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那一口春天的味道,该如何保鲜?

日期: 来源:湖南日报收集编辑:湖南日报
这几天长沙几乎天天下雨,不方便出门挖野菜,但在菜场商超里,已经觅到了春天的鲜爽。

立春后,“春菜”尝鲜季悄然开启。作为蔬菜界的“爱马仕”,今年的头茬香椿卖到每斤100余元。“春味”为什么这么贵?


图片来源:大潮网


冷链


走访长沙菜场、商超发现,本地产的荠菜、春笋、马兰头以及外地来的蚕豆、香椿陆续上市。

  

在长沙开福区荷花池菜市场,带着泥土的荠菜、春笋卖到了每斤20元、18元。价格虽不低,但尝鲜的市民不少。

  

在开福区麦德龙超市,香椿、蚕豆等外地春菜包装成一小盒。高达100余元一斤的售价,不影响香椿走俏。

  

春菜为何这么贵?

  

不少摊主说,现在卖的是头茬香椿苗,口感相对较好。香椿由于产量少且受季节限制,价格自然贵。

  

图片来源:大潮网


这一点,显而易见。

  

据了解,目前长沙上市的香椿多为海南、福建等外地品种,有的是基地直供,有的来自省内农批中心。不论哪种,都要经过物流的长途跋涉。

  

春菜作为小众蔬菜,吃的就是一口鲜,物流大多高配了“冷链”。一位供应商算账分析:冷链物流成本大约占到总成本的一半。

  

原来,春菜贵的背后,藏着一个关于农产品冷链物流建设的问题。


潜力


在长沙红星全球农批中心,有专业的农产品冷藏保鲜区,这是冷链物流的关键一环。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香椿等鲜菜鲜果从生产基地到红星大市场,历经采摘、包装、冷链运输等环节,再经红星周转。

  

可见,冷链运输的速度,决定农产品的“鲜度”。

  

拼速度,盒马让海鲜坐上“特快列车”。梭子蟹、皮皮虾等“网红”海鲜,在完整的产、供、销体系下,从东海来到长沙,只要几个小时,而且价格普遍降了三分之一。

  

小编走访发现,懂点门路的经营商户、生鲜电商从业者,注重使用冷藏设备,少则一个冷柜、冷库,多则冷藏汽车。然而,全省冷链物流设施还比较缺乏,农产品冷链“最先一公里”还没有打通。


超市内的冷链食品丰富。吴勇兵 摄 

 

对湖南来说,冷链是当前农产品供应链的短板,也蕴藏巨大潜力。

  

2022年,财政部、商务部联合发文,以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为重点,支持农产品供应链建设。同年,国务院要求中央财政安排约25亿元,支持加快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

  

省发改委介绍,抢抓政策机遇,湖南印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方案,提出推动建设田头预冷、移动冷库等生产前端冷链物流设施,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冷链产品配送网络等。2022年,长沙入选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

  

到2025年,我省将建成20个左右农产品冷链物流特色基地。随着物流枢纽建设、物流园区提质、航空铁路货运能力提升、县乡村物流配送网络完善,更多鲜爽美食将坐上“特快列车”来到你我餐桌。



更多新闻


相关阅读

  • 长沙邮局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象牙制品1047克

  • 2月11日,据海关发布报道,2月9日,长沙邮局海关在进境邮件中查获3件象牙制品,重1047克。长沙邮局海关关员在对一批进境邮件进行监管时,发现一件申报为“玻璃杯、烟嘴”的邮件机检图
  • 对标先进抓创建 创先争优做贡献

  • 为深入开展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高干部职工文明素质,营造良好创建氛围,2月9日,长沙县大数据中心组织开展2023年第一季度“文明部室”评选活动。本次评选活动按照《长沙县大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那一口春天的味道,该如何保鲜?

  • 这几天长沙几乎天天下雨,不方便出门挖野菜,但在菜场商超里,已经觅到了春天的鲜爽。 立春后,“春菜”尝鲜季悄然开启。作为蔬菜界的“爱马仕”,今年的头茬香椿卖到每斤100余元。
  • 这个春天,来从化“枣”点甜~

  • 从化是水果之乡,各具特色的水果常常吸引不少人特地来尝鲜。今天小编化身为“吃货主播”,为大家介绍一款脆甜爆汁的水果!咬下一口汁水盈满口腔!水果简介青枣“出生地”:广州从化城
  • 兔年第一场雪后,花果山宛若仙境

  • 雪后花果山雪后花果山受冷空气影响,这两天,江苏连云港花果山景区降下了兔年春节后的第一场雪。整个景区雪雾连绵、银装素裹。雪后美景雪后美景雪后美景远眺玉女峰,一片银装素
  • ​成武:大棚黄瓜喜上市 结出群众致富果

  • 立春时节,走进成武县汶上集镇东孙庄村的黄瓜大棚里,一排排整齐的黄瓜秧映入眼帘。翠绿的叶子,娇嫩的黄花,挂满黄瓜的藤蔓,一片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大早,农户李运河夫妻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