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被央视批评,榨干年轻人的“上瘾行为”:我们正在变成文化穷人

日期: 来源:互联网思维收集编辑:小椰子

作者:小椰子

来源:精读(ID:jingdu999)


01


大家还记不记得在脱口秀大会,庞博那段算得上“封神”的吐槽?


庞博说,他的朋友总是对他有误解,觉得他是那种爱看书的人。


但实际上,《红楼梦》的第一页,他看了15次都没翻过去;


而读《重生之我在大明当王妃》,则一口气读到了凌晨5点。


他现在更是不看书了,因为总能在短视频里,一不小心就把书读了。


在短视频里根本没有什么晦涩难懂的书,比如《红楼梦》,不就是:


“有个女人叫小美,她前世是一棵绛珠仙草。


还有个男人叫小帅,小帅爱上了小美,但小帅娶了别人。


小美一伤心,哭着就把花埋了。最后所有人都死了。”



就这样,庞博在短视频上读完了红楼梦,弄懂了哥德巴赫猜想,还顺便学会了好几十种早餐。


他经常刷着刷着就感觉,哎呀不行了,今天已经学会太多东西了,彻底学到位了。


接下来3个小时,只能全看小姐姐跳舞啦。


太真实了,这种当代成年人的“上瘾行为”,几乎无处不在。


排队等公交车的时候、在商场吃饭的时候,甚至在公司厕所的隔壁坑位上,你都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注意看,这个女人叫小美。10年前她被丈夫抛弃,这一次她回国准备开启复仇之旅。”


“眼前的这个男人叫丧彪,他正在被佛布勒追查。”


在短视频的世界里,你能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5分钟炫完一套电视剧,10分钟读完四大名著。


有网友感慨:“如果百年孤独里的人名可以改成大壮、小帅、小美、大强之类的短视频电影解说风格,我一个月应该可以炫掉三本。”



“以前读书看福柯本雅明韦伯,看黑泽明小津安二郎侯孝贤杨德昌。


工作之后主要看豆瓣八卦长帖和短视频小美大壮派解说。”



看完之后爽是爽了,但除了“小美”、“小帅”和不断反转的情节带来的刺激,你想不起任何电影给你留下的感触。


央视网就曾发过一篇文章形容这种现象:

“说到底,小美大壮就是戳中了人之本性:碎片化追求的即刻满足。


现实生活中学习、工作都太难了,需要长久的努力和积累才能看到一点点成效。


但在网络世界,快乐直接送到你嘴边了,动动嘴就能吃到,怎么能不让人沉迷?”



02


但沉迷之后呢?


我们的耐心正在变得越来越短缺、思想变得越来越贫瘠、语言变得越来越匮乏。


不光是小美大壮,所有的电子奶瓶,都在把我们慢慢地变成“文化穷人”。


前段时间,董宇辉在直播中就遭遇了一场尴尬。


他在讲解“诗仙”李白的人生经历时,弹幕却有人问:“李白不是刺客吗?”

董宇辉愣住了,因为这触及到了他的知识盲区。


身边的同事告诉他:李白在一款游戏里的角色,是刺客。


董宇辉瞬间满脸失落:“难过,我在这讲了半天,你告诉我他是个刺客。



如果说我的孩子有一天长大,提到李白说他是个刺客,我应该还挺难过的。


这么有意思的一个历史上的名人,孩子却只觉得他是个刺客。”


还有这样一张图,让人看了顿时无语。



有人在某小说的评论区下留言:“到第二章我就忍不住拍案叫绝了!看到了钱钟书的影子!”


底下却有人回复:“钱钟书是哪本里的受吗?”


如果是稍微小众点的作家,你不认识我还能理解,那可是钱钟书啊?


还有20年前的经典电影《指环王1》,豆瓣评分高达9.0分,如今重映后却遭受一大批差评:



“烂片,又臭又长,搞3小时就为了一个破戒指。”


“这么久,居然没有几个高潮,怎么看得下去?”


“太复杂太无聊了,看得我只想睡觉。”



确实,对于当下爱看短视频、刷剧要2倍速、习惯每15秒就有一个爽点的观众来说,要耐着性子看完3个小时的电影,实在是有点强人所难了。

而经典文学更是没有爽文、游戏来得让人上瘾,也难怪正在被一步步被遗忘、取代了。


03


我们越来越喜欢简单、粗暴、直接、缩略的网络用语,不喜欢繁琐但华丽优美的辞藻。


加油是“奥利给”,失败是“芭比Q”,无奈是“咱就是说一整个大无语”。


有老师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发现满纸都是“栓Q、YYDS、老六”之类看不懂的词汇。



甚至严肃的事件也能用娱乐化、幼儿化的词汇来形容:“川渝人民要哭了”。


配上聒噪的背景音乐,加上“太好哭了”、“整不会了”之类的词汇,生怕你不能跟着一块“破防”。


挖掘机要叫“呕泥酱”,叉车要交“叉酱”,消防员要叫“蓝朋友”。


古人相思不说相思,说“红豆生南国”,说“明月不谙离恨苦”。


不说难过和失落,说“十年生死两茫茫”,说“一江春水向东流”。


而放到今天,一律“绝绝子”、“无语子”、“u1s1只有我一个人觉得很矫情吗?”


古人郊游,说“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放到今天,则是“任何人没来过这个ins风露营圣地我都会伤心的好吗?一整个爱住!”


而类似于“带节奏”、“拉踩”、“洗白”之类的词语,更是让想要好好说话的人顿生出一种无力感。


我们的词汇量在退化,我们的感觉也在越来越钝化,越来越多的人换上了“文字失语症”。


短平快的世界里,我们的表达能力正在一步步被简化、甚至摧毁。


04


作家采铜说过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我们真的生活在一个肤浅的时代。


肤浅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表面化”。


就像在咖啡厅里点了一杯拿铁,但每次都只是把上面的奶沫给吃了,下面的咖啡则没动。


这不就像极了这个时代的我们吗?


但真的,不逼自己跳出肤浅的舒适区,你看再多的3分钟电影解说、读再多的爽文,也难有长进。


长期被动接受浅阅读的人,不仅思维得不到训练,就连阅读复杂文本的能力也会降低。


而深阅读是伴随思考的阅读,能通过训练实现分析力、概括力、判断力、联想力的全面提升。


当你攻克了一本有难度的书,特别是某个领域集大成的书,那种爽感,是“小美大壮”永远也无法给你的。


在这个不断生产着“即时满足”内容的世界,能深度阅读的人才是真正的清醒者。


愿我们,都能警惕一步步“被”沦为“文化穷人”,掉入速食文化的陷阱。


共勉。


作者:小椰子。人气专栏作者,每天陪你一起读书。个人微信公众号:小椰子专栏(ID: xiaoyezizhuanlan)。微博@小椰子专栏。B站:小椰子专栏。已出版书籍《你的自律,给你自由》、《自律的人生更自由》。


THE END

如果喜欢我们的文章

可以点击右下角的在看

相关阅读

  • 孔乙己为什么不肯脱下长衫?

  • 文/端宏斌从上周开始,“孔乙己文学”竟然上了热搜,一开始我并不理解,孔乙己不就是中学课本上的那个落魄读书人吗?他何德何能可以上热搜呢?然后我就去了解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这
  • 张一鸣:给产品技术人才的建议

  • 点击下方“逆锋起笔”,公众号回复 视频教程领取大佬们推荐的学习资料作者:张一鸣排版:易总这是张一鸣多年前的一篇文章,彼时的头条还是个小公司,还在为招募人才发愁。这篇文章对
  • 想红想疯了的人,涌向安福路

  • 作者:毛志成编辑:周春林来源:中国企业家(ID:iceo-com-cn)3月的一个周末,春秋旅游的导游举着小黄旗,跨过了划分武康路和安福路边界的斑马线,走进安福路。小喇叭里传出的声音立刻把周围
  • 开分8.4,国产大尺度,堪称“三观粉碎机”

  • 朋友们,都不能用震撼来形容。应该说——我这几天被一套书狠狠“轰炸”了。三观被炸得粉碎,到现在脑子都是嗡嗡的。原来一个穷到16岁之前都没穿过鞋的男人,一旦抓住向上爬的机会
  • 【夜读】一个人成大器的三种潜质

  • 点击这里,打开精彩“视界”做好小事  古人云:“天下大事,必作于细。”要想成就大事业,首先应当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最真实的面貌。
  • 金融去精英化的序曲

  • 我特别喜欢两句话: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代版本一代神金融行业与更新的时代版本未必兼容金融从业者个人的发展未必能与时代演进共振言论今年对于金融有很多的新提法:破除“金融精英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三门生意!

  • 君临按:《君临投资史》是君临的投资笔记整理,写到这里基本上将非中美地区的政经和产业史都写完了。最近重新梳理了一下内容,决定将卷二的欧亚产业史拆分为两卷,后来各卷也调整了
  • 邯郸:175个小区的充电桩 安排!

  • 原标题:【常态建城看落实】主城区将完成175个小区充电桩建设任务“小区安装了充电桩后,我们现在充电安全又方便,再也不用把电动自行车的电瓶掂到楼上充电了,小区里也看不到从家
  • 第五届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大会通知!

  •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营养学会及各相关单位:原定2022年举办的中国营养学会第五届益生菌益生元科学大会延期至2023年4月22日-23日于成都世外桃源酒店召开。本届会议将邀请国内
  • 孔乙己为什么不肯脱下长衫?

  • 文/端宏斌从上周开始,“孔乙己文学”竟然上了热搜,一开始我并不理解,孔乙己不就是中学课本上的那个落魄读书人吗?他何德何能可以上热搜呢?然后我就去了解了一下事情的来龙去脉,这
  • 美国为何如此强大?

  • 君临按:《君临投资史》是一本讲述人类投资智慧的书。在书中,君临将为你讲述人类史上所有知名投资者的成长经历,他们的成功智慧和失败教训。全书初步规划有九卷,约80-100万字,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