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诸城:党建+股份合作 探索实践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

日期: 来源:龙城先锋收集编辑:龙城先锋

  去年以来,诸城市顺应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强化党建引领,以股份合作改革为切入点,用活市场化机制、深化产业化经营、实施片区化推进,有效整合农村各类资源要素,走出一条“党建+股份合作”的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新路子。

坚持问题导向有解思维,创新农村集体资产融合新模式

为解决村庄规模小、资源整合难的问题,诸城市从2007年开始探索实践“多村一社区”的农村社区化改革,全市1268个行政村合并为211个农村社区,原行政村改为网格,实现从行政村到农村社区的建制变革,为农村集体资产融合坚定了组织基础、思想基础。

适应农民群众对共同富裕的新需要,积极探索优化农村分配制度,拓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以社区为单元将各类资产等额折股量化,重置股民股数,创建组建社区股份经济合作联合社(简称“社区经联社”),履行社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职能,实现资产统一经营、财务统一核算、收支统一管理。过程中,坚持尊重群众意愿,不搞一刀切,设置改革适应期,适应期内“社区经联社”与网格股份经济合作社并行管理,实行“存量不变、增量分配”原则,条件成熟后合并运行,在资产融合中组织群众、凝聚群众。目前,全市211个社区全部成立“社区经联社”,完成集体资产融合。

坚持党建引领抱团发展,蹚出“股份+合作”集体经济增收新路径

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借鉴中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经验,推行“股份+合作”改革,推进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着眼解决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效益低、规模小、经营散、管理乱的问题,规范一般社、扶持较强社、发展联合社,重塑底层设计,社区网格党组织入股领办土地股份、劳务服务、资产整合、生产经营“四大类型”股份合作社,制定有营业执照、有公章章程、有会计账簿、有股权证明、有生产经营、有收益分红“六有标准”,议事决策“一人一票”,盈余按股分配,充分保障农民利益。土地股份型、劳务服务型、资产整合型不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整合土地、劳务或者建设餐饮民宿、车间厂房等基础性设施,打包出租给各类市场主体,获得稳定租金收益;生产经营型经镇街党(工)委同意,可入股市场主体获得分红收益,也可自主经营特色项目,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增长。目前,全市成立151家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其中社区党委领办合作社21家,与180余家市场主体建立合作关系。

相州镇梧村社区经联社和5个网格股份合作社共同出资入股,投资50万元建成“蒸蒸日上”面点坊,使用合作社自产的优质小麦面粉,生产奶味馒头、花样馒头、手抓饼等产品,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模式拓宽销售渠道,销往一、二线大城市,年利润达30余万元;龙都街道邓戈庄社区党委领办冠汇农业合作社,发挥靠近工业园优势,整合辖区劳动力260余人提供就业岗位,“社区经联社”年增收9万元;枳沟镇玉皇社区党委领办裕皇苹果种植联合社,下辖的4个网格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出资占股,联合社统一运营、统一销售,苹果种植面积由原来的800亩发展到2000亩,成为全国单体面积最大的黄金维纳斯苹果种植基地,2022年联合社增收50万元。

坚持以工兴农县域统筹,“组织力量+市场手段”赋能乡村新活力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推动乡村由内部闭环空间向城乡共生空间演进,形成畅通城乡经济循环的大市场格局。统筹县域产业空间布局,将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作为对接各类市场主体的接口、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平台,加速农村资源与现代市场和企业接轨,构建“党组织+股份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利益共同体,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实现农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

用活市场化机制,社区网格党组织按照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游则游的原则,合理确定经营方向、组织形式,优化配置产业、土地、基础设施等资源,有效解决农民办不好、市场办不了的问题。西王门社区立足临近工业园、辖区无大型商超的实际,盘活37亩集体建设用地,建设2000平米农贸商超对外出租,年收益70余万元。截至目前,全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共整合闲置宅院3200余处,推动“园区变景区”“民房变民宿”,打造民宿村、年画村等50个特色村庄。

深化产业化经营,农业龙头企业发挥懂技术、熟市场、会管理的优势,与合作社缔结利益共同体,打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共同找订单、拓市场、打品牌。全球农业龙头企业中化先正达MAP技术服务中心落户石桥子镇,为全镇18个土地股份合作社提供播种、除草、收割等“菜单式”服务,粮食“订单式”销售,仅半年多时间,中化先正达实现营收700多万元,合作社增收280万元、社员分红350万元。

实施片区化推动,组织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多个合作社和企业等市场主体,共同建设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承接和汇聚更多资源和市场要素,破解单个合作社、企业功能不强、资源不多、发展后劲不足问题,打造乡村产业发展“红色动车组”。常山乡村振兴示范片区总面积20平方公里,跨3个农村社区19个网格,吸引大众果业、青华苗木等8家市场经营主体加入,栽植各类果树1.8万亩,年产果品2万吨,年均增加集体收入210多万元,常山片区获评首批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省级示范区。目前,全市土地入股合作社4.5万亩,通过“保底收入+保底分红+丰产丰收二次分红”的分配原则,实现集体增收522万元,社员增收2780万元,形成“组织引领、企业带动、群众参与”的生动局面。

相关阅读

  • 重点项目建设,利川忠路这样干!

  • 焊接钢筋激起火花四溅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满载运输车来回穿梭现场施工员挥汗如雨……连日来利川市忠路镇各项目建设忙碌有序为缤纷秋色平添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工人正焊接钢筋走
  • 桦皮川村特色水果玉米助农尝“甜”头

  • 眼下,走进水川镇桦皮川村左落沟的甜玉米种植地,一排排玉米秸秆整齐挺拔,玉米棒子饱满鲜嫩,村民们正忙着采摘、拉运、剥皮、装袋,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丰收景象。“我们种植的甜玉米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秋高气爽宜晨练

  • 极目新闻记者 肖颢仲秋时节,阳光正好,微风不燥。9月18日清晨,武汉解放公园凉风习习,晨光透过半灰色云层洒在园内湖面 ,垂柳依依随风摇曳。环湖岸边三三两两的人群正在晨练,有的在
  • 沅陵:龙舟为媒 奏响民族团结主旋律

  •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邬雨轩 瞿云 沅陵报道在亿万观众的呐喊助威中,“龙腾潇湘”中国·沅陵2023年传统龙舟大赛落下帷幕。3天赛程40支参赛队伍2000余名运动员数十万观众及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