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今天把话撂这儿,反正我不忍了!

日期: 来源:传达室收集编辑:

昨晚和好久不见的朋友在酒吧聊天,期间聊到一件事情,想了半天决定分享出来,也算是有感而发,希望所有人都能认真看完并重视起来。


当时聊到共同好友的近况,推杯换盏间,突然有人提到老张,气氛瞬间沉默。


老张是我们很要好的一个朋友,一线体制内工作,因为岗位需要,任务多、压力大、常加班,饮食也不规律,平时有点小疼小痛完全不当回事,能忍就忍。


一直忍到去年,他突然胃大出血,确诊胃癌。


刚治疗短短半年不到,前半生积蓄近乎耗空,小康之家一夜之间岌岌可危。


我们几个好友接到他老婆的借钱电话时,很想施以援手,但同时心里又很纠结。


借钱吧,知道治病是个无底洞,还上这笔钱遥遥无期,自己手头也没那么宽裕。不借吧,心里又实在是过意不去。最后拧巴了半天,一起筹了几万块钱想让自己心里好受点。


扪心自问,如果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大家真有足够的信心,只靠自己渡过这突如其来的风暴吗?

答案是没有…

01 


这让我想起前段时间刚看完的纪录片,一桩桩真实案例不仅印证了这种猜想,也让我更加能体会到成年人的无奈与心酸。


这天,急诊室送来一位胸痛患者,身后还跟着慌乱无神的儿子。


“走着走着我妈突然就倒下了!”

“送了好几家医院都没办法,这里是我们最后的希望了。”


瑞金医院,病房外的周立军完全懵了,而病房内,全身插满管子的母亲已经昏迷数小时。


经过诊断,母亲是急性心梗死和室间隔穿孔,简单来说,就是心室之间破了个洞,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想要活命,必须把心脏的动脉静脉全部切换到ECMO(体外膜肺氧合,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患者提供持续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

这样破损的心脏才能得到休息,待情况稳定后,再择期把破洞缝上。

但还没等周立军拿主意,医生又告诉他:“这个手术的失败率可能高到你不能接受,成功率只有30%。”

死亡率70%,远大于生存率,而ECMO光开机费就要4万多,以后每天都要两千多,这还没算后续缝合心脏的费用。


救人,这钱铁定要花出去,但有70%的可能人财两空;

不救,母亲可能连今晚都撑不下去...


救还是不救?



本以为是个简单的胸痛,转眼竟要马上为母亲的生死做决定,突然的变化让他猝不及防,陷入痛苦的纠结中。


周立军背着家里人哭了。


作为一个从老家来上海打拼的普通人,上班买房,生活正在步入正轨,但母亲毫无征兆的疾病将他逼得几近崩溃。


一边是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一边是几乎压得喘不过气的治疗费,他不停地在算着自己的钱有多少……



当时看完,我内心就一个想法:生和死这个大命题,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并不会去考虑,然而当需要马上做选择时,绝大多数人都会被打懵!


救命谁都想,可前提是自己花不花得起这个钱?会不会最后人财两空,活着的孩子、妻子和他就要长期负债,承受艰难度日的绝望?

都说医院是最烧钱的地方,不仅是花钱如流水,简直是洪水!


无药可医时还能用命运安慰自己,有治疗的方案却掏不出钱,甚至比没有救更痛苦!


拿最常见的癌症来说,住院费、营养费、护理费、设备使用费等,随便一圈下来,就能轻易地将一个家庭几代积蓄全部没收。


试问,这样的开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


但80%的进口药不在报销范围内,剩余的20%报销比例又十分有限。

还记得33岁的复旦大学博士阎宏微吗?

终于熬出头迎接美好人生时不幸被诊断为晚期三阴性乳腺癌,最凶险的那种。靶向药,几乎成了最后的救命稻草。

她跑到香港买帕博西尼,一盒30000块,21粒,平均一粒1400块。

试问,这样的开销下,有几个家庭能不喊穷?

很多人和我一样,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那么风险全集中在自己身上。

说实话,这样的案例也很能代表在读这篇文章的读者朋友们。

上有四老,下有一小,中间两个人,支撑起一个倒金字塔结构。只要其中一根顶梁柱倒下,家庭就会风雨飘摇。

想想看,等到孩子刚读大学时,我们很多人也差不多50岁出头了,那时我们还能保证自己像现在一样能赚钱吗?

万一到时身体得个什么大病,孩子也才刚参加工作,我们又该怎么办?年迈的父母如何安享晚年,孤身的伴侣如何支撑整个家庭?

前几年,因为长期伏案和熬夜改稿,我的身体就已经亮过红灯了,但生活的重担压在肩上,我敢停下来吗?不敢。

唯一庆幸的是,这件事早早地给我敲响了警钟。

现在我还能赚点钱,但把钱存着又会贬值,投资吧大多数不靠谱,买房产吧也不敢轻易入手,于是我才开始了解保险。

只有这样,才能在人生的下半场,做好一家人托底的终身保障。

如果现在手中有些闲钱,强烈建议大家也去考虑下这件事,它只占用一点点现金流,就能极大程度上降低极端情况下的资金风险。

这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看病不花一分钱配置思路:

支出项:

大病治疗费用:约80万

病后家庭收入损失:50万/年*2=100万

收入项:

社保报销:15万(平均)

商保赔付:165万(医疗险+重疾险)

一场大病三甲医院花费80万,经过社保报销和商保赔付后,没花一分钱。

剩余100万拿来补偿患病后2年家庭收入损失,即使生场大病也没影响家人正常生活。

但是配置保险是个技术活,涉及金融、医学、法律三方面知识交叉,一点点误差,很有可能就白买了。我并非专业人士,真的不敢妄自指导大家。


但是放着大家的需求不管,我也总觉得过意不去。如果有一家平台,能够站在坑人产品的对立面,把行业黑幕、保险漏洞,研究的清清楚楚,对我们的帮助将非常大。


当时正是被一家平台的上述服务所吸引,抱着试一试的心理,把给孩子投保的第一份保单拍照发过去,让对方帮忙检查。

没想到真有问题。

他们从保单收益过低,保障条款有猫腻上指出了问题,最后帮我做了最优化退保处理。

为了查漏补缺,还体验了他们的保障规划服务,超乎预期!

他们的服务可以根据每个家庭的财务情况、保障需求,个性化定制保障方案。

对,你没看错,是真正的1对1做方案,而不是机械复制。

为此我专门记了十几页的学习笔记,方案非常专业细致。

一套规划流程体验下来,不仅对自己家庭的保障规划更清晰,还能根据最优产品组合,比传统机构节约60%的费用!

存在家庭风险短板的朋友们,都可以去水星专业保障规划平台报名体验。

他们真的不为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做广告,只站在你的角度量身定制最适合的家庭保障方案。

①如果你还没有保险,可以根据计算的保额来匹配家庭风险缺口,能清楚知道应该买什么险种,以及去买多少额度才能解决家庭的问题,以及花多少钱才合理。

②如果已经买了保险,规划师也会将你的已有保单做排查分析,一张张讲解你买的保险值不值,方便及时退保止损。

上次免费福利放出很快都被抢光,为满足一些朋友的紧急需求,这次又争取了100个名额,原价699元现在免费给到大家体验一次。
机会难得,真心希望每位读者都能去体验这服务,在意外发生前,为自己和家人做一份完整的保障规划,及时买到合适的产品。
除了给到福利之外,他们还提到由于新规出台,未来一个月内很多好的产品都会下架调整,重新洗牌这也意味着,针对我们这个年龄阶段的很多性价比产或将不复存在。不管需不需要,朋友们都可以去了解一下。
2023年我们都应该去做一次财务体检,审视家庭保障缺口,安顿好大后方。
名额很快就会被抢完,速速领取了。陈老师第11次送读者福利,限100个名额,手慢无!领取如下:

陈老师送3月专属读者福利

相关阅读

  • 报告:中国财富家庭拥有的总财富达164万亿元

  • 中新社青岛3月10日电 (记者 胡耀杰)全球权威高净值人群研究机构胡润研究院10日在青岛携手青岛意才基金销售有限公司联合发布《2022意才·胡润财富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22
  • 一晚上没「拨」出来,是什么体验?

  • 刚上大学的时候以为自己到了一片恋爱的海洋,哪曾想大学四年過去,恋爱的芬芳没尝到,反倒被室友帶着入了灰~機杯的坑。还别说,没玩的时候,觉得這东西也就吹得天花乱坠的,玩了之后才
  • 冬春风大,嘴干、起皮,怎么解决这种症状呢?

  • 冬春风大,嘴干、起皮很常见,多数人都不太当回事。因此,就让唇炎钻了空子。我听口腔科朋友提过这样一个病例:他嘴唇反复溃烂、结痂,持续两年多,在当地一直治不彻底,今年出行方便了特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政策没了,买房人喷出一口老血

  • 有个不好的消息,想在一线强二线买房的朋友,捂住胸口。3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公开发表了对楼市的看法,大家都盯住了他说的这句:对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充满信心。倪长老七
  • 今天把话撂这儿,反正我不忍了!

  • 昨晚和好久不见的朋友在酒吧聊天,期间聊到一件事情,想了半天决定分享出来,也算是有感而发,希望所有人都能认真看完并重视起来。当时聊到共同好友的近况,推杯换盏间,突然有人提到老
  • 00年代好不好啊?

  • 今天出门时,QQ音乐推来一组歌单,叫“00年代怀旧金曲精选集”。死去的记忆,瞬间就开始攻击我了。这种感觉就好像,许多年后回到工作过的单位,被意外地赠送了一本《历史的印迹》。这
  • 逻辑彻底打碎!二线城市,正在强势复苏!

  • 开篇直接先说一个超大好消息:本周,我亲自带团,带大家去一个我非常看好,且市场已经快速回暖的强二线城市——武汉。今年想抓住史无前例的政策宽松、利率抄底、价格底部机会的,又苦
  • “房子刚交楼,我就后悔了!”

  • 因为最近我朋友准备入手深圳,一直在问我买房的问题。她之前因为首付一直凑不够迟迟没出手,但看到现在基本到底部,也确实有居住需求,打算想办法上车了。何况现在很多城市又在下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