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强硬而抽风的T,首先上午的发布会行情,走出一个倒V:
证券时报先是播报了刘国强的【国内经济好转是肯定的 坚持正常的货币政策不大收大放】,
市场解读:“不降准了,快跑!”
然后又播报了易刚的【降准提供长期流动性支持实体经济仍是有效方式】
市场解读:“要降准了,快冲!”
然后市场拉回到了原点,又因为一些我也不知道为啥的原因拉了一整天,带动现券下行了1bp的超级大行情,可谓是开年以来为数不多的大波动了,我才知道原来市场对于降准还抱有期待。
但是其实去看发布会的文字直播,是易先说的,而且是对过去货币政策的总结,然后刘国强后说的,提到的【相机抉择】。这种市场根据新闻弹窗瞎跳,其实也体现了情绪的脆弱无方向。
今天就是近期的债市的一个小缩影:期货强势现货不动,资金松了短的也不下,存单狂飙到2.78%,以及债农崩溃的内心。
01
坚如磐石的我债
开年以来感觉全世界都不看好A债:消费恢复,生产恢复,地产销售恢复,PMI好,社融好,信贷好,资金紧….N重利空共振,债就是跌不动,10Y国债在2.95,10Y国开在3.10%,被牢牢的焊死,一到位就被tkn下去(比如昨天)。
跌不动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以农商为首的强势的配置盘咔咔就是买:
(图:利率债净买入)
二是市场觉得经济恢复不到哪里去,我称之为多头思维的粘性。
多头总有的可说:消费恢复不可持续、地产销售无法恢复、财政没钱、货币政策还得松...总之,我就是不卖。
全市场都在等待一场大跌的时候,大跌就永远不会到来。
02
薛定谔的资金
周五的资金又双叒叕1.30%以下了,今年以来的隔夜像巧克力盒子,永远不知道下一秒大行爸爸变不变脸,情绪好的时候隔夜1.3%-,不好的时候3.0%+,确实是围绕政策利率波动了,但上下100bp着实考验交易员心脏。回顾整个2月份,缴准也紧,缴税也紧,跨月也紧,一个月同时出现了1.0%的成交和15%的成交,也是十分刺激了。
但你又不能说央妈货币政策收紧了,有零有整的OMO和MLF就是告诉大家,妈妈可是要多少给多少了,OMO存量甚至一度上到接近1.9万亿的高位,就这还埋怨央妈可真的是白眼狼了。
可无奈OMO过于短期,使得资金面十分脆弱:松下来后,借OMO的一级交易商又觉得2.0的OMO贵了,不和央妈报了,想去去找大行拿1.3的钱了,这时候大行可能又被榨干了,资金利率就还是会上。
对于资金,在存款上行带来超储的消耗下,高波动性和机构分层或是未来的常态。个人觉得非银机构的7D-14D,周五的7D大概应该就在最低价区间了(2.0以下),这么松的行情,1M资金都2.7%+,如果还对1.3%以下的隔夜抱有长期的幻想,可能受伤的也是自己。
(图:资金波动极大的2月)
至于降准,我不太抱太大的期待,一方面觉得降准空间不是很大,当前已经不是很高的法准了,在经济已经见好(PMI和社融都在上行通道),海外还在通胀和加息,汇率重回7的压力区间下,降准必要性很低。
另一方面,债市市场从来不是央行考虑的重点,尤其是昨天资金面又恢复了,说明银行体系依旧处在合理充裕区间内的,可以自给自足的,也没太大的必要通过降准来补充。
但是也不排除小概率事件,真的降准以补充超储进而支持实体经济的话,债券又能怎么样呢?利多出尽之下,止盈盘和止损盘的一起跑路行为可能会带来利率下2分钟直接拉升的剧本。
未来依赖货币政策给出做多反向,真的没啥空间。
03
狂飙的存单
昨天在大家还沉浸在9M不跨年的2.69%的快乐时光中,光大直接提价2.78的身影显得无比伟岸。其实突破MLF2.75%的心理点位,分分钟。
这俩月存单跑出了六亲不认的步伐,完全因为供需的不匹配:一面是到期量极大(2月到期量2.26万亿,3月到期量2.69万亿),一面是需求比较萎靡:①资金面收紧杠杆套息意愿低;②现金理财新规2023年开始实施,要求久期不超120天;③新的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提高了3M以上存单的风险权重;④越提价越不敢买。
于是CD从1月初2.40%的位置,直线狂飙到2.75%,本周1年CD在政策利率附近得到了机构的青睐,叠加跨月后资金面缓和,市场呼声是2.75的CD已经有配置价值了,但是1.3的隔夜之下,CD一点面子不给的提到2.78,后续还有没有提价空间?我觉得完全有。
市场目前对9M和1Y的长期负债非常饥渴,如果银行预期后面利率会下,为什么不先用1M/3M/6M先发平抑一下到期量呢?为什么不要MLF非要发存单呢?
合理猜测是银行的重要流动性指标——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告急。
净稳定资金比例(NSFR)=可用的稳定资金/所需的稳定资金
分子端,9M-1Y的同业存单权重是50%,MLF也是50%;
分母端,贷款的权重是50%-85%不等;
这几个月贷款放的太好了,尤其是企业中长期贷款,占分母的权重比较大,但是可能在银行存款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并没有有效回表(变成存款),从而使得分子没有等量提高,NSFR指标降低。银行为了提高NSFR,只能靠发行9M-1Y的存单或者报MLF来增大分母,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银行对9M-1Y十分饥渴。
另一方面,从提高,NSFR指标角度,发行CD提高分子(50%权重),分母不变。而MLF提高分子(50%权重),也提高了分母(因为押券产生变现障碍,由5%增加到50%)。
存单在改善指标角度优于MLF,所以CD利率有动力和空间高于MLF利率。
所以可能提价并未结束,这个月发行利率再提10bp的空间和动力都有,但在4月份供需改善下或许会有所回调。
04
崩溃的债农
最近pyq爆款文章:《今年的债券很难做》、《到底要什么经济数据,才能叫醒债券的多头》等,都表达了在无趋势无波动且一致性预期的行情下债农的焦虑,作为债农的一只,开年以来自己确实也在焦虑无措下等待了一天又一天,基本面看似重要,但数据出了也不上,资金面看似重要,但资金松了也没下,所以其实在债券分析的三碗面中,政策面是最重要且难以预期的。
大会在即,不知道后面是不是重要要走出一个方向了....
不知道是熊市趋势带来的负能量,还是降薪趋势带来的负能量,最近身边诸多朋友包括我自己都充满了悲伤:
去年业绩亮眼的资深投资经理小z:“生活没有意义了”
去年管账户第一年的勤奋波段王小y:“账户不续了挺好的,躺平了”
刚入行不久的积极可爱小美女债销小x:“我打算回老家工作了”
好友众:“要失业了”...
....
可能身边的环境就是在潜移默化的发生着变化,开会会说什么我们不可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也完全未可知,但是总归还是要规律生活,锻炼身体,失业的话或许可以去送外卖拉滴滴摆摊卖烤肠。
但祝大家今年都别失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