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以信用信息共享打通金融活水流向实体经济“最后一公里”

日期: 来源:国家发展改革委收集编辑:国家发展改革委

近年来,常州市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以更完善的制度建设、更先进的系统支撑、更畅通的信息共享机制,精准破解企业融资问题,实现企业融资“提速、降本、增效”,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形成“立信、用信、增信”的中小微企业融资新模式。

一、筑牢融资信用服务“压舱石”,用心用情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

构建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是构建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完善融资支持体系的重要一步。目前常州建立了江苏省综合金融服务常州子平台、常州市企业征信服务平台和常州市创新创业平台等3个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简称“融资平台”),形成了“公益+市场+政府”三轮驱动的融资信用服务体系。

一是聚焦全面“整”。统筹整合融资平台,发挥省金融服务平台技术特长、征信平台的市场化专业优势和双创平台信保基金的杠杆效应,以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常州子平台为主入口,通过三个平台功能叠加、优势互补,实现统一注册、用户互认、产品整合,实现融资成效统一显现,实现金融基础设施数字化集成。平台纵向已接入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及江苏省级节点,横向融入常州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场景建设,形成对融资信用服务的强大支撑能力。截至2022年末,平台累计注册市场主体13.7万家,累计企业贷款发放金额2497.4亿元,其中普惠贷款占比达25%以上。

二是聚焦精准“服”。融资平台通过省级节点共享市场监管、社保、纳税、住房公积金、不动产及水、电、气、电信等领域信用信息2.98亿条,实现数据汇集、智能撮合、信用服务等功能,并按照金融机构需求精准提供数据。细化金融机构的产品展示功能,主动为企业推送信贷产品155个,实现自动精准匹配,提高撮合效率。截至2022年末,常州市小微企业信用贷款较年初增长37.83%,高于各项贷款21.49个百分点。

三是聚焦多方“评”。融资平台对注册企业开展基础性信用评价,供接入机构参考使用,并持续筛选推送信用状况良好且有融资需求的“白名单”企业。融资平台与接入机构合作,针对不同规模、行业、业态、融资对象、融资需求等融资服务场景,充分挖掘信用信息价值,开展针对性个性化信用评价,实现对中小微企业的精准“画像”,撬动更多更好的金融资源向信用状况良好的中小微企业倾斜。近三年,全市新增首贷户17794家。

二、打造创新赋能“新引擎”,彰显融资信用服务品牌效应

常州充分发掘信用信息应用价值,创新融资信用服务模式,厚植普惠发展动能。

一是开展普惠金融(征信)试点,提升融资服务示范性。2019年,常州以新北区薛家镇为试点,建设“普惠金融(征信)试验镇”。该试点为薛家镇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对接等服务,实现了通过试验促进贷款企业覆盖面广、贷款增长速度快、融资成本低的效果。截至2021年底,全镇有贷企业户数占全镇注册企业的比重达到12.02%,高于同期全市平均2.65个百分点;全镇企业贷款比年初新增5.29亿元,增长14.42%,高出全市企业贷款2.02个百分点。

二是探索全流程放款,提升融资服务便利性。在普惠金融(征信)试验工作的有益实践下,2021年,常州探索开展“常信贷”业务试点,聚力打造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企业融资新引擎,通过搭建平台、选取试点、开发产品、强化保障,成功打造本土线上信用贷款产品。自2021年7月上线以来,目前包括邮储银行等11家试点银行参与,通过联合建模为小微企业精准画像、为银行精准筛选企业名单、精准把控小微企业经营风险和信贷风险,搭建联通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的纯信用纯线上融资服务平台,企业无需重复提交资料,无需跳转,直接获取授信结果,实现全流程放款,构建起银行“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截至2022年底,全市共有2.8万户企业申请“常信贷”,共计7195户企业获得贷款98.07亿元。

三是深化政银企对接,提升融资服务可得性。引导金融机构、信用服务机构入驻融资平台,并积极发布信贷产品。定期组织平台推介会、政策宣讲会,向中小微企业详细介绍平台建设背景、服务功能,帮助企业入驻、发布融资需求,辅导企业开展融资活动。实施“常融宝”专项行动,对无贷企业进行评分评级,择优定期向金融机构推介,促进银企精准对接。2022年全市累计举办“信易贷”平台推介活动50余场,平台为中小微企业解决需求787.4亿元。

三、打好多方联动“组合拳”,聚优成势营造良好环境

常州充分利用各方优势,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提供市场化、创新型解决方案。

一是推动融资与财政相结合,充分发挥增信风险作用。修订《常州市中小微企业信用保证基金管理办法》,发挥信保基金增信作用,完善信保基金、银行、担保风险共担机制,推出小微贷、数字贷、创新贷等18个子基金产品,累计为33299户企业发放贷款49773笔,金额累计1239.62亿元,平均利率4.44%。信保基金成立以来,共为中小微企业代偿业务15笔,代偿金额2480.50万元,代偿率0.02%。

二是推动金融与司法相结合,充分发挥大数据增值作用。建立金融纠纷高效处置机制,牵头法院、司法、金融等部门在全省率先建成涉金融债权案件信息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公示、及时督办,实现案件的快审、快结、快执、快核销。结合金融案件诉讼、仲裁流程及特点,建立中小微企业贷款“线上公证”“线上仲裁”机制的相关功能,探索通过市融资平台将金融数据直达线上诉讼、仲裁接口,高效处置金融纠纷。目前平台已整合涉及案件20950件,各类法律文书112.2万份,全市31家银行已接入平台,累计查询1854次。

三是推动融资与产业相结合,充分发挥供应链互信作用。推进基于供应链产业链的融资信用业务模式创新,支持金融机构充分挖掘产业金融需求,运用融资服务平台,依托区块链、云计算、工业互联网技术推进供应链融资,解决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问题。积极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互信互惠、协同发展的信用生态环境,鼓励银行机构将大型核心企业的商业信用转化为中小企业的融资便利,帮助民营小微企业拓宽低成本融资渠道,实现产业链、资金链和信用链的协同。至2022年末,共拓展553条供应链,链属企业3536户、339.54亿元,其中,核心企业415户,支持上下游本地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121户、88.55亿元,分别比年初增加1721户、37.83亿元。

下一步,常州市将按照“政府搭台、银企对接、以信促融、赋能实体”的原则,进一步健全融资信用服务工作体系,将信用信息同金融机构充分共享,降低金融机构调用成本,着力打通金融活水流向中小微企业的“最后一公里”,让信用好的中小微企业享受更丰富的融资渠道、更优惠的贷款利率、更便捷的审批通道,实现信用越好贷款越容易利率越低,推动中小微企业融资可得性、便利度提高。

相关阅读

  • 营收5年翻番!安徽定下目标

  • 未来,安徽省将推动制造业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力争2025年规模以上制造业营业收入比2020年翻一番,达到6.5万亿元左右;2027年比2022年翻一番,达到8.5万亿元左右。近日,安
  • 山西太原:家门口的自助图书馆 便民利民好评如潮

  • 3月8日,位于太原市万柏林区华峪南区站的“太图自助图书馆”进行还书的读者络绎不绝。读者李女士表示,“别看这亭子小,但是包罗万象,简直就是家门口的图书馆,能够轻松的给孩子借阅
  • 2023年青岛市计划评价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8000家

  • 近日,市科技局发布《关于组织开展2023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通知》,本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入库正式启动。按照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一年一评一入库”的工作要求,20
  • 非公经济是中国式现代化重要力量

  • 高铭铎今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即: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
  • 中证鹏元祝您女神节快乐!

  • 欢迎关注#中证鹏元评级#视频号 ●最新数据江苏省13个地级市和95个区县2022年经济财政债务情况 ●总体稳健,相机抉择,发力宜早—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解读 ●一石激起千层浪—
  • 中国银行:以金融活水,注百业信心

  • 展现更大作为,服务新格局贸易订单激增、工厂生产紧锣密鼓、田间春耕农忙,2023年的春天,各行各业抖擞起生机与活力。“拼经济”与“强信心”,成为了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两个高频词。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苏雯雯:打破舒适圈,向上无极限

  • 爱烘焙,爱美食,爱徒步,爱旅行,是生活中的她;爱拼搏,爱挑战,爱尝试,爱较真,是工作中的她。她从2008年进入咨询公司,到2015年进入汽车行业,之后相继在捷豹路虎、滴滴、雷诺日产创新中心任
  • 大连708名优秀慈善义工荣誉晋星

  •   慈善公益报(安迪 连慈)他们来自社会各界,他们不分年龄大小,他们常年默默无闻,他们甘于奉献,用一个个凡人善举向社会传递向善的正能量,他们就是大连慈善义工。  为鼓励广大义
  • 宁德市蕉城区慈善总会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

  •   慈善公益报(邹 园 高雨霏)携手奉献,传承文明。为纪念毛泽东“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60周年,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营造“学雷锋·献爱心”的志愿服务氛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