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粉丝

我们一直在努力
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沙特与伊朗复交,为何要在中国跑完最后一公里?

日期: 来源:自由评论收集编辑:香港01 劉燕婷

后美国时代的中东巨变,中国扮演什么角色。


沙特与伊朗复交,为何要在中国跑完最后一公里?

文/劉燕婷

来源/观世相


3月10日,伊朗及沙特阿拉伯在北京取得谈判突破,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及互相重开大使馆,引发全球惊诧。


据中国外交部表示,在中方支持下,沙特和伊朗于3月6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对话,沙特国务大臣兼国家安全顾问艾班(Musaad bin Mohammed Al-Aiban)、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沙姆哈尼(Ali Shamkhani)作为两国代表出席,并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3月10日主持沙特和伊朗的北京对话闭幕式。中沙伊随后发表联合声明,正式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强调三方将共同努力,维护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促进国际地区和平与安全。


王毅指出,沙伊恢复外交关系,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讯号。”王毅更表示,沙伊改善关系为实现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打开了道路,也为通过对话协商化解国家间矛盾分歧树立了典范,中国支持中东国家坚持战略自主,加强团结协作,摆脱外部干涉,真正把中东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此一变局看似发生在沙特与伊朗间,是两国关系的新进展,其实不然。从全球视野来看,沙特与伊朗复交,不仅是中东地缘的必然发展,更是中美博弈的时代迹证。



后美国时代的中东巨变


首先,沙特与伊朗的和解并非始于今日,而是在美国退出中东的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战略趋势。其中,沙特的转变尤其关键。


回顾过往,沙特与以色列的角色类似,作为美国在中东的地缘支点,享有来自华盛顿的奥援,可以毫无顾忌见罪邻国。然而2001年以来的反恐战争令美国深陷中东战场,中国则获得了难得的发展的机遇,当美国回过神来时,中美国力差距已大幅缩减。为逆转前述现象,美国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希望能抽调在中东的战略挹注,回防印太以施压中国。


但这一举措的直接结果,便是鼓励中东强国逐鹿“美国留下的真空”。故2010年“阿拉伯之春”爆发后,不仅伊朗积极布局叙利亚、伊拉克、也门战场,土耳其也发兵利比亚、叙利亚,两国影响力更是渗入海湾地区,结果引发了沙特的地缘反扑,先是在2014年动员反对土耳其申请联合国安理会非常任理事国,又于2016年与伊朗断交,更在2017年引爆卡塔尔外交危机,要求卡塔尔关闭土耳其在塔国的军事基地并终止两国联合军事合作、降低与伊朗的外交互动、驱逐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成员等。


但从后续发展来看,沙特的高调出击无法挽留美国,后者甚至进一步深化“退出中东”的议程,不仅在2015年与伊朗达成核协议,还陆续推出自阿富汗、伊拉克撤军的时间表。而沙特眼见美国无意调整战略,自己的实力又不足以对伊朗、土耳其左右开弓,甚至无法迫使卡塔尔屈服,最终也只能面对现实、退而求其次,着手缓和与土耳其、伊朗的外交关系,为“后美国时代”的中东格局自我调整。


2019年,沙特与阿联酋、巴林一起参加卡塔尔主办的第24届阿拉伯海湾杯足球赛,不再坚持2017年后的抵制立场,并在2021年1月与卡塔尔恢复外交关系;2022年4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an)访问沙特,沙特王储穆罕默德(Mohammed bin Salman)亦在同年6月回访,是为2018年记者卡舒吉(Jamal Khashoggi)遇害案以来,穆罕默德首度到访土耳其。


与此同时,在伊拉克牵头下,沙特与伊朗的解冻也同步进行。2021年4月开始,伊拉克主持了5轮沙特、伊朗高级官员会谈,第6轮部长级会谈虽暂陷僵局,但在2022年12月的约旦安曼会议后,两国又恢复了对话,沙特更表示“虽对核协议有所怀疑,但支持恢复该协议的努力,只是伊朗不能取得核武,否则海湾阿拉伯国家将采取措施加强安全”;2023年1月,沙特外长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发言时重申,“利雅得正与伊朗对话”;同年3月10日,两国在北京宣布复交。


从上述发展可见,沙特不是真要与伊朗、土耳其“化敌为友”,也并非对土伊两方持续扩大地缘政治影响力毫不在意,但美国的退出已成定局,沙特只能面对现实,在“不与土伊同时交恶”、“斗争中保持对话”两大目标下,维持后美国时代的中东战略三角,避免被土伊同时夹杀。然而尽管沙特与土耳其、伊朗相继展开和解进程,却不意味中东即将进入“爱与和平”的新时代,以伊朗为例,沙特之所以愿与其展开对话、恢复外交关系,为的还是在美国宰制不了区域安全稳定的前景下,探索应对“伊朗威胁”的新方式。


中国扮演什么角色


综上所述,推动沙特与伊朗复交的关键根源,其实更多是中国崛起后,美国撤出中东、转向印太的时代趋势,而非所谓“中国斡旋”;但两国分明已在伊拉克等国家沟通了大部分复交准备工作,最后却选在中国“一锤定音”,如此关键一步才真正耐人寻味。


从中东的区域趋势来看,沙特与伊朗的复交其实未必需要中国刻意促成,但两国最后刻意选在北京跑完最后一里路,并公开感谢中国支持,折射的是超出中东的国际政治逻辑,那便是在中美博弈下的三方各取所需:沙特与伊朗皆有意卖中国“面子”,中国则希望耕耘更有空间的中东外交环境、塑造与美国截然不同的大国风范与形象,同时回击近期来自美国的舆论攻势。


首先从沙特的视角来看,其希望展现中沙亲好,来营造多极化的大国互动。如今的中东秩序由两股力量所建构。第一,域内大国的崛起与博弈,主要体现在沙特、土耳其、伊朗的彼此竞合中;第二,域外大国的进入与退出,近年最明显的便是美国在“印太战略”下寻求转向、俄罗斯在“阿拉伯之春”后强化军事存在,以及中国在“一带一路”等项目下的各式挹注。受此结构影响,中东各国的最高目标便是在各大国间寻求某种地缘平衡与对冲,来极大化自己的国家利益。


以沙特为例,在2022年俄乌战争爆发后,其既不参与对俄制裁,也不配合美国提出OPEC+增产的相关要求,而是在与俄罗斯协调后,进行原油减产,让美国碰了一鼻子灰;2022年12月,中国领导人访问沙特,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同意每两年在中沙两国,轮流举行一次元首会晤,更将中沙高级别联合委员会牵头人级别提升至总理级。上述举措并不意味沙特即将反美,但其明显是要借着交好中俄,来获取更多发展空间,同时改变绑定美国的对外关系,此次选在北京宣布沙伊复交亦是此理。


伊朗则是因为受到国际孤立,故此次也卖了中国面子,毕竟不论是经贸或地缘战略,显然都是伊朗更需要中国,而非中国更需要伊朗。以原油贸易数据为例,2001年伊朗供应了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8%,是中伊原油贸易的峰值,当年沙特也仅有15%;此后伊朗占比逐年下降,到了2019年仅剩3%,沙特则有16%。但伊朗原油相当仰赖中国市场,2014年时中国便已占伊朗原油出口的49%,2019年依旧接近50%。


此外从地缘视角来看,伊朗也希望能与中俄建立联系,以此共抗美国的战略压迫。2021年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计划》前夕,伊朗便刻意泄露波斯语文本相关内容,有意塑造中国是“反美盟友”的舆论氛围,其实就与当今俄罗斯偶尔渲染“中俄结盟”的用意类似。而回顾沙伊过往在伊拉克的会谈进程,沙特显然比伊朗更着急,后者便为此摆出姿态、待价而沽,希望得到沙特更多承诺与让步,例如突然无理由暂停会谈等;如今能在中国顺利宣布两国复交,足见伊朗对北京的信任与亲好,当然沙特应也做了一定程度的利益示好或让步。


最后是中国,其欲借斡旋复交达成的政治目的一共有三:


第一,促成沙伊关系实质缓和,为中国的中东战略拓宽空间,避免沙特与伊朗为争抢中国的战略挹注,屡屡要求北京选边、保证与对方的合作计划不会影响两国交往;


第二,展现中国在中东已具有一定大国威望,能让沙特、伊朗都卖自己“面子”,尤其此事保密工作极度到位,西方媒体事前都未能探查一二,应与沙伊两国的尽力配合有关,此事或将对美形成不小心理冲击;


第三,打造自己一贯支持和平、劝和促谈的“负责任大国”形象,希望缓冲美国持续输出的“中国气球监视全球”、“北京即将军援俄罗斯”负面舆情,同时强化中方推出乌克兰危机“12点立场文件”、表态无意支持战争的可信度与诚意,与美国的好战姿态形成对比。


当然从现实视角来看,促成已在和解的沙特与伊朗复交,远比让正在酣战的俄乌停火容易。只不过从历史轨迹来说,中国未曾殖民中东、更是这一地区的后至者,能跨出促成复交的一小步,反映的是中国已更加有为的一大步。世界的多极化之风,已在中东吹起。


END

推荐阅读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理科课程落后世界70年,大量内容是200年以前的知识

厉以宁的呼吁:为什么中国改革已到了拖不起的地步?

北大教授:我们不能用分流手段把40%的孩子定义为“你未来是低收入者”

美四星上将预言美中2025年开战,中国怎么办

61年来首次人口负增长,危机真的来了吗?

赤脚医生打赢疫情逆风局?不应把农村的无奈想象为胜利

饶毅被迫辟谣、张文宏被网暴:近些年一个令人忧虑的真问题

十点公社

一个时代的记录

自由评论

只为苍生说人话

相关阅读

  • 在中国达成的协议,将影响这七国→

  • 据美联社报道,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对中东和其他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可以降低地区对手之间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以下是这项本周在中国达成的协议可能影响的一些
  • 沙特伊朗“一笑泯恩仇”,为何选在北京?

  • 北京时间3月10日晚间世纪大和解在北京上演
    中国、沙特、伊朗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强调
  • 为中国“点赞”!这个消息令巴外长“很高兴”

  • 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巴基斯坦外交部长比拉瓦尔在联合国总部接受记者提问时表示对这个消息很高兴,并点赞了
  • 在中国达成的协议,将影响这七国

  • 据美联社报道,伊朗和沙特阿拉伯恢复外交关系的协议对中东和其他地区具有广泛影响,可以降低地区对手之间爆发武装冲突的可能性。以下是这项本周在中国达成的协议可能影响的一些
  • 沙特伊朗在北京和解,中国外交获多方肯定

  • 据外交部网站消息,3月10日,中国、沙特、伊朗在北京发表三方联合声明,宣布沙特和伊朗达成一份协议,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在至多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声明还表示,
  • 帅炸了! 成功斡旋伊朗沙特,外交强国的奠基之作

  • 3月10日晚,传来一个举世震惊的好消息,中国、沙特和伊朗,在北京发布三方联合声明,三国宣布,沙特伊朗握手言和,恢复外交关系。三方并表示将尽一切努力,加强地区的和平安全。这个消息
  • 世界和平由我来斡旋

  • 引子:上世纪80年代,伊朗与伊拉克在波斯湾地区投入举国之力进行了持续八年的总体战。战争爆发时,时任美国总统吉米·卡特在总统安全助理布热津斯基(神级地缘政治大师)的建议下首先

热门文章

  • “复活”半年后 京东拍拍二手杀入公益事业

  • 京东拍拍二手“复活”半年后,杀入公益事业,试图让企业捐的赠品、家庭闲置品变成实实在在的“爱心”。 把“闲置品”变爱心 6月12日,“益心一益·守护梦想每一步”2018年四

最新文章

  • 沙特与伊朗复交,为何要在中国跑完最后一公里?

  • 后美国时代的中东巨变,中国扮演什么角色。沙特与伊朗复交,为何要在中国跑完最后一公里?文/劉燕婷来源/观世相3月10日,伊朗及沙特阿拉伯在北京取得谈判突破,宣布同意恢复外交关系
  • 战争来临前的7个迹象

  • 如果以下七7个迹象,它们同时出现,就要提高警惕了。因为这预示着我们离战争可能就不远了。战争来临前的7个迹象来源/网络当今世界又进入了二战后最危险的动荡变革周期,明天会发
  • AUKEY 100W双Type-C 氮化镓充电器

  • ---爱扫货发车第 1546 期---产品介绍今天来个狠货,亚马逊巨头AUKEY 100W 双Type-C氮化镓,原封原箱塑封盒装。毕竟是傲基大品牌,上手即知品质,工艺精湛到一丝不苟,是一款用了心的