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世界上还有不喜欢酿肉的人吗?

日期: 来源:地道风物收集编辑:饱妹
授权转载自【福桃九分饱】微信公众号(ID:futaojiufenbao)
不喜欢吃青椒的,除了蜡笔小新,还有我。但我妈对付我有的是办法,因为她自有绝招——青椒塞肉

青椒在酱汁的炖煮中最大限度除去了苦味,清脆的口感虽然没了,但变成了厚实的肉感,配上咸鲜的肉馅,既吸收了浓香的肉味,又让肉多了一份蔬菜的清甜。

酿菜有一种魔力,即便只是最平平无奇甚至不爱吃的蔬菜,只要酿进肉馅,就会让人变得想尝一口。


从青椒肉丝到青椒酿肉


这是我对酿菜的初印象,而当我了解到客家酿菜的时候,发现小时候的记忆只是皮毛。

“酿”在当地方言也叫“让”,比如把酿豆腐叫做让豆腐,清代大学者焦循《易余钥录》里就记录了一段他去朋友家做客讨论“让菜”(让海参、让藕、让鸡)名称的过程。
现在我们用的“酿”,《说文解字》里有记载:“酿,酝也。”而“酝”除了指酿酒,在古代也通“蕴”,有包裹于内之义。简单来说,不管“酿”还是“让”都是一个意思,即“以他物实之于此物之中”。这和酿菜的形态就很贴切了。

青椒酿肉是基本中的基本,客家酿肉往少了说有煎酿三宝,也就是青椒、茄子、苦瓜;往多了说则有桂林十八酿
©  美篇
常见的香菇、冬瓜、豆腐都是小儿科,在客家人手里,连豆芽都可以酿肉。豆芽酿肉很容易联想到老佛爷那个刁钻又费时的酿豆芽,简直就是酿菜的反面教材。

当地的豆芽酿肉,是把数支豆芽围成一圈,中间放上肉馅,再把两边系上口,像一个灯笼,竹笋、蒜苗也是类似的做法。如此灵巧的造型做出来,蔬菜和肉的滋味都能达到绝妙的平衡。
©  微博
但其实最看手艺也最具代表性的,还是酿豆腐

客家酿豆腐看起来很简单,就是生豆腐挖洞填上肉馅,然后下锅用油煎一下,但做起来就会发现绝非易事。手法要轻柔,保持豆腐形状完整,馅的多少也很讲究,多了容易撑破,少了则没有“填充感”,失去了酿菜的精髓。
放眼全国,这种用豆腐作为容器的菜肴也不少见,比如淮扬菜的镜箱豆腐、博山菜的豆腐箱,川菜的箱箱豆腐,都是先把豆腐油炸定型,再挖空填充用冬菇、海米、火腿、笋丁等调制的肉馅,最后再用浓汁包裹。
©  百度百科
然而,或许是因为步骤太过繁杂,这类豆腐料理已经销声匿迹了,反倒是客家酿豆腐一直流传了下来。

不过,客家酿菜的馅料也绝非一成不变,比如做油豆腐酿菜的时候,就会用芋头、瘦肉、糯米、香菇、葱花炒制而成的炒肉馅来填充。
©  小红书
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是,酿菜是客家人从北方迁徙到南方后,南方没有面粉无法包饺子,于是用不同的蔬菜包裹馅料而诞生的料理。

这个说法其实经不起推敲,一来,如果只是苦于没有面粉,那么大米粉、红薯粉这类在南方应该很常见,比如南宁就有米粉饺;二来,包饺子是要封口的,这跟酿菜半露在外的形态有很大不同。
©  百度百科
唯一和北方饺子近似的是,酿菜也是逢年过节的必备佳肴,在当地素有无酿不成菜、无酿不成席的说法。

如果说饺子刻进了每个北方人的DNA,那么在客家人心里,想起酿菜,就想到家人围在一起做酿菜的场景,也是属于他们的思乡味道。




塞肉就是酿肉的简化版吗?


客家人的酿肉到了江南一带,就变成了塞肉。听上去虽然简单粗暴,但其实“塞”更符合现在的语义,也给人一种馅大饱满的感觉。

江浙沪一带的塞肉料理,肉馅通常只是加了葱姜调味的纯肉馅,当地人称为鲜肉馅头”。有时候也会掺虾茸、蟹粉一类,但这就跟吃小笼包的增值选项一样,虽然听起来高贵了一点,味道也不赖,但鲜肉小笼永远卖得最好。
©  大众点评
菜塞肉是最常见也最简单的。小朋友不爱吃蔬菜,就做些茄子塞肉、夜开花(瓠瓜)塞肉、虎皮青椒塞肉,浓油赤酱又透着肉香,用来招待客人也是好做又体面的小菜。
▲夜开花塞肉
©  绍兴美食圈
油面筋塞肉则是上海人冰箱里的常备菜。只需要调好肉馅,然后把面筋用手指戳个洞,里面转一圈,再用筷子灌上肉馅,烹饪后就会变得柔嫩爆汁。
©  百度百科
每次做油面筋塞肉的时候都会多做一些冻起来,想吃的时候拿出来烧一烧,或者煮汤的时候放几颗,好吃又便捷。

还有肉塞肉,比如田螺塞肉,就是把田螺肉挑出来,和肉馅一起剁碎搅匀,再一个个重新填回到田螺壳里,虽然非常费时,但田螺肉在肉馅里提供Q弹的口感,海鲜的味道也和肉味交融,极为鲜美。
© 美食记
甚至还拿鲫鱼来塞肉,鲫鱼肉少刺多,常用来炖汤,烧着吃没什么吃头,所以人们就想到要塞肉进去,这样烧出来的肉可以吸收鱼的滋味。
©  拆骨少年
江南人民有多爱鲜肉馅头呢?就连点心也都是肉馅的。

鲜肉汤圆、鲜肉月饼、鲜肉粽子……虽然每年都少不了和北方人来一场论战,但非肉馅不吃依然是江南人民的底线,甚至有些名字不带肉的点心竟然也是肉馅的。

这个毛茸茸看着像白色刺猬的点心叫粢毛团,外面是糯叽叽的糯米皮,但里面却是一颗瓷实的肉丸子,就像一颗加大版的肉汤圆+珍珠圆子结合体。
还有一个叫油氽团子的,听上去会联想到北方的麻球,它还有一个姐妹点心,名字更有迷惑性,叫玉兰饼,但其实也都是糯叽叽的外皮里面包着肉馅,只不过是放在油锅里炸熟的。
©  姑苏好时光
如果说客家人的酿肉是隆重且精巧,那么江南人民的塞肉则是实惠方便,想吃就吃。


只有酿不进的
没有酿不了的

客家酿肉和江南塞肉已经让人见识了酿菜无穷无尽的包容性,然而全国各地都有酿菜的身影。
©  百度百科
很难定义这是哪的菜,因为好像所有妈妈都会做。不能吃辣选青椒,能吃辣就选尖椒,把头顶往下拧一下,蒂和籽就一并去除了。剖成两半后填入肉馅,先把肉馅煎到定型,再把尖椒那一面煎到虎皮,用酱汁调和,咸鲜微辣,能下两碗饭。
©  CYT常遥远
茄子切厚片,中间切一刀不要切断,再填上肉馅,蘸上淀粉下锅油炸,茄子遇油变得软嫩,和肉馅一起不分你我,咬进嘴里汁水充盈,什么排骨大肘子都不换。
©  心筱小食光
湖北盛产藕,湖北人自然也熟知藕的多种吃法,虽然藕夹不一定源自湖北,但湖北人做藕夹一定不用教。莲藕去皮切片,两片藕之间加一勺肉馅,轻轻按一下使肉馅分布均匀,然后挂上面糊下锅油炸,又香又脆。
©  《寻味顺德》
将鲮鱼连头带皮完整剥出而丝毫不破,再将鱼肉剁烂加配料酿回皮囊内,不同于上海的鲫鱼塞肉,同样是刺多的鲮鱼,广东人则更为有耐心,也造就了这个传奇名菜。
©  百度百科
从古菜谱《山家清供》中流传下来的美食,如今被争相还原。选取橙子挖掉肉瓤,保留少许汁水,将拆好的蟹肉放进去蒸熟,用醋和盐蘸食。虽然味道各有千秋,但一想到酿的技法从那时便已经活用,还是会惊叹古人的智慧。 
©  玉林市旅游发展委员会
将柚子皮去除掉黄色表皮,留下白色的瓤切成三角形,反复在水中抓干去除苦涩,然后中间划一道口子,接着填入肉馅,简单烧成咸鲜口,就是一道时令美味。
©  美食台
虽然是非遗,却也是顺昌常见的早餐,顾名思义就是把肉馅灌到蛋里。用的是鸭蛋,比鸡蛋个头大一点,馅料则一般是纯肉馅,塞肉的时候要找准蛋黄上的小白点,用筷子挑开,再用一双筷子去填馅儿。听说不学个三年根本没法出师。

孔子所言“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把普通的食材,通过手艺翻来覆去变出新花样,正是这样的生活态度,才能把日子过出滋味吧。
作者丨罗勒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 福桃九分饱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本文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相关阅读

  • 琳琅满目的食品,其特性你了解多少?

  •   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即将来临,山东省食品质量促进会针对日常生活中几种食品特性小常识作出消费提示:  一、关于豆腐:  豆腐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豆制
  • 日照泉山云顶风景区开园!

  • 经过了一冬的蛰伏正是春风苏醒,浪漫复兴时山色氤氲,碧波成行霜草郁郁,熹风酌窗时逢仲春自2023年3月8日泉山云顶风景区开园啦茶园美宿 | 千万和春住一栋栋建在山雾缭绕中的白色
  • 疫情食材最高挑战:不爱吃胡萝卜,怎么做好吃?

  • 最近一个月,我们料理群里的上海,吉林,河北和福建等地的小伙伴时常会在群里寻求帮助和安慰,我也算是见证了这一个月被疫情困住的大家的物资是怎样一步步变少的,心里也非常难受和焦
  • 豆腐吃得好,植物蛋白少不了

  •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小时候,老人常说:“豆腐吃了脑壳耙”,所以我从来不爱吃豆腐......长大后,发现豆腐可真是个好东西啊,不管是涮火锅、还是煎炒,且不说那味道简直巴适惨了,就冲它
  • 素食 | 7道家常素食炖菜,暖胃又下饭

  • 冬天端上一锅暖暖的炖菜,热腾腾的冒着热气,吃下去身体立刻就暖和了!各种食材随意搭配,简单又速度,口水都要流下来了! 暖心暖胃营养炖菜 -材 料-扁豆角200克、土豆2个胡萝卜1根、冻
  • 这个豆腐有侠气

  • 在云南,吃“烧豆腐”是一种生活方式。此风,在石屏尤盛。方形的烤架,下放煤炭,人们四五个一摊,围着烤桌团坐。豆腐是绝对的主角,烤架的四周层层叠叠垒起一座豆腐的围城,圆的、方的、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世界上还有不喜欢酿肉的人吗?

  • 授权转载自【福桃九分饱】微信公众号(ID:futaojiufenbao)不喜欢吃青椒的,除了蜡笔小新,还有我。但我妈对付我有的是办法,因为她自有绝招——青椒塞肉。青椒在酱汁的炖煮中最大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