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五大上市险企前4月揽收保费1.23万亿元,保险负债端逐步度过“磨底”阶段

日期: 来源:蓝鲸财经收集编辑:蓝鲸财经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近日,A股五家上市险企先后发布了2023年前4月保费收入情况,行业整体回暖明显。今年前4月,五大上市险企共计实现保费收入12324.12亿元,同比增长约5%。

其中,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73亿元、3227.07亿元、2963.98亿元、1798.86亿元、761.21亿元,从增速来看,除新华保险保费收入同比微降0.46%之外,其余四家都实现了正增长。

近日,保险股连续大涨引发市场关注,券商分析师指出,保险板块是“中特估”的直接和间接受益品种,一方面,险资股票投资主要以优质行业低估值、高股息龙头标的为主;另一方面,保险板块作为“中字头”集聚地,同样受益于估值催化。此外,保险行业基本面见底的共识基本形成,负债端逐步度过“磨底”阶段,但板块估值仍处于低位,当前市场风格下,板块具备一定吸引力,后续估值仍有上行空间。

寿险公司银保策略差异导致增速分化

具体来看,前4月,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人保、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分别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3573亿元、3227.07亿元、2963.98亿元、1798.86亿元、761.21亿元,同比变动4.02%、5.93%、7.33%、3.84%、-0.46%。

人身险方面,上市险企整体延续正增长,寿险保费持续回暖。人保寿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642.30亿元、2081.85亿元和1083.4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59%、6.01%和-2.90%。此外,前4月,平安养老险、平安健康保费收入分别同比增长0.4%、13.5%;人保健康保费收入同比增长5.4%。

4月单月来看,人保寿险、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4月保费收入增幅分别为38.5%、7.9%、5.6%、-2.0%和-5.7%。据悉,人保寿险4月长险新单期缴同比增长136.6%。

“1-4月上市险企累计寿险保费整体延续正增长,预计主要得益于客户保本理财需求旺盛下的储蓄险新单销售,其中,平安人寿得益于新银保渠道的快速增长推动保费高增;新华保险和太保寿险仍为负增长,预计为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减少银保趸交业务,以及前期低质量业务仍在出清过程中,导致需求业务增长承压影响”,国君非银刘欣琦团队指出,在寿险保费延续景气的大背景下,各险企银保策略的差异导致增速分化。

“相较一季度,国寿、人保寿和平安寿延续保费较快增长态势,太保寿险4月单月保费同比有所下滑,我们认为主要是公司着力发展期交业务的短期节奏调整,虽然保费短期有所波动,但新业务价值表现有望进一步提升。整体来看,各大险企2月以来保费持续回暖,开门红虽然已经结束,但累计保费同比整体依旧维持稳健增长态势”,信达证券分析师王舫朝指出。

王舫朝团队认为,储蓄型、保障型等代表性险种具备的储蓄和保障属性有望进一步提升保险产品的吸引力,4月以来各大险企新产品的上市有望进一步满足复苏中的保险需求,“我们继续看好各大险企年度保费表现,前四月表现有望为半年度业绩奠定坚实基础,新业务价值表现有望同比回暖,夯实净利润基础。”

财险全年保费有望实现双位数正增长

今年前4月,上市险企财险业务保费增速仍然分化,预计是受非车险业务的影响。人保财险、平安财险和太保产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2046.71亿元、1004.59亿元和715.43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9.54%、5.83%和16.05%。

人保财险非车持续高增得益于农险、信保业务及货运险单月保费同比高增,上述险种的增速分别为17.2%、31.0%、24.8%。数据显示,4月,人保财险车险和非车保费累计同比增速分别为6.4%和12.1%,非车业务占比同比提升1.3个百分点至56.5%。

“从业务节奏来看,各大财产险企延续一季度保费快速增长态势,尤其是太保财险保持单月保费同比双位数增长。虽然财险业务因业务节奏和相关季节性因素,各月保费节奏有所不同,但整体来看,开年以来社会经济活动的全面恢复不断助力各大上市财产险企车险与非车险保费均较快增长。全年维度,我们预计主要上市财险公司人保财、平安财和太保财2023年全年保费有望实现双位数同比正增长,有望维持2022年高景气表现同时为年度承保盈利奠定坚实基础”,王舫朝表示。

此外,头部财产险企加大非车险产品创新和开发力度,非车险产品有望不断迎来增量,头部险企有望凭借更加精准的精算定价能力、持续优化的费用管理以及渠道管控不断提升承保盈利水平。同时,随着车险二次综改的正式开启,范围扩大后的车险自主定价系数在全国各地区逐步开始试点,头部财险险企在车险方面有望凭借更强大的定价体系和运营能力,通过费率和风险匹配承接更多优质车险业务,巩固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承保盈利。

招商证券分析师在研报中表示,全年来看,预计后续更多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将带动车险保费继续增长,各公司在加强非车险业务扩张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对品质的管控,非车险业务的占比和业务质量有望不断提升。

看好保险负债端拐点确立后的估值修复空间

今年至今,A股及H股保险板块持续走强。4月以来,保险板块及个股也是表现亮眼,譬如,4月17日、18日,保险板块实现两日连涨;4月27日,多只保险股大涨,中国平安A股盘中一度触及涨停,成交额超百亿;5月15日,中国人寿涨幅超9%,股价创阶段性新高,截至当天收盘,板块上涨5.37%。

多家券商表示,看好保险负债端拐点确立后的估值修复空间,叠加投资端改善以及新会计准则落地,险企净利润出现大幅增长,估值有望同步提振。

“保险板块此轮上涨,短期靠中特估催化,中期看,负债端拐点验证,长期需要宏观经济持续修复加持”,东吴证券保险行业分析师葛玉翔认为,保险板块作为中特估的直接和间接受益品种,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一方面,险资股票投资主要以优质行业低估值、高股息龙头标的为主;另一方面,保险板块作为“中字头”集聚地,同样受益于估值催化。

葛玉翔表示,保险业处于负债端“L型底部”,增速恢复需要经历“存量产能改善—营销队伍企稳—新单保费筑底—价值增速向上”,当前处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调整期。

“中特估行情持续演绎,有望直接增厚险资投资收益”,财通证券分析师夏昌盛表示,中特估催化下,央国企价值重估正不断走向深入,自3月底以来,中特估持续领涨市场,截至5月15日,央企指数较3月底上涨8.4%(同期沪深300为-1.3%),今年以来上涨15.5%(同期沪深300上涨3.3%)。“考虑到险企股权投资偏好高股息率的蓝筹股,其中优质国企占比高,配置风格与当前市场风格高度一致,预计二季度中特估行情的持续演绎,将直接增厚险企投资收益或净资产(部分计入OCI)”。

王舫朝认为,保险负债端经过近年来持续的清虚改革,当前已经逐步走出负债端“低谷”,结合一季报来看,当前保险负债端逐步度过“磨底”阶段,渠道人力、新单保费、新业务价值等核心指标持续展现出企稳回升信号,后续板块表现有望逐渐从“估值修复”逻辑转向“基本面改善”。

相关阅读

  • 2023年1-4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超3000亿

  • 5月17日,成都海关发布最新外贸数据。数据显示2023年前4个月四川外贸进出口总值3094.1亿元,外贸规模居全国第8位。其中,出口2073.6亿元,进口1020.5亿元;民营企业进出口1604.1亿元,
  • A股三大指数震荡,云计算ETF(516510)收涨1.14%

  • 截至5月17日收盘,A股三大指数今日震荡整理,其中沪指跌0.21%,收报3284.23点;深证成指跌0.07%,收报11091.08点;创业板指跌0.02%,收报2293.64点。市场成交额7813亿元,北向资金今日净买
  • 1.7亿元!差点没了

  • “总经理”要求立即转账,手续后补作为财务人员的你是立即执行?还是留个心眼?近日上午桐庐某公司行政主管杨某收到一封邮件发件人名字显示为公司“总经理”邮件中要求发一份公司
  • 1-4月浙江经济怎么样?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 前4个月,浙江经济运行如何?记者5月17日从省统计局获悉,1-4月浙江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有效投资稳定增长,消费市场持续回暖,主要经济指标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一、工业生产稳步回升,新兴
  • 回家!就在这周六!

  • “彭城英才遍五洲 桑梓情深系徐州”暌违四年之后江苏发展大会将于5月20日重磅归来作为江苏发展大会的延续届时,徐州将举办第三届“彭城英才荟” 邀请海内外宾朋聚首彭城共叙
  • 一路狂飙!连锁药店步入“万店时代”

  • 细心的人应该会发现,大街上药店的数量越来越多了,甚至好几家药店扎堆开在同一条街上,其中就有不少连锁药店。引得网友调侃,药店数量比奶茶店都多。连锁药店已步入“万店时代”。
  • 文旅局长很忙

  •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贾璇 | 北京报道今年的“五一”假期堪称“史上最火”。4月28日,节前最后一个工作日,上海虹桥火车站提前进入客流高峰,紧急通知当日发往全国各站车票均已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山东手造 | 七旬老人与“泥塑麒麟”的不解之缘

  • 泥塑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在素有“麒麟之乡”美誉的麒麟镇南张楼村,有一位年过七旬的老艺人张中勤,用传统泥塑塑造“麒麟”形象,成为独具特色的地方文旅产品。初夏时节,张中勤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