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蔬”写好“丰”景

日期: 来源:东楚晚报收集编辑:东楚晚报


     “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生产生活的写照。时下,阳新县黄颡口镇军山村的村民,却在冬闲时节,开启了忙碌而喜悦的丰收季。

  1月4日,记者来到军山村忠和农业科技示范园。冬日的清晨,行走阡陌,寒意逼人,一个个蔬菜大棚里却温暖如春。智能温室大棚内,“乾德1217”“汇丰1688”“釜山88”“青口密”等优质水果蔬菜长势喜人。

  棚内,工人们正在忙碌着采摘、装筐、分拣;棚外,湖北忠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柯和昌正指挥工人,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育苗研发种苗基地上放线开工,每个人都干劲十足,脸上洋溢着笑容。

  心系家乡 返乡创业助力乡村振兴

  柯和昌是阳新县木港镇人,曾在外地从事餐饮行业,心系家乡的他,一直积极寻找返乡创业的机会。

  2020年,柯和昌和黄颡口镇村民严献忠在一次交谈中,聊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家乡的荒山浪费了多可惜呀!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两人一拍即合,回到阳新考察调研后,决定在有山有水的军山村建厂。

  “这里原来是一座荒山,我们花了一年多时间,投资200万元平整土地。”柯和昌介绍,他们流转海口湖边的500亩荒地,注册了“湖北忠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为了掌握高端蔬菜的种植技术,2022年,柯和昌和严献忠来到“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考察学习6个多月,聘请了寿光市蔬菜中心农业专家提供技术指导。

  “镇、村两级给予我们很大帮助,公司发展之初,黄颡口镇和军山村牵头成立了产业发展专班,制定了‘共同协调’‘土地流转’‘资金发放’‘资源配给’等工作专班,让公司能顺利运作。”柯和昌说。

  为了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该公司先后建成深加工车间大棚、冻库和提供水源的池塘,并于去年流转小军山脚下的荒地200亩,修建一条4.5米宽、2000米长的“产业路”。

  经过几年发展,这里的高端蔬菜基地已初具规模。记者看到,两排钢架大棚里,水肥一体化结构,可以做到施肥浇水同步进行;灵活的保暖和散热系统,保证棚内常年处于恒温状态。

  柯和昌介绍,目前,公司已投资3000多万元,建成四个种植大棚和一个包装车间,已带动16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云端”种菜

  蔬菜大棚变身“智慧工厂”

  走进“乾德1217”温室大棚,满目青翠,清香扑鼻。一排排整齐的秧苗长势旺盛,如青玉般细嫩的小黄瓜顶花带刺,挂满枝蔓,十分诱人。

  大棚上方的电子屏上,清晰地显示着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等数据情况。

  “别看我们大棚的外观和传统的蔬菜大棚差不多,但其实里面都用上了‘高科技’!”技术员柯凤昌一边说着,一边打开手机上的APP给记者演示。

  他介绍:“通过手机,可以实时查看各个大棚里的温度、湿度、蔬菜长势,根据棚内的数据变化,还可以线上远程调控大棚风机等设备,随时对棚里的温湿度等进行调节,真正实现了在‘云端’上种菜。”

  在智能温室大棚旁边的控制室里,配备了一套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系统。

  “传统模式种菜基本是大水漫灌,不仅浪费水资源,营养成分也把握不准,而且由于湿度过高,很容易导致蔬菜发生病害。”柯和昌介绍,这种系统以智能的方式控制着水和养分的供应,用水更加精准,营养调配更加平衡,能显著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我们的产品不打农药,施的都是有机肥,口感特别好,根本不愁销路。”柯和昌随手摘下一根黄瓜,递给记者说。

  采摘、装筐、搬运……工人们穿梭在黄瓜秧苗之间忙着采摘,一箱箱小黄瓜,被装车送往黄石、武汉商超销售。

  柯和昌介绍,“乾德1217”不仅品相好、产量高,效益还不错。“一个大棚种植黄瓜约10亩,亩产可达15000斤左右,批发价为七八块钱一斤,今年已经卖了30多万元,我们的黄瓜品质优良,供不应求!”

  致富增收

  温室大棚成村民“聚宝棚”

  在柯和昌的带领下,记者来到黄瓜大棚旁边的育苗研发种苗基地,看到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柯和昌说,预计今年2月初全面竣工,基地建成后,将根据市场需求,研发、种植西红柿、辣椒、玉米等优质种苗。

  “自主育苗一棵的成本为六七毛钱,从外地购买幼苗一棵的价格在1块3到1块5之间,而且因为要经过长途运输,幼苗的成活率较低,我们现在自己研发种植,可以大大节省成本。”该公司企业管理人严献忠说。

  “我们目前在和山东省寿光市广辰农业、云南省元谋县广辰种业两家公司合作,学习他们的西瓜贴接技术、插接技术、顶接技术,接下来还将自主研发断根技术。”柯和昌告诉记者,这样种植出来的农产品,不仅产量更高,抗病毒性更好,口感更好,营养价值也更高。

  蔬菜大棚让全村人看到了发展的希望,村民们积极来这里务工,增加收入。

  上严村村民梁全胜曾是一名钢结构工程师,因看到蔬菜大棚的良好发展前景,在柯和昌的鼓励下,他承包了4000平方大棚,现在一天可收获2000斤水果小黄瓜。梁全胜说:“很多周边的脱贫户和妇女在这里务工,每天收入在100元到120元左右。”

  春天种哈密瓜,夏天种西瓜,市场需求量大的西红柿、黄瓜一年种两季。温室大棚产业鼓起了群众的“钱袋子”,成为村民致富增收的“聚宝棚”。

  “我们计划在今年6月完成20个智能温室大棚的设施建设,总投资约一亿元,预计年产值3000万元,建成后能提供150个就业岗位,实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村民致富‘双丰收’!”柯和昌信心满满地说。(记者 万泰然 文/摄)


相关阅读

  • 寿光:市民冬日晨练健身忙

  • 低温天气过后,连日来寿光市气温开始逐步回升。近日,记者在寿光市区的游园采访时看到,市民们选择不同的方式健身锻炼,沐浴在冬日暖阳中,享受户外健身运动的快乐。在仓圣公园的广
  • 寿光打造建筑垃圾全过程管理标准化流程

  • 为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寿光市城管委牵头各部门,对建筑垃圾实行规范处置与再生利用并重。通过构建一条链,二步联动,三项机制,逐步探索出体系化、全覆盖、再利用的建筑垃圾产业
  • 寿光市上口镇全力推进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 2024年1月1日,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启动。寿光市上口镇坚持“谋划从早、推动从紧、落实从严”的工作要求,组织80余名普查“两员”对辖区各经营单位展开“地毯式
  • 寿光:顶着寒风“寻诊问脉” 为你照亮回家之路

  • 寒风冷冽,有一群人冒着严寒,对每一盏路灯“寻诊问脉”,对每一条线路“体检保养”。他们是光明的守护者,他们就是路灯维修工作人员。入冬以来,路灯亮灯时间逐渐变长,用电负荷较大,
  • 寿光:有“量”又有“样” 七彩番茄“红”出圈

  • 在寿光市古城街道,你不仅能看到一串番茄,更能看到一片“棚海”。2023年以来,寿光市古城街道扎实开展大棚两改,拆除废旧大棚289个,流转土地2500余亩,盛珠番茄数字产业园、前疃高端
  • 寿光:全域康养再开新局 “长寿营里”乐养无忧

  • 近几年,寿光市营里镇聚焦全覆盖、专业化、多元化的养老服务需求,精心谋篇,持续发力,不断创新养老服务模式,扎实推进“1+5+N”全域康养示范工程建设,实现全域康养再开新局。示范引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蔬”写好“丰”景

  • “夏秋忙两季,一年闲半年。”这是过去农民生产生活的写照。时下,阳新县黄颡口镇军山村的村民,却在冬闲时节,开启了忙碌而喜悦的丰收季。  1月4日,记者来到军山村忠和农业
  • 两平台宣布:买贵可退!

  • 近日,多家航司宣布1月5日起下调国内航线旅客运输燃油附加征收标准另外,南航、东航宣布1月10日起,将调整客票退改规则:机型变更等纳入免费退改适用范围购票后如票价降低符合一定
  • 全省“药品安全冬春放心行动”启动

  • 1月5日,省公安厅环食药侦总队与省药监局联合举行冬春季药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行动启动仪式。冬春季节流感病毒、肺炎支原体等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群众对抗病毒药品等需求量增加,制
  • 陕西省、西安市首个商会关工委在西安成立

  • 1月6日,在西安温州商会第八届理事会就职庆典大会暨经济论坛上,我省、我市首个商会关工委组织——西安温州商会关工委正式挂牌成立,西安市关工委主任丁健和温州商会会长郑贤桂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