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沧海何以变桑田 温州海水稻试出新经验

日期: 来源:浙江日报收集编辑:浙江日报

潮新闻 记者 应忠彭 共享联盟 ·瑞安 夏盈瑜

秋风起,晚稻香。连日来,位于温州瑞安丁山二期的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近1500亩晚稻海水稻喜获丰收。

经过4年多的试验,温州首次实现普通水稻品种在“盐碱地”里种出早晚两季。普通品种试种成功意味着“盐碱地”也能种出好口感的水稻,双季稻带来粮食双倍增收。

一次又一次的试验之后,温州的海水稻种出了哪些新花样?盐碱地如何变为新粮仓?从一季稻变两季稻,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试出了哪些经验启示?

共享联盟 瑞安 张森 摄

突破,双季海水稻亩产超400公斤

瑞安海边田间,弥漫着稻谷的清香。农机在地里行驶转弯还能翻起黑土的痕迹,一派海上田园牧歌场景。

“预计亩产超400公斤。”浙江瑞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秀炜很是感慨,2019年5月,该公司取得瑞安丁山二期一号农业地块1500亩农田承包权后,4年多来,在盐碱地上种植水稻,不断取得了新的突破。

从不能种到能种。要想水稻能正常生长,土壤盐度不能超过5‰。海边的盐碱地,土壤板结,作物难以生长,哪怕是耐盐碱的水稻品种也无法生长,如今这里已种上了普通的水稻品种。

产量种出新高度。一方面是平均亩产从2019年的不到300公斤,攀升到现在的400公斤;另外一方面,由于今年种上了双季稻,相比前几年种单季稻,年产量也双倍增长。

从低效益到高效益。第一年、第二年种植的水稻品种都是耐盐碱性的单季稻,口感和普通大米相比有一定差距。现在收割的品种叫“嘉科优11号”,米质香咸而且香糯,老百姓非常喜欢,类似于东北五常大米的口感,市场上销售每斤可以卖到6至8块钱。

探析,如何实现“沧海”变“桑田”

从不能种到种出双季稻,关键是改变盐碱地的盐度。2019年,陈秀炜的海水稻种植公司便与袁隆平科研团队取得合作,借助“四维改良法”技术,引进海水稻,并通过智能化合作种植,逐渐改良土地盐碱化。

“四维改良法”是盐碱地改良综合解决方案之一,刚开始试验,它以耐盐碱水稻为主,整合物联网系统、土壤定向调节剂、植物生长调节素及铺设暗管等4个维度的要素进行自由组合配套,从海水稻品种、营养搭配、水盐管理系统等方面出发,量身定制针对目标土壤的最优解决方案,让土壤和作物“活”起来。

“我们严格按照‘四维改良法’来改良,比如在稻田内铺设暗管,借着排水的力量,带走多余的盐分。”他们从土壤改良开始,用淡水洗田,稀释土壤中的盐分,把浓度降下来,慢慢尝试种植水稻。经过几年时间的改良,目前这块地的含盐量已从6‰下降为3‰左右。

为什么到今年才实现海水稻双季种植?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的科研人员表示,土壤改良需要一个过程,试验也需要逐步推进,从开始的耐盐碱品种到后来的普通品种种植,这几年除了含盐量逐步下降,地块的肥力也不断增加。

“通过前几年一季水稻、一季蔬菜的‘调理’,改善了盐碱地的有机质、土壤肥沃度等。”陈秀炜介绍,海水稻团队引进了整套智慧农业设备,对土地的温湿度、盐碱度、灌溉水的pH值、农作物的生长态势等进行全方位控制与检测,增加土壤肥力。

4年试验,海水稻留下啥经验

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我国新疆、宁夏、山东以及海南等不同区域都有海水稻种植。盐碱地资源的开发无疑为粮食生产增加了新的来源。有专家测算,如果在1亿亩盐碱地推广“海水稻”,按亩产300公斤保守计算,年产量将达到300亿公斤,能养活8000万人。

对于温州来说,眼下海水稻栽培面积近3000亩,如果都能实现双季稻种植,按目前每亩400公斤计算,可以增加120万公斤的水稻。

更为重要的是,浙江是全国海岸线最长、滩涂最多的省份,其中温州海域拥有95.39 万亩滩涂,占了全省的25%,岸滩宽而缓,属于淤涨型滩涂。如果依托大面积的围垦区域,开发更多的盐碱地资源,探索打造海水稻粮食安全试验区,不仅能有效解决温州人均耕地面积少、粮食自给不足的问题,还能为城市发展打开新空间。

对于企业来说,今后,海水稻种植也不仅在于产量增加,如何促海水稻产业化,让全域农业“转”起来,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方向。今年,温州还试验了约20亩的“稻蟹共育”的海水稻,不仅可以通过青蟹排泄物,增加土壤有机质,青蟹成熟后,按市场价销售价每公斤200元计算,预计1亩地可增收3000元。

“现在,我们正在打造从种植到销售全产业链的全域农业,在水稻项目良性运转的同时,带动周边农民的增收致富。”陈秀炜说,在政府的积极协助下,企业不断探索拉长海水稻产业链,推出农场体验,形成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新经营模式。


相关阅读

  • “虾田米”迎来丰收,市民餐桌又添新品

  • 金秋染稻黄,金穗飘米香。伴随着机械的轰隆声,白鹤镇的水稻迎来丰收季,江南村的“虾田米”稻田也正式开始收割,养殖其中的红螯螯虾也陆续成熟,江焱合作社的工作人员在回字形稻田里
  • 最美田间“丰收曲” 和田县2.21万亩水稻正收割

  • 又是一年丰收季,眼下,和田县2.21万亩水稻进入成熟收割期。种植户们抢抓农时,积极组织机收作业,有序推进秋收工作,在田间地头奏起了丰收的协奏曲。  记者在罕艾日克镇稻香村看
  • 大国粮仓的安徽实践

  • 随着北方秋种完成、南方稻区收割接近尾声,丰收已成定局,江淮粮仓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安徽以占全国4.3%的耕地生产了全国6%的粮食。全省粮食面积、产量常年位
  • 阳江:近90万亩晚稻陆续收割 预计总产量保持稳定

  • “隆!隆!隆!”金黄饱满的稻穗铺满田野,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收割出一车车稻谷。10月下旬,阳江89.56万亩晚造水稻陆续收割,预计2023年晚稻总产量保持稳定。阳江市阳东区大沟镇徐赤
  • 全程机械化!吉林双阳,颗粒归仓

  • 一地两用,一水双养,一田双收。通过种养结合,长春双阳区齐家镇曙光村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循环农业,不仅生产出了高品质的水稻,收获了稻田蟹、稻田鱼,还把一望无垠的稻田打造成了优美
  • 建阳将口镇:巨穗迎丰收 秋风飘稻香

  • 巨型水稻 吴大灼 摄东南网1月1日讯(通讯员 冯悦颖)秋风起,稻花香。10月31日,走进建阳区将口镇松柏村巨型水稻田,一颗颗金灿灿的巨型稻长得比成人还高,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枝头,微
  • 孙飞:探路示范 推广生态种植

  • 作者:林锐孙飞,大学本科学历,助理农艺师,中级乡村振兴技艺师,中共泰州市溱潼镇夹河村党支部副书记,第十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
  • 秦皇岛的“种子考场”发榜啦

  • 这里是“种子考场”,200亩稻田里总共种了14个不同的新品种。它们的抗病性、抗倒伏性怎么样?能不能在冀东和辽西一带推广?“考试”通过了再说。这个考试是由农业农村部组织,“考
  • 华农克隆全球首个水稻再生力基因

  • 近日,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Molecular Plant)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熊立仲教授团队题为“Control of rice ratooning ability by a nucleoredoxin that inhibits histidin

热门文章

  • 美国对华2000亿关税清单,到底影响有多大?

  • 1 今天A股大跌,上证最大跌幅超过2%。直接导火索是美国证实计划对华2000亿美元产品加征25%关税。 听起来,2000亿美元数目巨大,我们来算笔账。 2000亿美元,按现在人民币汇率

最新文章

  • 沧海何以变桑田 温州海水稻试出新经验

  • 潮新闻 记者 应忠彭 共享联盟 ·瑞安 夏盈瑜秋风起,晚稻香。连日来,位于温州瑞安丁山二期的海水稻东南沿海示范基地,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杆,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田间来回穿梭,
  • WTT法兰克福冠军赛:马龙晋级决赛

  • 当地时间11月4日,在德国法兰克福举行的2023世界乒乓球职业大联盟(WTT)法兰克福冠军赛男子单打半决赛中,中国选手马龙以4比1战胜法国选手菲利克斯·勒布伦,晋级决赛。 ↑马龙在比
  • 不要再吃!这些食品抽检不合格

  • 近期市场监管总局组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抽取22大类食品1256批次样品检出乳制品、饮料、糕点等8大类食品10批次样品不合格监督抽检不合格食品具体情况如下: 一、微生物污染问题
  • 明年6月将试运行!涉及仙桃城西附近居民......

  • 城西雨水提升泵站建设进展来啦  主体建设即将完工 明年6月将试运行  期待 11月1日,在城西雨水提升泵站施工现场,一台打桩机正对即将开挖建设的出水口打护坡桩;一台混凝土搅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