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Adv. Mater.:CuRu合金继电器催化硝酸盐还原为氨

日期: 来源:新型储能电池收集编辑:新义

01


导读


环境硝酸盐(NO3)浓度的不断增加已日益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NO3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农业肥料的排放和化工废水的排放。因此,将NO3转化为无害产品(氮,N2)或高附加值产品(如氨,NH3)的理想选择。特别是利用可再生能源将NO3转化为NH3,实现NO3去除和NH3合成,对于平衡环境问题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然而,NO3直接转化为NH3涉及8种电子转移和多种可能的中间体(NO2,NO, NH2OH)转化,开发具有高法拉效率和高活性的高效电催化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02


成果简介


研究人员发现铜基(Cu)催化剂和钌(Ru) 基催化剂分别对NO3和NO2还原为氨表现优异的催化性能。本文制备了不同Ru/Cu摩尔比的RuCu合金,并将其用于NO3RR。令其高兴的是,优化后的Ru1Cu10/rGO在−0.05 V vs.RHE的超低电位下表现出高于纯Cu和Ru催化剂的质量活性。实验和DFT计算表明Cu和Ru之间的电子结构调制有利于降低决定步骤的反应能垒和NH3在合金金属表面的解吸能。这种有效的双金属固溶体策略为合理设计催化剂,促进多电子、多步骤反应的电催化过程,特别是在节能工业过程中提供了新的途径。相关工作以“Alloying of Cu with Ru Enabling the Relay Catalysis for Reduction of Nitrate to Ammonia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03


关键创新


(1)Ru和Cu独特的催化作用,分别将NO3还原为NO2和NO2还原为NH3;


(2)揭示了合金两个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


04


核心内容解读


图1(a)不同Ru/Cu比的RuxCuy/rGO催化剂的r(NH3)和FE;(b)在-0.02 V vs.RHE时,Ru1Cu10/rG在不同NO3浓度反应4小时后r(NH3)和FE(NH3);(c)在-0.02 V vs.RHE时,Ru1Cu10/rGO 在1 M KNO3+1 M KOH中进行循环稳定性测试;(d)LSV曲线和Tafel图;(e)电子转移数与反应电位的关系的 K –L图;(f)不同催化剂的r(NH3)和FE(NH3)的对比图。@The Authors

如图1a所示,Ru掺杂Cu (RuxCu10/rGO)与Cu/rGO相比,其r(NH3)和FE(NH3)显著增强,特别是抑制了NO2的生成。随着Ru含量的逐渐增加,r(NH3)和FE(NH3)含量也增加,FE(NO2)和FE(H2)含量减少。通过优化Ru-Cu的组成,Ru1Cu10/rGO在NO3RR表现出优异的活性,r(NH3)为190±7 mmol−1h−1gcat.和FE(NH3)为92%。然后,Ru1Cu10/rGO在不同NO3浓度下表现出较高的r(NH3)和FE(NH3)(图1b)。同时,15NO3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所有NH3中的N来自NO3中的N (图1b)。

此外,在−0.02 V vs. RHE条件下,Ru1Cu10/Rgo 在1M KNO3+ 1M KOH中200 h内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图1c)。Ru1Cu10/rGO和Ru/rGO与Cu/rGO相比,都表现更正起始电位(图1b)。同时,Ru1Cu10/rGO也表现出最小的Tafel斜率(114 mV dec−1)(插入图1d) 。从而表明Ru1Cu10/rGO具有最有利于NO3RR反应动力学

图1e 的K−L曲线说明,Cu/rGO、Ru/rGO和Ru1Cu10/rGO的电子转移数随外加电位呈火山型趋势。Cu/rGO、Ru/rGO和Ru1Cu10/rGO的最大电子转移数分别为5.9、7.8和7.5,表明与Cu/rGO相比,Ru/rGO和Ru1Cu10/rGO更容易发生NO3RR为NH3。Ru1Cu10/rGO 在0.10 V至-0.15 V相对RHE的电位范围内,其FE(NH3)超过90%(图1f)。

图2(a)RuxCuy/rGO的XRD图;(b)Ru1Cu10/rGO的TEM暗场和亮场校正图;(c)Ru1Cu10/rGO TEM高角度环形暗场像差校正及元素分布图;(d)不同样品的Ru k边EXAFS傅里叶变换光谱;(e)Ru k边XAFS信号进行小波变换 (e1)Ru箔、(e2)Ru1Cu10/rGO和(e3)RuO2; (f)Cu k边XANES光谱; (g)RuxCuy/Rgo 的Cu高分辨率俄歇电子能谱;(h)TiO2上Ru、Ru1Cu1和Ru1Cu10上CO吸附的DRIFTS光谱。@ The Authors

Cu/rGO的XRD图显示了三个尖峰,分别位于43.3º、50.4 º、74.1 º分别是Cu的FCC结(111)、(200)和(220)晶面(图2a)。CuRu合金的FCC结构并且没有明显的Ru原子排列,随着Ru掺杂量的增加Cu (111)衍射峰发生负移位,增大趋势与Ru掺杂Cu的含量呈正相关。因为Ru (1.24 Å)和Cu (1.17 Å)的半径相近,结果表明Ru已经原子混合到Cu结构中形成了RuCu合金

经 AC-TEM图像显示,Ru1Cu10合金纳米颗粒粒径约为3 nm,弥散均匀(图2b)。其中,Ru1Cu10的(111)面间距为0.22 nm,略大于Cu的(0.21 nm),说明Ru通过替换Cu原子被均匀掺杂到Cu结构中。Ru和Cu的元素分布也揭示了Ru在原子水平上均匀掺杂到Cu中(图2c)。此外,从Ru K-edge FT-EXAFS光谱(图2d)和EXAFS数据拟合可以看出,Ru1Cu10/rGO中Cu-Ru路径配位数为6.3~1.7,Ru-Ru和Ru-C配位数分别为4.0~0.3和1.5~0.8。这一结果表明,在Ru1Cu10/rGO中,Ru原子以原子分散为主,被Cu原子包围形成CuRu固溶体合金。由Ru k边XAFS的k2-加权小波变换也可以看出,Ru箔2.3 Å−1, 9.7 Å−1处的波属于Ru-Ru的贡献(图2e1)。Ru1Cu10/rGO中5.0 Å−1处波的缺失(图2e2)排除了中心Ru-O键的存在(图2e3)。同时,在Ru1Cu10/rGO中,在1.9 Å−1,7.3 Å−1处观察到一个明显的波 (图2e2),这可以归因于Ru-Cu的贡献,证明了RuCu固溶体合金的形成。Cu k边XANES光谱线强度从Cu箔到Ru1Cu10/rGO略有增加,说明Cu的电子密度和配位环境发生了变化(图2f)。此外,Cu高分辨率俄歇电子能谱显示了以920 eV为中心的峰,这证实了Cu0的存在(图2g)。

利用原位红外傅里叶变换光谱进一步研究了Ru和Cu之间的相互作用,经300℃ H2预处理后,Ru - CO在纯Ru、ru1cu1和Ru1Cu10分别在2044 cm−1、2040 cm−1和2037 cm−1处出现拉伸振动,其中2040 cm−1处的峰为Ru表面上的线性CO(ads) (图2h)。这种明显的红移揭示了Ru-Cu固溶体中电子在Ru上的富集

图3 (a)Cu/rGO、Ru/rGO和Ru1Cu10/rGO的质量活性转化以及NO2和NH3的选择性随时间的变化图;(b)不同催化剂的r(NH3)和FE对比图;(c)NO3RR的r(NH3)和TOF随着表面Ru/Cu原子比变化图;(d)Ru/rGO和Cu/rGO将NO3/NO2转化为NH3的TOF; (e)-0.02 V vs. RHE时,在1M KOH + 0.1 M KNO3中动能电流的Arrhenius图。@The Authors

如图3a所示,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NO3的转化率逐渐增加,Ru1Cu10/rGO、Ru/rGO和Cu/rGO在10 h后NO3的转化率分别达到88%、72%和70%。Ru/rGO与Cu/rGO物理混合后,该复合催化剂(定义为Rux|Cu10)显著抑制了NO2的生成,且随着Rux|Cu10中Ru比例的增加,NO2的FE显著降低(图3b)。

采用两步热还原法制备了Ru/Cu/rGO催化剂,首先将Cu负载在rGO上,然后将Ru沉积在rGO上。r(NH3)为42 mmol−1h−1gcat.在Cu/rGO上,Ru沉积在Cu/rGO上可以显著提高r(NH3)和FE(图3c)。

根据Cu和Ru的本征活性(图3d),重新计算Cu/rGO将NO3转化为NO2和NO3转化为NH3的TOFs分别为0.29 s−1和0.075 s−1,Cu/rGO几乎不转化NO2。Ru/rGO将NO3和NO2转化为NH3的TOFs分别为0.15 s−1和0.49 s−1,且不检测到NO2这些结果表明,Cu和Ru分别具有将NO3转化为NO2和NO2转化为NH3的唯一催化活性。如图3e所示,Ru1Cu10/rGO为表观活化能为Ru/rGO为4.89 kJ/mol, Cu/rGO为3.89 kJ/mol, Cu/rGO为3.89 kJ/mol。

图4 在0.1 M KNO3+ 1 M KOH混合溶液中,不同电位(V vs. RHE)下,(a)Ru1Cu10和(b)Cu在NO3RR过程中的原位拉曼光谱图。@ The Authors

采用原位电化学拉曼光谱法,研究了在0.1 M KNO3+1M KOH混合溶液中,在0.4 V ~ -0.2 V (vs. HE)电位范围内,NO3在Cu和Ru1Cu10合金上还原NH3。在0.4 V下,以1045 cm−1和1013/1372 cm−1为中心的三个拉曼波段可归因于水中NO3和吸附态NO3的振动模式,分别在Ru1Cu10合金(图4a)和Cu(图4b)上明显可见。有趣的是,在Ru1Cu10上的强度比明显高于Cu,说明NO3在Ru1Cu10上的吸附比Cu强得多。随着电位的降低,在Ru1Cu10上,由水溶液NO2产生的1326 cm−1拉曼带在0.4 V时出现(图4a),随着电位降低到0.1 V,拉曼带逐渐减小并消失。相应地,在1200cm−1处出现了一个新的拉曼带,归属于吸附NO2的N-O,并随着电位的降低而保持稳定。同时,1140 cm-1和1479 cm-1归因于ν2(NH3)和ν(反对称NH2)在0.1 V时出现,其强度随电位的降低而逐渐增大。上述结果表明,在Ru1Cu10合金催化剂上,NO2的生成、解吸、吸附和转化为NH3是通过继电器催化发生的。

图5(a)和(b)分别是NO3和NO2吸附后Cu、Ru和RuCu的投影态密度图;(c)Cu、Ru和RuCu固溶体分别吸附NO3和NO2后的电荷密度差和电荷转移图;(d)Cu、Ru和RuCu固溶体表面上不同中间体的反应自由能。(e)NH3在Cu、Ru、RuCu固溶体表面的解吸能和电荷密度差图。@The Authors

为了了解NO3RR在Cu-Ru固溶体高活性的原因,通过DFT计算 PDOS。如图5a和图5b所示,RuCu合金的d带中心位置向费米能级上移,接近Ru,远高于Cu,说明RuCu合金有利于NO3/NO2的吸附

Bader电荷分析表明,在RuCu固溶体系中Cu原子到Ru的电荷转移为0.77 e。Cu、Ru和RuCu合金向NO3和NO2的电荷转移分别为0.32、0.52、0.35和-0.04、0.39、0.18 e (图5c),表明与Cu和Ru相比,RuCu表面对NO3和NO2的吸附更合适。1 M KOH (pH = 14)在0 V条件下显示了一个完整的NO3RR过程。在Cu表面,从*NO到*N的还原步骤为电位依赖步骤(PDS),反应自由能最高,为0.79 eV(图5d)。实验结果表明,在-0.56 eV的自由能下,*NO2的解吸在热力学上是有利的,这比实验中NO2在Cu上的积累所对应的*NO2还原为*NO (ΔG = 0.43 eV)容易得多。在Ru表面,NO3生成*NO3的过程在热力学上对Ru有利,但*NO3在Ru表面的强烈吸附导致*NO3难以还原为*NO2,其最大反应自由能为1.71 eV。对于RuCu合金,在PDS下由*NO还原为*N的最大反应自由能为1.20 eV。不同的是,Ru掺杂Cu可以显著抑制*NO2的解吸,促进NH3的解吸,这是一个热力学上有利的步骤(图5e),这是因为*NH3与RuCu之间的电子相互作用相对较差 (图5e插入)。


05


成果启示


本工作,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负载RuCu合金催化剂,研究了双活性位点在还原NO3中的协同作用。Ru1Cu10/rGO对NO3还原为NH3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活性,在−0.05 V的超低电位下,NH3生成速率为0.38 mmol cm−2h−1。Ru掺杂Cu通过耦合Cu和Ru独特的催化作用,分别将NO3还原为NO2和NO2还原为NH3,从而显著提高了催化性能。原位拉曼光谱和DFT计算也表明,RuCu合金的形成可以增强*NO2的吸附,促进NH3的脱附,从而促进NO3还原为NH3本工作揭示了合金两个活性位点之间的协同作用,为利用这两个活性位点设计催化剂开辟了新的途径


06


参考文献


Wensheng Gao, Kefeng Xie, Jin Xie et al. Alloying of Cu with Ru Enabling the Relay Catalysis for Reduction of Nitrate to Ammonia. Advanced Materials (2023).

https://doi.org/10.1002/adma.202202952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如有不科学之处,请在下方留言指正!文章系作者授权新威公众号发布,转载及相关事宜请联系小威(微信号:xinweiyanxuan)。




精品推荐

戳“阅读原文”一起来充电吧!

相关阅读

  • 他,第10篇Nature Communications!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成果简介卤代甲烷是一种多功能平台分子,已被广泛采用作
  • 王定胜/雷永鹏Angew:Fe-Se/NC助力低温可再充电ZABs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经费预存选华算,高至15%预存增值! 近日,清华大学王定胜副教授和中南大学雷永鹏教授(共同
  • 他,刚刚发表第50篇AM!

  • 【做计算 找华算】理论计算助攻顶刊,10000+成功案例,全职海归技术团队、正版商业软件版权!成果简介复合材料集各组分的优点于一体,是高效析氧反应(OER)的理想催化剂。然而,合理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Adv. Mater.:CuRu合金继电器催化硝酸盐还原为氨

  • 01导读环境硝酸盐(NO3−)浓度的不断增加已日益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的关注。NO3−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的排放、农业肥料的排放和化工废水的排放。因此,将NO3−转化为无害产品(
  • 人到中年,很累,但无路可退...

  • 知乎有一个经典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开车回家,到楼下了不下车还要在车里坐好久?这个问题戳中了很多男人的软肋。回答参差百态,有描述中年男人生活压力的,一场失败的生意,一拨突发
  • 业绩对赌,解药or毒药?

  • 在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谈判和方案设计中,业绩对赌是十分常见的设计,尤其对于收益法估值的交易中,绝大多数都做了业绩对赌安排。但是呢,在境外成熟市场的控股权交易中,业绩对赌却非常
  • 现金or换股?

  • 长久以来,对并购重组有个很明显的认知误区,认为发股购买资产是大事,而现金收购就简单得多。在操作实践中,有些公司能现金重大绝对不发股,避免复杂的信息披露程序,就是为了增加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