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组团出海抢订单的背后:既是自救,也是报团取暖

日期: 来源:中国小康网收集编辑:中国小康网

  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文|《小康》·中国小康网记者 刘建华

  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多位广东企业家一致表示,企业最困难的时刻应该是在2023年上半年。如何顺利渡此难关将是企业老板们现在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三年疫情,无数的企业没有熬到春天的到来,还有无数的企业将要倒下。企业一直在自救,但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迫切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和指导。各地此番组团出海,既是自救,也是抱团取暖。”广东动漫企业老板张景明在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说,虽然全球经济都不太理想,但重振市场信心,对广大企业非常重要。

  2022年12月4日凌晨,浙江省商务厅牵头组建了疫情以来浙江首个省级层面组织的境外商务团“千团万企拓市场抢订单行动”,目的地为法国和德国。这也被众多媒体称为是由省级政府部门组团出国抢订单“第一团”。次日,四川外贸企业商务包机在成都起航飞赴法国、德国、意大利,开展为期9天的经贸促进活动。事实上,在2022年11月份,疫情形势仍不明朗之际,广东就组织了40多家外贸企业赴东盟地区争抢订单,拉开新一轮“粤贸全球”境外参展的序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12月底,已有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福建、四川、湖南等十多个省份组织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加经贸活动,抢夺国际订单。

  当下,“拼经济”正在成为各地的一致行动,在国际上抢订单是各省区市各大企业的明确目标。

  

  图源/hellorf

  生产企业谋销路

  广州番禺,中国动漫产业的生产基地之一,无论是小孩子坐的摇摇车,还是成人玩的3D游戏机,不出一个村子都能找到。成百上千的动漫企业密密麻麻地分布在番禺石碁镇周边,还有不计其数大大小小的零件配套企业,支撑着一地的经济。

  四年前,《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走进这个村子时,搬运游戏机的三轮车来往穿梭,工人们也干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而现在再次走访,路上零零星星的行人,难掩经济的萧条。

  “在疫情之前,因为我们有较大的设计团队、较强的设计更新能力,在游戏机产业做得还可以,每年的销售额大概有6个亿,国内国外占的比例基本保持在2:3这个幅度。这三年疫情,内外销售额一齐下降。国内情况大家都知道,封控时断时续,市场消费信心动力不足,而国外情况也好不到哪里,这几年就一直这么熬着。”张景明说,没有销售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研发投入……很容易恶性循环。

  对于张景明而言,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销售额提上去。

  各个行业情况不一样,由于行业差异以及自身抗风险能力不同等因素,这些挑战给不同企业所带来的影响也不尽相同。不过,现金流断裂风险是当前众多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首要挑战。企业面临租金、贷款利息等固定费用支出,在无收入的情况下,由于延期、违约交付等因素,开支成本更大,并且很多中小制造企业本来就是负债经营,很容易面临因资金链断裂而破产的风险。订单交付问题也是当前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现实困境,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导致企业被挤出原有市场。雪上加霜的是,用工荒与裁员同步存在。春节前后,用工荒招工难一直都是中小制造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而由于此次疫情,这个问题变得更为严峻。还有一些企业则因受到疫情冲击,业务被迫收缩,经营收入急剧减少,被迫以裁员的方式来削减开支。另外,中小企业管理者的危机管理能力及员工安全防护与心理疏导,也是中小制造企业复工之后需要应对的现实困难。

  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院长谢卫红表示,积极协助外向型中小制造企业处理外贸订单,解决国际供应链问题,有助于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将发展重心转移到提振经济上来,推动经济发展大步向前,是当前各地面临的首要工作之一。随着近期我国对疫情防控政策做出优化调整,外贸企业“走出去”加强交流合作的条件已具备。同时,人们也应看到,欧美等主要经济体经济下行趋势愈发明显,如果中国企业再不主动出击,订单不足的局面恐会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各地通过“组团出海”开拓市场,除了要找回之前流失的订单外,还向海外合作伙伴传递出了中国经济加快恢复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组团出海重振信心

  这三年,受疫情反复影响,国内外贸企业订单减少、业务萎缩。据中国海关总署2022年12月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月,中国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仅微增0.1%,增速较10月的6.9%大幅放缓,创2022年5月以来新低。其中,出口2.1万亿元,同比增长0.9%,进口1.6万亿元,同比下降1.1%。显然,外贸形势不容乐观。

  经验表明,第四季度是外贸企业年末冲刺抢抓订单的好时机。一个“抢”字,反映了各地对扭转外贸形势的急切,也反映了各地拿出全力支持的效率与诚意。后疫情时代,各地开始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发展上来。在此基础上,随着疫情防控优化措施推出,国际商贸活动开始逐渐复苏,类似这样的组团包机出海集中招商活动,便开始纷纷展开。

  早在2022年11月,广州市商务局就已组织近40家外贸企业百余人以包机的方式,赴东南亚地区参加广东(马来西亚)商品展和亚太区新加坡美容展,助力外贸企业抢订单、拓市场、建渠道。紧接着,11月30日,中国(佛山)—德国(柏林)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柏林举行。交流会上,德国尼奥有限公司与广东高而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当场签署3年合作协议,金额达到2200万欧元。

  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在抢订单上也总是先人一步。

  2022年11月17日,一个由88人组成的苏州经贸团从苏南硕放机场包机飞抵日本东京,这也是近3年来,苏州首次以团队形式赴海外进行商贸交流。相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贸易发展局(招商局)局长吴晓莉是这次苏州经贸团相城区招商小分队成员之一。据她介绍,近年来,相城经开区积极打造日资企业集聚区,越来越多的日资企业选择在这里落户。但近3年来,受疫情影响,一些日资项目进展不太顺利,有的甚至陷入停滞状态。如扎根相城经开区十几年的日资企业工芸冲压公司增资扩产一事,电话沟通了一年多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次去日本,双方围坐在一起,开诚布公地交流讨论,仅仅花了两个小时,就签订了合作备忘录。

  在日本招商的7天时间里,苏州12个招商小分队拜访62家企业和机构,举办3场交流推介会,达成投资意向项目32个,意向投资额18.6亿美元;外贸企业拜访日本客户200余家,争取新订单金额超10亿元人民币。

  日本之行只是苏州经贸团包机“出海”的一个开始。2022年12月9日凌晨1点,随着一架搭载200多名乘客的东方航空公司客机从南京禄口机场的跑道上缓缓起飞,苏州商务包机欧洲行正式开启。

  9天后的12月18日,苏州赴欧包机团已回到国内。此次苏州经贸团同样“满载而归”,30个招商小分队共拜访了325个企业和机构,现场签约项目37个,举办(参加)招商交流会29场,达成意向投资总额59.54亿美元。据苏州市商务局初步统计,随行的外贸企业拜访欧洲客户362家,获得订单约30亿元,主要为出口订单。

  平湖爱丽贸易公司负责人徐益红2022年12月4日也坐上了当地政府的包机,她见到了3年没见面的老客户。经过深入交流,她深受启发:“这次主要是了解日本成衣市场的新趋势,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偏爱环保产品,成衣原材料多为可再生棉等环保材料。”随后,徐益红第一时间联系国内供应商,调整接下来的生产策略。

  在参与深圳市商务局组织的集体欧洲之行后,深圳市先健心康医疗电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邱帅也收获颇丰。得益于公司过硬的产品,加上深圳展团的整体声势,80多个国外机构与邱帅进行了深入沟通,并表示愿意成为公司产品的区域代理。目前,该公司已从80多个国外机构中层层遴选出24个,作为国际化营销的第一步,同时也将近期海外销售占比从10%提高到了30%。

  为新的一年外贸增长打基础

  《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的多位广东企业家一致表示,企业最困难的时刻应该是在2023年上半年。如何顺利渡此难关将是企业老板们现在要解决的最大难题。

  “很多企业的资金都在过去的三年里消耗殆尽,2023年异常艰难。这个春节之后,可能很多老板都不回来了。”张景明说,但如果能在春节前确定部分订单,可以大大增加企业老板顽强“活”下去的信心。

  近两年来,受新冠疫情、地缘政治冲突、能源成本飙升、通胀攀升、美国加息等多重因素冲击,全球经济发展受到拖累。在这种大背景下,我国外贸也面临很大的挑战。

  2022年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做好2023年经济工作,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会议还强调,要坚持真抓实干,激发全社会干事创业活力,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

  无论是“大力提振市场信心”,还是“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抑或是四个“敢”字,都在向全社会释放出鲜明而强烈的信号,那就是2023年的工作重心是“拼经济”,要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的合力。

  大力提振市场信心,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订单、促招引、稳外贸。而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无疑有助于提升外来投资者的信心。多地政府相继包机率企业“组团出海”则是对“让干部敢为、地方敢闯、企业敢干、群众敢首创”的积极响应和落实,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强劲内生动力。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全球化与中国现代化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志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地方政府组织外贸企业赴海外“抢订单、拓市场”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是各担其责,企业发展得好,民生问题、就业问题都会得以改善,政府在帮助企业脱困的同时也是在帮助自己。另一方面,政府间合作较多,若政府出面,效率会更高。同时,政府的信用更好,更容易产生信任感。

  受访专家认为,各地组团出海抢订单,除了要找回此前流失的时间和订单之外,既增强了外商对我国企业乃至经济发展的信心,也释放出外贸回暖的信号。

  (《小康》·中国小康网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1月下旬刊


相关阅读

  • 【援企稳岗 人社部门在行动】人社公益网课预告

  • 为助力各类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工作效能提升,市人社局开通更便捷高效的线上学习渠道,搭建优质学习培训环境。重点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和HR素质提升需求,讲解人社惠企政策措施
  • 这一疫情在多国“加速传播”,世卫发出强烈建议

  • 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2月9日表示,马拉维正在经历历史上最致命的霍乱疫情,2022年3月以来,该国报告了近37000例霍乱病例,已造成至少1210人死亡。由于疫苗稀缺,马拉维周边其他几个非
  • 王随莲带领省工商联调研组来枣庄市调研

  •  2月8日至9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省工商联主席王随莲带领省工商联调研组来枣庄市调研民营经济发展情况。市委书记陈平,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宏伟,包希安、朱国伟、左文、李慧
  • 河北跨区域招工活动阶段性成果落地见实效

  • 今年以来,威海市就业人才中心认真落实全市动员大会精神和市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系统2022年度工作总结评议暨2023年工作动员会议精神,抓住春节后用工黄金机遇期,大力实施“内招
  • 超1200人死亡!世卫发出“强烈建议”→

  • 世界卫生组织当地时间2月9日表示,马拉维正在经历历史上最致命的霍乱疫情,2022年3月以来,该国报告了近37000例霍乱病例,已造成至少1210人死亡。由于疫苗稀缺,马拉维周边其他几个非
  • 新春送岗 街道“走心”又“有新”

  • 就业是民生之本。近日,成都龙泉驿区柏合街道立足辖区实际,广泛收集在地企业用工需求,盘活资源为群众就业广开渠道,服务辖区居民和企业,助力城乡居民就业增收。班子成员带头走访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10位“最美东营人”齐聚一堂,为了......

  • 原标题:我市召开“德润东营·最美东营人”记者见面会  为充分展示东营市全境域内各条战线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人物和群体,培育东营“最美现象”正能量,2月9日,我市召开“德润东营
  • 一季度烟台400个建设类项目开工率将超30%

  •   胶东在线2月10日讯(记者 王向荣 贾楚航 李刚 实习生 孙瀚坤)在“抓项目 强信心 走在前”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全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政协副主席,市
  • 【援企稳岗 人社部门在行动】人社公益网课预告

  • 为助力各类企业、组织机构和个人工作效能提升,市人社局开通更便捷高效的线上学习渠道,搭建优质学习培训环境。重点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和HR素质提升需求,讲解人社惠企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