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一个小小小诀窍,帮你摆脱同辈压力

日期: 来源:高冷冷收集编辑:冷冷

电影《楚门的世界》剧照

共2243字,阅读约需4分钟;
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
最近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两周前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发现关注蛮久的一个博主在xx岁就有x位数存款了,而且ta和我是一个学校的。我当时受到了冲击,立刻生出了“努力!”“奋进!”的斗志。
不过,这份斗志很快就熄灭了。

01
我认识到一件事:与“优秀”相关的比较,是没有上限的。在竞争的维度上,人无法获得真正的自我认可,无法得到发自内心的幸福和满足。因为,无论站到怎样的“高度”,你总是会看到“更高”的人,总会发现自己的“差劲”和“糟糕”。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我们不但想变得“优秀”,我们还想比别人“优秀”。
在希望自己考上某个学校、赚到多少多少钱之外,我们还有更为想要的东西,那就是“不比别人差”:不想比朋友差、不想比同学差、不想比亲戚差、不想比网上认识的人差……
哪怕我们所拥有的,已经足够满足自己所需要的,可还是会感到痛苦和焦虑,我们的眼睛,总是会看向比我们拥有更多、更为厉害的人。
当然,需要承认,挣钱更多一些、变得更优秀一些,确实是好事,它会给予人更好的生活、更大的自由和更多的选择权,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为此挣扎、为此努力。
这当然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比较”。
无论是年入5万,还是年入10万,又或者年入30万,甚至100万,虽然ta的经济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ta从他人身上感受到的痛苦,程度几乎是一样的。
你看,在世俗意义上,ta已经从“不优秀”变成了“优秀”,为什么还不满足呢?
因为,但凡我们把自己放在比较和竞争的维度上,但凡我们对自己的价值认定,完全来自于外界的标准和大众的认可,这就是一条无休无止的道路,没有尽头。
5万的时候遥望10万,10万的时候遥望30万,30万的时候遥望100万,站在此岸的时候,人以为抵达彼岸就可以获得幸福,而抵达的瞬间,才发现彼岸又变成了此岸,ta还需要继续遥望彼岸。
在这个游戏中,遵守规则根本无法通关。对规则的遵守,反而强化了我们的痛苦,人就像一只陀螺,停不下来,却始终在原地打转。
那到底怎样才能从“比较”这条赛道挣脱出来呢?是不是只要不在乎就行?

02‍
上次有胖友留言:
即使你现在没有找到工作,没有买房买车,没有对象,没有成为世俗意义上的人生赢家,你依然可以成为当下最快乐的自己。别自我绑架,自我内疚,觉得没有功成名就就不配快乐,就应该活在痛苦之中,不是这样的,你就是最好,不用拿什么东西去证明,你值得开心和快乐,因为你还活在这个世界上,还能吹到风,晒到太阳,喝到水,这就很不错了呀。
她说得确实很棒,有400多个胖友点赞,可见大家还是很有共鸣的。但胖友们肯定也知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的很难。‍‍‍‍‍‍
那一个人如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超脱于社会的评价体系,感到开心和快乐,拥有自我认同感呢?
我觉得答案是:找到自己的尺度,找到自己的标准。
具体来说是指: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喜欢做的事情,从中感受到内心的快乐和精神的满足
打颗栗子,其实,几年前我很容易羡慕别人,觉得为什么人家比我年龄小还比我优秀那么多,为什么起点貌似没我高还比我厉害……
嘿嘿,有点不好意思,反正这些想法我都是有的。那会儿还很强烈,时不时就跟我朋友倾诉甚至吐槽。
但后来我做到了90%的超脱,像是文章开头描述的那种情形,我看到的瞬间很受打击,但其实并不会真正困扰我,那些感受很快就会消散。这种改变得益于我的两点思考:
一是,我在做我喜欢做的事情,读书、写作,这件事不需要跟任何人比,我是完全自足的。
二是,我做的事情有帮助到别人,给我带来了极大的价值感,我不会去想“哎呀ta帮助了100个人而我只帮助了50个人天啊我好焦虑”。
这就是我所说的自己的尺度。
如果我们能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所喜欢的生活不同,所需要的东西、适合的标准不同,那就可以获得幸福。‍‍‍‍‍‍‍‍‍
我最近关注了一个神奇的博主,95后,有美国留学和香港工作经历,英语能力超强,以前是英文财经记者,她喜欢亲近大自然,喜欢每日爬山,喜欢返璞归真,于是和丈夫双双辞职,一同生活在浙江的农村,每日阅读、爬山、学画画、学唱歌剧、摘野菜。他们现在挣得比以前少,花得也比以前少。
她看起来是一个非常平和、快乐、自足的人,真好。‍‍‍‍‍‍‍‍‍‍‍‍‍‍‍‍‍‍‍‍‍‍‍‍‍‍‍‍‍‍‍‍‍‍‍
重要的是通过探索和努力,了解自己,建立自己的内核。一定要找到这样的东西,只属于你自己的东西。‍‍‍‍‍‍‍‍‍‍‍
比如你喜欢跑步甚至喜欢跑马拉松,日复一日坚持了数年甚至十年,你对自己有“跑步者”的身份认同;比如你喜欢学语言,每天都花1个小时在上面,一年又一年,逐渐掌握了英语、意大利语、法语、日语……
那么你的乐趣和价值感,就不需要完全依赖于外界的评价体系,你从自己身上、从自己做的事情当中,就可以得到很多快乐。

03‍
或许大家还记得,好几年前,单身的我分享自己的“育儿心得”:不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但过去几年我只是模模糊糊有不“鸡娃”的认知,不强求ta学习好、工作好,但我其实没想过该如何践行:如果不符合主流的评价体系,ta如何获得自我认同,如何成为一个高自尊的人?而作为母亲,我又是否能做到接受一个“普通”的孩子?
但现在,我有答案了。
我不想把孩子扔进竞争的赛道,那只会带来永无休止的焦虑和无法填满的匮乏。我会让ta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遵循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精神世界,从中获得自足的乐趣和价值。
但是当然,学习好、工作好,也很棒,我并没有完全超脱,我自己也活在这套框架之中,我能做的,是降低它的比重,是让自己,以及让我以后的小孩,成为一个比较丰富的人,不单单用外部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价值。
自我接纳、自洽、自信、快乐、幸福……最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尺度。
前几天我把我的思考分享给项同学,他做了一句补充:
不向外求只是表象,重要的是向内求。
//End
高冷冷
来自索马里丨知乎77万关注博主
哈工大化学本科丨北大中文硕士
————————
每周四14:00更新
学霸养成丨心理丨思维丨方法论
如果你想关注的话

相关阅读

  • 我在深夜文爱上瘾了

  • 最初接触文爱,还是一个不好的新闻。15岁的up主“科里斯”诱导自己的粉丝—一名10岁的女孩和自己文爱。愤怒的女孩妈妈主动联系了这个男生,反被倒打一耙,挂在了B站上。这位妈妈
  • ​教你择时!

  • 如果有人要问投资中最重要的事是什么?我认为是择时。当然这只针对我们这种基金投资者。投资策略其实有很多,我不排除很多大牛是选优质公司,满仓穿越,然而适合自己的才是最重要的
  • 北大宿舍采访上野千鹤子,女权到底是什么?

  • 最近北大宿舍对话上野千鹤子在B站很火。网上也有一些讨论说:北大宿舍提的问题在上野老师的书上都有答案,浪费了一次大好机会,也有谴责嘻嘻说自己是有瑕疵的女性主义者的,等等。
  • 摧毁一个孩子,不理他三次就够了

  • 作者 | 澄子来源 | 樊登读书(ID:readingclub_btfx)(点击关注叨叨,科学育儿不走丢~)知乎话题:#摧毁一个孩子有多简单?#获得了2300多万网友浏览,3万多位网友关注。图片来源于知乎5000多
  • 全职炒短的感悟

  • 前几天,跟两个好朋友录制完了最新一期的播客,谈谈从2020年到现在的两年多,大家作为自由职业者的一些变化,我的转变可能是最大的。从记者、互联网运营为主的打工人到实体店老板,而
  • 朋友与恋人的一步之遥

  • 前阵子,我在社交平台说会写一篇关于亲密关系的思考,之所以有这个灵感,恰恰是近期和Ai又聊了一些一般情侣不敢触碰的「禁忌话题」。我和Ai谈了几年的异地恋,事实上,在和他经历的这
  • 找到“潜力股”

  • 先给各位拜个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开年第一篇,想谈谈关于识别和寻找到“潜力股”这个话题。顾名思义,当我使用“潜力股”这一词,就是一语双关,它既指导二级市场的潜力股,也指代身边
  • 进退之间

  • 今晚,记录自己近期思考的一些片段。一、巴菲特的投资为何比芒格更稳定?前些天,我在投资论坛里看到一个话题:理念相近,为什么巴菲特的投资比芒格更稳定、回撤更小?其实,这个问题,在很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一个小小小诀窍,帮你摆脱同辈压力

  • 电影《楚门的世界》剧照共2243字,阅读约需4分钟;如果进度条太长,是因为留言。最近有一件印象深刻的事,两周前我在网上冲浪的时候,发现关注蛮久的一个博主在xx岁就有x位数存款了,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