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在家太焦虑?试试这样做;本科生毕业,有了新要求;PM2.5暴露可导致流产|热点回顾

日期: 来源:学术头条收集编辑:

“热点回顾|一周科技大事件”为学术头条推出的图文新栏目,旨在帮助读者快速了解最近一周的科技热点新闻。由于篇幅(和知识)有限,欢迎大家多多补充~

Hi,可爱的“学术菌”们,我是你们可爱的学术君。

上一周又是一个过去的“上一周”。


近期疫情反复,想必不少小伙伴们已经居家办公很久了。但在屋子里待久了,难免会产生一些焦虑等负面情绪,我们该如何应对呢?专家建议,少想事情多运动~

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本科生要想毕业,需要修满公共艺术课程 2 个学分。

红的、白的、蓝的,哪个盘子影响食欲?挑食的人:把红碗拿走,谢谢!

PM2.5 暴露或可导致流产。


but... 除了这些,上周还有哪些热点新闻呢?我们先一起简单回顾下:

  • 天然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更安全?

  • AI 玩转了西洋陆军棋,跻身历史 top3

  • 2023 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全球科研实力对比

  • 你信谁?谁信你?全球调研“科研之信”结果来了

  • 科学家在调节肥胖的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

  • 微型机器人研究获进展:可响应光场、磁场等多刺激

  • 可适应不同形貌墙面,微型软体攀爬机器人来了

  • 科学家在超导系统中实现量子对抗机器学习


以下为详细版图文,可选择性阅读~



疫情期间宅家太焦虑?试试这样做



近期新冠疫情反复,为避免疫情波及面进一步扩大,不少人已经居家隔离。疫情当下,该如何应对焦虑?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精神卫生分中心主任、中华预防医学会精神卫生分会主任委员谢斌建议,居家隔离的人可以做一些助力大脑分泌内啡肽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听音乐、有氧运动等,尤其是后者。



另外,如果在家培养一些兴趣爱好,比如学种花、学炒菜、学一门乐器(钢琴、吉他等),也会起到调节情绪的作用。

此外,谢斌也表示,在长期面对新冠疫情时,大多数人都会出现焦虑的情绪,这属于正常的反应,每个人都要正视这种情绪,避免引发进一步的愤怒、羞愧、担忧等负面情绪。极少数人的负面情绪会持续时间过长或者程度严重,甚至达到焦虑障碍、抑郁障碍的诊断标准,需要专业干预。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天然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合成更安全?



生活中,人们对天然的东西似乎有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对食品添加剂更是如此。“天然食品添加剂肯定比化学合成的更安全。”这是大多数人的认识,事实究竟如何呢?

按照我国食品安全法中的定义,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盒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



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曹雁平教授表示,只要符合国标 2760 规定的使用范围和使用限量,它们的安全性也是一致的,不存在谁比谁更安全的问题。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选择天然提取或人工合成,更多的是取决于成本,因为两者实现工艺目的是一样的。

那么,长期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吗?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科技传播部主任阮光锋表示,我国食品添加剂国家标准自设立之初,其安全性评价已经考虑了终生、每天、大量摄入的情况,确保人们在日常饮食中摄入的添加剂不会超过每日允许摄入量,远低于能导致疾病的剂量。

内容来源:《科技日报》



本科生毕业,有了新要求!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学生修满公共艺术课程 2 个学分方能毕业。

《纲要》规定,公共艺术课程包括美学和艺术史论类、艺术鉴赏和评论类、艺术体验和实践类等三种类型课程,公共艺术课程教师人数不低于在校学生总数的 0.15%。



《纲要》明确公共艺术课程是我国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对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

内容来源:教育部


AI 玩转西洋陆军棋,跻身历史 top3



对棋类游戏的掌握程度,一直是判断人工智能(AI)是否真正智能的依据之一,因为这类游戏可以被用来评估 AI 代理在受控环境下自主开发和执行策略的能力。

如今,AI 在此前尚未掌握的经典棋类游戏 Stratego(西洋陆军棋)中,表现出了人类专家级一般的水准——

以 97% 的最低胜率击败了其他 AI 机器人;在 Gravon 平台上与人类专业玩家对弈,取得了 84% 的总胜率,在年初至今和历史排行榜上都排在前三名。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惊人表现是在没有部署任何搜索方法的情况下实现的,这是 AI 之前在棋类游戏中取得多个里程碑式成就的关键。

研究团队表示,这种方法包括人群和交通建模、智能电网、拍卖设计和市场问题等不完全信息场景下或许有很多潜在应用。

论文链接:
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d4679



红、白、蓝,哪种颜色的盘子影响食欲?



食物气味和质地会影响挑食者的口味,但人们对其他感官对于偏好的影响知之甚少。

近日,一项科学研究表明,餐具的颜色也会影响人们的饮食偏好,这是首次考察颜色对挑食者和非挑食者影响的研究。

这项实验测量了 50 位参与者的新食物“恐惧症”,即是否愿意尝试新食物。参与者被分为挑食组和非挑食组,然后品尝用红、白和蓝碗盛着的相同小吃。

结果显示,挑食组感知食物咸度和偏好的口味都受到颜色的影响,而不挑食组则没有受此影响。具体来说,与白碗相比,红碗、蓝碗的食物咸度感知较高,其中红碗的食物最不受欢迎。




这项研究被认为是第一次深入了解颜色和味觉之间的相互作用,揭示了不同颜色影响挑食者食物感知的方式。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进一步研究,探究除了上述被测试的食物和颜色外,这些发现是否还适用于其他的食物和颜色。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论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0950329322002385



2023 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全球科研实力对比



近日,阿里研究院、智谱AI 联合发布了《2023 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全球科研实力对比》。该报告基于 AMiner 科技情报平台的数据,利用文献计量方法,通过持续跟踪相关领域学术论文、专利申请情况和走势,分析相关领域技术创新活跃度,对全球各国数字科技发展状况做全面比较,并揭示数字科技热点前沿领域发展趋势。

报告认为,中国数字科技基础研究势力增长势头强劲,有望在产业实践中持续转化输出应用价值,推动中国数字科技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

然而,在高价值专利数量上,中国排名跌至全球第 4,仅为美国的 12%,仅有华为和阿里巴巴两家公司进入前 10 强行列。

报告获取方式:
在公众号后台留言“2023 全球数字科技发展研究报告——全球科研实力对比”



PM2.5 暴露可导致流产



根据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9 年全球 5 岁以下儿童死亡人数为 294 万,其中 69 万人可归因于 PM2.5 暴露,主要致病机制是 PM2.5 暴露后,诱发新生儿的低出生体重、早产和儿童的下呼吸道感染。然而,此前并不知道母亲孕期 PM2.5 暴露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不良生育结局,比如流产和死胎。



近日,北京大学教授朱彤和研究员薛涛团队通过整理 50 多个发展中国家的数据,构建了 PM2.5 暴露和妊娠失败的定量关系。结果发现,至少约 40% 的死胎可归因于 PM2.5 暴露。

研究团队表示,即便考虑了计算不确定性,基于最保守估计,这个比例仍然高达约四分之一。而在中国,每年约有 6.4 万个死胎可归因于 PM2.5 暴露。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22-34250-4



 你信谁?谁信你?全球调研“科研之信”结果来了


近日,《科研之信:公众注视下的科研人员》全球调研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第四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发布。

报告包含了科研人员对科研活动本身的“自信”和科学研究成果传播后获得的“他信”。该报告旨在洞悉当下公众对科学研究关注度的变化,评估当下科研人员对科研实践本身和与公众科学沟通的信心,并以此为基础推动一系列行动,提振科研人员的信心。



各国受访者认为,近年来不实信息所带来的困扰和问题日益凸显。受访的中国科研人员中,有 53% 认可将高质量、可信赖的研究与不实信息分开的重要性,而这一比例的全球平均值高达 69%。

全球范围内,经同行评议发表、研究方法设计,被受访科研人员视为研究可信度的最重要标志。对受访的中国科研人员来说,56% 的人将经同行评议发表视为最重要的因素,64% 的人将研究方法设计视为最重要的因素,82% 的人认为在当下信息高度过载时代,他们更倾向于确保自己的研究被同行评议,以增加自己研究的可信度。

内容来源:《中国科学报》



 科学家在调节肥胖的机制研究方面获进展


肥胖是一种复杂的多因素导致的代谢性疾病,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癌症的患病风险。全球每年至少有 280 万人死于超重(BMI≥25)和肥胖(BMI≥30)所导致疾病。导致肥胖的因素很多,但归根结底,肥胖是脂质储积与脂质消耗之间的不平衡造成的。




脂质水解酶 ATGL 是水解甘油三酯的限速酶。众多小鼠和人类研究表明,它与肥胖相关。近日,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黄勋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新的 ATGL 蛋白稳定性调控机制。

ATGL 蛋白稳定性可通过 N 端规则通路(N-end rule pathway)进行调控,而 N 端规则泛素连接酶 UBR1 和 UBR2 可以影响 ATGL 的蛋白水平。该研究揭示了在体内维持合适的 ATGL 水平对维持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内容来源: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论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346641/



 微型机器人研究获进展:可响应光场、磁场等多刺激


超疏水微型机器人可以在外界刺激下在水面上高效游动,这一特性在细胞操作、净化水源等相关领域具有应用潜力。然而,目前大部分有关超疏水微型机器人的研究只是围绕单一刺激的驱动模式,使得它们的运动和功能在复杂的水环境中受到限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微纳米课题组利用模板辅助法研发出多刺激响应超疏水微型机器人,其中超疏水的作用减少了水对微型机器人的阻碍。该微型机器人内部具有感知红外光和磁场的单元,可以储存化学试剂,使其可在光场、磁场等(即多场驱动)的控制下在水面快速游动。



评估结果表明,机器人在水面上可以实现预编程的轨迹运动,尤其是在化学试剂的作用和磁场的驱动下实现了不同轨迹的运动。在光场和磁场作用下,多个机器人实现了协同配合操作,可以夹取大于自身尺寸较多的结构块。

未来,随着制备工艺的提升,微型机器人的尺寸有望进一步缩小,在细胞操作、生物组织构建等领域颇具应用前景。

内容来源: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论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nano.2c05783




可适应不同形貌墙面,微型软体攀爬机器人来了


具备攀爬能力的微型机器人由于其微小的身躯,可以代替人类进入复杂、非结构化环境中执行特殊任务,在探测、生医等方面有着巨大应用价值。然而,如何实现微型软体攀爬机器人在多种形貌表面上攀爬,甚至在两种不同表面之间过渡,仍然存在巨大挑战。

近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张一慧教授课题组开发了具有构型可定制和刚度可主动调节能力的三维电驱动软驱动器,并基于此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多步态微型软体机器人(体长从 6 毫米到 90 毫米,质量从 0.2 克到 3 克),其能够在不同形貌表面(比如平面、圆柱面、波浪面、楔形槽表面和球面)攀爬,并在两个不同表面之间过渡



该类驱动器在毫米尺度(从1毫米到10毫米)可实现复杂的变形效果以及最大的弯曲变形角度,在温度作用下还具有形状可恢复以及刚度可调控的特性。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
论文链接:
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2215028119




科学家在超导系统中实现量子对抗机器学习


在一个已经训练好的可以正确识别熊猫的深度学习模型中,即使添加一个肉眼难以察觉的扰动,也很可能会使这个模型给出的预测结果变为长臂猿。如果这类攻击没有得到解决而且被恶意利用,将可能导致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对抗学习的研究对于机器学习实际应用的安全性十分重要。

在某些特定的任务下,量子分类模型和生成模型相对于经典模型具有可证明的、有复杂性理论保证的优势。近年来,量子对抗机器学习的概念也被提出并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在当前中等规模带噪声(NISQ)量子设备上演示量子学习模型面对对抗攻击的脆弱性和防御手段还面临诸多挑战。

近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邓东灵团队设计了处理经典数据和量子多体态数据的学习模型,并与浙江大学超导量子计算团队合作,首次在量子设备上成功实现了高维数据的学习、对抗攻击脆弱性的揭示以及相应防御手段的展示。



相关结果显示,在对抗训练后,之前导致模型给出错误判断的对抗样本不能使更新后的模型再次出错,对抗训练的防御效果得到了验证。

此外,实验采用的 36 比特超导量子芯片具有易扩展的近邻连通架构。其高度的编程灵活性和 99.94%/99.4% 保真度的单/双比特量子门,为模型的实验实现提供了基础,并可用于探索更多未知的量子机器学习架构。

内容来源:清华大学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8-022-00351-9


学术头条



新版微信更改了公众号推荐规则,不再以时间排序,而是以每位用户的阅读习惯为准进行算法推荐。在此情况下,学术头条和“学术菌”们的见面有如鹊桥相会一样难得(泪目)

那么,如果在不得不屈服于大数据的当下,你还想保留自己的阅读热忱,和学术头条建立长期的暧昧交流关系,将学术头条纳入【星标】,茫茫人海中也定能相遇~

|点这里关注我

相关阅读

  • 从量子纠缠到量子通信 | 印娟——科学讲坛

  • 内容来自墨子沙龙线上活动“她力量:拥有智慧和勇气的女性们”(2022年10月29日),演讲者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印娟教授。文字由林梅整理,并经印娟教授审读。2022年10月4日,诺贝尔物理
  • 量子力学佯谬及第二次量子革命

  • |作者:薛鹏(北京计算科学研究中心)本文选自《物理》2022年第12期摘要 文章介绍了三个著名的量子力学佯谬,分别是有关量子力学与定域实在性、语境实在性,以及宏观实在性三者之
  • 量子力学诠释问题 |《物理》50年精选文章

  • 《物理》创刊于1972年,在特殊的年代里破土而出,蹒跚起步中经历了“科学的春天”,见证和记录了时代的前进步伐和中国物理学研究的繁荣历程。峥嵘岁月50载,《物理》在物理学界的广
  • 双语笔记vol 14 | 全球房价摇摇欲坠

  • A global house-price slump is coming全球房价摇摇欲坠The housing horror show房市万圣节A global house-price slump is coming全球房价摇摇欲坠It won’t blow up the f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ChatGPT 5天用户破百万,却突遭Stack Overflow封禁

  • 文章转载自机器之心(ID:almosthuman2014)编辑:陈萍、小舟如果有一天我们查询到的「知识」真假难辨,那这就太可怕了。要问最近 AI 圈哪个模型最火爆,你不得不把 OpenAI 推出的 Chat
  • 扩龄后的九价HPV疫苗,到底打不打?

  • 撰文|樊泫何“听说九价HPV疫苗可以预防宫颈癌,但网上也有一些‘九价其实没什么用,而且还可能会产生副作用’的说法,现在到底要不要打,我很纠结。”如今,网上有许多类似这样的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