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孙立平:有关经济:在一个小型讲座上的演讲提纲(上)

日期: 来源:孙立平社会观察收集编辑:立平坐看云起

最近,在一个小型讲座上,以漫谈的方式谈了对当今中国与世界经济的一些看法。现将其中的一些观点整理出来,供感兴趣的朋友参考。

1、如何看目前的经济走势以及有关通缩的争论?

第一季度的各种数据都已经出来。如何看?我个人的看法,数据大体正常。下几个季度的数据可能会更好看一些。因为一月份有疫情因素。但人们的实际感觉似乎与数据有一定距离。

直觉靠不靠谱?需要参考四个因素:物价指数、国内消费税、个人收入所得税、就业的情况,尤其是16-24岁青年人失业率。这四个因素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

争论在于是否存在通缩。肯定者主要讲了三点:第一,货币供应量在大幅度增加。第二,物价处于低迷状态,特别是消费信心不足。第三,老百姓手里没钱。

否定者来自三方面。国家统计局:当前中国经济没有出现通缩,下阶段也不会出现通缩。专家:不符合关于通缩的标准定义。部分老百姓:物价在上涨。

我的看法:不是一种典型的通缩,如果一定要说通缩,也只能叫做一种非典型通缩。讲收缩期比讲衰退更有意义。不是绝对速度问题,是速度变化问题。

2、非典型通缩:一个新二元结构的解释

为什么数据与人们的感觉有反差?原因在于,中国经济正在形成一种新的二元结构。这个二元结构的两个部分,不是很准确地说,一元叫国计,一元叫民生。形象点说,也可以叫作上半身与下半身。

在这种新二元结构中,无论是货币增发量,还是M2的存量,或是社会融资的增加,都说明钱不是问题,钱到哪里才是问题,钱到不了哪里才是关键。社融和信贷的增长表明,也不是人们说的钱在银行空转。

如果说通缩,与经济学中标准的通缩也不是一回事,不是由货币供应不足引起的,也不是由利率太高引起的。我们的通缩是一种淤塞型通缩,是充足的货币在二元结构中淤塞住了。

新二元结构中的上半身淤塞了大量货币,通货膨胀的压力是不容忽视的。因此,不能不加分析地讲通缩,我们在面对类似通缩现象的同时,要随时警惕通胀的发生。

3、我们面对的最现实问题是大规模集中消费阶段已经过去

应当破除一种现在的消费叙事。现在的问题不是不爱消费的问题,不是偏爱储蓄的问题,而是消费过度、超前、透支的问题,是负债累累的问题,是无力再消费的问题。

另一方面,确实要看到,大规模集中消费阶段即将结束。这意味着像从前三大件和房子汽车那样鹤立鸡群的主导产业将不复存在,企业只要站到风口就可以萝卜快了不洗泥的时代已经过去。

中国现在面临的确实是需求问题。在更现实的意义上,是中国如何处理在全球化时代形成的世界工厂的巨大产能的问题。中国全球供给端的净敞口达到3.4万亿美元。

就社会而言,要通过惠及民众的发展,通过富民政策,滋养新的需求,滋养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就企业而言,要面对三大件和房子汽车时代之后消费的新特点。

4、上半身循环与债务软约束

有人说,通缩比通胀可怕。但实际上,最可怕的是滞涨。解决通缩的措施有可能带来通胀。更现实的是经济扩张期形成的巨额债务。

现在有一个奇特的现象:企业贷款谨慎,政府不计后果大举借债。包括现在,很多钱流到哪里去了?有相当一部分流到大基建项目里去了,有的甚至是还旧债去了。

多少年前科尔奈讲的投资饥渴症和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似乎没有真正解决。不但没有真正解决,还有卷土重来的趋势。不过,更确切地说,预算软约束在变成债务软约束。这种趋势与某些现代融资机制结合在一起,问题会更为严重。

疫后首先是一个休整期,应当把受创的元气恢复过来,把被削短的短板补上。而在现实中,却很可能出现一种慢车道上的紧运行,这会使正常的经济过程发生扭曲。

推荐阅读:


孙立平:不要搞错了,消费的真正问题是过度、超前、透支

孙立平:通缩?什么样的通缩?不要将其与一般的通缩混为一谈

孙立平: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即将结束

孙立平:中国真的存在内需不足吗?

孙立平:一个听起来就过于荒诞的事情如何演绎成为一个真实的故事?

孙立平:举债时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挖茶俱乐部精品系列



苦斋老师和挖茶俱乐部共同设计

四款杯子分别对应俱乐部四款人气茶


对饮茶品茗感兴趣的朋友

可以加上面的微信

由其拉入挖茶俱乐部微信群

相关阅读

  • 麦卡锡来这里挑拨离间,中方强烈谴责!

  • 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以色列议会公然散布“中国威胁论”。以色列当地时间5月1日下午,美国众议院议长麦卡锡在以色列议会发表演讲时,公然
  • 泽连斯基来电,局势骤变

  • 今天,泽连斯基打来了电话。鏖战了一年多的俄乌战场,终于迎来曙光。为了能够更宏观的审视这通电话,我们看一下过去一段时间,各方的动作和态度:首先,站在乌克兰的角度。面对美国不断
  • 48%:47%,中国跨境交易,人民币使用首超美元!

  • 人民币超越美元?彭博搞了个大新闻。彭博社4月26日报道,今年3月,人民币在中国跨境交易中的使用首次超过美元,中国减少对美元依赖的努力又跨过一个里程碑。彭博根据中国外管局数据
  • 我删除了无数公众号,却置顶了这8个!

  • 工作后,持续的自我学习变得愈发重要。那些下班后比你多学 2 小时的人,几年后的差距远远不止升职加薪。那么,如何利用下班后有限的时间,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就尤为重要。今天为大
  • 赞!射阳籍音乐人海生再夺中国权威音乐奖项

  • 4月30日中国第三届华语金曲音乐盛典在北京举行涵盖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近百位歌手同时发声唱响新时代、唱响新未来射阳籍中国内地男歌手海生受邀出席颁奖盛典摘得当晚两项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江西为什么慢了?

  • 导语目前有8个省份的一季度增速低于全国水平,江西排在倒数第一,让人意外。今日免费下载:2023锂电行业产业链分析报告来源:城市进化论(ID:urban_evolution)作者:吴林静截至目前,31个省
  • 特斯拉,想做“中石化”

  • 导语有人说,充电桩就是电动汽车时代的加油站。特斯拉,有可能成为“中石化”吗?今日免费下载:2022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来源:深途(ID:shentucar)作者:黎明每一个特斯拉车主,永远不会知道,
  • 2023年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附下载)

  • 导语2018-2022年中国公共充电桩年新增量由7.5万座增加至65.1万座。今日免费下载:2023年充电桩行业研究报告来源:东吴证券关注下方“浑水报告”公众号,后台回复“领取”,可获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