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2023,去海边!

日期: 来源:星球研究所收集编辑:星球研究所


新的一年
应该去海边看看
从北到南
领略中国海岸的四季变化

去看
寒风凛冽中的千里冰封
(冬季的大连瓦房店排石风景区,来源@视觉中国)
 


去看
春回大地后的勃勃生机
(北戴河鸽子窝停留的候鸟,每年春季与秋季均有数量众多的候鸟迁徙至此,来源@视觉中国)
 

去看
南风拂面中的碧海金沙
(琼海潭门附近的椰林、沙滩,摄影师@梁家进)
 

去看
金秋岁月里的浓烈壮阔
(秋季,随着碱蓬草的生长,辽河红海滩迎来了最为美丽的景色,摄影师@王禹)
 

去看那
近1.8万公里的大陆海岸线
1.4万公里的岛屿海岸线
组成的中国海岸
(中国海岸及主要景观分布,制图@陈志浩&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中国海岸为何会如此多样?
这就要从它本身的命运
以及那蕴含了无穷能量的海洋讲起
接下来
让我们一同开启这场海岸之旅

目录
01 巨石的命运:破碎
02 砂砾的命运:堆积
03 泥沙的命运:悬浮
04 河流的命运:入海
05 海岸的命运:变幻


 01 
巨石的命
- 破碎 -

随着1.2万年前
末次冰期结束,气候回暖
全球海平面逐步上升并相对稳定
世界的海陆格局
逐渐演变为我们熟悉的模样

在中国东部
南方山地丘陵众多
北方则大平原广布
地形差异可谓十分显著
突出的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上
亦是山丘连绵

当群山与大海短兵相接
组成山地海岸的巨石
将直面涛涛海浪的冲击
是为基岩海岸
(舟山东福山岛,摄影师@胡颖)

面对海浪的攻击
福建漳州
玄武岩原本规则的六边形柱状节理
竟被磨平了棱角,失去了高度
(请横屏观看,漳州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玄武岩柱状节理,摄影师@焦潇翔)
 

福建平潭岛上
坚硬的花岗岩也逐渐被瓦解
变得浑圆
(请横屏观看,平潭岛花岗岩石蛋海岸,摄影师@陈小羊)

与此同时
海岸则变得更为破碎曲折
(请横屏观看,浙江舟山嵊山岛,摄影师@赵高翔)
 

海浪日夜冲蚀着山体
还造就了形状多样的海蚀地貌
(海蚀地貌示意,制图@杜睿/星球研究所)
 

例如在深圳大鹏半岛
阵阵波涛冲击着崖壁
“挖”出一个个深陷的凹槽
凹槽加深,形成巨大的洞穴
是为海蚀洞穴
(深圳杨梅坑鹿嘴山庄附近的基岩海岸,分布有数个海蚀洞穴,来源@视觉中国)
 

当洞穴不断加深、扩大
其内壁和顶部岩石逐渐坍塌崩落
山体上便会形成陡峭的悬崖
是为海蚀崖
悬崖底部往往因崖壁后退
而形成开阔平台
则为海蚀平台
(青岛崂山头八仙墩,耸立的海蚀崖与平整的海蚀平台同框出镜,摄影师@张霄)
 

广西涠洲岛五彩滩
便是一处面积宽广的海蚀平台
它时而被海水淹没
如同大海通向陆地的阶梯
(广西涠洲岛五彩滩,摄影师@枉言)
 

而当山地巨石
凸出于海陆交锋的前端
其两侧若被海蚀洞穴贯穿
一座巨型的海蚀拱桥便诞生了
(大连金石滩名为“恐龙探海”的海蚀拱桥,摄影师@梁炳全)
 

若拱桥坍塌,岩石分离
便可见巨石孤立于海中
是为海蚀柱
(山东烟台高山岛,最前方为与山体分离的海蚀柱,摄影师@李希根)
 

如此种种
构成了极为多样美丽的基岩海岸
但海浪的进攻从未停歇
它协同风、雨等其他力量
继续改造着海岸

光阴荏苒
大海中站立不知几多岁月的“石老人”
最终迎来了坍塌
仿佛在向人们告别
(请滑动查看,坍塌前后的青岛石老人海蚀柱,摄影师@王刚&邢浩)
 
无独有偶
在辽宁大连
那个见证了无数个日升月落的“桌子腿”
同样也难逃倒塌的命运
化作波涛之下的一堆乱石
(大连瓦房店排石海岸边的“桌子腿”石柱,现已坍塌,摄影师@梁炳全)
 

就这样
海浪锤炼不休
岩石崩裂不止
但总有一些顽强的巨石
抵抗住了海浪进攻
凭实力成为突出于海中的岬[jiǎ]角

最出名者当数
山东半岛最东端的成山头
其前方裸露的岩石
正迎击来自黄海的波涛
(山东荣成成山头风景区,这里展现的仅仅只是成山头岬角最突出的一部分,来源@视觉中国)
 

台湾岛北部
亦是海岬林立
其中台湾野柳地质公园最负盛名
它的主体便是长达1700米的海岬
(请横屏观看,台湾野柳地质公园,摄影师@吴贤宾)
 

海岬之上
诸多海蚀、风蚀地貌在此生成
蜂窝石、烛状石、蕈[xùn]状岩等
均形状奇特,引人驻足
(台湾野柳地质公园中的蕈状石,摄影师@苏李欢)
 

然而
那些承受不住海洋波涛的巨石
最终又将如何?

它们不断破碎
进而海岸后退
走向了与岬角相反的方向
成为海湾
因此这里也承接了
那些碎成小块,成为砾或砂的巨石

这一进一退
造就了海岬与海湾交替出现的景象
这个组合也被称为岬湾

不论是在大陆
(青岛第二海水浴场附近海岸,来源@视觉中国)
 

还是海岛
均呈现曲折变化之姿
(大连长山岛,摄影师@孙泽 )
 

不过砂砾并不甘愿只是配角
当它越积越多
整个海岸便都是它的主场


 02 
砂砾的命运
- 堆积 -

海洋进攻之下
海岸巨石碎成小块砂砾
但更多的砂砾则由河流带来

大江大河源远流长
砂石早已被充分打磨
成为更细小的轻质泥沙
而源于沿海山区的河溪
则流程短促
大量砂砾来不及充分打磨
便被直接搬运入海
(海岸沉积物主要来源示意,制图@杜睿/星球研究所)
 

入海的砂砾
在滚滚海浪的搬运下
部分又回到海岸处集结

在深水区、浅水区与激浪带之间
海水往复流动
而在波浪作用下界之上
原本规律的海浪形成白色浪花
砂砾也被裹挟着向岸边堆积
从而形成沙滩
是为砂质海岸
(波浪对砂砾的向岸搬运示意,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于是
一幅幅唯美画面
自然生成

金色的沙滩
或与蓝色的大海
交相辉映
(福建东山岛海滩,摄影师@曾昕)
 

或与坚硬的基岩海岸
形成刚柔对比
(请横屏观看,福建漳州东山岛的砂质海岸与基岩海岸,摄影师@李毅恒)
 

砂质海岸的沙滩弧度大多圆润
这是因为波浪还能沿着海岸搬运砂砾
若遇崎岖曲折之处
便会停留、填充
从而将海岸打造成圆弧状
(砂砾的沿岸运动示意,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而在海湾转折之处
沉降的砂砾还会在这里堆积出
与岸相连的弯曲状沙体
是为沙嘴
(福州平潭象鼻湾,摄影师@吴宇鹏)
 

沙嘴继续延伸壮大
便可形成沙坝

沙坝将海湾围合成
半封闭的湖泊
仅有狭窄出口与海相连
是为潟[]湖
(广东阳江河北港的沙坝与潟湖,沙坝地势平坦,被开发利用成为盐池,摄影师@张向良)
 

在广东汕尾
潟湖面积广大
湖海相望
(请横屏观看,广东汕尾碣石镇的潟湖风光,摄影师@张向良)
 

若砂砾继续堆积
有时还可将岛屿与陆地相连
形成陆连岛

譬如在福建漳州的东山岛
一座陆连岛将海湾分隔
形成两个十分相近的海湾
马銮湾与金銮湾
(请横屏观看,高空视角下的漳州东山马銮湾与金銮湾,摄影师@赵高翔)
 

此外
在波浪的冲刷下
砂砾还会堆积出连续的新月状岸线
平添了几分韵律
(福建东山岛铜陵南门湾金沙滩,摄影师@赵高翔)
 ▼

当河流供给了丰沛砂砾
或有沿岸海流搬运来充足砂砾时
在平坦的海岸外
砂砾还会堆积出
一系列平行于岸的沙岛
也就是障壁岛

在台湾岛西部
一群障壁岛在海中沉浮
成为陆地与大海之间的屏障
(台湾云林-嘉义障壁岛卫星影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类似的障壁岛
在海南岛西海岸、滦河口外海岸
雷州半岛东海岸等地亦有出现

不过以上这些
还并非砂质海岸的全部模样
充足的沙源
加之持续向岸吹拂的盛行风
海岸上还会形成
海岸沙丘
(海岸沙丘的形成原理示意,制图@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河北昌黎的海岸沙丘
更是连绵无际
如沙漠般宽广
(请横屏观看,河北昌黎的翡翠岛沙丘,摄影师@朱金华)
 

而远在南海的诸多岛屿上
还拥有令无数人神往的洁白沙滩

这是因为这里的砂砾
并非来自破碎的岩石或是河流
而是岛屿周围的珊瑚礁
波浪日复一日的拍打
将珊瑚礁、钙藻、有孔虫等生物遗骸
打碎并搬运上岸
形成灰沙岛
(请向左滑动查看,西沙群岛的独特沙滩,来源@视觉中国)
 

西沙群岛中的永兴岛
便是中国面积最大的灰沙岛
它同时也是三沙市的驻地
(永兴岛和七连屿,摄影师@笨小航)
 

至此
砂砾组成了砂质海岸
圆润优美、肆意纯澈

那么
比砂砾更细小的泥沙
又会经历怎样的命运?
组成什么样的海岸呢?


 03 
泥沙的命运
- 悬浮 -

大量泥沙
由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
从遥远的内陆裹挟而来
它们经过群山、平原
历经无数”磨难“
最终成为粉砂、黏土级的泥沙
汇入大海

且由于重量极轻
海水翻涌间易悬浮于水中
所在沿海常呈浑浊之态
(东营黄河入海口附近的海上退役钻井平台,矗立于浑浊的海水中,来源@视觉中国;上文所提粉砂、黏土一般指平均粒径小于0.05毫米的泥沙)
 

但就此散布于海中
并不是它全部的命运

就如在渤海内的
渤海湾与莱州湾
来自黄河等河流的大量泥沙涌入
潮汐作用又将悬浮的泥沙推向海岸
泥沙不断沉降、淤积
最终形成广阔滩涂
是为淤泥质海岸
(请横屏观看,山东莱州湾盐田,来源@视觉中国)
 

不过
我国面积最大的淤泥质海岸
并不在这里
而是在苏北平原

历史上黄河曾数度夺淮入海
古黄河带来的大量泥沙
在潮流的推动下
在这里形成了极为宽广的滩涂
(江苏条子泥滩涂,摄影师@孙华金)
 

苏北海岸也因此大幅向海推进
土地面积迅速增加
(广阔的江苏盐城滩涂,风力发电场随之延展至海上,摄影师@孙华金)
 

在江苏盐城与南通交界的海岸
还诞生了一处非常独特的景观

东南和西北两个方向的潮流
以弶[jiàng]港为顶点汇聚
形成一系列聚合状的巨型沙体
是为南黄海辐射沙脊群
(南黄海辐射沙脊群及潮流示意,制图@郑艺&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其中,有的沙体
已经可以露出海面
成为沙岛
(南黄海辐射沙脊中的东沙岛,摄影师@孙华金)
 

而在浙江、福建沿海
长江泥沙被浙闽沿岸海流运输南下
不仅浑浊了海水
更占领了海湾
(浙江台州温岭石塘,摄影师@赵高翔)
 

淤泥质海岸
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养分
还促成了这里发达的滩涂养殖业

在福建霞浦
可见山峦叠嶂前
粼粼波光的海面上
大片海水养殖场鳞次栉比
(霞浦滩涂养殖场景,摄影师@宋新子)
 

此外
潮水的前进与后退
还使滩涂”长“出无数的枝杈状沟渠
俯瞰宛若大地之树
是为潮沟

尤以江苏沿海的潮沟
最为密集庞大
(请横屏观看,俯拍的江苏大丰滩涂,其上潮沟纵横,植被点缀着“大树枝干”,还有数十只麋鹿在其间觅食,摄影师@孙华金)

碱蓬、盐角草、灯盏花等
将向岸一侧面积大小不一的盐沼
涂上了斑斓的彩色
如同大地上的调色盘
形成了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江苏盐城湿地,麋鹿在大片盐沼中奔跑,将泥沙激起,留下一条条行过的痕迹,摄影师@孙华金)
 

滩涂有机质丰富
在潮水的涨落中
海洋与陆地环境交替出现
适宜鱼、虾、蟹、贝及软体动物等的生长
为候鸟等生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之所

因此,在中国北部
沿海数片滩涂共同组成了重要的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
它的第一期已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
(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制图@陈志浩&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而在温暖的南方
红树林则成为滩涂上的常客
它们多分布于海湾、河口、潟湖等环境中
可周期性被海水淹没
是著名的“海岸卫士”
也是无数生灵的家园
(海南四必湾红树林,这里的滩涂相对偏砂质,来源@视觉中国)
 

从砂质海岸到淤泥质海岸
河流向海岸贡献砂砾和泥沙
但河流自身
又面临怎样的命运?
形成什么样的海岸?


 04 
河流的命运
- 入海 -

中国河流数量众多
它们当中有许多不远万里奔向大海
一个个入海口
便在海陆交汇中
形成了一个个千姿百态的景观
(福建漳州九龙江入海口,摄影师@林镇桂)
 

黄河每年输沙量超1.7亿吨
加之这里地形较封闭、沿海水深较浅
河口处便形成了突出的
黄河三角洲

由于这里形成速度较快
多为淤泥质的滩涂
并不适宜建立大型城市
(黄河入海口卫星影像,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而在长江入海口
三角洲形成相对缓慢而坚实
大型城市便可孕育其上
(上海黄浦江沿岸,远方白云遮蔽之处则是长江入海口,摄影师@袁博)
 

其河口处的沙岛
更是在漫长岁月中不断壮大
长成我国第三大岛崇明岛
(请横屏观看,崇明岛全景,摄影师@傅鼎)
 

珠江入海口
沉积的泥沙则连接起
两岸的丘陵与海中的岛屿
塑造出河网纵横、岛丘林立的
珠江三角洲平原
(珠江口地区卫星影像,来源@NASA,标注@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此外
还有滦河、辽河、韩江等三角洲
均在沿海各呈风貌
(请横屏观看,辽河入海口,摄影师@焦潇翔)
 

然而
还有更多的河流入海口
或因输沙量不够
或因海洋潮流太强
无法发育明显的三角洲
只能保持河口湾的样貌

钱塘江入海口便是其中的典型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前后
强大的潮流
涌入杭州湾的喇叭形河口
便会成就令人叹为观止的钱塘江涌潮
(请横屏观看,钱塘江大潮涌向嘉绍大桥,摄影师@潘劲草)
 

这一时期
海水受天文大潮影响
加之河口收缩
潮水的力量便在小范围内集中
形成如一线潮、交叉潮、鱼鳞潮等
奇异的涌潮现象
潮水奔涌间如万马奔腾
宣泄着来自海洋的能量
(钱塘江大潮,摄影师@陈中秋)
 

同样潮流较强的
还有闽江口
作为一条水丰沙少的山溪性河流
也依然保持着河口湾的形状
(福州闽江口,摄影师@陈剑峰)
 

这些河口湾虽然无法形成平坦的三角洲
但它们弯折深入陆地的形态
造就了一批天然的优良港口
更成为中国沿海最著名的岸线之一

终于
基岩海岸、砂质海岸、淤泥质海岸
三角洲、河口湾等
各类海岸共同构成了
中国如此多样的海岸

而海岸自身的命运
又会走向何方?


 05 
海岸的命运
- 变幻 -

来自海洋的波浪、潮汐、狂风等力量
改变着海岸巨石、砂砾、泥沙的命运
也凭此改造着海岸
然而不论海岸是如何的变化
自古以来
海岸带便是人类的重要家园
到了现在更是如此

人们依赖并利用海洋资源
同时也在这水陆交界处
建造了不逊于自然岸线的人工海岸

一片片海水养殖
无数网箱、渔排、浮标
承载着收获的希望
(大连海水养殖场,摄影师@马天旭)
 

一块块盐田
利用天然的海水资源制盐
已有数千年历史
(福建漳州漳浦县六鳌半岛的海边盐场,摄影师@赵高翔)
 

一个个渔港
供船舶停靠
来往进出
(海南陵水猴岛疍[dàn]家渔排,摄影师@李晓强)
 

人们更在海岸建造
超大型城市
(香港维多利亚港,摄影师@Vanny)
 

超大型港口
(请横屏观看,珠江口南沙港,摄影师@张向良)
 

海岸与人类息息相关
人类也在努力寻找
发展与自然的平衡

不论是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
便陆续建立的中国海洋保护区
(中国海洋保护区分布示意,制图@陈志浩&刘志鹏/星球研究所)

还是退耕还湿
重新种植红树林
(茂名电白红树林,摄影师@张向良)
 

又或是近年来
愈加严格的海洋开发条例
都在说明海岸的恢复与保护
正在受到更大的重视

唯有如此
中国的海岸才能继续保持多样
当我们走向海边
才能看到千奇百怪的礁石
才能看到金黄与蔚蓝并存的沙滩
以及群鸟云集、充满生机的滩涂
(请横屏观看,盐城滩涂,摄影师@孙华金)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 | 王逻辑

编辑 | 所长&云舞空城

图片 | 周昫光

地图 | 陈志浩

设计 | 刘志鹏&杜睿

审校|云舞空城&李楚阳&陈静怡

头图摄影师|梁家进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 朱筱敏主编. 沉积岩石学: 富媒体[M].  北京: 石油工业出版社, 2020, 12.

[2] 林岚主编. 台湾地理[M].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8, 12.

[3] Alan P. Trujillo, Harold V. Thurman著. 张荣华等译. 海洋科学导论: 原书第11版[M].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7. 

[4] 郑度主编. 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5, 8.

[5] 尤联元,杨景春主编. 中国地貌[M].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13, 07.

[6] 张兰生主编. 中国古地理: 中国自然环境的形成[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7] 王永红. 海岸动力地貌学[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2.

[8] 徐茂泉, 陈友飞. 海洋地质学[M]. 厦门大学出版社, 2010, 11.

[9] 陈吉余. 中国河口海岸研究与实践[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8.

[10] 吴正, 等. 华南海岸风沙地貌研究[M]. 科学出版社, 1995.

[11] 苏大鹏, 叶思源, 王燕, 等. 江苏盐城近岸海域水动力特征[J]. 海洋地质前沿, 2020, 36(8): 1-10.

[12] 曹可, 李飞, 高宁等. 1979年以来南黄海辐射沙洲潮滩脊线时空变化研究[J]. 地理科学,2017, 37(10). 

[13] 余克服, 宋朝景, 赵焕庭. 西沙群岛永兴岛地貌与现代沉积特征[J]. 热带海洋, 1995, 14(2).

[14] 中国河流泥沙公报 2021.



【招聘】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主笔、地图设计师、视频剪辑、三维动画师、图片编辑、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相关阅读

  • 用影像讲湿地故事,50余名摄影师赏拍解放公园

  •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2月26日讯(记者蔡燕秋 通讯员叶向东)“相机拍的是光影,讲述的却是故事。”2月25日,解放公园摄影大赛创作工作坊活动在桂建芳院士自然科普工作室举办,新华社
  • 绿镜头摄影师:我们在长江网玩得很嗨

  • 长江网讯(记者王玮琦)“从拍摄创作、上传分享与网友交流互动,确实是一个快乐、享受的过程。”2月24日下午,长江网2022年度发布暨成立20周年网友节活动开幕。活动现场,背着各种“
  • 美的使者!他们荣获长江网绿镜头2022年度摄影师

  • 长江网绿镜头2022年度摄影师。 长江日报记者任勇 摄 长江网讯(记者王玮琦)“他们是美的使者,为我们带来美好享受,让长江头条花样缤纷,恭喜他们荣获长江网绿镜头2022年度摄影师!”2
  • 全省首条!新区开工!

  • 西海岸交通建设又有大动作!2月23日,青岛西海岸新区淮河路高架桥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是全省第一条连接海底隧道的高架路桥,预计于2024年底前完工。主路双向六车道时速80km/h淮
  • 啥是东北?

  • 关于东北我们可以有很多解读它是富饶的黑土地(吉林长春丰收田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是广阔的林海雪原(大兴安岭雪景,摄影师@老山货)▼是无尽的奇珍异兽(长白山紫貂,摄影师@NoOne晓
  • 转【中国摄影报】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摄影师

  • 2023年2月10日《中国摄影报》第11期《家长是孩子最好的摄影师》刊于2023年2月10日《中国摄影报》第11期7版孩子成长中的小细节,只有父母才能敏锐地捕捉到。一张张照片,就是和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2023,去海边!

  • 新的一年应该去海边看看从北到南领略中国海岸的四季变化去看寒风凛冽中的千里冰封(冬季的大连瓦房店排石风景区,来源@视觉中国) ▼去看春回大地后的勃勃生机(北戴河鸽子窝停留的
  • 在春暖花开的季节,加入星球 !

  • 一年一度的星球研究所春季招聘再次到来中国需要极致的科普而我们需要极致的你春暖花开的季节广袤无垠的世界在等你和我们一起去探索(星球研究所部分项目组照片)▼如果你有志长
  • 大东北,竟有一条不冻河?

  • 这是-30℃的东北千里群山、大江大河无一不被冰雪封冻(内蒙古阿尔山冬季,图为中国-蒙古界河努木尔根河,图片来源@视觉中国)▼这也是-30℃的东北一湾浅浅的河水却无视凛冬、汩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