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吻”出来的疾病,千万不要忽视!这些情况请“住口”

日期: 来源:腾讯医典收集编辑:腾讯医典

面对着孩子红扑扑、粉嫩嫩的脸蛋,很多大人都忍不住想要亲亲。


不少家长、亲朋好友都会亲吻自家或别人家的孩子,甚至会嘴对嘴亲吻。


还有一些家长在喂孩子吃饭时,喜欢自己先把饭菜嚼烂一点,再喂进孩子嘴里……


但不久前的一则新闻可能让不少人后背一凉:


图片来源:网络新闻


不光儿童,其实成人也可能“亲”出来疾病,比如——


图片来源:网络新闻


亲吻是家人或恋人表达爱意、增进感情的行为。可是,难道亲亲孩子,或者亲亲男/女朋友,就会让他/她生病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



亲吻病其实是一种因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感染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学名叫做“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简称“传单”)。


你可能没听说过这个病毒,事实上,这是一种疱疹病毒,它的亲戚还有“水痘-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可以导致幼儿急疹的“人类疱疹病毒6型”等。


这样一说,是不是就亲切很多了?


EB病毒可以在人的口腔、咽喉的上皮细胞中复制,在唾液和咽喉分泌物中能够长时间、高水平存在,通过接吻可能传染——这个疾病被称俗称为“亲吻病”。


亲吻病最典型的三大症状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肿大,也因此很容易被误以为是流感或者急性扁桃体发炎。




看到新闻里的“发热7天”“住院治疗”等字眼,或许不少人会对这个病很恐惧。


放轻松!在绝多大多数情况下,这个病毒都与人和平共处,不会表现出什么临床症状。


而即便发病,它也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即不需要特别治疗,只靠我们自身的免疫系统就可以“自愈”。


在极少数情况下,“亲吻病”也可能很严重——出现乏力、肝脾肿大、转氨酶升高、异常淋巴细胞增高等症状。


这是因为,病毒“入侵”了多个器官和组织,引起肺炎、脑膜炎、心肌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甚至肝脏功能受损、肝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危及生命。


所以,如果持续出现下面这些症状,没有自行缓解,则建议及时就诊[1]


1.持续高热:体温高于39℃,发冷、寒战等;

2.咽峡炎:咽部充血水肿、咽痛、扁桃体肿大或表面出现渗出物和伪膜等;

3.淋巴结肿大:颈部、腋下、腹股沟等部位出现淋巴结肿大;

4.皮疹:身上可能出现皮疹,然后逐渐消退;

5.眼睑水肿:有部分儿童病例会有眼睑水肿的症状。




据统计,全世界大约90%至95%的人都感染过该病毒,并可能终身携带[2]


但由于成年人自身免疫力较强,即便感染病毒,病毒也很难“兴风作浪”,往往不会有什么症状。


EB病毒最爱找的还是小朋友,特别是2至3岁的儿童。不过,即便是儿童感染,也大多数是“无症状感染者”,仅有差不多10%的儿童会出现症状。


如果感染得越晚,那么出现症状的可能性也越高——如果上了大学以后才感染,那么会出现症状的概率在70%至75%[3]




准确地说,EB病毒主要通过唾液传播


成年人可以通过亲吻、共用餐具和口罩、嚼烂食物再喂等方式将病毒传染给宝宝。


所以,家庭成员之间通过日常密切接触而传播这个病毒十分容易,也很难阻断。


而在成年人之间的传播就更加直接了——亲吻(尤其接吻)[3]


此外,虽然母乳中也可以检测出EB病毒,但研究发现,纯母乳喂养与人工喂养的婴儿的EB病毒血清反应阳性率并无差异——这说明,母乳喂养并不是亲吻病的主要传播途径[4-5]



前面已经说了,既然是一种“自限性疾病”,那么主要的治疗方式即为“对症支持治疗”——哪里不好治哪里。


如果发高热、咽部不适,可以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等退热解痛药来缓解。也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给予阿昔洛韦等抗病毒药物。


在发病的急性期, 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和营养,充分休息,有助于恢复。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抗病毒药物并没有预防疾病的效果,对于已处于潜伏期的病毒感染无效。


总体来说,绝大多数EB病毒感染患者均能顺利康复。大多数的急性症状通常在1至2周内可缓解,并产生持久免疫力。不过,疲劳的感觉有可能持续数月。




1.“传单”的患者,应勤洗手,不共用餐具、饮水杯和牙刷等,与婴幼儿保持适当距离,不要随便亲吻孩子;

2. 即便没有发热、咽痛或咳嗽等症状,成年人也尽量避直接亲吻孩子的嘴;

3. 成年人应避免将自己吃过的食物喂给孩子,尤其是嘴对嘴喂食;

4. 给婴幼儿准备专属的餐具,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

5. 有相关症状的成年人之间也应避免“亲密接触”。



审稿专家:蒋荣猛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感染性疾病诊疗中心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https://mp.weixin.qq.com/s/wra_06x7FOyuRso9BGfDQw

2.Mark D Aronson.Infectious mononucleosis.UPTODATE.2023.

3.Balfour HH Jr. Infectious mononucleosis. Clin Transl Immunology. 2015;4(2):e33. Published 2015 Feb 27. doi:10.1038/cti.2015.1

4.Junker AK, Thomas EE, Radcliffe A, et al. Epstein-Barr virus shedding in breast milk. Am J Med Sci 1991; 302:220.

5.Kusuhara K, Takabayashi A, Ueda K, et al. Breast milk is not a significant source for early Epstein-Barr virus or human herpesvirus 6 infection in infants: a seroepidemiologic study in 2 endemic areas of human T-cell lymphotropic virus type I in Japan. Microbiol Immunol 1997; 41:309.

6.Chinese 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J]. 中国病毒病杂志, 2016.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相关阅读

发热咳嗽、学校停课……为什么流感又“来势汹汹”?如何预防?

“给肠子洗洗澡”忽悠了中国人十几年,但真相只有1个!

警惕!带你揭开“0糖”骗局!答案在配料表上......

“奶茶杯”、“可乐罐“……它们可能都是残害青少年的这个东西!

不吃辣椒的人,真的亏大了!57万人研究:吃辣椒有3个超级好处,关乎寿命

少了这“2小时”,每天睡8个小时都没用!

新冠已经消失?我们会不会再次感染?每个人都要了解这5件事!

试管婴儿养了8年竟非亲生,拟进医保的辅助生殖技术是“天使”还是“魔鬼”?

新冠感染后引起肝损小高峰?最伤肝的这4件事,你可能每天都在做




相关阅读

  • 甲流来袭,你的身体做好准备了吗?

  • “最近阳光真好,暖和了不少。”你一边想着一边换上了一件薄外套。晚上回到家,你发现身体有些不对劲,嗓子疼,流鼻涕,还有点头疼和咳嗽。你觉得自己一定是着凉感冒了,并没有把这件事
  • 甲流开始“狂飙”,你该知道的真相都在这!

  • 近期,甲流这阵风越刮越猛,全国开启了甲流“狂飙”模式! 大量有关甲流的消息也铺天盖地而来,甲流是什么?与感冒有什么区别?有哪些症状?如何预防?感染流感怎么办?如何用药?……揭开甲流
  • 甲流高发,怎样应对?

  • 近日,北京、上海、天津、浙江等地部分学校因学生发热而停课,发热原因为甲型流感。冬春交际,各地疾控机构流感监测显示,目前我国甲流感染已进入高发期。甲流有啥症状?传播途径如何
  • 有爱不孤单!乌鲁木齐市爱心园里来了志愿者

  •   天山网讯(记者 张冬梅报道)“小手拍拍,手指伸出来,耳朵在哪里?手指指出来……”3月2日,在乌鲁木齐市爱心园特殊教育中心教室里,在班主任王秀梅和两位辅助老师的带领下,穿着红马
  • 想囤药防流感?药学专家:囤药不如及时接种疫苗

  • 武汉晚报3月3日讯 担心春季呼吸道疾病高发,儿童抵抗力比较弱,“扛不住”。有市民想要囤药防病,尤其青睐防治流感的药物“奥司他韦”。对此,药学专家表示,预防流感的最好方法是接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天天喝豆浆的人,后来都怎么样了?

  • 中国人的早上,往往都是从一杯豆浆开始的……豆浆配着油条,喝得人胃暖暖的。但最近关于这个“国民早餐”却备受争议:女性每天喝豆浆会得乳腺癌豆浆没有牛奶有营养痛风的人千万不
  • 快速自查!皮肤出现这4个变化,可能是疾病信号

  • 典哥作为当代有“痣”青年,生活中经常发现自己不知道什么时候,身上就又长了个痣,或者多了些叫不出名的“小疙瘩”。很多时候我们都不会太在意,毕竟偶尔长个“美人痣”“富贵痣”
  • 男人更容易得癌症?!做好这几件事,一招预防

  • 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国家,几乎毫无例外——男性的癌症总体发病率都高于女性。在我国,75岁以上的人群中,男性癌症发生率为23%,比女性高出5%[1]。而且,男性患癌后的死亡率也远高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