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JACS: 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直接再生表面结构的拓扑转变

日期: 来源:新型储能电池收集编辑:LJX

文章背景

锂离子电池的寿命约为5-8年,这表明在未来几年内将产生大量的废锂。废锂含有镍、钴、锂及其他金属,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污染土壤和水。因此,回收废旧锂离子电池已成为解决资源短缺和潜在环境污染问题的紧迫任务!如果能有效地回收废旧锂,可以缓解相关的资源短缺和潜在的环境污染。然而直接回收废LiNi0.5Co0.2Mn0.3O2 (NCM523)正极极具有挑战性。由于循环正极表面形成的岩盐/尖晶石相提供的锂层中过渡金属八面体的强静电斥力严重破坏了Li+的传输,抑制了再生过程中的锂补充,导致再生正极容量和循环性能较差。本文提出稳定岩盐/尖晶石相的拓扑取向转变到Ni0.5Co0.2Mn0.3(OH)2,然后再回到NCM523正极。具有低迁移障碍的拓扑定向还原反应发生在其通道中(通过一个四面体中间体,从一个八面体位点到另一个八面体位点)静电斥力减弱,这极大地改善了再生过程中的锂补充。此外,该方法可推广用于修复已废的NCM523黑块、废LiNi0.6Co0.2Mn0.2O2和废LiCoO2正极,其再生后的电化学性能与商用原始正极相当。这项工作通过改变锂离子传输通道,展示了再生过程中的快速拓扑化过程,为废锂正极的再生提供了独特的视角。

内容简介

废SNCM523正极材料基本上保持其原始结构和剩余能量,基于正极废材料的一些结构特点,试图在废材料中补充Li源,在恢复其结构和成分的同时补充消耗的Li,保证不破坏其结构的情况下直接再生。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氢氧化铵预处理SNCM523的拓扑相变策略,在SNCM523表面实现岩盐/尖晶石相向Ni0.5Co0.2Mn0.3(OH)2层状氢氧化物的相变,进而获得再生的NCM523正极材料。与非拓扑取向转化(宿主物质随着Li含量的变化而变化)相比,拓扑取向转化有助于形成更好的Li+转运通道,最小化动力学复杂性,提高了Li+在SNCM523再生中的转运效率。再生正极表面没有未转化的岩盐/尖晶石相,提高了循环性能。更重要的是,通过拓扑取向转化实现了工业生产的废NCM523黑体(SNCM523-BM)、废LiCoO2(SLCO)、废LiNi0.6Co0.2Mn0.2O2 (SNCM622)材料的再生。这种精心设计的拓扑结构转变策略将为回收废旧正极材料提供新的机会。

相关成果以“Topotactic Transforma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 Enabling Direct

Regeneration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s”为题发表在知名顶级期刊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文章第一作者是Kai Jia,通讯作者是来自清华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和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TBSI)的Zheng Liang,Guangmin Zhou等人。

文章亮点

1. 通过拓扑结构转换将有害的2-TM Li+转运通道转换为动力学上有利的1-TM Li+运输通道,并成功再生了具有充足锂补充的废NCM523。

2.所提出的再生废正极材料的拓扑变换方法可以扩展到修复废NCM523黑块、废LiNi0.6Co0.2Mn0.2O2和废LiCoO2正极,再生材料表现出与原始正极材料相当的良好电化学性能。

主要内容

图1 (a)层状NCM523正极材料中Li+从八面体Li位置扩散到相邻四面体Li位置的示意图,其中1TM通道负责Li+扩散。绿色和粉色八面体表示LiO6和TMO6八面体。二维Li层中的Li+迁移路径如箭头所示。(b)降解NCM523正极材料中Li+从八面体Li位点扩散到相邻四面体Li位点的示意图;2-TM通道负责Li+传导。(c)1-TM和2-TM Li+传输通道的Li+迁移障碍。(d)通过COMSOL软件模拟煅烧过程中不同Li+运输通道的Li+补充过程。比例尺,2μm。(e)提出了SNCM523通过拓扑转化再生的机制。

如图1a所示,在层状NCM523正极材料中,Li+的迁移遵循1-TM输运通道,活化的中间四面体可以与一个TMO6八面体(1-TM)共面。二维Li层中的Li+迁移路径如图1a中的箭头所示,Li+通过中间的四面体位点在两个相邻Li位点之间迁移。对于降解的NCM523正极材料(图1b),被激活的中间位点可以与两个TMO6八面体共享面。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图1c)表明,Li+通过2-TM输运通道的迁移势垒(2.13 eV)大于1-TM。基于DFT计算结果,我们利用COMSOL软件模拟了NCM523正极材料在两种不同Li+输运通道下的再生过程。从图1d可以看出,1-TM和2-TM输运通道表现出不同的再生效果。在1-TM输运通道中,SNCM523颗粒呈现均匀的Li+分布,这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Li+,NCM523从表面到内部的退化结构都可以被完全修复。SNCM523中Li+扩散效率有限,降解后NCM523表面的岩盐相仅部分转化为层状结构,表面仍保留部分岩盐/尖晶石结构(图1e),颗粒表面仍有许多裂纹。由于引入Li+改变了岩盐/尖晶石相的原有结构,这种再生正极材料的方法称为非拓扑转化。

图2 (a)再生SNCM523的拓扑变换方法示意图。(b)SNCM523和HSNCM523的XRD图谱。(c)SNCM523和HSNCM523的FTIR光谱图。(d,e)SNCM523和HSNCM523的TGA−DSC曲线。(f)SNCM523和HSNCM523的Ni K边缘XANES。(g)SNCM523和HSNCM523的Ni K边扩展X射线吸收谱。

SNCM523正极材料的结构如图2a所示,其中岩盐/尖晶石相形成在内部包裹Li+缺陷层状结构的表面上,这导致Li+传输通道具有更高的迁移势垒。具有层状结构的Ni0.5Co0.2Mn0.3(OH)2可以很容易地通过拓扑转化为NCM523正极材料。根据XRD图谱,SNCM523保持了原始NCM523的基本结构(图2a)。与SNCM523相比,HSNCM523的XRD谱图在19°和30°附近出现了新的衍射峰(图2b)。HSNCM523的I(003)/I(104)强度比高于SNCM523,说明Li/Ni阳离子混合程度降低。为了进一步证明SNCM523中的岩盐/尖晶石相已经转化为Ni0.5Co0.2Mn0.3(OH)2,进行了FTIR测量,约575 cm−2处的振动与TM−O有关(图2c)。HSNCM523的热重分析-差示扫描量热(TGA—DSC)曲线如图2d所示,进一步证实了Ni0.5Co0.2Mn0.3(OH)2的形成。Ni0.5Co0.2Mn0.3(OH)2的氢氧化物层的分解和层状氧化物形成的DSC曲线的吸热反应(图2e)所示会造成失重。Ni K边缘X射线吸收近边缘结构(XANES)光谱,HSNCM523电极表现出约0.5 eV的边缘能量向较低的能量转移(图2f),这反映了HSNCM523中Ni氧化态的降低。当采用本方法处理SNCM523形成Ni0.5Co0.2Mn0.3(OH)2时,TM原子迁移回TM层,晶格氧不足的位置有利于其沉降,其他位置与晶格氧饱和配位形成稳定的NiO6。因此,Ni0.5Co0.2Mn0.3(OH)2的配位数略低于SNCM523,而在配位元相同、结构相似的情况下,键长没有变化(图2g)。

图3 SNCM523(a)和HSNCM523(d)颗粒的SEM图像。SNCM523(b)和HSNCM523(e)颗粒的TEM图像。SNCM523(c)和HSNCM523(f)的HRTEM图像。(g−i)HRTEM图像和(c)中虚线框(A1、B1和B4)的对应FFT图像。(j−l)HRTEM图像和(f)中虚线框(C1、C2和C3)的对应FFT变换图像。(m)NCM523正极材料在循环过程中的降解机制示意图

SNCM523的SEM图像如图3a所示。SNCM523的表面平坦且有裂纹,从HSNCM523(图3d)的SEM图像可以看出,经过氢氧化铵处理后,颗粒表面由原来的平面变为粗糙表面。对SNCM523和HSNCM523表面黑盒标记的部分在原子水平上进行进一步研究(图3b,e)。SNCM523的TEM(HRTEM)图像显示了图3c中从表面到本体的不同微观结构。SNCM523颗粒表面区域附近的墨绿色方块标记部分(图3g)显示出清晰的晶格结构,晶格条纹为0.24 nm,对应的快速傅里叶变换(FFT)(图3g)三个散点组成。靠近体块的部分表现出明显的混合结构(图3h,i),尖晶石的晶格条纹比层状结构NCM523(003)面(0.48 nm)所对应的晶格条纹大。在显微结构分布上,近表面区域存在岩盐相(图3g),大块区域存在尖晶石相(图3h,i)得到了前人文献的验证。根据观察到的SNCM523的结构,层状NCM523正极材料的降解机理如图3m所示。紧密的结构(岩盐/尖晶石)会导致更短的离子间距和更大的相互作用,使得Li+迁移困难。相比之下,HSNCM523的HRTEM图像(图3f)显示了从表面到本体的均匀组织。从HSNCM523的HRTEM图像中随机选取三个区域进行分析,所选区域的晶格条纹为0.23 nm(图3j−l)。层状氢氧化物的FFT图(图3j−l)进一步证实了从岩盐/尖晶石到Ni0.5Co0.2Mn0.3(OH)2的相变。总的来说,我们在SNCM523表面通过氢氧化铵实现了岩盐/尖晶石相向Ni0.5Co0.2Mn0.3(OH)2的转变。该结构可以通过拓扑转化修复稳定的岩盐/岩脊,为缺乏Li+的层状结构的再生提供新的快速1-TM Li+运输通道。

图4(a)RSNCM523和RHSNCM523的XRD图谱。RSNCM523(b)和RHSNCM523(c)的Rietveld改进。RSNCM523(d)和RHSNCM523(f)的SEM图像。聚焦离子束(FIB)-RSNCM523(e)和RHSNCM523(g)的SEM图像。RSNCM523(h)和RHSNCM523(i)的Ni2p和O1s的XPS光谱。RSNCM523(j)和RHSNCM523(k)从表面到本体的原子百分比。RSNCM523(l)和RHSNCM523(m)的HRTEM图像。

XRD谱图如图4a所示。与再生正极材料的不同晶面对应的衍射峰出现分裂,RSNCM523的XRD峰相对于RHSNCM523的XRD峰向左移动。对所有XRD图案进行Rietveld细化,定量分析晶体结构信息的差异(图4b),RSNCM523的强度比低于RHSNCM523,表明其中Li/Ni混合更为温和。对比图4df和eg,可以看出再生RHSNCM523正极材料保持SNCM523的形状和尺寸,表面(图4f)和本体(图4g)没有明显的微裂纹。XPS光谱如对比图4hi,随着蚀刻深度的增加,图h中Ni 2p和O 1s几乎相同的位移而图i没有显示任何移动。由于拓扑变换提供的快速1-TM Li+传输通道导致RSNCM523(图4j),Li+从表面到本体减少,诱导HSNCM523形成从表面到体相的均匀层结构,这与Li+的均匀分布一致(图4k)。HRTEM图像中显示的与NCM523的(003)平面相对应的0.48nm的明显晶格条纹在最近的表面上显示出高结晶度(图4l)。扭曲的晶格条纹和无序结构出现在次近表面上(图4l),这可能是由于在再生过程中没有很好地补充Li+的岩盐/尖晶石相中的原子重排引起的。

图5 (a)SNCM523、RSNCM523和RHSNCM523在第一次循环时的恒电流充放电曲线。(b)SNCM523、RSNCM523和RHSNCM523在2.5−4.3 V范围内的原位EIS模式。(e)SNCM523、RSNCM523和RHSNCM523的倍率性能。(f)SNCM523、RSNCM523和RHNCM523在0.5C下的循环稳定性。(g)SNCM622、RSNCM622和RHNCM622的循环性能。(h)SNCM523和RHSNCM523在袋电池中的循环性能。(i)展示由袋电池驱动的电动机器人。

RHSNCM523通过拓扑变换在第一次循环期间表现出非常小的电压衰减(图5a),再生的RHSNCM523正极的原位EIS如图5b所示,Rinterface值随着充电电压的增加而降低。所有样品CV曲线都具有相似的一对氧化还原峰的形状,SNCM523的CV曲线(图5c)显示出不明确的氧化还原峰和大的电压间隙。重量间歇滴定技术(GITT)结果(图5d)表明,RHSNCM523表现出最小的过电位(~5mV)。速率能力测试结果(图5e)表明,RHSNCM523在不同速率下没有明显的容量衰减。RHSNCM523的半电池循环性能测试(图5f),在0.5C的长循环中,其容量约为152 mA h/g,1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约为90%,200次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为76%。测试了再生正极材料RHSNCM622(图5g)的性能,在0.5C下的可逆放电容量约为167 mA h/g,循环100次循环时保持90%的容量,250次循环时保留75%的容量。在2.4−4.2 V的电压范围内室温下,组装袋电池(~250 mA h)循环,如图5h所示,RHSNCM523//石墨袋电池在100次循环后保持了83%的容量,在200次循环时保持了71%的容量,且表现出更高和更稳定的库仑效率。RHSNCM523//石墨袋电池也被用作演示电动机器人的电源,显示出巨大的实用潜力(图5i和支持信息中的视频I)。

结论

由于在废NCM523表面上形成的岩盐/尖晶石相中2-TM Li+传输通道的高迁移势垒,再生期间锂的补充有限,导致传统再生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较差。然而,通过拓扑结构转换将有害的2-TM Li+转运通道转换为动力学上有利的1-TM Li+运输通道,并成功再生了具有充足锂补充的废NCM523。所提出的再生废正极材料的拓扑变换方法可以扩展到修复废NCM523黑块、废LiNi0.6Co0.2Mn0.2O2和废LiCoO2正极,再生材料表现出与原始正极材料相当的良好电化学性能。这种精心设计的拓扑结构转变策略将为回收废旧正极材料提供新的机会。

参考文献

G.M. Zhou, et al. Topotactic Transformation of Surface Structure Enabling Direct Regeneration of Spent Lithium-Ion Battery Cathodes. J. Am. Chem. Soc. (2023).

DOI: 10.1021/jacs.2c13151

权益声明

      “高低温特种电池”致力于报道高低温电池领域的相关文献,推动特种电池发展,如有报道错误或侵权,请私信联系,我方会立即修正或删除。

      感谢各位专家学者的支持与宣传,同时欢迎广大科研人员投稿与合作,具体事宜可发送邮件至[email protected],或添加下方小编微信,我们将在第一时间为您服务。

      “高低温特种电池”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发和分享。刊物或其他媒体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email protected].


聚焦极端领域前沿

共探特种电池未来


点赞加关注,科研不迷路


相关阅读

  • 一作+通讯,石墨烯又一篇Science!

  • ▲第一作者:Song Jiang通讯作者:Song Jiang,Guillaume Schull通讯单位: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DOI: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q694801研究背景自从其首次表面
  • 天南海北航天人·品世界 | 向上,争先

  • 【因为心怀梦想,所以勇敢出发;因为责任在肩,所以全力前行。人生的每一段旅途,都有精彩故事。在路上的航天人,见证宇宙山河浪漫,感受生活点滴温暖。“天南海北航天人”栏目聚焦
  • 高镍层状氧化物正极衰减机理的深入分析

  • 第一作者:Steven Lee通讯作者:Arumugam Manthiram通讯单位: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用于高能量、低成本锂离子电池的高镍、无钴层状氧化物材料的合理组成设计有望进一步推动
  • 总投资50亿磷酸锰铁锂项目落户盐城

  • 磷酸锰铁锂电池产业化持续提速,又一正极材料项目签约落地。3月5日消息,总投资50亿元的年产20万吨磷酸锰铁锂正极材料项目正式落户江苏盐城响水县。消息显示,该项目由青岛乾运高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Chem:尖晶石相ZnAl2O4催化合成气转化机理

  • 01导读将合成气催化转化为高附加值碳氢化合物是弥合这些原始碳资源和日用化学品之间差距的核心技术。最近,氧化物-沸石(OXZEO)双功能催化剂作为这种转化的新平台出现,显示出进
  • 招新 | 南大图协又招新啦~快看过来!

  • 图协招新/NOW JOIN US 2023·SPRING刚刚经历一个漫长的寒假和期末周,你是否对杜厦倍感思念?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图书馆陪你开启元气满满的新学期!你是否喜欢安静的学习氛围?是否沉
  • 人生规划必看6本书:长期看,人生非常有规律

  • ‍‍在不确定的时代,人生是不是还能被设计?很多人都说没戏了,根本就没有什么规划可言。还不如过一天混一天,随机应变。其实不是。短期看,可能有些混乱,但从长期看,人生是非常有规律
  • 古典:为什么大部分阅读,都是无效的?

  • 这是古典古少侠的第538篇原创文章今天是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每天都有4万多本书出版。 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看了无数的公众号,读了很多本书,却发现,一年下来还是没有什么改变。面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