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美股“杀盈利”,别太期待“不一样”(国金宏观・赵伟团队)

日期: 来源:赵伟宏观探索收集编辑:赵伟团队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赵伟宏观探索”

报告要点

年初以来,美国经济或已步入“衰退”区间,但美股却表现强劲,似乎与“美股在经济衰退期必有一跌”的历史规律相背离。历史回溯来看,这类反弹的持续性、“杀盈利”阶段美股免于下跌的可能性?本文分析,可供参考。
一问:“强现实”与“弱规律”?年初以来美股强势反弹,与历史规律相背离
年初以来,美国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美股表现强劲;美股反弹的同时,美国经济似乎却已迈入“衰退”的区间。1月6日以来,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反弹,截至2月3日,道指、标普500、纳指分别上涨0.9%、6.2%、13.6%。与此同时,NBER观测的6个指标中已有3个出现了高点,从历史经验来看,2022Q4大概率会被定义为“衰退”。当下,新订单指数等领先指标均指向美国经济或难逃“衰退”;随着货币政策紧缩效应的强化,美国经济下行压力或将显现。
历史回溯来看,美股在美国经济衰退期的下跌从未“缺席”;本轮美股的反弹,似与历史规律“杀盈利”背离。1955年以来,美国经济共经历了10轮衰退,有两方面共性特征:1)历轮中,美股最低点均出现在衰退开始后;多数衰退周期中,标普500相对衰退起点回调约20%,美股最低点一般在步入衰退后1-2个季度时出现。2)历轮衰退中,美股均经历了EPS的回调,回调幅度通常在10%-20%间;“杀盈利”通常在衰退起点前后2个月内开始,持续约2个季度。
二问:衰退初期反弹的历史案例?典型如1980、2001年,与当下环境大为不同
美股衰退初期的反弹并不多见;与当下类似,1980年初、2001年初美股反弹的动能同样是衰退预期的阶段性降温。1955年以来的10轮衰退中,发生在衰退初期的反弹并不多见。1980年1月,美国经济的昙花一现,工业生产指数一改下行趋势增长1.3%,提振了市场的风险偏好,标普500在30个交易日内反弹12%;2001年4月,美国一季度经济数据、3月PMI的超预期是美股反弹的主要驱动力,标普500在32个交易日内反弹18%。
1980年、2001年的反弹均未能延续;当下宏观形势可能更差,正式步入衰退的过程中,本轮美股或难逃一跌。1980年2月15日,美联储加息使反弹戛然而止,随后标普500回撤17%;2001年5月下旬,弱势的美股Q1业绩重新点燃市场悲观情绪,随后标普500大跌25%。当下,美国实际消费需求动能趋弱、“主动去库”更将加速经济下行;而且目前美股估值远高于1980年、通胀形势差于2001年,本轮美股的回调风险仍不容忽视。
三问:衰退阶段市场较早反转的历史案例?宽松转向下的1960、2022年,本轮或难再现
“衰退”周期的“杀盈利”阶段,货币政策的大幅宽松,或能使美股免于下跌。近10轮衰退周期中,仅1960年、2020年2次,美股在“杀盈利”阶段不跌反涨。1960年7-12月,标普500指数EPS回调12.39%,但期间美联储大幅降低贴现率1个百分点,同时将股票交易保证比例由90%下调至70%;流动性宽松的驱动下,美股在1960年10月见底回升。2020年疫情期间,标普500指数EPS大幅回落16.08%,但在QE重启刺激下,美股也在2020年3月触底反弹。
本轮美股“杀盈利”的压力即将显现;但有别于1960、2020年,当下美联储加息周期仍未结束,宽松周期或难快速开启。截至2月5日,标普500指数EPS未现回调、剔除能源业后也仅回调1.6%。向后看,劳动力供求紧张推升人力成本、前期商品价格高位补库推升生产成本、发行利率飙升推高融资成本,“杀盈利”压力即将显现。然而,Q4前“降息”几无可能,美债期限利差的倒挂空间也将制约10Y美债利率短期的快速走低。本轮“杀盈利”,美股或难逃一跌。
风险提示: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


报告正文

一问:“强现实”与“弱规律”?年初以来美股强势反弹,与历史规律相背离
年初以来,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美股表现强劲。1月6日以来,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反弹;截至2月17日,道指、标普500、纳指分别上涨0.6%、4.7%、11.5%;非必需消费、信息技术、通信设备等行业领涨,分别上涨16.48%、15.37%和10.96%。这一期间,美股紧缩预期再度升温,10Y美债利率由1月5日的3.55%大幅回升27bp至2月17日的3.82%。“衰退”担忧缓和的分子端影响,是本轮美股的主要支撑。10月的美股反弹中,衰退担忧下,超预期的经济数据并未驱动市场的上涨,反而是低预期的数据会激起市场的下跌,本轮美股反弹则恰恰相反。

股反弹的同时,美国经济似乎却已迈入“衰退”的区间;截止到2022年底,NBER观测的6个指标中已经有3个出现了高点,技术上已满足定义为衰退的条件。批发与零售在2022年4月见顶,截至12月已累计回撤2.7%;工业生产于2022年9月见顶,已累计回撤1.4%;个人收入的顶点出现在10月份,已连续两个月下降。从历史经验来看,2022年4季度大概率会被定义为1960年来“第10次衰退”的顶点。当前,新订单指数等领先指标,也指向美国经济难逃衰退;随着货币政策紧缩效应的强化,经济下行压力或将显现。

历史规律显示,美股在美国经济衰退期的下跌从未“缺席”,“杀盈利”阶段或“虽迟但到”。1955年以来,美国经济共经历了10轮衰退,有两方面共性特征:1)历轮中,美股最低点均出现在经济步入衰退开始后;多数经济衰退期中,标普500相对衰退起点回调约20%,美股最低点一般在经济步入衰退后1-2个季度时出现。2)历轮衰退中,美股均出现了EPS的回调,回调幅度通常在10%-20%间;美股“杀盈利”阶段,美股多数下跌。“杀盈利”通常在衰退起点前后2个月内开始,持续期约2个季度。


二问:衰退初期反弹的历史案例?典型如1980、2001年,与当下大为不同
历史回溯来看,美股衰退初期的反弹并不多见;近10轮衰退中,仅在1980年1月、2001年4月,美股曾出现过短暂反弹。1955年以来的10轮衰退中,美股均呈现V型走势。衰退后程,在流动性宽松驱动、经济复苏曙光初现下,美股将趋势性反转;但发生在衰退初期的反弹并不多见。1980年1-2月,标普500在30个交易日内反弹12%;2001年4-6月,标普500在32个交易日内反弹18%。而本轮中,标普500也在21个交易日内反弹了11%。

与当下类似,1980年初、2001年初美股反弹的动能同样是衰退预期的阶段性降温。1980年1月,美联储仍处于加息周期之中,10Y美债收益率仍在上行;但经济的昙花一现,提振了市场的风险偏好,驱动了美股的短期反弹;工业生产指数一改下行趋势增长1.3%,制造业PMI也回升了1.4个百分点。2001年4月,美国通胀阶段性升温使得市场的降息预期阶段性放缓,美股的反弹同样发生在美债收益率上行环境下;一季度经济数据、PMI的超预期是美股反弹的主要驱动力,向好的经济数据使得市场开始提前定价基本面见底。

短期反弹后,1980年、2001年美股均重归跌势;当下美股估值远高于1980年、通胀形势远差于2001年,正式步入衰退的过程中,美股或难逃一跌。1980年2月15日,美联储最后一次加息使得美股反弹戛然而止,随后标普500回撤17%;2001年5月下旬,弱势的美股Q1业绩也重新点燃了市场的悲观情绪,标普500大跌25%。当下,美国实际工资负增长、超额储蓄持续下降或导致实际消费需求动能趋弱,“主动去库”或将加速美国经济下行。“衰退”担忧再度升温后,美股或再度转跌。而相较于1980年,当下美股估值更高;相较于2001年,当下通胀厚尾担忧仍存也将对货币政策构成制约;本轮下跌不容忽视。



三问:衰退阶段市场较早反转的历史案例?宽松转向下的1960、2022年,本轮或难再现
历史经验显示,“衰退”周期的“杀盈利”阶段,货币政策的大幅宽松,或能使美股免于下跌。衰退周期中,美股的下跌通常会经历“杀估值”、“杀盈利”两个阶段。近10轮衰退周期中,仅1960年、2020年这2次,美股在“杀盈利”阶段不跌反涨。1960年7-12月,标普500指数EPS回调12.39%,但期间美联储大幅降低贴现率1个百分点,同时将股票交易保证比例由90%下调至70%,流动性的宽松使得美股免于下跌,并于10月开启新一轮的反弹。2020年疫情期间,标普500指数EPS大幅回落16.1%,但在QE重启刺激下,标普500估值显著抬升、驱动美股在3月23日开启反弹;“杀盈利”阶段,美股上涨14.6%。

当下,标普500指数EPS尚未回调;劳动力供求紧张推升人力成本、前期商品价格高位补库推升生产成本、发行利率飙升推高融资成本,“杀盈利”的压力即将显现。截至2月17日,标普500指数EPS未现回调、剔除能源业后也仅回调1.6%。向后看,“杀盈利”压力即将显现:1)劳动力市场供求缺口依然高企,或将推动人力成本维持高位;2)前期补库阶段,美国企业填补库存的购入价格普遍较高,“去库”阶段恰逢商品价格的回落,或将进一步冲击企业盈利;3)美债利率上行、信用利差走阔,企业融资成本也显著抬升。

但有别于1960、2020年,当下美联储加息周期仍未结束、降息周期前三个季度或难开启;美债10Y-2Y期限利差的历史低位,10Y美债利率短期或难快速走低。从联邦利率期货市场与美债市场来看,市场已在定价年内降息;但从美联储官员言论看,美国或仍有1-2次加息,使1960、2020年美股“逃逸”下跌的宽松在Q4前几无可能。截至2月17日,10Y-2Y美债期限利差已至-0.78%,接近历史极值位置,利差继续倒挂的空间受限。另一方面,当下终点利率与10Y美债利率已现较大缺口,也不利于短期10Y美债利率的快速走低。货币政策未到转向时刻、10Y美债短期难现大幅回落;此轮“杀盈利”,美股或难逃下跌。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

1)年初以来,美国经济“衰退”担忧缓和,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振,美股表现强劲,1月6日以来,美国三大股指集体反弹,截至2月17日,道指、标普500、纳指分别上涨0.6%、4.7%、11.5%。美股反弹的同时,美国经济却已迈入“衰退”的区间,NBER观测的6个指标中已经有3个出现了高点,从历史经验来看,2022Q4大概率会被定义为“衰退”。历史回溯来看,1955年以来,美国经济共经历了10轮衰退,美股衰退期的下跌从未“缺席”,本轮美股的反弹,似与历史规律“杀盈利”背离。

2)1955年以来的10轮衰退中,美股衰退初期的反弹并不多见;与当下类似,1980年初、2001年初美股反弹的动能同样是衰退预期的阶段性降温。两轮中,标普500分别反弹12%、18%,持续约30个交易日后转跌。当下宏观形势可能更差,正式步入衰退过程中,美股或难逃一跌。当下,美国实际消费需求动能趋弱、“主动去库”更将加速经济下行;而且目前美股估值远高于1980年、通胀形势差于2001年,本轮美股的回调风险仍不容忽视。

3)“衰退”周期的“杀盈利”阶段,货币政策的大幅宽松,或能使美股免于下跌。近10轮衰退周期中,仅1960年、2020年2次,美股在“杀盈利”阶段不跌反涨。本轮美股“杀盈利”的压力即将显现;但有别于1960、2020年,当下美联储加息周期仍未结束,宽松周期或难快速开启。截至2月17日,标普500指数EPS未现回调、剔除能源业后也仅回调1.6%。向后看,劳动力供求紧张推升人力成本、前期商品价格高位补库推升生产成本、发行利率飙升推高融资成本,“杀盈利”压力即将显现。然而,前三季度“降息”几无可能,本轮“杀盈利”,美股或难逃一跌。

风险提示:

1、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通胀率高居不下、就业市场韧性仍在,可能会导致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持续大幅度加息。

2、海外经济衰退超预期:持续大幅加息,可能带来海外经济体需求的快速恶化,叠加能源价格居高不下,经济步入深度衰退。



赵伟团队介绍



研究报告信息

证券研究报告:美股“杀盈利”,别太期待“不一样”
对外发布时间:2023 年 2 月 20 日
报告发布机构:国金证券研究所

参与人员信息:

赵   伟  SAC 编号:S1130521120002  邮箱:zhaow@gjzq.com.cn

李欣越  邮箱:[email protected]



长按关注


新书推介


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维度展开分析,尝试厘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命题,以及转型过程中蕴藏的市场投资机遇。


法律声明

特别声明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本报告版权归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国金证券”)所有,未经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和个人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对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制作任何形式的复制、转发、转载、引用、修改、仿制、刊发,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经过书面授权的引用、刊发,需注明出处为 “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删节和修改。

本报告的产生基于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或实地调研资料,但国金证券及其研究人员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反映撰写研究人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故本报告所载观点可能与其他类似研究报告的观点及市场实际情况不一致,国金证券不对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材料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且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公开发布时的判断,在不作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可能会随时调整,亦可因使用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国金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

本报告仅为参考之用,在任何地区均不应被视为买卖任何证券、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邀请。本报告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可能不易变卖以及不适合所有投资者。本报告所提及的证券或金融工具的价格、价值及收益可能会受汇率影响而波动。过往的业绩并不能代表未来的表现。

客户应当考虑到国金证券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而不应视本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证券研究报告是用于服务具备专业知识的投资者和投资顾问的专业产品,使用时必须经专业人士进行解读。国金证券建议获取报告人员应考虑本报告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以及(若有必要)咨询独立投资顾问。报告本身、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意见也不构成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国金证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在任何时候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个人推荐。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国金证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

本报告并非意图发送、发布给在当地法律或监管规则下不允许向其发送、发布该研究报告的人员。国金证券并不因收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国金证券的客户。本报告对于收件人而言属高度机密,只有符合条件的收件人才能使用。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仅供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客户中风险评级高于 C3 级 (含 C3 级)的投资者使用;本报告所包含的观点及建议并未考虑个别客户的特殊状况、目标或需要,不应被视为对特定客户关于特定证券或金融工具的建议或策略。对于本报告中提及的任何证券或金融工具,本报告的收件人须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使用国金证券研究报告进行投资,遭受任何损失,国金证券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若国金证券以外的任何机构或个人发送本报告,则由该机构或个人为此发送行为承担全部责任。本报告不构成国金证券向发送本报告机构或个人的收件人提供投资建议,国金证券不为此承担任何责任。

此报告仅限于中国境内使用。国金证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相关阅读

  • 36氪研究院 | 2023年中国自动驾驶行业研究报告

  • 封面来源 | 视觉中国过去一年,是自动驾驶迎来“拐点”的一年。伴随汽车行业由电动化比拼转向智能化较量,自动驾驶技术也迎来快速发展的契机。从乘用车到商用车,从L2+辅助驾驶逐
  • 全国两会常用词,你用对了吗?

  • ①“届”和“次”:人大是“x届全国人大x次会议”,政协是“全国政协x届x次会议”;②“审议”和“讨论”:人大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③全国人大代表参会叫
  • 货币政策报告的五个信号

  • 摘 要 整体基调:经济有望回升、政策精准有力。对国内经济的判断较为乐观,报告中提到“展望 2023 年,我国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经济循环将更为顺畅”。困难方面,相对于2022Q3报
  • 基建项目的结构特征|东北固收专题报告

  • 首席分析师:陈康 S0550520110001研究助理:杨旭 S0550121070058报告发布时间:2023/02/26报告摘要我们在近期报告《重新理解今年的财政政策》中,探讨了对财政政策的一些新的思考
  • 最高检:落实“三个规定”不能止于填报

  •   正义网北京2月28日电(检察日报记者于潇)在“以检察工作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一支政治可靠、素质过硬的检察队伍尤为重要。“三个规定”作为防止司法腐败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图解:就业转弱是美联储降息的条件?

  • 欢迎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赵伟宏观探索”赵伟团队介绍长按关注新书推介作者从经济、政治、文化和资本市场运作等各个维度展开分析,尝试厘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的核心命题,以及转
  • 开春福利|¥50万免费额度,兔年业绩“狂飙”!

  • 喜欢这篇文章的卖家朋友请给我们留言、点赞、转发!万掌柜会继续努力为您带来有价值的跨境支付内容和惊喜福利!点击此文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享受万里汇超便捷的跨境收款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