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楼不买了!太美科技转战港股募资,员工人数已减少近三分之一

日期: 来源:蓝鲸财经收集编辑:蓝鲸财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蓝鲸财经记者 王健文

折戟科创板的太美科技,选择继续转战港交所。

1月29日,太美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及中金公司。

早在2022年末,太美科技就曾计划登陆科创板。但因未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以及信批不充分等原因未能成功过会。而今,再度冲击资本市场的太美科技,仍面临着持续高额亏损、营收增长降速、毛利率下滑等一系列问题。

A股折戟,转战港股

太美医疗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生命科学产业数字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医药企业/申办方、医院/临床研究机构、第三方服务商等用户提供电子数据采集系统、医学影像阅片系统、药物警戒系统等SaaS产品,并提供并基于数字化技术优势提供了IRC独立影像评估服务、SMO管理服务、药物警戒数据服务等专业服务和临床运营服务。

太美科技的创始人为赵璐,2000年,赵璐毕业于吉林大学分子生物学系/沈阳药科大学制药系联合培养的生物(技术)制药专业,此后先后于上海医药集团旗下的上海信谊药业以及先灵葆雅公司从事技术员、产品经理等工作。

在创立太美科技之前的2008年,赵璐还创立了捷信医药,主营肿瘤、肝炎、肾病等重大慢性疾病的医疗咨询及技术产品服务。2015年,捷信医药挂牌新三板。

借助“互联网+医疗”的东风,自太美科技成立以来,就受到了一级市场的持续热捧。2015年至2020年,太美科技先后收获了8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经纬创投、软银中国、常春藤资本、腾讯投资、高瓴创投、云锋基金等知名机构。招股书显示,通过上述融资,太美科技累计获得融资超20亿元。

在2020年获得了10.70亿元的F轮融资后,太美科技的估值已经超过了80亿元。此后,公司开始筹划登陆资本市场。2021年底,太美科技递表科创板。

递交招股书后,上交所先后对太美科技进行了三轮问询,主要关注了4个重点方向,一是太美科技业务模式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二是持续大额亏损的原因及对公司持续经营的影响,以及相关信息披露和风险揭示的充分性;三是公司收购软素科技的定价公允性、商誉减值计提的充分性等;四是审核过程中公司取消了表决权差异安排并变更上市标准的原因等问题。

最终,太美科技未能成功过会。上交所公告显示,发审委对公司主要存在两点疑虑,一是公司未主要依靠核心技术开展生产经营,二是未充分披露有利于投资者作出价值判断和投资决策的重要信息。

在A股上市折戟后不到一年,太美科技再度递表港交所。

就太美科技核心技术用于生产经营的情况等问题,蓝鲸财经也致电了太美科技进行求证,但截至发稿未得到回应。

未来盈利能力仍存疑

太美科技何时能够实现盈利曾是监管方关注的重点。

2019年至2021年,太美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93亿元、3.14亿元、4.66亿元,净亏损分别为3.62亿元、4.99亿元、4.79亿元,三年累计净亏损超过13亿元且亏损额整体持续走高。

也因此,在上交所的首轮问询函中,就曾要求太美科技说明达到盈亏平衡的基础条件和经营环境,以及营业收入的快速增长是否具有可持续性。

对于这一问题,太美科技却先后给出了两次不同的回复。2022年3月,在首次回复上交所问询时,太美科技表示,公司扭亏为盈的预期时间节点在2025年前后。但2023年3月,公司对首轮问询回复函进行了修正,称若公司收入规模增长至15亿元以上、毛利率维持在40%以上、期间费用率降至40%以下时,将能够实现扭亏为盈。

从太美科技最新披露的业绩表现上来看,想要达到这一目标并不容易。

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2年至2023年前三季度(下称“报告期”),太美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4.66亿元、5.49亿元、4.10亿元;净亏损分别为4.80亿元、4.22亿元、2.69亿元。

整体来看,太美星环的营收增速持续下滑,报告期内,公司的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48.53%、17.81%、6.98%。从亏损额上看,虽然2022年企业亏损额有所收窄,但2023年前三季度,企业的亏损额较2022年同期扩大了5.00%。

太美科技持续高额亏损,与公司期间费用及研发投入较高相关。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太美科技的行政开支、销售开支及研发开支之和分别为6.37亿元、6.82亿元及4.32亿元,占当期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36.7%、124.1%、105.3%。虽然整体上比重持续走低,但仍保持在高位运行。

同时,太美科技的毛利率水平也在走低。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分别为35.3%、33.8%、30.2%。对此,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由于其扩大服务品类的同时产生的开支增加。公司为了满足客户在临床研究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产生了额外的临床研究相关成本。目前公司相关业务处于早期阶段,业务规模尚未提升,以至于成本难以控制。

业绩增速下滑、毛利率水平走低,但期间费用及研发费用的比重居高不下,太美科技想要扭亏为盈,或许还有很多路要走。

“买楼”被移出募资计划

除盈利能力外,太美科技在递表科创板时的募集资金用途也曾受到关注。

此前,太美科技招股书显示,其拟通过在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20亿元,用于临床研究智能化协作平台升级项目、临床研究企业端系统研发升级项目、独立影像评估系统研发升级项目、药物警戒系统研发升级项目等。其中,约有7.03亿元的资金将被用于购置不超过2.60万平方米的办公楼,占总募资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一。

在问询函中,上交所也要求太美科技结合企业的员工人数、租赁房产面积、未来扩增员工人数等情况,分析公司购置办公楼的必要性与合理性,以及公司是否在变相投入房地产领域。

但蓝鲸财经记者注意到,此次太美科技向港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募资用途已不再包含购置办公场所一项。

招股书显示,其募资额的35%将用于优化并升级TrialOS平台及PharmaOS平台及相应的云端软件及数字化服务;约30%将用于提升企业的核心技术及研发能力,包括开发AI及大数据技术、IT基础设施及低代码开发。此外,公司还计划将其余募资额用于强化营销能力、战略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

这一转变或许与太美科技员工人数变动有关。在此前回复上交所问询时,公司曾表示,截至2022年6月末,公司共计拥有1511名员工,共计租赁办公场地2.10万平方米。据公司预计,其募投项目实施期间,员工数量将增长至2604人,现有场地难以满足需求,因此需要额外购置办公场地。

但时隔一年多,随着公司人员减少,需要的办公场地规模也在下降。从公司最新的招股书上看,截至2023年9月底,其员工数量已降至1078人,租赁办公场地的面积也降至1.97万平方米。


相关阅读

  • 广州罗冲围片区旧改提速 今年启动安置房建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玉霞 通讯员 穗建1月30日,广州市白云区罗冲围片区潭村、民科园片区大沥村等14个城中村改造项目获得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首批城中村改造专项借款
  • 近150亿元!险企新年增资“补血”热情不减

  • 临近农历新年,险企“补血”热情高涨。1月31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关于阳光人寿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该公司增加注册资本27.03亿元,由183.43亿元变更为210.45亿元。阳光
  • 上下游反转 锂电产业链利润分配格局重构

  • 证券时报记者 叶玲珍  2023年受终端需求增速放缓影响,以碳酸锂为代表的锂电原材料进入降价通道,去库存成为主题,普赚行情不再,多数企业利润承压,且产业链业绩出现分化。  Win

热门文章

最新文章

  • 新春走基层|清冰+慰问+义诊 社区里爱心在传递

  • 1月30日一大早,记者来到鸡西市鸡冠区向阳街道东山社区培新小区,这里是一派热闹场面:三五一群的“红马甲”手握铁铲、风镐,清理路口镜面一样的积冰。“这里是培新小区的出口,车辆
  • 湖南省旅游协会工业旅游分会成立

  •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1月31日讯(记者 刘涛)今天下午,湖南省旅游协会第五届理事会二次会议暨第三届湘江旅游论坛在长沙举行,会上宣布成立省旅游协会工业旅游分会、服务质量分
  • 广州康鹭片区更新规划公布实施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董鹏程、通讯员穗规资宣报道:备受关注的凤和(康乐村、鹭江村)片区终于确定改造蓝图。1月31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公布实施《海珠区凤和(康乐村、鹭江村)片
  • 进入世界十强!中国数字教育“更有数”

  •   黄土高原上,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彭堡镇曹洼小学传来阵阵歌声。与羊群相伴长大的学生海洋,正通过教室里可触控的“智慧黑板”学习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的《夜空中最亮的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