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血一般的教训!

日期: 来源:廖信忠收集编辑:
前两天和朋友们聚了聚,聊了聊最近的形势和生活。
正要举杯时,一个朋友却举起了白开水,说自己被医生下了禁令,只能以水代酒。前阵子他觉得喉咙痛,本来以为是阳了,但是半个多月了不仅没好,还越来越严重。
只好去医院检查,做了CT后发现竟然是肺癌。
朋友说,幸好发现得早没扩散,万一自己出点事,一大家老小该怎么办。
但之后的手术和治疗,保守估计至少十多万,一米八几的汉子,说话都带着哭腔。
10多年的交情,我很想帮助他,但心里又很纠结。
人命关天,应该先借钱救人再谈别的,可治病是个无底洞,万一又复发了呢?还钱是遥遥无期,可不借吧,心里又实在是过意不去,纠结了半天,转了1万块钱过去。
毕竟人到中年每增长一岁,身上的重担又多一分,自己也有父母需要赡养,儿女需要养育。在现实面前,我真的做不到和年轻时一样,把情谊看的比什么都重了。
疾病、事故、意外都是人生旅途上的暗礁,指不定哪一天也自己也会挨上一记重锤。
即使意外发生的可能性只有0.1%,可一旦遇上了,对一个家庭都是100%的伤害。
想起之前看过的一则新闻。
江苏的吴先生,39岁,当了半辈子老师,安守本分,兢兢业业。而就在前几天突然出现在论坛上,请网友投票决定父亲的生死。
他父亲骑电动车不慎摔倒,没想到一次小意外竟造成了严重后果,脊椎受损、肺部感染。
从家乡转去省会城市的医院,做完两次手术休养半个多月后,父亲终于慢慢好转。
可是一家人刚出院回到家中,父亲的伤口却又开始化脓,同时出现颅内感染、脑脊液漏、切口感染等问题。
父亲不得不再次住进ICU,一天花费少则两三千,多则五六千。
医生告诉吴先生,如果保守治疗,短期内他父亲就可能有性命之忧,有可能下周末都撑不到。
如果做开颅手术,康复的几率也很小,一百万花下去也不排除人财两空的结果。
虽然吴老师和妻子都有工作,父亲也有医保。
但医保能保的部分十分有限,加上后续未知的庞大治疗费与康复费用,这无疑是压在这个普通双薪家庭头上的一座大山。
为了省钱,吴老师六七十岁的老母亲甚至不愿意去住旅馆,一直在医院长椅上过夜,看着老人一把年纪还要受苦,作为儿子他实在是心疼。
但他除了是儿子,还是丈夫和父亲。
如果倾家荡产,举全家之力也没保住父亲,那么活着的孩子、妻子和他就要长期负债,承受居无定所,艰难度日的绝望。
种种考量,万般纠结,迟迟下不了决心的吴先生决定发起投票,将父亲的生死交给网友。
毫不意外,网络一片骂声:还没尽全力就让一群陌生人来决定亲爸的生死?这配当老师?
吴先生配不配当老师我不做评价,但凭借我多年的社会阅历,在“老人和小家之间怎么选”这个世界难题上,大多数人其实都会选后者。
孩子患病,家长大多会砸锅卖铁、不惜一切,而年迈父母患病,成年子女首先权衡的是钱,是现有生活是否会受影响。
因为当上有老、下有小时,“救不救”不只是良心问题,还是一个有限资源的可持续分配问题。
试想,若能负担得起,谁会在老人与小家之间徘徊犹豫?谁会纠结于计算钱与生命哪个价值更高?
没进医院的你,根本不知道钱有多不经花。
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住院费、医药费、护理费、设备使用费等,随便一圈下来可高达几十甚至上百万,轻易就能将一个家庭几代积蓄全部没收。
如今的我们,万事顺遂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还过得去。但意外一旦来临,大多都招架不住。
不敢想,万一哪天我倒下了,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我们很难避免一辈子不遇到这些事情,也无法避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冲击。但是有两样东西是我们可以决定的:
第一,是面对苦难的态度。
第二,是未雨绸缪的准备。
至于如何准备?思来想去,发现其实也没太多的办法,就两条路:
1、在利用好杠杆的同时,还要不断增加收入、控制开支,掌握尽可能多的存款,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
2、对于结余比较少、收入增幅比较慢的读者,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和家人的保险配置齐全,用尽可能少的钱,把自己不能承受的风险转嫁给保险公司。(本文不推荐任何保险产品)
关注我的老粉丝都知道,一直以来我都在建议大家一定要把保险配置齐全,那是因为,这些年我在医院里见证了太多这样的悲剧,而这些悲剧很多时候都是一份很便宜的保险就能解决的事情。
借此机会,想再给大家做点简单的保险科普,都是很实用的知识,希望大家耐心看完。
相信大部分读者都已经参加了城镇医保或者新农合,因而可能会觉得已经后方无忧,那你就错了。
虽然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医保方面做了不少努力,每年的灵魂砍价都能登上热搜。但在感谢国家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国家的医保只是基础医疗保障,毕竟并不是万能的。
比如,医保可报销的药品有2800多种,在市面上20多万种药物中只占很小一部分;而且在医保起付线以内、封顶线以上、报销比例外和医保目录外的医疗费用,都是要自己承担。
保险的作用就是在遇到疾病、意外等风险时,帮我们承担风险,把损失降到超低。
假设一场病可能要花费80万,经过社保报销和医疗重疾险赔付后,没花一分钱,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5年家庭收入损失,生场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关注我的读者应该很多都是家里的经济支柱,我相信,动辄几十、上百万的治疗费并非所有人都能轻易掏的起的,就算掏得起,那又得花多少年来追回这笔损失?
可以这么说,没保险的家庭就像一个脆弱的玻璃球,遇到冲击整个家庭就碎了。而有保险的家庭就像是一个皮球,即使被打压也能够弹起来。
但保险不能瞎买。保险本身是有很高的门槛的,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
因为不懂相关知识,买错保险,最后赔不了钱的,大有人在,大家见过的也不止一个两个了。
为了避免大家掉进买错保险的坑,在此,我再次向大家郑重推荐我的老朋友,一家靠谱的第三方保险咨询服务平台:
他们平台的保险顾问都非常专业,体验后感觉确实很不错,建议大家在挑选具体的保险产品前,都先去找他们做个全面的了解和咨询。
他们家的「家庭保障规划服务」非常专业、细致,很多人亲身体验后觉得很不错。
发生的悲剧,让我很感慨,所以特意争取了50个免费咨询的名额给到各位,先到先得,下文长按二维码即可报名领取。
免费名额只有50个,报名方式如下:

廖信忠粉丝专属福利 



长按扫码报名

即可

免费获得价值500元

专属家庭保障规划方案

相关阅读

  • 230228 中科创达 年报交流

  • 董事长介绍战略:公司定位操作系统的产品和技术公司,操作系统是计算和通信赛道的核心位置,OS从几十万行到三亿行,到机器人赛道会变成十亿行代码,核心竞争力是,第一是技术全面,第二是
  • 嗷嗷嗷,打脸空头!!!

  • 诸位都爽了吧,上证指数收在新高位置。正好赶上每月一次收稿费的日子,跪求文末打赏哟!虽然大部分股市涨跌是没法解释的,但今次不同。之前我写过一个分析今年市场的“1+2”框架。1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血一般的教训!

  • 前两天和朋友们聚了聚,聊了聊最近的形势和生活。正要举杯时,一个朋友却举起了白开水,说自己被医生下了禁令,只能以水代酒。前阵子他觉得喉咙痛,本来以为是阳了,但是半个多月了不仅
  • 非遗在神木 | 《神木杭氏中医诊疗》传承人杭亮

  • 神木历史悠久,文化淳朴、底蕴深厚,境内遗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祖们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近年来,神木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
  • 助农增收!神木市农投集团开启直播带货

  • 随着时代的发展,如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网络直播带货并不陌生。神木市农投集团抖音带货直播间让本地的优质农特色产品走进了更多消费者视野,走入了互联网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2
  • 3月份健康提示

  •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3月冬春交替,乍暖还寒,早晚温差较大,是不少传染病的高发季节。随着气温回升,外出踏青、出游的人增多,感染机会增加,疾控君提醒大家要加强防范,注意新型冠状
  • 神木市荣获全省志愿服务多个奖项

  • 近日,省委文明办公布了2022年度全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最美(佳)”先进典型名单,通报了陕西省第一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获奖情况。神木市公共文化活动中心志愿服务队被评为陕西省
  • 非遗在神木 | 《神木柳编》传承人张秀莲

  • 神木历史悠久,文化淳朴、底蕴深厚,境内遗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生息繁衍在这片土地上的先祖们遗留下来的珍贵遗产。近年来,神木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