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辞职回乡种地,他已经坚持了15年

日期: 来源:浙商杂志收集编辑:浙商杂志

在萧山市区萧西路麦田生鲜超市的楼上,朱观扬有一间不算宽敞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挂着一顶草帽。抬头望向窗外,常常能看到绿皮火车轰隆轰隆驶过。顺着这条铁路往南30公里,浦阳江拐弯的地方,有1200亩农场,那是朱观扬梦想开始之地——杭州金迈田种养殖有限公司的基地。在那里,铁路架得高高的,高铁在远空呼啸而过。

朱观扬,80后。戴上他的草帽走进浦阳江边的大棚,是一位憨厚的农人;把草帽放到办公桌上,召集员工开会布局时,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农创客。2008年,朱观扬从体制内辞职,回到老家萧山创立了杭州金迈田种养殖有限公司,从此一头扎进了乡土大地。从“小白”到“老师傅”,从白手起家到良田千亩,15年深耕后,朱观扬的身份趋于多元,他是金迈田的负责人,是萧山区农创客联合会会长,也是当地的共富带头人。在农创客这条路上,他走通了。

“鼓起勇气再来一遍”

回归乡野,过上田园牧歌的生活,是当代年轻人“反卷”的退路。但2008年,27岁的朱观扬从体制内辞职时,他告别的是“一张报纸一杯茶过一天”的日子。“我是农村长大的,还是想体验农村生活。”朱观扬喜欢那一份脚踏实地的实在感,他想用劳动的双手,去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事业。

但他的家里人并不乐意。朱观扬的父母是农村人,好不容易培养了一位有出息的大学生,却又放弃体面的工作,回来种地,他们有点拐不过弯来。“当时谈了女朋友,包括女朋友家里人也不理解,好在我女朋友支持我,她认为我认定的事就一定要去做,也是这份支持,陪伴我走到了今天。”

回看这一路,朱观扬的选择、女友(现为妻子)的支持,都是有远见的。但彼时,那一条路却不好走。“有一年双台风,我们当时种了200多亩西红柿,台风带来暴雨,西红柿全部淹没,直接损失几百万。”朱观扬回忆,天灾、市场滞销在农业领域,都是常见的难题。“只能鼓起勇气重新再来一遍。”

再来一遍,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更上一层楼”的探索。朱观扬总结,种植受制于天气,是因为公司技术实力还不够。于是,他跑南闯北去学技术。他来到山东寿光,泡在同行的大棚里拜师学艺;他又跑出国门来到以色列,学习他们先进的滴灌技术。一趟趟跑下来,朱观扬农学知识丰富了,技能提升了,“感觉”似乎也跟着来了。

几趟学习下来,除了情怀,朱观扬还有了实力傍身。回到自己的基地,他建起了萧山第一个茼蒿生产基地,这一次,迎接他的是大丰收。金迈田顺利成为当时联华超市在杭州地区唯一的茼蒿供应商。

“绿色循环是我们的特色”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朱观扬的创业路就是这样一步一步摸索出来的。

茼蒿成功后,朱观扬的农场扩容:番茄、甜瓜、西瓜、丝瓜、红美人……钢架大棚、连栋大棚一个个从田里“长”了出来。走进大棚,土培的甜瓜、小番茄等蔬菜瓜果离地生长,纵横的喷滴灌设备整齐交错。

田里的供应产量上来了,朱观扬开始琢磨起“餐桌”上的供应。2012年起,朱观扬在萧山逐渐开出自己的门店“麦田生鲜超市”,走“农超对接”模式。同时,看着新兴的网络电商,朱观扬也积极入局,加入数字化大潮,为金迈田的发展赋能。打通了田间地头与市民餐桌的这条供应链,也就打通了金迈田自己的产业链。

但在田间内部,还有一条绿色循环的链条等着朱观扬去打通。“田里秸秆很多,这些如何变废为宝?”朱观扬想了一招:利用食物链来解决。2013年,他从湖州引进100对湖羊,在自己的基地繁殖。“湖羊可以消耗我们的秸秆、草、毛豆、玉米等等,它可以吃很多东西。”朱观扬解释。近年来,金迈田的湖羊数量常年保持在2000-4000头。秸秆喂养湖羊,湖羊产生的粪便又可以发酵作为有机肥,反哺蔬菜种养,又一道闭环逐渐成型。

“绿色循环”是金迈田的特色,这条路上不仅有湖羊,还有黑水虻。“黑水虻是我们一个生态处理的项目,它可以转化我们的厨余垃圾。”朱观扬表示,项目是好的,但当时朱观扬手里的资金却有点紧张。“这个项目投入比较大,正好那个时候,兴业银行的工作人员来我们公司,一聊就有了意向。”提到这一次合作,朱观扬认为“很巧”。

金迈田是三农企业,黑水虻是绿色项目,这与兴业银行倡导的“绿色银行”理念十分契合。两个“绿企”相遇,合作便也顺利成章。但让朱观扬记忆犹新的已不是那一笔300万元的授信,而是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工作人员的诚意。

“当时,兴业银行的工作人员非常热情地来我们公司,上门来给我们服务,给我们公司做了整体评估。这是我意料之外的,因为以前我觉得贷款是挺难的一件事,但兴业银行的这种服务态度,对我们这种创业型企业帮助非常大。”朱观扬强调。创业一路,他遇到了政府的政策支持,也遇到了银行的鼎力相助,这些助力也成为了他打拼路上的前行动力。

“农业是一个需要深耕的行业”

聊起金迈田获得的荣誉,朱观扬如数家珍,“浙江省蔬菜标准园、浙江省级青创农场、杭州市生态农业示范基地、杭州市菜篮子工程基地,萧山区农业龙头企业,还是G20峰会食材供应商……”就像是向朋友介绍自己的孩子,朱观扬不吝溢美之词。

“现在也谈不上骄傲,但肯定是支持我,做了十多年也算积累了点经验,现在政府的政策也蛮好,就选定这条路走下去。”相比十多年前的疑虑,家人的态度早已有了实质的改变。这些肯定和改变,成了朱观扬化梦想为现实的注脚。

“农创客要有情怀。”朱观扬说,但光有情怀是不够的,“要有在这个行业干到底的态度。如果只是尝试着去玩一下农业,那还是不要去碰。因为农业是一个需要深耕的行业。”对于时下正流行的返乡情怀,朱观扬以过来人的经验提醒。创业初期,朱观扬开过拖拉机、垦过地,也亲自上手搭建大棚,人手紧张时,还要叫上自己的老父亲一起干活。满腔热情,又整日辛劳。

尽管现在的朱观扬,不再需要下地干活,但在这样的三伏天,他仍坚持一周至少三天去基地走一圈。“早上八点半就到了,每个棚都走一圈,现在的单体大棚非常热,一圈下来浑身湿透。”

15年坚持下来了,朱观扬为农创客走通了一条路,他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现在的农村不比以前,现在的农村有广阔的天地,有更大的舞台,有更优的政策,只要你们有信心有能力有执着的精神,一定能够创出一番事业。”

来源:《浙商》杂志 记者:谢颖

相关阅读

  • 普通人最需要学好这三门学科,但却常被忽视

  • 编者按:同是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为什么别人会如此优秀?因为除了在常规教育中学到的物理、化学等知识以外,优秀的人还会涉猎多个学科,比如心理学、哲学以及经济学和金融学。这些
  • 安黎答知名企业拼多多之问

  • 编者按:《阳光报》社携手知名企业拼多多开展的“为你读书”公益活动,于7月5日,在汉中市南郑区举行。安黎老师应约在新集中学为该校的中学生代表,讲授了一堂生动的写作课。课后,回
  • 未成年人涉嫌帮信罪人数快速增长有何良策

  • “我根本就不知道我儿子放假了大白天在外面用手机搞这个,如果知道了,我肯定会监督他不让他出门。”说起自己的儿子,家住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的刘秀深感内疚。  2023年6月1
  • 为了攒钱,年轻职场人有多拼

  • 在这个物欲横流,且信息化高速发展的时代,年轻一代很难不从各种社交平台中,窥视到一些富裕阶层的人的奢侈生活,这一些信息碎片冲击着年轻人的消费观,物欲也不断膨胀,都说越来越多的
  • “多任务处理”其实是一种上瘾行为

  • 编者按:多任务处理和分心实际上是一种上瘾行为,比如一边听人说话,一看埋头看新闻,或者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者一边处理文件一边安排会议……就像所有的上瘾行为一样,我们必须首先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辞职回乡种地,他已经坚持了15年

  • 在萧山市区萧西路麦田生鲜超市的楼上,朱观扬有一间不算宽敞的办公室,办公室里挂着一顶草帽。抬头望向窗外,常常能看到绿皮火车轰隆轰隆驶过。顺着这条铁路往南30公里,浦阳江拐弯
  • 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带队赴长春“六访六促”

  •   7月15日-16日,武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信思金、学校党委副书记夏江敬一行赴长春开展社会合作“六访六促”行动,走访一汽解放集团有限公司,看望吉林校友并座谈。一汽解放党委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