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行业资讯 | 2022年创新医疗器械赛道之医疗机器人篇

日期: 来源:中国生物材料学会收集编辑:

来源:牛氪研究院


医疗机器人

商业化进程加速,竞争格局初现


继前两年市场追捧后,医疗机器人继续引领创新医疗器械的资本热浪,成为投资人关注的重点。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2年医疗机器人领域私募融资交易量41起(vs2021年,56起),较2021年有所回落,涉及交易金额46.55亿元。二级市场方面,继天智航、微创机器人登陆资本市场后,思哲睿于2022年11月向科创板发起冲击,精锋医疗继其于2022年4月递表失效后于2023年1月再一次向港交所递表。


从融资轮次和融资节奏看,2022年融资轮次向早期看齐,融资节奏明显放缓。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超亿元交易数量仅19起( vs2021年,56起),仅睿触科技完成2轮融资,分别于2月、6月完成近亿元A轮、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相比2021年的6家多轮融资企业明显减少。


重磅交易明显减少,资本理性回归商业本质。与2021年相比,2022年无单笔超5亿元融资事件(vs2021年,10起)。





◼︎ 政策利好逐步释放,手术机器人长期向好


目前,手术机器人仍受2018年发布并生效的《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管理目录(2018年)》中乙类大型医疗设备相关条文的配额政策约束,但新版配置证规划逐步松绑,对行业而言为较大利好。与此同时,2021年上海将机器人辅助腔镜手术纳入乙类医保和北京将机器人辅助骨科手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后,医保报销后费用处于患者可承担范围,尽管各地纳入医保时间或不同,但医保纳入大势所趋。对于手术机器人领域而言,政策利好将逐步释放,长期向好。2022年,随着各厂商产品注册证落地,国产手术机器人商业化拉开帷幕。


◼︎ 硬组织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进程提速


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2年硬组织(骨科、口腔和神外)手术机器人完成10起融资(vs2021年,31起)。从投资轮次来看,2022年硬组织机器人融资阶段主要集中在A轮及B轮。从募资TOP5来看,头部企业持续吸金,但重磅融资数量及规模下降。




• 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批量获批,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道路任重道远

作为硬组织机器人核心细分赛道,骨科机器人也是国内发展最早的赛道。从应用场景看,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和创伤复位领域手术机器人发展较为成熟,而骨折复位机器人的研发难度较大、研发进展相对缓慢。2022年,关节置换手术机器人厂商批量获批,和华瑞博HURWA、键嘉ARTHROBOT、微创机器人鸿鹄、元化智能科技的骨圣元化在2022年上半年均获批上市,天智航TiROBOTRecon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脊柱类铸正左航-300于2022 年获批。至此,国内骨科手术机器人赛道中,脊柱类和关节置换类分别有6家(含国内天智航和鑫君特)、5家厂商(含国外史赛克MAKO)获批。上市公司层面,天智航2020年7月上市后一路跌跌不休,迄今市值徘徊在60亿元,和华瑞博(HURWA)估值80亿至100亿人民币之间,正在筹备港股上市。二级市场市值低迷和一级市场高昂的估值背后,是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道路的思考。整体来看,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未来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2026年中国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4.5亿美金,对应的全球骨科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46.9亿美金。然而,除了技术难题,商业化过程中医院付费能力、医生学习曲线,都使得骨科手术机器人商业化道路任重道远。天智航天矶作为最早获批(2016年)的国内脊柱手术机器人,自上市前2019年获得2.29亿元收入后收入下跌,预测2022年收入1.5-1.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减变动比率-3.86%-8.96%。此外,伴随着诸多厂商获批上市,企业竞争也将愈发激烈。


• 口腔、神外等手术机器人继续探索商业化之路

口腔手术机器人方面,继柏惠维康旗下“瑞医博”于2021年4月获批国内首款口腔领域手术机器人后,舍成医疗“朗月”也于2022年9月获批上市。次月,直觉外科的风投Intuitive Ventures参与美国牙科手术机器人公司Neocis的最新一轮4000万美元融资。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具有精准、创伤小等优势,主要应用于癫痫、帕金森症、脑出血、颅内肿瘤等疾病治疗。目前国内神外手术机器人玩家主要有Medtech(捷迈邦美)、柏惠维康、华科精准和华志微创等厂商,2022年底,华科精准完成3亿元D轮融资,加速国产神外手术机器人商业化之路。此外,Renishaw旗下Neuromate ®立体定向机器人获证,也将进一步推动全球神外手术机器人的发展。


◼︎ 软组织手术机器人: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批量获证


2022年,软组织手术机器人融资数量和融资规模均呈现下降趋势。根据牛氪资本统计,2022年该领域完成私募融资12起(vs2021年,25起),其中,单笔融资亿元量级的有7起;完成2轮及以上的仅有睿触科技(vs2021年,10家)。从细分赛道来看,腔镜、穿刺、(泛)血管介入、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分别完成了3起、2起、3起、1起和2起。显然,随着腔镜手术机器人赛道的相对成熟,穿刺、(泛)血管介入、经皮穿刺等细分领域成为资本追捧的对象。





• 腔镜手术机器人批量获证,向达芬奇发起冲击 

继2021年威高获批国产首款腹腔镜手术机器人后,2022年国产腔镜手术机器人略显热闹。微创机器人图迈、康多系统、精锋MP1000均于2022年先后获证,至此,国内腔镜手术机器人共5家厂商获得6张证书,向巨头达芬奇发起冲击。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中国腔镜手术机器人市场规模2026年将达26亿美金,对应的全球市场规模180亿美金。随着国内大批厂商获证,作为目前国内外商业化最成熟的手术机器人赛道,国产腔镜机器人正式进入新一轮大时代。


• 泛血管介入、经自然腔道和经皮穿刺等领域手术机器人尚在研发试验中,值得期待

与腔镜手术机器人相比,目前软组织机器人其他细分尚处于相对早期阶段,多数厂商尚在研发试验中,整体商业化进程较慢。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泛血管手术、经自然腔道手术和经皮穿刺手术2016年国内市场规模分别为1.8亿美金、1.3亿美金和2.6亿美金,对应的全球市场规模16.1亿美金、17.9亿美金和14.9亿美金。目前全球仅有四款泛血管手术机器人获得FDA 批准/CE 认证,包括 R-One™(Robocath) 、CorPath200/ GRX(Siemens)、Genesis RMN(Stereotaxis),美敦力、强生、达芬奇是血管介入机器人的代表企业,垄断着该细分赛道。整体而言,中国泛血管手术机器人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则是微创机器人、奥朋医疗、爱博医疗、润迈德医疗等,其中微创机器人R-One预计2023年上半年获批。经皮穿刺手术机器人目前国内主要参与方是微创机器人,旗下MonaLisa预计2023年上半年获批,微创机器人也在设计开发经自然腔道手术机器人。微创机器人是业内唯一一家覆盖5大主要手术机器人领域的企业——腔镜、骨科、泛血管、经自然腔道以及经皮穿刺手术。



中国生物材料学会将陆续转载推出2022年创新医疗器械热门赛道的分析与展望,下一期将推出材料篇,敬请关注、阅读。


心血管介入篇


风云变幻,热门细分赛道切换

影像篇


政策利好,国产替代加速

医疗机器人篇


商业化落地加速,竞争格局初现

材料篇


再生医学受追捧,3D打印热点正当时

医美篇


颜值经济受追宠,光电设备寻突破

眼科篇


眼视科和眼外科刚性及消费需求强劲,

国产玩家崛起

口腔篇


集采下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数字化是趋势

内窥镜篇


国产厂商奋勇争先,星辰大海

THE END


相关阅读

  • 使用ChatGPT搭建微信聊天机器人

  • 声明:该公众号大部分文章来自作者日常学习笔记,也有部分文章是经过作者授权和其他公众号白名单转载,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需转载,联系开白。请勿利用文章内的相关技术从事非法测试
  • 洛江区医院:2023年免费白内障复明手术开始报名

  • 白内障阳光复明工程林朝斌泉州市第一医院眼科洛江区医院特聘泉州市第一医院眼科主任医师林朝斌到院为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近年来,洛江区医院眼科持续开展免费白内障阳光复明
  • HACKATHON :造个「机器人」去瀛海威广场聚会

  • 时间:2023 年 3 月 17 日 19:00 ~ 2023 年 3 月 19 日 19:00地点:线上的瀛海威广场(为什么是瀛海威)参与者:所有工程师,单枪匹马或自由组队 (每队 <=5 人)任务:打造一个有特定能力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它,至今仍是人类未解之谜

  • 是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数,相信大家都知道圆周率的含义(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但是大家知道圆周率的值是如何求出的吗?你知道利用家中常见的针或者小米,也能计算圆周率吗?Part.1
  • 2023智能材料设计国际会议通知(第二轮)

  • 2023智能材料设计国际会议(ICIMD2023)拟于2023年4月28-30日在杭州(线下)召开。新材料是高新技术竞争、战略性产业的基石,对其功能设计、性能调控、结构分析与优化等吸引着大量材
  • 杭州通报专项督查结果!这些情况,你遇到过吗?

  • 共享充电宝的出现普及,方便了市民的日常出行,也带来了新的消费痛点。日前,杭州市消保委在主城区联合开展共享充电宝专项监督调查,一起来看结果如何。本次活动采用问卷调查和充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