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他们在阿富汗开了一种很新的课——“馕课”

日期: 来源:环球杂志收集编辑:邹学冕

“上节课我们讲了巴米扬大佛的历史,曾经有一位中国高僧路过这里,记载了大佛的高大与华美,谁还记得这位中国高僧的名字?”


在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扬省,巴米扬大佛遗址管理处学者穆罕默德·阿里·侯赛因亚尔站在大佛遗址前对着十几名前来参加“馕课”的当地儿童问到。


“玄奘!”人群中立刻传出一声清脆响亮的声音。随后,侯赛因亚尔继续为孩子们讲解巴米扬山谷的文化遗产,绘声绘色地描绘起古丝绸之路上长长的驼队穿过巴米扬城时的盛景,讲到动情处,不禁模仿起叮当作响的驼铃声……


2022 年 7 月 10 日,人们在阿富汗巴米扬省的巴米扬大佛遗址游览  新华社发 (塞夫拉赫曼·萨菲摄)


1


文物保护要从孩子做起


巴米扬古城位于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城北兴都库什山区,该城曾是古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镇,是连接东亚、西亚和南亚的重要交通枢纽,多种宗教和文化曾在这里传播,盛极一时。巴米扬山谷内约有3000个大小佛窟,200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整体列为世界濒危文化遗产,是阿富汗国内两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举世闻名的两处巴米扬大佛遗址就坐落在这个山谷内。


连年战乱和经济困境,使在巴米扬山谷居住的许多当地民众对近在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知之甚少。而且,由于贫困和冬季的严寒天气,一些人甚至搬入佛窟居住,冬季烤火取暖产生的浓烟熏黑了佛窟四壁。


去年夏天,为了唤起巴米扬山谷当地民众的文物保护意识,在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的支持下,一群来自北京大学、兰州大学、温州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以及香港敦煌之友基金会等院校、团体的中国年轻学者们,沿着当年玄奘西行的方向来到巴米扬山谷,资助并指导巴米扬石窟群的文物保护工作者为当地儿童开设了“馕课”。


据来自香港敦煌之友基金会的邵学成介绍,为鼓励当地饱受贫困、战乱之苦的儿童持续参与文物保护课程学习,每堂课后,当地文保工作者会为参与学习的孩子发放当地最普遍的主食——“馕”,大佛遗址前的文保课堂因此得名。


项目初期,当地文保工作者在中国学者团队的指导下对在大佛遗址周边居住的上百户家庭进行了入户调查,了解当地民众真实生活状况,进而选择最需要帮助的家庭发放“馕卡”。被选中的家庭可以让家中儿童凭“馕卡”前往大佛遗址前参加“馕课”。


“目前有37名当地儿童参与到了课程中,下课后,他们还会把课上学到的知识再讲给周围的伙伴。”侯赛因亚尔说,“这是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最好的方式,因为如果我们未来想在社会上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氛围,首先要从教育孩子们做起。”


为确保当地儿童的学习效果,“馕课”的教授内容和“馕”的最终发放模式也在数月的时间内进行了多次调整。据邵学成介绍,为加深当地儿童对文保知识的印象,每节课前增加了复习环节,当地老师也会在课后布置“作业”,孩子们只有在完成作业并达到标准后才能领到馕。为此,中国学者团队还集资为参与“馕课”的当地儿童购买了笔记本和水彩笔。


2


“孩子们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


“我非常喜欢来这里上课,老师们教给了我们很多关于巴米扬大佛的知识。”今年12岁的哈米达在下课后边说边向《环球》杂志记者展示了他上一节课的“作业”——一张巴米扬大佛遗址的彩色水彩笔画,“我现在知道了这些都是世界文化遗产,需要得到保护。”


哈米达一家靠父亲在街上帮别人搬运重物为生,因为收入微薄,全家人经常食不果腹。在“作业”成功通过侯赛因亚尔的“验收”后,哈米达这次领到了十个馕饼,被冷风吹得通红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哈米达的家在大佛遗址西侧的贫民窟内,一排排低矮的土坯房后,就是布满佛窟的山壁。当记者跟随哈米达踏着泥泞的坡路进入家门,映入眼帘的是黑洞洞的一间小屋。一张破旧的地毯和几个塑料盘子几乎就是这个家里全部的家当。看到哈米达拎着馕踏入家门,两个弟弟一阵雀跃,父亲紧锁的眉头也略微舒展。


“孩子们今天终于可以吃顿饱饭了,谢谢中国朋友们送来馕。”哈米达的父亲扎里夫说,“我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生活,并不知道我们身后的洞窟竟然是世界文化遗产,现在我们知道了要保护文物,也会随时留意附近可能是来破坏或偷盗文物的可疑人员。”


据了解,由于连年战乱,巴米扬山谷内的文物损毁严重,佛窟内的壁画遭盗割、佛像遭盗劫的现象屡禁不止。而当地文物保护工作人员的数量非常少,无法覆盖文化遗产所在的全部区域。将在文化遗产周边居住的民众发动起来参与文保,便成为了保护文物免遭偷盗的关键。


3


为这里的人民带来新希望


除组织“馕课”外,中国学者还指导并资助巴米扬当地文保工作者对巴米扬大佛遗址附近的石窟进行清理,为多数石窟正式编号,且安装了写有洞窟建造年代等信息的木质铭牌。如此一来,在石窟急需保护时,当地管理员可以准确报告相关信息。


去年夏天,邵学成接到参与巴米扬石窟壁画修复的一名学者发来的信息,说巴米扬大佛遗址附近一个石窟内壁画疑似遭盗割。邵学成根据不久前划定的石窟编号迅速确定石窟位置,并通知当地文物保护工作者。文保人员根据石窟铭牌迅速赶到现场。


“从我接到信息到文保人员实地查看石窟状况,仅用了不到1小时。”邵学成说,“这说明我们的编号及铭牌安装工作在保护文物方面起到了实际作用。”


去年底,当地文保工作者还收到了来自中国的一份特殊的新年礼物——一架用于勘测和保护文化遗产的中国制造无人机。


“中国学者团队为巴米扬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他们所做的工作对我们而言非常重要!我们衷心感谢他们!”巴米扬文化和信息部门负责人毛拉维·塞夫拉赫曼·穆罕默迪近日对记者说。


“生死大海,谁作舟楫?”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记述的这句发问,似在点破他西行的要义,又似在指引后辈有所作为。如今,来自中国的学者和文保工作者正沿着当年先辈西行的方向来到这片土地,为这里的人民带来新的希望。


热文推荐


来源:2023年3月22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6期
编辑:马琼

总监制:刘明       执行总监制:陈泽伟
监   制:乐艳娜    责任编辑:张海鑫

相关阅读

  • 当地组织党员服务队向农户提供指导

  • 近日,当地出现沙尘降温天气,对设施造成了较大危害。当地积极主动深入种植基地,对机井设施、配电变压器、表箱、恒温和灌溉设备等进行全面细致的用电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治理存在的
  •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多项发现填补空白

  • 多项发现填补空白,著名遗址发掘新成果引人关注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核心阅读  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京揭晓。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 30年,他把中国历史打“通关”了!

  • 六万平方米发掘面积一万余座墓葬30余年手铲不辍五获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数量之多并列国内第一……从史前文明到夏商与东周再到魏晋唐宋明清……发掘的遗址几乎涵盖历史上各个
  • 国社小姐姐出差成都,发现神秘符号……

  •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简称:成都大运会)代表团团长春季会议28日在成都举行。新华社记者王迪迩出差成都,却被一个无处不在的神秘符号所吸引,并由此踏上了一场奇妙之旅。刚开
  • 刚刚,河南上榜!

  • (⊙_⊙)每天一篇全球人文与地理微信公众号:地球知识局二里头遗址新发现作者:赵海涛 制图:果 / 校稿:朝乾 / 编辑:蛾*本文作者系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今
  • 陕西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 点击上方“陕西新闻广播”,关注我们哦!3月28日上午,由中国文物报社、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湖北十堰学堂梁子遗址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俄罗斯:一切准备就绪!

  • 据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报网站3月26日报道,俄罗斯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器的相关一切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战术核武器在白俄罗斯的存在现在已是既成事实。报道称,每当美国核
  • 专家:美方不能自圆其说

  • 美国《外交政策》杂志网站3月24日刊登题为《美国的零和经济学不能自圆其说》的文章,作者是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亚当·波森。全文摘编如下:从特朗普政府开始,美国贸易
  • 白宫官宣:将停止与俄方交换数据

  •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白宫3月28日表示,美方已通知俄方,将停止与莫斯科交换一些核力量数据,称这是对俄罗斯暂停履行《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的回应。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约
  • 他们在阿富汗开了一种很新的课——“馕课”

  • “上节课我们讲了巴米扬大佛的历史,曾经有一位中国高僧路过这里,记载了大佛的高大与华美,谁还记得这位中国高僧的名字?”在阿富汗中部的巴米扬省,巴米扬大佛遗址管理处学者穆罕默
  • 离谱!一觉醒来,这国陷入了“时间错乱”!

  • 26日一早,许多黎巴嫩人醒来后,不得不面对一个疑问:现在到底几点?往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日,黎巴嫩进入夏令时,时钟要拨快一个小时。这一惯例同大多数欧洲国家一致。只是,黎巴嫩看守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