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什么是好的楼市政策?

日期: 来源:证券时报收集编辑:证券时报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某日上午,房协的朋友拉我去开会,讨论他们的一个大计划:建立一个面向全市的商品房“以旧换新”大平台。朋友告诉我,和其他城市的平台不同,这个平台把开发商、中介企业、商业银行、装饰装修企业、家具家电企业等凡是房产置换链条上的机构,都集合在一起。而且,还要求所有涉及的企业、机构都得给购房者让利,让“以旧换新”跑出规模来。

  现在,楼市面临的大问题是循环不畅:一边是业主“卖房难”,美好人居的升级消费实现不了;另一边是新市民和年轻人“上车难”,买不到合适的房源。同时,开发商的新盘又“去化难”。商品房“以旧换新”,各个环节通力合作,降低交易成本,没房一族得其产,有房一族优其产,开发商资金链的压力缓解,地方政府稳楼市的压力消弭,可谓各得其所。

  近期,各地官方、非官方的“以旧换新”活动挺热闹,市场关注度挺高,根据各地报道,均有几千组客户登记意向。但一圈聊下来,发现真正下定金买新房的客户不多,只有十几组。当然,卖掉二手房需要几个月,也阻碍了“卖旧买新”实现闭环,但问题可能并不在此。关键是,着眼点在卖房子上面,还是买房人上面,这是决定住房政策成效的基础。

  具体来说,不管是中介佣金减免,还是新盘折扣优惠,表面看,确实有“折上折”的专属优惠,但事实上,在中介行业内卷、开发商内卷的情况下,很多优惠要么其他渠道也能获得,要么名不副实,而消费者权益和购房诉求等方面的着力好像不多。比如,“无责退订”兑现不了、交易的房子有瑕疵、特惠变普惠,怎么处罚开发商和中介,这些貌似都没有明确的政策。

  这恰恰才是政策最该着墨之处。再比如,很多二手房可居性不足,要么是室内或楼道破败、卖相不好,要么是公共设施缺配减配。新房配套服务短缺问题也很普遍,这就导致大家参与的积极性较低。过去,房价上涨可谓“一俊遮百丑”,靠售楼处忽悠、媒体代言就能把房子卖掉。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直接或间接经历过楼市的周期起落,对商品房营销套路也略知一二。

  因此,如果还坚持口惠而实不至的优惠,叠加铺天盖地的宣传,就能把市场情绪调动起来,把颓势扭转,已是“老皇历”了。笔者认为,好的楼市政策,一定是从购房者出发,实现他们的住房愿望,间接达到政策的目的。当市面上“好房子”没那么多、当产品不给力的时候,我们就得靠实实在在的优惠来吸引参与者。而这些,恰恰是各地“以旧换新”所欠缺的。

  比如,开发商承诺,“以旧换新”房源价格永远比其他渠道优惠多1个点;中介机构承诺,“以旧换新”佣金比其他渠道少0.5个点;银行承诺,“以旧换新”的房源按揭利率低5个基点;“以旧换新”房源契税或个税减半,“以旧换新”房源若一周内不退订,涉事开发商进入“黑名单”。当我问到那位朋友,有没有这些规定,对方无奈地摇摇头。

  住房需求潜力很大,但要注意的是,这种需求已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即便是刚需也不再是“只为上车”的诉求。推动“以旧换新”的好事做好、推动商品房市场循环的实事做实,就得在供给侧改革做工作,也就是二手房和新房补短板,从居住者(而不是卖房子)的视角出发,把缺失的配套和服务补上来,这也是为过去买单,也是住房政策回归本源。

  这是修复信任关系、契约关系不得不经历的过程。最后再讲一点,笔者打听了很多城市,发现都没有实现二手房交易带押过户。其实,这是促进“以旧换新”的好政策,既能缩短交易周期(不让购房者多跑腿),还能降低成本(砍掉赎楼过桥成本)。为啥无法实现?银行担心贷款跑了,中介担心代理过桥收益没了,登记机构担心风险承担。这最能说明问题,各有各的小算盘,唯独没有从消费者的福利出发,都说好的政策无法出炉,需要我们深思。

  本报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相关阅读

  • “收购+帮卖”双轮驱动助力房地产市场加快复苏

  • 新政陆续落地,全国房地产“以旧换新”正如火如荼进行中!机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国已有超70个城市因城施策,发布“以旧换新”相关政策。517新政之后,全国楼市进入“最宽松时代”,
  • ​房地产优化政策步入密集调整期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张宇轩|北京报道5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调整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政策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调整商
  • 聚乙烯后市将震荡上行

  •    近期,由于国家相关利好政策集中出台,聚乙烯(PE)市场震荡上行。但随着价格不断走高,市场阻力逐步加大,部分货源让利走货。截至5月31日,华东地区国产料高压主流报价10000元至1
  • 财政部下达64.4亿元用于汽车以旧换新补贴!

  • 2024年5月31日,财政部在其网站上发布《财政部关于下达2024年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中央财政预拨资金预算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中指出,此次下达2024年财政贴息和奖补资金,

热门文章

  • 嘉祥:农技服务进大棚

  • 掌上济宁讯(记者 王粲 通讯员 李超 郑春丽)人勤春来早。连日来,济宁市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晓君家庭农场的大棚圣女果已经开始采收,一派繁忙景象。走进嘉祥县金屯镇高庄村晓君家庭

最新文章

  • 什么是好的楼市政策?

  •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某日上午,房协的朋友拉我去开会,讨论他们的一个大计划:建立一个面向全市的商品房“以旧换新”大平台。朋友告诉我,和其他城市的平台
  • 太原临时设置20个道路交通应急救助站

  •   6月5日,太原市交警支队发布消息:2024年高考、中考期间,太原交警共设置20个道路交通应急救助站。  太原交警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中考期间实施交通限行管理。  道路
  • 广东45项措施力促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

  • 证券时报记者 周春媚  6月6日,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东省关于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的若干措施》,围绕夯实人工智能产业底座、构筑智能终端产品新高地、打造智能融合
  • 山西今年30.54万人参加高考

  •   山西晚报讯(记者 田晓瑛)6月6日,记者从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获悉,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将于6月7日、8日举行。今年,我省参加高考的考生约为30.54万人。目前,考前
  • 交警提前行动 确保道路通行顺畅

  •   高考进入倒计时,家长对考点周边交通情况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6月6日,山西晚报记者跟随太原交警迎泽一、二大队民警,体验了高考前的最后准备。  位于太原市水西关街的
  • 新技术新装备亮相 应急救灾添利器

  •   山西晚报讯(记者 薛建英)6月6日,2024中国国际应急救灾装备技术展览会在太原晋阳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展会为期2天。  本届展会秉承以“智能装备展现大应急能源数字引领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