创龚格尔、青年演员朱颜曼滋讲述台前幕后的有趣故事,快来预约观看吧!人类的勇气可以跨越时间,跨
  • 全身多发骨折竟不知?老人这种情况要注意

  • 湖南日报通讯员 唐宇辉 符晴 全媒体记者 谭雨欣“24小时每分每秒都在痛,尤其是翻身、弯腰,感觉腰背会断掉一样。”近日,因实在忍受不了全身疼痛,今年61岁的吴英华女士(化名)来到长
  • 欧空局对地观测计划简介

  • 点击上方“慧天地”关注‍‍文章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石头人看遥感,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本视频介绍了欧空局的地球观测计划。在我们的上空,卫星正在俯视我们的地球,搜集关
  • ArcGIS 基准面介绍和坐标系分类

  • 3.1 基准面介绍3.1.1 基准面分类随着我们对地球结构的了解和认知,地球并非是一个标准的球体或椭球体,地球表面也不是一个平坦的表面,而是一个高低起伏的不规则曲面。要想通过计
  • 中学地理课,该不该改名“地球科学”?

  • 中学地理课的改革既涉及对于这一课程性质的认知也关系到课时、师资、高考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调整童金南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科学学院教授,他在教学时经常发现,刚入学的大学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中国故事|当工程师遇到“宇宙订单”

  •   行星发动机、太空电梯、外骨骼机器人、“钢铁螳螂”……电影《流浪地球2》用精彩的视效呈现出“大开脑洞”的场景。  “你们尽管想象,我们负责实现。”当中国工程师遇
  • 民生答卷!换种方式带你看

  • 《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已批准,一起来看看吧!出品人:孙志平策划:樊华统筹:韩、董千齐制片人:夏勇记者:丁春雨、程
  • 浙江绍兴:鉴湖湿地展美颜 产业带动促共富

  •     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鉴湖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适度开发、合理利用”的原则,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发挥湿地的生态功能为核心,全力打造集湿地生态
  • 广东大埔:抢抓造林黄金期,助力生态建设

  •     当前正值春季植树造林的黄金期,广东省梅州市大埔县为抢抓绿美广东生态建设战略机遇,全力推进绿美大埔生态建设和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活动,掀起了一波植树造林热潮。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